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详细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3.37 KB
- 文档页数:4
文件编号:RHD-QB-K259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标准版本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砷化氢是何物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被人觉察,它有类似大蒜的臭味。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砷化氢没有实际用途。
它既不是生产原料,也不是生产产品,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悄然生成。
所以一般人群,包括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它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觉。
砷化氢的生成与金属冶炼过程密切相关。
许多金属矿石,尤其是锌、锡、铅、铝等常见金属矿石,通常含有硫化砷。
这些矿石在加工、冶炼过程中,遇到硫酸、盐酸或水,即有可能产生砷化氢。
经过冶炼的矿渣,硫化砷含量会增加,不管是热的矿渣还是冷却的矿渣,遇酸、水都可以产生砷化氢。
这次群体急性砷化氢中毒,就是由于不懂这些识的人往锡矿渣上泼水,结果产生了砷化氢,被周围人群吸入造成了中毒。
如何救治砷化氢中毒人体吸入砷化氢气体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发生溶血,表现为头痛、腰痛、寒战、恶心、呕吐,尿液呈深茶色至酱油,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会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发生砷化氢中毒,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进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疗法,并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患一旦脱离危险,通常能够彻底痊愈,不会影响以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怎样避免砷化氢中毒避免砷化氢中毒重在预防。
冶金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合理有效的生产操作规程,教育从业人员了解预防砷化氢中毒的常识。
对于冶炼产的矿渣,一定要妥善处理,堆放场地必须远离居民居住区,并且实行封闭式管理,处理矿渣的作业人员需戴防护用具。
对于矿渣的运输环节也必须予以重视,应当实行密闭运输,避免矿渣被雨水浸泡。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859-63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砷化氢是何物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被人觉察,它有类似大蒜的臭味。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砷化氢没有实际用途。
它既不是生产原料,也不是生产产品,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悄然生成。
所以一般人群,包括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它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觉。
砷化氢的生成与金属冶炼过程密切相关。
许多金属矿石,尤其是锌、锡、铅、铝等常见金属矿石,通常含有硫化砷。
这些矿石在加工、冶炼过程中,遇到硫酸、盐酸或水,即有可能产生砷化氢。
经过冶炼的矿渣,硫化砷含量会增加,不管是热的矿渣还是冷却的矿渣,遇酸、水都可以产生砷化氢。
这次群体急性砷化氢中毒,就是由于不懂这些识的人往锡矿渣上泼水,结果产生了砷化氢,被周围人群吸入造成了中毒。
如何救治砷化氢中毒人体吸入砷化氢气体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发生溶血,表现为头痛、腰痛、寒战、恶心、呕吐,尿液呈深茶色至酱油,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会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发生砷化氢中毒,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进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疗法,并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冶金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规程冶金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规程一、概述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各类危险气体的使用,如果不当使用或操作不当就会引发中毒或窒息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此类事故,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了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操作危险气体的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煤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
三、应急救援组织1. 应急小组:由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负责事故的初期处置。
2. 救援小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事故的救援和处理。
四、预防措施1. 生产知识:在使用危险气体前,务必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培训。
2. 安全防范:在使用危险气体的区域内,应安装气体检测器和声光报警器,并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3. 现场保护:禁止在危险气体的使用区域内吸烟、打火机等行为。
五、事故预判和处理1. 事故预判:一旦发现气体泄漏或浓度异常时,应迅速通报应急小组和救援小组,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做好事故预判。
2. 应急措施:(1)立即停止有关设备运转,并采取有效措施隔离泄漏部位。
(2)通知相关单位协助处理,保障周边人员安全。
(3)及时配发呼吸器、头盔等个人防护设备,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急救和应急处理。
(4)将泄漏部位及时喷洒盐水或清水,保持泄漏部位湿润,降低气体浓度。
3. 救援处理:(1)救援人员应穿上个人防护装备,密闭地进入受污染区域。
(2)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及时输送至医院,并密切观察伤者生命体征。
(3)对现场进行深度清理,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
六、事故调查和分析对处理完毕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并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教育和普及通过对事故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对员工的安全防护和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率。
