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弹壁模拟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5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专业:自动化班级:动1501姓名:昌霖学号:201509320指导教师:香菊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8 年 7 月 6日设计课题:乒乓球赛模拟实验1.问题描述: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要做好此实验首先必须了解乒乓球赛的有关规则,本次实验以乒乓球单打比赛为模板,运用PLC控制原理实现对乒乓球比赛的模拟,如图所示。
2.控制任务和功能要求:A、B两名乒乓球球员,A方发球,球以图中所示的一定轨迹飞向B,当球未落地之前B接球击发球则反向飞向A,若B未击发,球落地则A得分。
反之同理。
3.设计步骤3.1 设计思路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向老师请教关于按钮时序以及按钮的实际模拟作用后,我对兵乓球赛模拟器有了一定了解,在这次乒乓球模拟器中,使用点动按钮来对击球动作进行模拟以及对机械臂的挥拍动作进行控制,运用灯泡的亮灭来模拟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3.2 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编程元件I/O地址分配表如表1所示。
表1I/O地址分配表3.3 主电路图PLC主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PLC主电路图3.4PLC外部接线图PLC外部接线图如图3所示。
图3PLC外部接线图3.5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如附录1所示。
3.6 硬件配置硬件配置图如图4所示。
图4硬件的选择3.7梯形图程序梯形图程序见附录2。
3.8 仿真调试仿真调试见附录3。
4 总结通过本次乒乓球赛模拟实验课程设计让我清楚的意识到我在plc方面的不足,我发现我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的还不够完善而且由于对step7软件的不熟悉导致本次课设一开始进度缓慢,同时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询问同学和老师让我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改正错误,而在运用step7搭建梯形图程序过程中,我了解了plc梯形图、指令表、顺序功能图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我了解了关于plc设计原理。
有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实际,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刻地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也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含义,虽然在这次设计中对知识的运用和衔接还不够熟练。
温度对乒乓球的影响
实验工具:
上次,看电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乒乓球在普通温度下弹得高,还是在冷冻下的温度弹得高?因此我就想做一个实验,之前猜测的是乒乓球在普通温度下弹得高。
首先:先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然后等上半个小时,取出来以后,温度大概是零下5℃。
正式实验就开始了……。
然后我先把普通温度的乒乓球在2m高的地方,让它自然掉下来,它的高度是60cm。
再把冰冻的乒乓球在同样的高度让它自己掉下来,它的高度是53cm。
实验结果出来了,和我猜的一样,常温的乒乓球弹得高,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我百度得出这是一个材料学问题,即乒乓球材质(赛璐珞)在温度变化下的弹性系数。
需要具体数据进行理想状态下的精密计算。
但是现在乒联已经推出了新的乒乓球制作材料,所以还要看具体问题。
以前40mm赛璐珞球,重量在2.67-2.7g之间,弹跳(从305mm 落在标准钢板上,球的回弹高度,室温下)在240-260mm之间。
这是实验室数据,也是行业标准。
盆土乒乓球实验报告(一)
盆土乒乓球实验报告
1. 实验背景
•盆土乒乓球实验是为了研究盆土对乒乓球弹跳高度的影响。
•通过改变盆土的类型和湿度,观察乒乓球在不同条件下的弹跳高度。
2. 实验材料
•乒乓球
•不同类型的盆土(例如:沙土、泥土、花土)
•水
•容器
3. 实验步骤
1.准备不同种类的盆土,并分别放入容器中。
2.使用同一种盆土进行实验时,分别调节盆土的湿度,例如干燥、
稍湿、湿润等。
3.将乒乓球从同一高度(如10厘米)落下,记录乒乓球弹跳的高
度。
4.每种盆土和湿度条件下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4.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不同类型的盆土对乒乓球的弹跳高度有影响。
一般来说,泥土类型的盆土使得乒乓球弹跳的高度较高,沙土次之,
花土较低。
–盆土的湿度也会影响乒乓球的弹跳高度。
适当的湿润条件下,乒乓球的弹跳高度更高,而过于干燥或湿润的情况下,
弹跳高度会减小。
5. 结论
•盆土类型和湿度对乒乓球弹跳高度有显著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泥土类型的湿润盆土可以获得最高的乒乓球弹跳高度。
6. 实验改进
