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钙对活性炭活性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9.34 KB
- 文档页数:3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活性炭,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吸附剂,因其高比表面积、优良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水处理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原始的活性炭在某些特定应用场合下可能表现出吸附容量有限、选择性不高等不足,这就需要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在水处理中的性能。
本文旨在探讨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并分析改性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我们将详细介绍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生物改性等多种方法,并阐述其改性原理和效果。
接着,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改性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如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色度等。
我们将对改性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活性炭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活性炭基础知识活性炭,作为一种多孔性的炭质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水处理领域。
其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活性炭的改性方法以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活性炭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灰分组成,其中碳元素含量一般在80%以上。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赋予了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
活性炭的孔结构包括大孔、中孔和微孔,这些孔的存在使得活性炭能够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各种物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表面化学性质和孔结构。
表面化学性质包括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这些官能团可以影响活性炭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吸附效果。
孔结构则决定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和化学物理联合活化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活性炭,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水处理领域,活性炭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色度、异味等污染物。
其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通过这两种吸附方式的共同作用,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提高水的饮用安全性。
活性炭的基础知识包括其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04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杨嘉玥 顾佳怡 姜淮莉摘要:以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稻谷秸秆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氯化锌活化法,磷酸法,KOH活化法,氯化钙活化法及脱硅活化法制备生物质活性炭材料。
探究制备活性炭的产率及活性炭在不同活化剂作用下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KOH+稻谷秸秆组合下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最佳,在其投加量为30mg/L,吸附时间为2h,实验温度为30℃时,吸附量为63.36 mg/g,平衡浓度为2.1 c/mg·L,去除率为85.85%。
关键词:活性炭;秸秆;农林废弃物;吸附量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比表面积大的特质,能有效去除二级出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在工业,医疗,污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
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生产稻谷等农作物时会产生大量秸秆,稻壳等农林废弃物,其大多被直接丢弃和焚烧还田,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利用其农林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在相比于煤,木材等传统材料制备不但价格低廉节约成本,还可以起到还田改良土壤肥力作用,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本文以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稻谷秸秆为原材料,通过氯化锌活化法,KOH活化法,氯化钙活化法,磷酸活化法及脱硅活化法制备生物质活性炭,通过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测定,进一步探究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性能,筛选出最佳“农林废弃物+活化剂”,分析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可行性。
一、实验部分(1)仪器与试剂。
仪器:KER-F100A型密闭式制样粉碎机,河南兄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THZ-C型恒温振荡器,太仓市强文实验设备有限公司;UV-55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AI-518P(V7.1)程序型智能调节器,厦门宇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亚甲基蓝溶液,20mg/L;氯化锌溶液,60%;盐酸溶液,0.1mol/L;氯化锌溶液,0.5mol/L;氯化铜溶液,0.4mol/L;磷酸溶液,60%;氯化钙溶液,10%;氢氧化钾溶液,10%。
第25卷第3期非金属矿Vol 125No 132002年5月Non 2Metallic MinesMay ,2002液相中纳米级碳酸钙对活性剂吸附的研究肖品东(湖南大乘资氮有限公司精细分公司,冷水江 417506)摘 要 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和活化工艺及设备,实现以最小的工业化成本生产出符合不同用户需求的纳米级活性碳酸钙产品。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活化 工艺 纳米级碳酸钙作为高档的改性添加剂,在塑料、橡胶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其晶体粒径小(100nm 以下),表面能极大,对其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后,能降低表面能,使其能在液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粉体状态下即使是团聚粒子(以二次粒子状态出现),颗粒间的结合力也较弱,易解聚分散。