八、结论冶金企业在使用危险气体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和防范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组织应急小组和救援小组进行处理,以保障员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控制溶血,及早进行血透及换血疗法,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溶血治疗:由于严重溶血,血红蛋白、砷-血红蛋白复合物与红细胞碎片可堵塞并毒害肾小管。
溶血后贫血又导致肾缺氧,加重了肾的损害。
故应用大剂量激素控制溶血,并静脉补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保持尿pH 7~8,减轻血红蛋白对肾小管的阻塞。
2 透析及换血疗法: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急性肾衰者均需尽快进行透析治疗和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能排出血液内红细胞碎片、砷-血红蛋白复合物、血影细胞等;补充正常红细胞,改善贫血、缺血、缺氧是砷化氢中毒时的特殊治疗方法。
换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如血压偏低,则应在血压正常后行换血治疗,或先输血后放血,保证足够的血容量,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血液透析,1/d,每次透析5 h,首次
3 h。
由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故透析时应减少肝素剂量;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无肝素透析,应用全身和局部止血药。
每日观察尿量、血压、全身水肿情况,能下床行走的患者应监测体重,以决定透析脱水量,避免发生心力衰竭。
注意有无高钾、低钠、低钙、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表现。
3 解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于合并急性肾衰的患者,由于砷化氢中毒的解毒药具有肾毒性,且络合物不能从尿排出,故应减少用药剂量,在透析配合下使用。
二巯基丙醇肌注后30 min,其血浓度
达高峰,吸收与解毒于4 h内完成,故于透析前4 h静脉推注。
中度中毒,6~8 h静脉推注二巯基丁二钠1 g,并保持尿量>1 500 ml/d,至尿砷正常为止。
编号:AQ-JS-02153(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砷化氢职业危害及防护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rotection of hydrogen arsenide砷化氢职业危害及防护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砷化氢危害来源砷化氢属高毒类,为某些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
在职业接触多种金属(如锌、锡、锑、铅、铜等)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储存过程中遇酸(硫酸、盐酸)、湿均可产生砷化氢。
另外生产和使用乙炔生产合成染料,氰化法提炼金银等也可产生砷化氢。
故中毒可见于多种行业,而以冶金工业最多见。
二、砷化氢职业中毒临床表现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轻度中毒常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腰背部酸痛,且出现酱油色尿、巩膜皮肤黄染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表现: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明显的关系;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起病急,依次出现急性溶血及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的各种表现。
常有头疼、头晕、乏力、四肢酸疼等,伴恶心、呕吐、腹疼、呼气中有大蒜臭味,溶血多在3小时内发生。
有畏寒、发热、黄疸、尿呈暗红色(血尿)。
重症患者多由于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所致,半小时内发病,常以寒战、高烧、意识模糊、黄疸、尿呈酱油色、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明显异常,血清尿素氮、肌肝增高,此外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钾释入血浆内,血钾迅速升高,而引起心肌损害,如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阻滞、心博骤停、此为少尿期的主要死因。
砷化氢—有毒化学品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砷化氢,别名砷化三氢;胂。
一、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有大蒜臭味。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碱液。
危险特性:强还原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吸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溶血毒物,红细胞溶解后的产物可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衰竭。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砷。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及应用于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正常工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高浓度环境中,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四、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的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砷化氢职业危害及防护一、砷化氢危害来源砷化氢属高毒类,为某些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
在职业接触多种金属(如锌、锡、锑、铅、铜等)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储存过程中遇酸(硫酸、盐酸)、湿均可产生砷化氢。
另外生产和使用乙炔生产合成染料,氰化法提炼金银等也可产生砷化氢。
故中毒可见于多种行业,而以冶金工业最多见。
二、砷化氢职业中毒临床表现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轻度中毒常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腰背部酸痛,且出现酱油色尿、巩膜皮肤黄染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表现: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显然的关系;埋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起病急,依次出现急性溶血及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的各种表现。