•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乒乓球弹跳高度的影响,如盆土的肥沃程度、温度等。
•增加样本数量和重复实验次数,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7. 参考资料
•盆菜土肥料的选择与运用 [链接]
•乒乓球物理学研究论文 [链接]。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作为一名乒乓球教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实习期间担任乒乓球教练,为学员们传授乒乓球技艺。
本文将对我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实习背景实习单位:某乒乓球俱乐部实习时间: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实习岗位:乒乓球教练实习学员:初学者、初级学员、中级学员三、实习过程1. 教学准备(1)熟悉学员情况:在实习前,我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了学员的年龄、技术水平、性格特点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3)准备教学器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准备了乒乓球、球拍、球桌等教学器材。
2. 教学实施(1)基本动作教学:在初级阶段,我重点讲解了乒乓球的基本动作,如握拍、站位、发球、接发球等。
通过示范、分解动作、纠正错误等方法,使学员掌握基本动作。
(2)技术动作教学:在中级阶段,我针对学员的技术动作进行指导,如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弧圈球等。
通过反复练习、纠正错误、对比分析等方法,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3)战术意识培养:在高级阶段,我注重培养学员的战术意识,如站位、选位、节奏变化等。
通过模拟比赛、实战演练、总结经验等方法,使学员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
(4)心理素质培养: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员的心理素质,如自信心、抗压能力、情绪调节等。
通过鼓励、表扬、沟通等方法,帮助学员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3. 教学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总结的教学经验:(1)因材施教: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学员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
(2)注重基础:扎实的基本功是提高技术水平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动作的练习。
(3)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实验十七模拟乒乓球比赛(设计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触发器双向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学习球类比赛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1、万用表 1块
3、芯片自选
三、设计要求
1、用6只发光二极管来模拟乒乓球的运动,运动速度可调节。
2、用开关电路实现比赛双方的击、发球功能。
3、发光二极管的起始运行,应保证与发球方相同。
4、双方边界由移位寄存器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来控制。
5、根据乒乓球规则,击球有效位是紧靠边界的点(球必须过网落案后方可击球),如果球过网后,在非规定点击球,对方得分。
6、一方失分,清移位寄存器。
7、计数器实现自动计分功能,任何一方先计满11分(显示00)就获胜。
8、比赛一局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局的比赛。
9、手动总清零。
10、独立完成电路的设计、装配及调试。
11、交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四、设计提示
1、用可预置双向移位寄存器实现模拟发光二极管的左右移位控制和发球方的第一位置要求。
2、采用D触发器实现比赛双方的击、发球功能控制,实现一方发球而另一方接球的逻辑关系,同时满足模拟发光二极管的移位要求。
3、用计数器实现自动计分功能。
4、用开关使系统复位,准备下一次比赛实验。
东南大学《乒乓球比赛》微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王祎学号: 08008401 专业:自动化实验室:计算机硬件技术实验时间: 2010年10月26日报告时间: 2010年10月28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与内容 (2)二、总方案设计及原理 (3)(一)比赛规则 (3)(二)面板设计 (3)(三)方案流程图 (3)三、方案实现与测试 (5)(一)各模块硬件设计 (5)(二)整体硬件连线图 (6)(三)系统框图 (7)(四)主程序设计 (7)(1)主程序流程图 (7)(2)主要程序片段 (9)(五)子程序设计 (11)(1)延时子程序 (11)(2)屏幕显示子程序 (12)(3)数码管扫描比分子程序 (13)(4)移动速度选择子程序 (16)(5)规定等待时间选择子程序 (17)四、程序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五、分析与总结 (18)附录 (19)一. 实验目的与内容1)基本要求用8个LED 发光管(红黄绿)的来回滚动显示来模拟打乒乓球时乒乓球在两边球台上的来回运动。
