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850.00 KB
- 文档页数:19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观点A 级基础稳固一、选择题1. y= x2在 x= 1 处的导数为 ()A. 2x B. 2 C. 2+ x D. 1分析:由于 f(x)= x2,x= 1,因此y= f(1+x)- f (1)= (1+x)2- 1= 2x+ (x)2,所以y=(2+x)= 2.x答案: B2.一物体运动知足曲线方程s=4t2+ 2t- 3,且 s′(5)= 42(m/s),其实质意义是 () A.物体 5 秒内共走过42 米B.物体每 5 秒钟运动42 米C.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第 5 秒运动的均匀速度是42 米/秒D.物体以 t= 5 秒时的刹时速度运动的话,每经过一秒,物体运动的行程为42 米分析:由导数的物理意义知,s′ (5)= 42(m/s)表示物体在t= 5 秒时的刹时速度.答案: D3.设函数 f (x)在点 x0邻近有定义,且有 f(x0+x)- f(x0 )= a x+ b(x)2,(a,b 为常数 ),则 ()A. f′ (x)= a B. f′ (x)= bC. f′ (x0)= a D. f′ (x0)= b分析:由于 f′(x=f( x0+x)-f(x)=0)xa x+ b(x)2=(a+ b x)= a,因此 f′(xx0)=a.答案: C4.已知 y=x+ 4,则 y′|x1= ________.=555A. 2B. 10C. 5 D.-10分析:由题意知y=1+x+ 4- 1+ 4=5+x-5,y+-5+-5所以=5x1=5x=. 所以 y′|xx x=xx=5x ( 5+ x +5) 10.答案: B5.假如某物体做运动方程为s = 2(1- t 2)的直线运动 (s 的单位为 m , t 的单位为 s),那么 其在 1.2 s 末的刹时速度为 ()A .- 4.8 m/sB .- 0.88 m/sC . 0.88 m/sD . 4.8 m/s解 析 : 运 动 物 体 在1.2s 末 的 瞬 时 速 度 即 为 s 在 1.2 处 的 导数 , 所 以f ( 1.2+ t )- f ( 1.2)=t222[1-( 1.2+t ) ]- 2×( 1- 1.2 )=2(- 答案: A 二、填空题6.设函数t - 2.4)=- 4.8(m/s).f(x)知足f ( 1)- f ( 1- x )=- 1,则 f ′(1)= ________.x分析: f ( 1)- f ( 1- x ) = f ( 1- x )- f ( 1)= f ′(1)=- 1.x- x答案:- 17.函数 f(x)= x 2+ 1 在 x = 1 处可导,在求 f ′(1)的过程中,设自变量的增量为x ,则函数的增量y = ________.分析:y = f(1+ x)- f(1) =- (1 2+ 1)=2 x + ( x)2.答案: 2 x + (x)2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是 s = vt ,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均匀速度与任何时辰的刹时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s ( +t )- s ( t )分析: v 0== s t 0=ttv ( t 0+ t )- v ( t 0)=v tt= v.t答案:相等三、解答题19.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y = x 2+ 2 在点 x = 1 处的导数. 解:由于y = 1 2+2 - 1 =( x + x ) x 2+ 2- 2x x -(x ) 2,因此y =- 2x - x ,( x + x ) 2· x 2 x ( x + x ) 2· x 2因此 y ′=y = - 2x - x2=- 23,( x +2xx ) · xx因此 y ′|x =1=- 2.10.在自行车竞赛中,运动员的位移与竞赛时间t 存在关系 s(t)= 10t + 5t 2(s 的单位是 m ,t 的单位是 s).(1)求 t = 20,t = 0.1 时的s 与s ;t(2)求 t = 20 时的速度.解: (1) 当 t = 20, t = 0.1 时,s = s(20+ t)- s(20)= 10(20+ 0.1)+ 5(20+ 0.1)2- (10 ×20+ 5× 202)= 1+ 20+ 5×0.01=21.05.因此s 21.05 = 210.5.= 0.1ts( + t)+(+ t) 2- 10t - 5t 2(2)v ==10 t 5 t =tt5(t ) 2+ 10 t + 10tt(5 t + 10+ 10t)= 10+ 10t ,t=因此 t = 20 时的速度即为10+ 10×20= 210(m/s).B 级 能力提高1.某物体运动规律是 s = t 2 - 4t + 5,若此物体的刹时速度为 0,则 t = ()A .3B .2.5C .2D .1分析: s = (t + t)2- 4(t +t) + 5- ( t 2- 4t + 5)= 2t t + ( t)2- 4 t ,由于 v =st= 2t - 4= 0,因此 t = 2.答案: C2.婴儿从出生到第24 个月的体重变化如下图,第二年婴儿体重的均匀变化率为________kg/ 月.分析:第二年婴儿体重的均匀变化率为14.25- 11.25= 0.25(kg/月 ).24- 12答案: 0.253.若一物体运动方程是 (s 的单位是 m , t 的单位是 s)3t 2+ 2( t ≥3),s =29+ 3( t - 3) 2( 0≤t < 3) .求: (1) 物体在 t ∈内的均匀速度;(2) 物体的初速度v 0;(3) 物体在 t = 1 时的刹时速度.解: (1) 由于物体在 t ∈内的时间变化量为t = 5-3= 2,物体在 t ∈内的位移变化量为:= × 2+ 2- (3 ×32+ 2)= 3×(52- 32s 3 5 )= 48,因此物体在 t ∈上的均匀速度为 s 48 = 24(m/s).= 2t (2) 求物体的初速度 v 0 即求物体在 t = 0 时的刹时速度.由于物体在 t = 0 邻近的均匀变化率为s ( +)- ( ) == ftftt29+ 3[( 0+ t )- 3]2- 29- 3( 0- 3) 2= 3t - 18.t因此物体在 t = 0 处的刹时变化率为,s (3 t - 18)=- 18,t =即物体的初速度为- 18 m/s.(3)物体在 t = 1 时的刹时速度即为函数在 t = 1 处的刹时变化率.由于物体在 t = 1 邻近的均匀变化率为:s ( + )- ( )= f 1 t f 1 = tt29+ 3[( 1+ t )- 3]2- 29- 3( 1- 3) 2t - 12,= 3t因此物体在 t = 1 处的刹时变化率为:s = (3 t - 12)=- 12.t即物体在 t = 1 时的速度为- 12 m/s.。
医用高等数学完整答案第一部分:导数及其应用导数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在医用高等数学中,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药物动力学、生物力学等领域。
1. 导数的定义:导数可以理解为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对于一个函数 f(x),它在点 x=a 处的导数定义为:f'(a) = lim (h→0) [f(a+h) f(a)] / h其中,h 表示自变量 x 的微小变化量。