纳米级碳酸钙的生产,一般以湿式活化为主,即在碳化合格后将预先配置好的活性剂加入CaCO 3悬浮液中,充分搅拌,使碳酸钙晶体表面包覆一层表面活性剂。
活化工序的主要设备为配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或贮槽,以及活化剂配制槽、静态混合器等。
活化工序的流程,见图1。
图1 活化工序流程图1 概述在制断活性碳酸钙表面包覆效果时,生产控制分析,一般采用活化度测量和水浮性实验两种方法直观判断,也有采用测定有机物含量、计算颗粒比表面积,以及测定溶液中活性剂摩尔浓度吸附前后的变化等较为精确的检测方法的,还可通过透射电镜进行微观测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HG/T2567294中活化度的鉴定方法,可较为快速直观地判断产品的活化效果。
但该法测量的实际上是粉体在水中的悬浮率,它只能表征颗粒(已团聚的二次粒子)的疏水性能,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状况。
而其它几种方法分析结果较为精确,但要求样品的活化必须较为均匀,否则其结果就不具代表性。
如一些干法化的产品,由于活化工艺决定了产品粒子的包覆在粉体状态下进行,相对于在溶液中其分散较差,所以很不均匀,因此不能准确地分析出产品的活化效果。
预处理方法对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孔隙度和大表面积的多孔材料。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储存和化学催化等领域。
在生产活性炭的过程中,预处理方法是影响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并分析其对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物理活化是一种常用的活性炭预处理方法。
物理活化一般是指通过高温炭化和氧化处理来改变活性炭的结构和孔隙分布。
在高温下炭化,活性炭的结构会发生变化,炭化后的活性炭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孔隙。
氧化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增加其吸附能力。
物理活化可以显著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化学活化也是一种常见的活性炭预处理方法。
化学活化是指通过化学试剂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浸渍和处理,改变其结构和化学性质。
常见的化学活化试剂包括磷酸、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氯化锌等。
这些化学试剂可以与活性炭表面形成化学键,改变其孔隙结构和表面电荷分布。
化学活化还可以引入一些特殊的官能团,使活性炭具有特定的吸附选择性。
还有一些其他的预处理方法,如物理混合预处理和表面改性预处理。
物理混合预处理是指将活性炭与其他物质(如聚合物)混合,并进行炭化处理。
这种预处理方法可以改变活性炭的表面性质,使其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表面改性预处理是指在活性炭表面引入一些特殊的官能团,如羧基、氨基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极性,使其吸附特定物质的能力得到提高。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可以对活性炭的结构和吸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物理活化、化学活化、热处理以及其他预处理方法都可以改变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其吸附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对于优化活性炭的性能非常重要。
活性炭的运用现状及优化活性炭的生成原料主要是果壳,木屑,椰壳等多个方面,后期再经过加工处理才完成的,其中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对气体,溶液中的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都有特别高的吸附功效,并且同时也具备特别高的催化与吸附能力,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表面化学功能与表面结构的特征所组成。
1 活性炭的改性研究当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同时,市场上对于活性炭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般的活性炭分布的领域是比较广的,即使是这样,也很难满足国内外的市场需求,那么,对于活性炭的革新与改进是势在必行的,发展它的功能化与专用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其方法主要是对于处理技术与工艺控制的调整,通过对其表面进行改性,来加强它的催化与吸附功效。
2 活性炭的表面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化学吸附特性。
化学性质主要指活性炭表面的化学官能团,可分为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
含氧官能团又可分为酸性含氧官能团和碱性含氧官能团;酸性基团有羧基、酚羟基、醌型羰基、正内酯基及环式过氧基等,碱性氧化物普遍认为是苯并比的衍生物或类吡喃酮结构基团。
酸性化物使活性炭具有极性的性质,有利于吸附各种极性较强的化合物,碱性化合物易吸附极性较弱或非极性物质。
2.1 活性炭表面氧化改性活性炭氧化改性是指活性炭在适当条件下经过强氧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酸性基团的含量,可以增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
氧化程度越高,含氧官能团越多。
氧化处理可以改变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容积降低,孔隙变宽,极性基团增加,对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增强。
目前常用的氧化剂有HNO3、H2O2、HClO3、H2SO4、O3,HF等。
其中,以HNO3改性应用最广,改性效果最好。
采用HNO3和HClO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HNO3是最强的氧化剂,产生大量的酸性基团,HClO的氧化性较温和,可调整活性炭的表面酸性至适宜值,氧化后活性炭表面的几何形状变得更加均一。
研究发现,对于HNO3改性,在处理温度低于333K时,主要是中孔受到影响,当处理温度达到363K时,微孔增多而中孔缺失。
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质的吸附能力比较研究1. 研究背景活性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水处理、化学工业等领域。
其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成为处理有机污染物的首选材料之一。
然而,不同有机物质的特性差异,可能导致它们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
本研究旨在系统地比较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质的吸附能力,以提供更好的活性炭选择和应用指导。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质的吸附能力,分析各种有机物质的吸附特性和机制,从而揭示活性炭吸附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通过比较不同有机物质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效果,可以为活性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3.1 试验样品准备选择一系列常见的有机物质,如苯、甲醇、乙醇和丙酮等作为试验样品。