比赛双方用按钮/开关(双方各用1个按钮/开关)来模拟发球与接球,即发球方按动其控制的按钮/开关,球从发球方一侧向另一方运动(LED发光管从发球方到对方逐个点亮,滚动显示),当球运动至接球方时,接球方立即按动其控制的按钮/开关,“击球”使球“弹回”发球方一侧,如此周而复始,直至在规定的击球时间内有一方未能完成击球动作,从而对方得一分,然后继续比赛。
比赛规则可参照一般的乒乓球比赛规则。
要求:(1) 球以每0.5秒滚过1个LED的速度移动;(2) 回球需在球到达后的0.5秒内进行(按下按钮),否则按失球计;(3) 球未到达提前按下按钮按失球处理,不起回球作用;(4) 在PC机上显示比赛过程,同时用2个八段数码管显示比分(按10进制计数,初始值 0:0,可自行设计显示及规则,可简化为0-9,也可为0-99);(5) 要求精确计时。
乒乓球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乒乓球的击球运动,进行运动学分析,观察与比较不同击球方式对乒乓球速度、旋转、轨迹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乒乓球击球技术的要点与规律。
二、实验器材与装置:1.乒乓球拍:两个具有不同击球面材质、弹性与手感的乒乓球拍;2.乒乓球:使用品质一致的乒乓球;3.乒乓球桌:正规规格的乒乓球桌;4.高速摄像机:用于记录乒乓球击球过程;5.频闪灯:用于标定乒乓球的轨迹;6.计时器:用于测量乒乓球的飞行时间;7.计算机:用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步骤:1.对比不同击球方式的速度差异:选择两个击球手法相对简单、易于比较的方式,例如正手发球与正手搓球。
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乒乓球拍对同一个目标点进行击球,并记录击球过程中乒乓球的速度。
2.对比不同击球方式的旋转差异:选择类似的击球方式进行对比,例如背手搓球与正手推球。
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乒乓球拍对同一个目标点进行击球,并记录击球过程中乒乓球的旋转情况。
3.对比不同击球方式的轨迹差异:选择两个击球手法相对困难、容易产生不同轨迹的方式,例如正手侧拉与正手短球。
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乒乓球拍对同一个目标点进行击球,并记录击球过程中乒乓球的轨迹。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速度差异:通过高速摄像机记录乒乓球的击球过程,并利用计时器测量击球点和击球点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乒乓球的速度。
比较不同击球方式的速度差异,分析影响乒乓球速度的因素,如击球力量、拍面材质、击球点等。
2.旋转差异:通过观察击球后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比不同击球方式的旋转差异,分析击球技术对乒乓球旋转的影响。
可以通过频闪灯在乒乓球的轨迹上绘制旋转轨迹,进一步定性描述不同击球方式的旋转性质。
3.轨迹差异:通过观察和比较乒乓球的轨迹,说明不同击球方式对乒乓球轨迹的影响。
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制击球轨迹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2.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因素,例如不同实验人员的力度与技术差异等。
第1篇一、引言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为了推广乒乓球运动,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我们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教学活动。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让参与者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能,增强体质,培养团队精神。
以下是本次乒乓球教学活动的实践报告。
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为了满足青少年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我们决定开展一次乒乓球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1. 培养青少年的乒乓球兴趣,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2. 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场地准备:选择一个宽敞、光线充足的室内场地,确保乒乓球桌、球拍、乒乓球等器材齐全。
2. 师资准备:聘请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乒乓球教练,负责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3. 参与者准备:招募20名对乒乓球有兴趣的青少年参加本次活动。
四、活动实施1. 球员报到:活动当天,参与者按时到达场地,教练进行签到和登记。
2. 开场致辞:教练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强调活动意义和纪律要求。
3. 技术教学:a. 基本姿势:教练详细讲解和示范正确的握拍姿势、站位和击球姿势,让参与者跟学。
b. 基本步法:教练教授前进、后退、侧身等基本步法,让参与者进行练习。