常有头疼、头晕、乏力、四肢酸疼等,伴恶心、呕吐、腹疼、呼气中有大蒜臭味,溶血多在3小时内发生。
有畏寒、发热、黄疸、尿呈暗红色〔血尿〕。
重症患者多由于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所致,半小时内发病,常以寒战、高烧、意识模糊、黄疸、尿呈酱油色、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显然异常,血清尿素氮、肌肝增高,此外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钾释入血浆内,血钾迅速升高,而引起心肌损害,如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阻滞、心博骤停、此为少尿期的主要死因。
另外还可有肝脏病变、肺水肿、心力衰竭、酸中毒。
三、防护措施1.中毒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发生事故时,所有接触者,均应迅速脱离现场。
对接触反应者,应严密观察48小时,宁静休息,激励饮水,口服碱性药物,并监测尿常规及尿潜血试验。
中毒患者均应住院治疗,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早期合理输液,正确应用利尿剂以维持尿量,碱化尿液。
忌用肾毒性较大的药物。
对重度中毒者,应及早采纳血液净化疗法;依据溶血程度和速度,必要时可采纳换血疗法;并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确保足够热量等对症支持治疗。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砷中毒及其预防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88196砷中毒及其预防措施Arsenic poison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20xx年9月7日,位于云南省楚雄市郊区的滇中铜冶炼厂发生了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当日中午,一些工人出现了严重的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先后有76人被送进楚雄州人民医院治疗,8人观察治疗。
经省、州职业病专家现场调查,确认导致工人中毒的“罪魁祸首”为砷化合物。
虽在矿山工作多年,但许多工人仍不知道砷为何物,也不晓得砷是如何进入人体而引起如此严重中毒事件的。
其实,砷这种有毒物质大家并不陌生,最古老的毒药——砒霜,其化学名称就是三氧化二砷。
雄黄、雌黄也是大家地较熟悉的砷化合物,化学名称分别是二硫化砷和三硫化砷,以前有些地方端午节会喝雄黄酒来避邪。
这两种砷化合物也是有毒的,只是毒性较低。
自然界不存在单独的砷元素,大多以雄黄、雌黄等硫化物形态混杂于铜矿、铁矿、银矿、铅矿、锡矿、铝矿,锑矿等矿石中。
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砷化合物,主要包括在矿石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三氧化二砷、砷化氢、砷化铜,砷化钙、砷化铅等剧毒物质。
在矿粉的高温冶炼过程中,这些有毒物质以蒸汽、烟尘、粉尘的形式散布在空气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即急性砷中毒。
砷化物的毒性很大,以三氧化二砷为例,5mg即可引起中毒,60mg 即可致死。
中毒原因及症状在金属矿冶炼过程中,慢性中毒者比较常见,极少见到急性中毒者。
滇中铜冶炼厂发生急性砷中毒,说明工人在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砷化合物。
该厂属于正规铜冶炼厂,冶炼技术与工艺并不落后,但为何会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砷中毒事故呢经专家调查,引起此次中毒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而这批铜冶炼原料中的砷含量偏高;生产系统中各个工序负荷不平衡,导致鼓风炉在正压状态下工作,使有毒有害烟气外溢,当地连阴雨天气使气压较低,有毒气体下沉;车间现场职工没有佩戴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品。
砷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毒性极强的气体,是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
当砷化氢与空气接触时,易于引起爆炸或燃烧。
而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其毒性极强,极易造成急性中毒,长期接触更会导致癌症等疾病。
砷化氢进入人体后,很快被肺部吸收,进入肝脏和其他内脏器官,导致内脏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砷化氢中毒会影响到受害者的呼吸、心跳、肝肾功能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
中毒症状砷化氢中毒是一种急性毒性反应,症状表现如下:•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呕吐•腹痛•腹泻•视力模糊•皮肤发绀•厌氧•意识模糊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现有人中了砷化氢毒,需要立即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以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
具体操作如下:1. 迅速撤离现场在发现有人中毒之后,要立即迅速撤离现场。
关闭砷化氢泄漏的管道或设备,并远离泄漏点。
2. 立即进行呼吸救治中毒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进行呼吸救治。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胸外按压辅助呼吸的方法,或使用呼吸器进行呼吸支持。
3. 提高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中毒者在呼吸困难时,周围的空气中需要有足够的氧气来供给他们呼吸。
我们需要通过开窗、开门等方式增加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以帮助中毒者呼吸。
4. 用药物解毒砷化氢中毒需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解毒。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硫酸钠、硫酸钠与硫酸铜等药物进行解毒。
5. 加强饮水治疗中毒者可以多喝水,并避免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和刺激性的食品,这样能够帮助身体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6. 建立预防机制为了防止砷化氢中毒的再次发生,需要建立科学的预防机制。
一方面,可以对砷化氢泄漏进行安全隔离和监控管理,避免砷化氢泄漏。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让他们能够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和操作流程,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结砷化氢中毒是一种急性毒性反应,它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在处理砷化氢泄漏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应急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同时还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预防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砷化氢防护及中毒事件紧急预案1 概述砷化氢(H3As)分子量77.95,为无色、略带大蒜臭味,但无明显剌激性的气体。