2. 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还可以理解为函数图像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切线是函数图像在该点附近最接近的直线,斜率则表示切线与x 轴的夹角。
3. 导数的计算:导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求导法则、微分法则、链式法则等。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求导法则:常数函数的导数为 0。
幂函数的导数为幂指数乘以幂函数的导数。
指数函数的导数为指数函数乘以底数的对数。
对数函数的导数为底数的对数除以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的导数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进行计算。
4. 导数的应用:导数在医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药物动力学:通过求导可以计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率,从而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生物力学:通过求导可以计算生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分析生物体的运动状态。
生理学:通过求导可以计算生理参数的变化率,从而分析生理过程的变化规律。
导数是医用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并在药物动力学、生物力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二部分:微积分的应用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微分和积分两部分。
在医用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应用同样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医学问题。
1. 微分的应用:微分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情况。
在医学中,微分可以用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生物体的生长速度等。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预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积分的应用:积分是微积分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累积效果。
高中数学全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一、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的定义与计算学习目标:理解导数的定义,掌握基本的导数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引入导数的定义,讲解导数的计算规则,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讲解导数的定义,通过数学软件或板书演示导数的计算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1.2 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学习目标:理解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学会求函数的极值和单调性。
教学内容:讲解导数与函数的极值、单调性的关系,举例分析。
教学活动:通过例题讲解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学生跟随练习,讨论解题方法。
二、第二章:积分及其应用2.1 积分的定义与计算学习目标:理解积分的定义,掌握基本的积分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引入积分的定义,讲解基本的积分计算规则,举例说明。
教学活动:讲解积分的定义,通过数学软件或板书演示积分的计算过程,学生跟随练习。
2.2 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学习目标:理解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学会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讲解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例题讲解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学生跟随练习,讨论解题方法。
三、第三章:概率与统计学习目标: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内容:讲解概率的基本定义,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学生跟随练习,讨论解题方法。
3.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数据的均值、方差等统计量。
教学内容:讲解统计的基本定义,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均值、方差等统计量。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跟随练习,讨论解题方法。
四、第四章:数列与级数4.1 数列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教学内容:讲解数列的定义,举例说明如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讲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学生跟随练习,讨论解题方法。
4.2 级数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理解级数的基本概念,学会判断级数的收敛性。
导数的几何意义当点趋近于点时,割线
趋近于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 P n P (,f ()) x 0x 0 P P n P P
).
.
.
.
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解析:图像中每点的斜率均表示这一时刻的速度.
答案:解析:4. 如图,一个正五角星薄片(其对称轴与水面垂直)匀速地升出水面,记 时刻五角星露出水面部分的图形面积为
,则导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D .
A
导函数 为单位时间内五角星出水的面积率,由图可知当一个角出来时,面积率由 开始,逐渐增多,当一个角
都出完了,则面积率一下由最大开始减小,当出最后两个角时,面积率会先增加,然后减小到 .
t S (t )(S (0)=0)y =(t )S ′()y =(t )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