c. 基本击球:教练教授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发球等基本技术,让参与者进行练习。
4. 模拟比赛:教练组织参与者进行模拟比赛,让参与者体验比赛氛围,提高实战能力。
5. 休息与交流:活动过程中,教练和参与者进行互动交流,解答疑问,鼓励参与者积极练习。
6. 结束语:教练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参与者,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五、活动总结1. 参与者反馈: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参与者对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表示满意,认为本次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乒乓球技能和体质。
CUPT乒乓球实验报告实验报告:CUPT乒乓球实验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乒乓球在CUPT(CUPT乒乓球)上的表现特点,包括反弹性能、旋转效果和控制性能,并与传统乒乓球进行对比。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CUPT乒乓球、传统乒乓球、乒乓球拍、平整硬表面(如桌子)。
方法:2.1反弹性能测试:将CUPT乒乓球和传统乒乓球分别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记录球弹起的高度。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乒乓球的反弹性能评估。
2.2旋转效果测试:用乒乓球拍击球,记录击球方向和轨迹。
观察CUPT乒乓球和传统乒乓球在不同击球力度和角度下的旋转效果,并进行比较。
2.3控制性能测试:持拍击球,尽量保持球在规定区域内,并记录每一击球出界的次数。
测量CUPT乒乓球和传统乒乓球的控制性能差异。
3.实验结果与分析3.1反弹性能:3.2旋转效果:3.3控制性能:结论:通过实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CUPT乒乓球具有较低的反弹性能,适合初学者和中级选手练习;2)CUPT乒乓球在旋转效果方面表现优异,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球员的技术水平和意图;3)CUPT乒乓球的控制性能较传统乒乓球更好,能够更稳定地将球击进规定区域,增加得分机会。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有:实验者在击球的时候的力度和角度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未来可通过增加实验样本数和减小实验者的差异来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总之,CUPT乒乓球在反弹性能、旋转效果和控制性能等方面与传统乒乓球存在显著差异,适用于不同水平的乒乓球爱好者。
这一实验结果为乒乓球的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实验原始记录专业、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同组人姓名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实验日期任课教师一、实验目的:培养综合运用数字电子技术知识进行简易数字电子系统设计,及利用EWB软件进行仿真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1.选题:模拟乒乓球比赛电路模拟乒乓球比赛通过设计,采用数字芯片实现乒乓球左右移动、选手击球、得分、累计得分到9分报警等功能。
该设计三个双向开关S1、S2、S3分别作为裁判和两选手的击球动作,同时选手可以从译码显示器上直接读出自己的得分,具有操作简单、结构清晰的优点。
2.设计目标:该模拟乒乓球比赛电路主要有4块电路:时钟信号产生电路、球台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计分电路。
其中球台电路主要实现选手击球完毕后球的左右移动显示位置功能;控制电路实现选手击球、裁判功能;计分电路具有当选手击球有效时加分和当选手的分数累计到9分时报警功能。
3.设计要求:1)用8个发光二极管表示球,将8个发光二极管排成一条直线,以中点为界,两边各代表参赛双方的位置,其中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代表“乒乓球”的当前位置,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依次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移动。
用两个开关和2个发光二极管分别表示AB两个球员的球拍;2)一方发球后,球以固定的速度向另一方运动(发光二极管依次逐个点亮),当球达到另一方的最后一个二极管时,参赛者应立即按下自己一方的按钮,即表示击球,若击中,则“球”向相反方向运动,若未击中,则对方得1分。
A、B各有一个数码管计分。
3)裁判有一个按钮,用来对使选手准备,每次得分后按下一次。
三、设计注意事项:1)选用Workbench含有的芯片。
2) 原理设计时不要用芯片管脚图连线。
3)仿真时SSI 选用理想器件,不要用芯片连线。
4)仿真时电路中用到的CP 脉冲, 要求用555设计CP 脉冲源。