略溶于水,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砷酸和氢化物。
砷化氢是一种具有强烈溶血作用的剧毒气体。
主要危害为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神经、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也有毒性作用。
人吸入砷化氢最低中毒浓度约为10mg/m3,急性致死浓度约为750mg/m3·30min。
砷化氢引起的急性中毒通常发生于:①含砷金属冶炼矿渣遇酸或热渣遇水产生大量砷化氢吸入中毒;②含砷金属或化合物与酸作用产生大量砷化氢吸入中毒。
砷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
我精铟工段可能接触砷化氢的工序有置换、压团、中浸浆化、中性浸出、中浸压滤、低浸浆化、低酸浸出、低浸压滤、高浸浆化、高酸浸出、高浸压滤等。
2 日常防护措施由于砷化氢属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具有漏诊率、误诊率、死亡率均较高的“三高”特征,因此,防应重于治,搞好预防至关重要。
凡进入作业现场必须佩带好防毒面具。
同时,应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毒知识教育,各员工也应自我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①作业前开启通排风系统,保证作业现场通风良好。
②压滤前开启风机,确保通风良好,压滤过程应站在上风口,严禁在压滤机两侧逗留。
③置换作业前确认置换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检查砷化氢报警器数值显示是否正常,作业人员进入置换间前必须佩戴好正压式呼吸器,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
④置换间的作业必须严格按以下顺序进行:海绵铟压团→置换出槽→置换装槽。
⑤阴、雨、大雾天气进行置换作业,务必加倍谨慎,正压式呼吸器的佩戴须经班组长及以上人员检查后,并在专人监护下方可进行,其余人员无事不得随意到置换间外围附件。
⑥任何人不得长时间在置换间外围附近逗留,萃取作业人员严禁未戴防毒面具在置换间外围附近对各贮槽进行巡检。
对置换槽、浆化槽、浸出槽的检修,须先以2/3体积的酸液浸泡5小时以上,放空后再以2/3体积的清水浸泡一个晚上,放空后再强制通风24小时,方可进行检修。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编号:版本号:编制单位:实施日期:年月日急性磷化氢、砷化氢中毒应急救援预案1.总则1.1目的及依据砷化氢、磷化氢急性中毒可造成众多人员受到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死亡,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公司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为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急性砷化氢、磷化氢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将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本预案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多部门协作配合、自救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1.3适用范围本公司原料库、配料站、卸料平台、成品库等岗位在环境湿度较大或遇酸环境下,极易产生砷化氢和磷化氢有毒气体。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上述岗位范围,其他岗位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急性砷化氢、磷化氢中毒亦适用本预案。
2.组织机构与职责2.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副总指挥: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成员:姓名(岗位)、联系电话:2.2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安全环保科,主要职责是: (1)负责信息收集、事故报告、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2)平时作为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3)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品、经费筹备,并负责管理工作。
(4)负责中毒事故的预警和预防:做好平时的信息收集和登记,定期对适用范围进行砷化氢、磷化氢浓度的检测和评价,加强检查和管理。
根据两种毒物在潮湿和酸性环境中容易大量产生和逸散的特点,特别加强硅石库和成品库的防水、防潮湿、防酸处置措施,防止在爆发洪水、暴雨、连阴雨、供排水管网爆裂或环境中出现大量酸雾的突发情况下发生急性中毒事故。
3.应急响应3.1中毒报告记录:应急救援办公室在接到中毒事故报告的电话时,应详细询问并记录报告人岗位、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精确到分钟)、主要联络人及备用联络人电话;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发病情况、伤(亡)人数、中毒波及范围、目前采取的措施等。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砷化氢(AsH3)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砷化氢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生产和使用砷化氢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其危害。
一、砷化氢的危害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毒性效应:砷化氢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吸收并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脏及肾脏等产生严重毒性效应,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2.急性中毒症状:暴露在高浓度砷化氢环境中的人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性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昏迷和死亡。
3.长期暴露风险: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砷化氢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皮肤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损害、肝肾功能异常等,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二、砷化氢的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砷化氢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生产单位应在研发和生产设施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砷化氢的控制要求,采用封闭式操作、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等技术手段,降低砷化氢的生成和排放。