制备一定浓度的这些有机物溶液,以便进行后续的吸附实验。
3.2 活性炭样品选择选择几种常见的活性炭样品作为研究对象。
确保这些样品具有不同的孔径分布、表面性质和化学组成。
3.3 吸附实验使用吸附实验仪器对各种有机物质在不同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
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吸附量、吸附速率等关键参数。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吸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参数等。
通过比较不同有机物质在不同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性能,揭示活性炭对不同有机物质的吸附能力差异。
4. 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对不同有机物质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能力比较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不同有机物质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其大小与有机物质的特性有关。
-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其表面性质和孔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 对于不同种类的有机物质,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活性炭样品以实现最佳的吸附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活性炭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活性炭在环境治理和水处理领域的效能,同时也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将于XX年X月开始,预计历时X个月。
活性炭吸附机理论文摘要:从活性炭开始利用到现在,对其性能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在活性炭的生产质量和使用性能方面还是有待提高。
活性炭作为新材料和碳素材料的的一个中烟分支,其优良的吸附性能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使用,必将在未来的生产使用开发中显示出无限的潜力,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继续开发研究,对活性炭进行不断的改进试验,提高其工作性能,更高效的发挥其作用。
1.引言活性炭,一种孔隙率大、呈现晶体排列、耐酸碱、溶解度低、可再生的有机复合物,因其具有较强的吸附净化能力,而且对环境无污染,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废气、污水处理方面。
针对活性炭改良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吸附净化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从而被广泛应用与污水处理、净化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特别是在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诱人的美好前景[1]。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对活性炭性能的不断开发和改良,全球对活性炭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欧美等发达国际在活性炭制造技术方面已完成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无公害化制造体系,如美国的卡尔岗公司、荷兰的诺力特公司,活性炭的年产量均超过万吨。
而国外对活性炭性能的改良研究也是逐步深化,做到了品种的专用化和多样化,如美国和日本的活性炭产品品种已经达到了百种以上[2]。
日本是活性炭消费第二大国,也是活性炭的主要进口国,日本利用活性炭的特点是其主要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活性炭产品。
2.2 国内研究现状活性炭在国内的应用,最初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左右,但由于当时国内的活性炭生产技术落后,活性炭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随着国内对活性炭的应用范围的扩大,生产技术也随之应运而生,应用与生产之间相互存进;至今,活性炭已经广泛用于于生产生活中,例如:室内装修的有害气体的净化、生活用品的防霉、防潮等。
活性炭已经在家庭中随处可见,成为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健康产品。
尽管对活性炭性能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未经处理的活性炭的性能还是无法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当中,同时,活性碳的推广也带动了废弃物再生的浪潮,促使研究人员不断去寻找廉价的材料制备出新型的产品,做到物尽其用。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活性炭是一种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气体净化、水处理、脱硫脱氮等领域。
随着活性炭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吸附性能逐渐减弱,导致使用寿命缩短。
为了解决活性炭使用寿命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和改性的研究。
活性炭的再生主要包括热解再生、酸洗再生和微生物再生等方法。
热解再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高温处理活性炭,使其表面的污染物和吸附物质脱附,从而恢复其吸附能力。
酸洗再生是利用酸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处理,溶解表面的污染物,然后用水洗涤,使其恢复吸附性能。
微生物再生是利用活性炭上生长的微生物降解吸附物质,使其重新获得吸附能力。
这些再生方法虽然能够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如再生效果不稳定、再生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改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性研究。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主要通过改变活性炭的孔径和表面形貌来提高其吸附性能。
采用高温处理、压缩和活化等方法可以增加活性炭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从而增强其吸附性能。
化学改性主要是通过在活性炭表面引入功能基团或进行表面修饰,改变其化学性质来提高吸附性能。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氧化改性、硝化改性、硫化改性等。
这些改性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提高其对特定污染物的吸附选择性。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活性炭再生和改性技术。
采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活性炭表面的吸附物,使其再生效果更好。
利用纳米材料修饰活性炭表面可以提高其吸附性能,并增加其应用范围。