四、 电路设计:2. 时钟信号: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用来产生时钟信号:1121213()ln0.7()23cc ccw cc ccV V t R R C R R C V V -=+≈+-22223l n 0.713ccw ccV t R C R C V =≈U3脉冲周期:12120.7(2)w w T t t R R C=+=+重复频率:121.431(2)f TR R C=≈+ 占空比:11212(2)w t R R q TR R C+==+最终使用该电路产生频率1Hz 的时钟信号。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发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探究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以及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三、实验材料1. 钢尺2. 橡皮筋3. 音叉4. 小球5. 水盆6. 纸片7. 闹钟8. 玻璃罩9. 真空泵10.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验证发声物体振动(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2)将橡皮筋两端固定,用手指揉搓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出的声音。
(3)用音叉敲击桌面,观察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
2. 探究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将橡皮筋两端固定,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观察橡皮筋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3. 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1)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2)用不同的力揉搓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振幅与响度的关系。
4. 验证声音传播(1)将小球悬挂在音叉下方,敲击音叉,观察小球被弹开的现象。
(2)将闹钟放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观察闹钟铃声的变化。
(3)将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观察闹钟铃声的变化。
5. 验证声音的放大(1)将纸片放在发声物体附近,观察纸片的振动。
(2)将水盆放在发声物体附近,观察水的波动。
五、实验现象1. 发声物体振动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振动现象,如钢尺、橡皮筋、音叉等。
2.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观察到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伸出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伸出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可以观察到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橡皮筋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橡皮筋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 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可以观察到振幅与响度的关系: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反弹高度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 反弹高度的实验探究一、引言反弹是指物体在碰撞后由碰撞点重新回到原有轨迹的现象。
在物理学中,反弹也是研究碰撞过程中能量转化的重要现象之一。
本实验将通过实验方法探究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与其初始高度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与其初始高度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2. 研究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与其材质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实验材料:橡胶球、篮球和乒乓球;2. 实验仪器:直尺、计时器、计量器和支架等。
四、实验步骤1. 将直尺固定在水平平台上,作为起始高度的参照标准;2. 将不同物体(橡胶球、篮球和乒乓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记录每次落地时的反弹高度;3. 每种物体选择不同的起始高度(例如0.5m、1.0m和1.5m),每个高度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4.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物体起始高度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平均反弹高度橡胶球0.5m 0.40m 0.42m 0.41m 0.41m1.0m 0.79m 0.81m 0.80m。