2.个体防护措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确保自身不受砷化氢的污染和侵害。
3.教育宣传:员工应接受砷化氢的危害知识教育,了解砷化氢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定期检测和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砷化氢检测计划,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工作环境和生产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紧急应急措施:对于砷化氢泄漏事故,应制定相应的紧急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三、砷化氢危害预防的重要性有效预防砷化氢的危害非常重要,原因如下:1.保护员工健康:关注砷化氢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士气。
砷化氢的危害与预防范本砷化氢(arsine)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可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砷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砷化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伤害:吸入砷化氢会刺激呼吸道,引起肺部炎症和损伤。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砷化氢可导致肺水肿,甚至致命。
2. 循环系统伤害:砷化氢在体内会通过气道进入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高浓度的砷化氢可引起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
3. 中枢神经系统伤害:砷化氢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毒性作用。
吸入高浓度砷化氢可导致头痛、头晕、昏迷等症状,重度中毒时可引起死亡。
4. 造血系统伤害:长期暴露于砷化氢环境中的工作者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为了预防砷化氢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范本:1. 工作场所控制:确保砷化氢的储存和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工作场所应有良好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排除。
对于需要接触砷化氢的工人,应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2. 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砷化氢的使用方法、储存方法和应急处理步骤等。
工人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砷化氢。
3. 监测和检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砷化氢浓度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可能暴露于砷化氢的工人,可以进行定期的生物监测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4. 应急处理:制定紧急响应计划,包括砷化氢泄漏和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步骤。
应配备合适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及培训过急救技能的员工。
除了以上措施,还需要加强对砷化氢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对砷化氢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学习。
总之,砷化氢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化学物质,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只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砷化氢对工作者的危害。
神化氢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珅化氢是具有强烈溶血作用的毒物,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神经、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也有毒性作用。
1概述1.1理化性质种化氢,又名神化三氢,为无色气体,带有大蒜样臭味,但无明显剌激性。
分子式AsH3o分子量77.95。
相对密度2.695(气体)。
熔点T16.3C。
沸点-55C。
密度 2.66g∕CIn3。
蒸气压1466.3kPa(11,000mmHg20°C)°水中溶解度20m1∕IOOg(2(TC);微溶于乙醇、碱性溶液;溶于氯仿、苯。
水溶液呈中性。
在水中迅速水解生成碑酸和氢化物。
遇明火易燃烧。
燃烧呈蓝色火焰并生成三氧化二碑。
加热至23(ΓC,可分解为元素碑。
遇明火、氯气、硝酸会爆炸。
痕量的神化氢最好用高镒酸钾溶液或淡水吸收。
1.2毒性种化氢属高毒类。
是一种剧烈的溶血性毒物。
动物急性吸入毒性见附录2,表1。
动物可出现明显溶血、无尿,继之死亡。
人吸入急性中毒浓度见附录2,表2。
一般浓度10-32mg∕∏Λ接触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1.3接触机会工业上用于有机合成、军用毒气、科研或某些特殊实验中。
是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或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污染物。
只要有碑和新生态氢同时存在,就能产生神化氢。
主要见于:a)多种金属,特别是锌、锡、睇、铝、铅、银、钻等金属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碑。
含石申矿石在冶炼、加工、贮存过程中与工业硫酸或盐酸等酸类反应,或用水浇熄炽热金属矿渣,或金属矿渣遇湿,均可产生珅化氢。
b)生产和使用乙烘、金属制品的酸洗,蓄电池充电,生产合成染料、电解法生产硅铁、氧化法提取金银等,也可产生碑化氢。
C)由无机碑或有机碑水解生成。
国内曾有因海鱼腐败使有机种转化为神化氢的报道,水中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腐败亦可产生神化氢,阴沟、下水道气体中也含有珅化氢。
主要侵入途径为呼吸道吸入。
1.4中毒临床表现血液系统为中毒主要靶器官,相继引起肾脏损害,同时可造成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等多脏器系统损害。
种化氢中毒治疗方案治疗原则以阻断或减轻血管内溶血以及保护肾脏为治疗重点。
1控制溶血i.糖皮质激素:早期、足量、短程应用,地塞米松10-40mg 或氢化可的松200-600mg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
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ii.自由基清除剂:可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1.2-1.8g,将古拉定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IOonII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或加入20m1的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
