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法(设问法)
- 格式:ppt
- 大小:10.94 MB
- 文档页数:41
发明创造技法之设问法(三)5W2H法发明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5W2H 法。
提出疑问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
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
相反,有些问题提出来,反而挫伤我们的想象力。
发明者在设计新产品时,常常提出: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多少(How much),这就构成了5W2H法的总框架。
如果提问题中常有“假如……”、“如果……”、“是否……”这样的虚构,就是一种设问,设问需要更高的想象力。
在发明设计中,对问题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与平时不善于提问有密切关系的。
对一个问题追根刨底,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疑问。
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会发明首先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阻碍提问的因素,一是怕提问多,被别人看成什么也不懂的傻瓜,二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提问欲望渐渐淡薄。
如果提问得不到答复和鼓励,反而遭人讥讽,结果在人的潜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看法:好提问、好挑毛病的人是扰乱别人的讨厌鬼,最好紧闭嘴唇,不看、不闻、不问,但是这恰恰阻碍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下面说明5w2H法的应用程序1.检查原产品的合理性1)为什么(why)?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响声?为什么停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产品的制造要经过这么多环节?为什么非做不可?2)做什么(What)?条件是什么?哪一部分工作要做?目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与什么有关系?功能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工作对象是什么?3)谁(who)?谁来办最方便?谁会生产?谁可以办?谁是顾客?谁被忽略了?谁是决策人?谁会受益?4)何时(when)?何时要完成?何时安装?何时销售?何时是最佳营业时间?何时工作人员容易疲劳?何时产量最高?何时完成最为时宜?需要几天才算合理?5)何地(where)?何地最适宜某物生长?何处生产最经济?从何处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作销售点?安装在什么地万最合适?何地有资源?6)怎样(How to)?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快?怎样做效率最高?怎样改进?怎样得到?怎样避免失败?怎样求发展?怎样增加销路?怎样达到效率?怎样才能使产品更加美观?怎材使产品用起来方便?7)多少(How much)?功能指标达到多少?销售多少?成本多少?输出功率多少?效率多高?尺寸多少?重量多少?2.找出主要优缺点如果现行的做法或产品经过七个问题的审核已无懈可击,便可认为这一做法或产品可取。
设问型创新方法的常用引申方法
常用的设问型创新方法的引申方法包括:
1. 反向思维:将问题从反面思考,设想相反的情况,以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2. 类比思维:将问题与其他领域或情境进行类比,寻找类似的解决方法。
3. 倒推法:从问题的结果出发,逆向思考问题的发生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
4. 问题重构: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或重组,以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5. 分解组合: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小问题,然后逐一解决每个小问题,并将解决方案组合起来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6. 可视化思维:通过绘图、模型或图表等形式将问题可视化,以帮助发现新的解决思路。
7. 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综合考虑各方需求,找到全面解决方案。
8. 制约条件思考:考虑问题所处的环境、资源和限制条件等,以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9. 逆向工程:从现有解决方案或成果出发,逆向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10. 联想思维: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思维碰撞或创造性的头脑
风暴,联想出新的解决思路。
创新技法之设问检查型技法设问检查型技法经验证明,能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就等于取得了成功的一半。
巧妙的设问可以启发想象、开阔思路、导引创新。
设问检查法实际上就是提供了一张提问的单子,针对所需解决的问题,逐项对照检查,以期从各个角度较为系统周密地进行思考,探求较好的创新方案。
目前,创造学家已经总结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设问检查法。
在此主要介绍奥斯本检核表法与5W1H法,重点掌握其设问的思路与技巧。
第一节特点与适用范围一、设问检查法的特点设问检查法是对拟改进创新的事物进行分析、展开、综合,以明确问题的性质、程度、范围、目的、理由、场所、责任等项,从而使问题具体化以缩小需要探索和创新的范围。
1.以提问的方式寻找发明的途径。
设问检查法的首要特点是抓住事物带普遍意义的方面进行提问,所以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用于技术上的产品开发,还可用于改善管理等范畴。
如5W1H法,是从客体的本质(What) 、主体的本质(Who)、物质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时间和空间(When、Where)、事情发生的原因(Why)和程度(How)这几个角度来提问的,这些问题属于任何事物存在的根本条件。
这样抓住一个事物的制约条件来分析问题,就会发现问题的症结与原因在哪里。
又如奥斯本的检核表法,是抓住声音、颜色、气味、形状、材料、大小、轻重、粗细、上下、左右、前后等等事物的基本属性大做文章,因而有普遍的适用性。
2.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来进行设问检查,思维变换灵活,利于突破框框。
特别是奥斯本检核表法,此法属于发散性思维,或称之为横向思维,与之对应的是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一种保护思路沿着中心线索自始至终地推进,直到解决为止的思维方式。
而横向思维则是在探讨解决方案之前,先多角度地考虑对问题的种种看法。
奥斯本检核表法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而是突破了旧框框大胆想象,借助于各种思维技巧,诸如联想、类比、组合、分割、移花接木、异质同构、颠倒顺序、大小转化、改型换代等等,以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设问型创新方法的常用引申方法(一)设问型创新的常用引申设问型创新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案来推动创新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引申设问,进一步激发创意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引申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利用设问型创新。
1. 反向设问通过反向设问,我们可以打破常规思维,找到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尝试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问自己:“如果我想要适得其反,应该怎么做?”这种反向思考可以带来新颖独特的创意。
2. 假设设问通过假设设问,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可能的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问自己:“如果我是某个群体的一员,面临了某个问题,我会怎么做?”这种设问可以帮助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找到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契合点。
3. 多元设问多元设问是指从多个角度来设问,以此扩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尝试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选择题等,以便获得更多不同的创意。
同时,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设问,包括技术角度、市场角度、用户角度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4. 对比设问通过对比设问,我们可以将问题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寻找不同之处和共同点。
问自己:“这个问题与哪个领域的问题相似?有哪些解决方法可以借鉴?”通过对比设问,我们可以汲取其他领域的经验,将创新引申到新的应用领域。
5. 进一步设问进一步设问是指在已有的问题基础上,继续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进一步设问,我们可以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并找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解决方案。
6. 联想设问联想设问是指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联想,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问自己:“这个问题与哪些事物有共同点或联系?”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思维和知识进行结合,可以产生独特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7. 逆向设问逆向设问是指从实现的结果出发,设问如何反向操作以达到目标。
问自己:“如果我要达到这个目标,应该如何反向操作?”这种逆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加有效和创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