0.80m1.5m 1.17m 1.20m 1.18m 1.18m篮球0.5m 0.35m 0.36m 0.37m 0.36m1.0m 0.70m 0.71m 0.72m 0.71m1.5m 1.05m 1.07m 1.08m 1.07m乒乓球0.5m 0.25m 0.26m 0.25m 0.25m1.0m 0.50m 0.52m 0.51m 0.51m1.5m 0.75m 0.77m 0.76m 0.76m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与其起始高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当起始高度增加时,反弹高度也增加。
这是因为当物体自由落下时,其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碰撞到地面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再由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经过多次碰撞后物体的能量逐渐耗散,最终停止运动。
一、实验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物体落地后反弹的现象。
为了探究物体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开展了此次反弹高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物体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2. 探究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实验材料1. 篮球、乒乓球、皮球等不同材质的球体。
2. 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3. 记录表格、计算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将实验材料准备齐全,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一:探究下落高度对反弹高度的影响a. 将篮球从1米、2米、3米等不同高度落下,观察并记录其反弹高度。
b. 将乒乓球、皮球等不同材质的球体重复上述实验。
c.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下落高度与反弹高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二:探究球体材质对反弹高度的影响a. 将篮球、乒乓球、皮球等不同材质的球体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并记录其反弹高度。
b.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球体材质与反弹高度之间的关系。
4. 实验三:探究球体充气量对反弹高度的影响a. 将篮球、乒乓球、皮球等球体分别充入不同量的气体,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并记录其反弹高度。
b.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球体充气量与反弹高度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下落高度越高,球体反弹高度越高。
这表明下落高度与反弹高度成正比关系。
2. 实验二结果:不同材质的球体从相同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不同。
这表明球体材质对反弹高度有影响。
3. 实验三结果:球体充气量越多,反弹高度越高。
这表明球体充气量与反弹高度成正比关系。
六、实验结论1. 物体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成正比关系。
2. 球体材质、充气量等因素会影响物体的反弹高度。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物体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球体材质、充气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同时,我们认识到科学实验需要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乒乓球游戏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测控技术设计与开发姓名:班级: 10101121指导教师:张启升一、实验目的用指定的msp430 平台构造一个乒乓球游戏机。
系统结构如图所示,msp430通过两条I/O 信号输出两组脉宽调制波,经过低通滤波器提取脉宽调制的均值电压,输入到双通道示波器中。
示波器工作在X/Y 模式。
示波器屏幕上的光电代表乒乓球。
乒乓球在X/Y 电压的控制下在屏幕上移动。
图1 系统结构示意图二、实验要求2.1基本要求:1.构造两组无源低通滤波器,达到用脉宽调制方式控制球的目标2.制作放大器,使运动范围在示波器的 X轴,Y轴方向上可调3.实现乒乓球左右弹射并能控制落点位置发挥部分:1.使用两个按钮分别控制左侧击球和右侧击球2.建立成败机制,并用 LED灯光表示3.建立记分机制,并用串口显示比分4.连续按键产生高抛球5.利用片内 flash加入比分断电自保存功能2.2 MSP430 介绍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具有精简指令集(RISC)的混合信号处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
称之为混合信号处理器,是由于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将多个不同功能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块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机”解决方案。
该系列单片机多应用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仪器仪表中。