维生素C注射液5g一日一次加入静点,维生素E0.Ig一日三次口服。
iii.输新鲜血液:输入新鲜全血或代浆血400-1200m1oiv.换血疗法:换血可排出部分血液内的溶血产物及有毒物质,置换部分可能发生溶血的红细胞,故对发病急剧,溶血程度特别严重的重度中毒者,可采用此法,但强调换血时间要早,不宜超过中毒后48小时,换血总量一般是人体总血量的50%以上,一次换血量约为3000-5000m1。
换血时应考虑医疗单位的客观条件、技术力量及换血的副作用等。
2.保护肾脏及时纠正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酉干500m1一日一次静脉滴注。
i.补充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25OnI1一日1-2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
ii.利尿:轻度中毒者可给予20%甘露醇125m1-25OmI静脉滴注,或60ToOnI1在5minT0min内静注完,全日用量不宜超过750m1;对重度中毒者,以吠喂米(速尿)为宜,100-200mg,静脉推注,或将吠嘎米与多巴胺合用,多巴胺每分钟3μg/kg加吠嘎米每小时10-15mg∕kg,静脉滴注。
iii.中药治疗:如20%川茸嗪注射液20m1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芭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3.血液净化疗法1血液透析(HD):为首选治疗方案,可每日或隔日1次,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为2周。
ii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有报道此方案治疗效果较佳。
iii腹膜透析(PD):无血液透析条件时亦可作为抢救重度中毒者的一项应急措施。
碑化氢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方案1.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调查人员进入现场调查时,必须穿戴工作服、戴防护用具(过滤式防毒面具)。
现场采样人员采集空气样品时,需要穿戴工作服、防护用具(过滤式防毒面具)。
采集矿渣样品时,必须穿戴工作服、防护用具(过滤式防毒面具)。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救护中毒患者时,需戴防护用具(过滤式防毒面具)。
1.2现场调查的内容a)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中毒事件涉及的冶金生产、加工以及贮存、运输的各个场所。
调查内容包括治金生产过程,矿渣的储存及运输条件、场地等。
b)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调查对象应包括中毒患者、现场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调查内容包括矿渣种类、贮运方式、现场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故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等。
C)现场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调查调查内容还应包括现场周围的土壤、水源,是否同时有动物大量死亡,动物死前的症状表现,现场周围情况。
1.3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a)所有中毒患者有某种共同接触史。
b)中毒患者出现以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C)现场空气、矿渣等样品在国家认定的实验室中检出碑化氢。
三项均符合可对确认急性珅化氢中毒事件。
1.4中毒事件的鉴别诊断内科、传染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胆囊炎、肾输尿管结石、胆结石等。
其它毒物中毒事件如硫酸铜、铅、辂酸、蔡、睇、氯酸盐、甲硫醇、苯月井、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杀虫眯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药物性溶血(如伯氨喳琳)、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如海洋性贫血)、疟疾、蛇毒中毒、血型不符输血等。
群体性榛病(鉴别要点见附件3)1.5提出现场控制措施的建议经过现场调查初步确认为神化氢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中毒事件指挥部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能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物品,监测现场神化氢浓度的建议;所有直接接触者(包括没有个体防护的调查处理人员)都应被列为观察对象进行至少24-48h医学观察。
文件编号:GD/FS-251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冶金企业砷化氢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砷化氢是何物
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不易被人觉察,它有类似大蒜的臭味。
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砷化氢没有实际用途。
它既不是生产原料,也不是生产产品,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悄然生成。
所以一般人群,包括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它多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觉。
砷化氢的生成与金属冶炼过程密切相关。
许多金属矿石,尤其是锌、锡、铅、铝等常见金属矿石,通常含有硫化砷。
这些矿石在加工、冶炼过程中,遇到硫酸、盐酸或水,即有可能产生砷化氢。
经过冶炼的
矿渣,硫化砷含量会增加,不管是热的矿渣还是冷却的矿渣,遇酸、水都可以产生砷化氢。
这次群体急性砷化氢中毒,就是由于不懂这些识的人往锡矿渣上泼水,结果产生了砷化氢,被周围人群吸入造成了中毒。
如何救治砷化氢中毒
人体吸入砷化氢气体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可出现中毒现象,发生溶血,表现为头痛、腰痛、寒战、恶心、呕吐,尿液呈深茶色至酱油,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会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发生砷化氢中毒,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进行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疗法,并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患一旦脱离危险,通常能够彻底痊愈,不会影响以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怎样避免砷化氢中毒
避免砷化氢中毒重在预防。
冶金生产企业应当制定合理有效的生产操作规程,教育从业人员了解预防砷化氢中毒的常识。
对于冶炼产的矿渣,一定要妥善处理,堆放场地必须远离居民居住区,并且实行封闭式管理,处理矿渣的作业人员需戴防护用具。
对于矿渣的运输环节也必须予以重视,应当实行密闭运输,避免矿渣被雨水浸泡。
运输中的矿渣一旦被雨水侵袭,一定要远离人群停放,必要时应请卫生防病人员协助处理。
人们只有了解了必要的科学常识,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才能使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