名为LaunchPad 的MSP-EXP430G2 低成本试验板是一款适用于TI 的MSP430G2xx 系列产品的完整开发解决方案。
其基于USB 的集成型仿真器可提供为全系列MSP430G2xx 器件开发应用所必需的所有软、硬件。
LaunchPad 具有集成的DIP 目标插座,可支持多达20 个引脚,从而使MSP430 器件能够简便地插入LaunchPad 电路板中。
三、实验原理PWM波实现波形产生:由MSP430的产生2路PWM波,分别有P2.1口和P2.4口输出,P2.1口输出的是占空比按抛物线形(采集抛物线码表)变化的PWM波,经过低通滤波器滤波之后,就可以产生抛物线。
上海电力学院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乒乓球的弹壁模拟演示姓名:学号: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同组成员:2013 年7月10日一、实验目的ARM9硬件平台程序设计要求通过对ARM硬件体系结构和S3C2410实验箱硬件模块的理解,能够自行创建、设置工程和编写程序代码、编译、调试运行来实现某种简单的应用,如计算器、电子闹钟等。
加强对C语言和ARM汇编指令的编程锻炼以及ARM硬件接口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ARM仿真器,S32410实验箱软件:Keil uVision三、实验内容设计题目:乒乓球的弹壁模拟演示设计要求:在LCD 屏幕上模拟给乒乓球一初始速度,假设该环境无能量损耗,让乒乓球在该环境下进行弹壁运动。
1.基本要求(1)该环境设有上下左右四面墙,让乒乓球在该环境下自由运动,碰到墙壁则反弹,否则按照匀速方式运动。
(2)在教学实验箱的LCD 上绘制四面墙和一个乒乓球,按下开始键则给乒乓球一初始速度,指定一个方向开始运动;按下停止键则停止乒乓球的运动;按下暂停键则暂停乒乓球的运动,再按该键则继续运动。
2. 扩展内容(1)假设该环境有重力,让乒乓球模拟在有重力的环境下运动。
(2)用键盘按键可设定乒乓球的运动速度,也可利用按键在乒乓球运动的过程中给它提速。
(3)统计乒乓球碰撞的次数,并将其在LCD 上显示出来。
四、设计思路1、本次实验所需用到的硬件模块:①LCD(用来显示乒乓球撞壁过程);②键盘(用来控制乒乓球的运动和速度);③LED(用来显示乒乓球的碰撞次数)。
2、因为本次实验要使LCD显示,并通过键盘产生中断控制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和速度,所以本次实验主要同到的.c 文件主要是keyboard.c,lcd.c,led.c和main.c,主要在这几个文件上进行编程。
本次实验的关键是如何在LCD中显示乒乓球,乒乓球在碰到壁后如何实现计数加一,如何用键盘产生中断控制乒乓球的状态及速度。
五、软件实现通过下面的流程图简单介绍本实验的主题软件及功能:六、模块功能描述:1.主程序,显示主界面的模块 int main() { sys_init(); lcd_init_app();uart_printf("\n LCD display Test Example (please look at LCD screen)\n");lcd_clr_rect(0,0,800,480,BLACK);//倒计时3秒进入乒乓球弹壁系统的显示界面 Lcd_DspHz24(280,200,GREEN,"欢迎进入乒乓球弹壁模拟演示"); lcd_clr_rect(0,0,800,480,BLACK); Lcd_DspAscII8x16(400,200,WHITE,"3"); lcd_clr_rect(300,150,600,480,BLACK); Lcd_DspAscII8x16(400,200,WHITE,"2"); lcd_clr_rect(300,150,600,480,BLACK);Lcd_DspAscII8x16(400,200,WHITE,"1");LCD_Testlcd.ckeyboard.cmain.cled.c显示个人信息,主要是画乒乓球和墙壁(画球子函数) 用键盘读入键值实现中断控制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和速度显示乒乓球弹壁模拟演示界面,主函数,显示主界面 显示个人信息(学号),计数乒乓球反弹次数功能功能功能功能lcd_clr_rect(300,150,600,480,BLACK);//调用数码管显示程序,在数码管上显示我的学号led8_test();delay(20000); //延迟两秒数码管显示零准备计数iic_write_8led(0x70, 0x17,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6,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5,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4,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3,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2,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1,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0, f_szDigital[0]);//进入乒乓球弹壁模拟演示界面Glib_Rectangle(10,10,790,470,RED);Glib_Rectangle(11,11,791,471,RED);Glib_Rectangle(15,15,785,465,BLUE);Glib_Rectangle(14,14,786,466,BLUE);Glib_Rectangle(20,20,780,460,GREEN);Glib_Rectangle(19,19,781,461,GREEN);Lcd_DspAscII8x16(550,320,GREEN,"20101956");Lcd_DspAscII8x16(550,350,RED,"2010072");Lcd_DspHz24(500,150,GREEN,"乒乓球弹壁模拟演示");Lcd_DspHz24(525,200,BLUE,"电子信息工程");Lcd_DspHz24(550,280,SH,"苏辉");Glib_Rectangle(40,40,410,410,RED); //画乒乓球弹壁范围框Glib_Rectangle(39,39,411,411,RED);Glib_Rectangle(38,38,412,412,RED);Glib_Rectangle(37,37,413,413,RED);Glib_Rectangle(36,36,414,414,RED);Glib_Rectangle(35,35,415,415,RED);Glib_Rectangle(34,34,416,416,RED);Glib_Disc(50,225,10,GREEN); //在设定位置画一个模拟乒乓球模型while(1){color_lcd_test(); //进入测试}}2、数码管显示学号子程序void led8_test(void){uart_printf("\n 8-Segment Digit LED Test Example (Please look at LED)\n");iic_init_8led();iic_write_8led(0x70, 0x17, f_szDigital[2]);iic_write_8led(0x70, 0x16,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5, f_szDigital[1]);iic_write_8led(0x70, 0x14, f_szDigital[0]);iic_write_8led(0x70, 0x13, f_szDigital[1]);iic_write_8led(0x70, 0x12, f_szDigital[9]);iic_write_8led(0x70, 0x11, f_szDigital[5]);iic_write_8led(0x70, 0x10, f_szDigital[6]);}主要程序框图:开始Main 函数显示基本信息及演示界面调用color_lcd_test();键值判断ss 模式 cc 模式hh 模式 没有键被按下调用led 显示模块计数暂停键值判断复位球按照设定的方向运动321等待球减速球加速 +—5 0循环运动3、画圆子程序void Glib_Disc(int x0,int y0,int r,int color){UINT16T x,y;UINT32T xx,rr,xt,yt,rs;UINT16T Dr[4]={0};yt=r;rr=r*r+1; //补偿1 修正方形rs=yt*3/4; //画8分之一圆弧for (xt=0;xt<=rs;xt++){xx=xt*xt;while ((yt*yt)>(rr-xx))yt--;x=x0+xt; //第一二象限上面的弧对应屈区域涂色y=y0-yt;Dr[0]=x;x=x0-xt;Dr[2]=x;Dr[1]=Dr[3]=y;Glib_Line(Dr[0],Dr[1],Dr[2],Dr[3],color);y=y0+yt; //第三四象限下半部分对应区域涂色Dr[0]=x;x=x0+xt;Dr[2]=x; Dr[1]=Dr[3]=y;Glib_Line(Dr[0],Dr[1],Dr[2],Dr[3],color);x=x0+yt; //第一二象限对应下面对应涂色y=y0-xt;Dr[0]=x;x=x0-yt;Dr[2]=x;Dr[1]=Dr[3]=y;Glib_Line(Dr[0],Dr[1],Dr[2],Dr[3],color);y=y0+xt; //第三四象限上面对应区域涂色Dr[0]=x;x=x0+yt;Dr[2]=x;Dr[1]=Dr[3]=y;Glib_Line(Dr[0],Dr[1],Dr[2],Dr[3],color);}}4、键盘读取子程序void keypad_test(void){UINT8T keychar;if(keyscan()){switch(KeyNo){case 0x0000: keychar = 'U'; break; // FUN keycase 0x0001: keychar = 'D'; break;case 0x0002: keychar = '-'; s=s-2;break;case 0x0003: keychar = '0'; cc=ss=hh=0; break;case 0x0004: keychar = '+'; s=s+2;break;case 0x0100: keychar = '*'; break;case 0x0101: keychar = 'C'; break;case 0x0102: keychar = '3'; cc=1;break;case 0x0103: keychar = '2'; ss=1;break;case 0x0104: keychar = '1'; hh=1; break;case 0x0200: keychar = 'F'; break;case 0x0201: keychar = 'B'; break;case 0x0202: keychar = '6'; break;case 0x0203: keychar = '5'; cc=ss=hh=2; break;case 0x0204: keychar = '4'; break;case 0x0300: keychar = 'E'; break;case 0x0301: keychar = 'A'; break;case 0x0302: keychar = '9'; break;case 0x0303: keychar = '8'; break;case 0x0304: keychar = '7'; break;default: break;}if( keychar == 'U')uart_printf(" You have pressed key < FUN >\n");elseuart_printf(" You have pressed key < %c >\n", keychar);}}备注:本次设计我使用了0、1、2、3、5、+、--,共7个键,其中1、2、3用于选择三个不同运动轨迹的球的运动,5用于控制乒乓球的暂停,0用于控制乒乓球的复位,+用于控制乒乓球运行时速度的加快,-用于控制乒乓球运行时速度的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