利用天然有机物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抗氧化性、抗高温性和抗湿度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些新型技术为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活性炭的再生和改性研究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吸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再生效果的不稳定、再生成本的高昂等。
过磷酸钙颗粒尺寸和形态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过磷酸钙(CaHP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磷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它具有良好的肥效和适宜的溶解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优质的磷肥补充源。
然而,过磷酸钙颗粒的尺寸和形态对其吸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过磷酸钙颗粒尺寸和形态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
首先,过磷酸钙颗粒的尺寸对其吸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颗粒尺寸的增大,过磷酸钙颗粒的比表面积减小,从而使其吸附能力下降。
因此,较小尺寸的过磷酸钙颗粒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另外,颗粒的尺寸还影响着颗粒的溶解速率。
较小尺寸的颗粒具有更高的溶解速率,因此可以更快地供应可溶性磷,提高肥料利用率。
其次,过磷酸钙颗粒的形态也对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形态的颗粒有着不同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这直接影响了颗粒的吸附能力。
例如,球形颗粒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和相对较少的孔隙,相比之下,多棱形颗粒的比表面积更大,孔隙更多,因此能更好地吸附溶液中的氮、磷等养分。
此外,多棱形颗粒由于表面积较大,还能够更好地与土壤颗粒接触,提高吸附效果。
除了尺寸和形态,颗粒表面的化学性质也对过磷酸钙颗粒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
过磷酸钙颗粒表面的含有氧化钙、氧化硅等成分,这些成分能与溶液中的磷形成水合物或物理吸附,从而提高吸附能力。
同时,表面的正电荷也有助于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静电作用,进一步增强吸附效果。
研究还显示,溶液中磷的浓度、pH值以及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过磷酸钙颗粒的吸附性能。
磷浓度的增加会提高吸附量,但过磷酸钙颗粒的饱和吸附量是有限的。
pH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影响磷酸钙颗粒表面的电荷状态,从而改变吸附效果。
一般来说,当pH值较低时,磷酸钙颗粒表面的正电荷增多,有利于吸附。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较小,但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温度会降低吸附能力。
综上所述,过磷酸钙颗粒的尺寸和形态对其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
较小尺寸和多棱形状的颗粒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提供更快的溶解速率和更高的肥料利用率。
石灰的微观结构与其活性度的关系尹秀甫;郝素菊;蒋武锋;张玉柱;聂丽霞;田玮【摘要】研究了活性石灰的微观结构与活性度的关系.在AutoPore Ⅳ 9500型压汞仪上对样品进行孔隙结构分析,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通过国标法测了试样品活性度.实验发现:随着比表面积、孔容积的增大,石灰活性度增大;随着平均孔径的增加,石灰的活性度下降.【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5)002【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活性石灰;孔隙结构;微观形貌;活性度【作者】尹秀甫;郝素菊;蒋武锋;张玉柱;聂丽霞;田玮【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25+.1活性石灰是现代钢铁工业必不可少的造渣材料,消耗量很大。
据我国2005到2010年有关钢铁行业资料统计,冶金石灰消耗量由4283万t增加到8075万t,增长88.5%[1]。
石灰的消耗关系着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活性石灰的质量关系着钢种的质量。
石灰活性度是衡量石灰质量一个重要指标。
石灰的活性度与其微观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钢铁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1 实验方案1.1 样品制备对同一批的石灰石进行破碎并筛分,制得粒度10~20 mm左右的不规则形状的小块石灰石,用清水清洗试样表面,烘干。
将烘干后的石灰石置于马弗炉煅烧,设置不同的煅烧条件,制备出不同的石灰。
1.2 样品水活性度测试生石灰与水混和后首先反应产生Ca2+、OH-并形成Ca(OH)2的过饱和溶液,再由此结晶出固相Ca。
冶金石灰物理检验方法ZBQ27002-85,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影响活性石灰活性度因素的分析与探讨发布时间:2023-01-15T05:40:32.16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第17期作者:曹文彬[导读] 高活性度的石灰能明显提升产乳率。
以获得高活性度石灰为主要目的,探讨了石灰在各个煅烧温度,曹文彬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广东湛江 524072摘要:高活性度的石灰能明显提升产乳率。
以获得高活性度石灰为主要目的,探讨了石灰在各个煅烧温度,不同升温方式及不同粒度分布后的活性,并检测其消化温度,同时,运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石灰消化物质进行了表征,发现石灰消化物质具有很高的纯净度。
研究结果显示:过高的煅烧温度,较长的煅烧时间与石灰粒度的提高均也会引起石灰活性的降低,从而使消化时间延长,消化产物的颗粒物增大。
实验认为:1000°C隔热保温2h煅烧所得到的石灰具备更高消化活性,粒径区段为0.075~0.106mm石灰活性高过0.106~0.150mm 石灰。
关键词:石灰;消化;活性度高石灰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广泛运用于钢铁冶金,碳化钙工业生产,造纸行业,制糖业,制碱,水产业,农业和环保工业上。
石灰是中活性石灰时易比表面和孔隙率比较大,可以提高消化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会导致高效液相Ca(OH)2,OH-的浓度值剧增,从而提升水溶液过饱和度和消化物质碳酸钠晶核产生速度,制备高渗透性固体碳酸钠。
依据高活性度石灰在配置高活性石灰乳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所配置石灰活性更大化和提高石灰作原材料产品品质,所以进行石灰活性研究工作。
测量CaO活性其实就是CaO消化时温升速率,这是表明生石灰水化反应速度快慢的重要标志。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的速度与幅度同石灰活性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企业时间内温度愈高消化时间愈短说明石灰活性愈强;石灰反应充分时温度速率为0。
所以,对石灰活性测量一般都是根据单位时间水化温度来实现。
该石灰活性测定法简单易行,适宜工业化生产。
1石灰活性度检验1.1界定石灰活性度活性石灰一般指特性开朗,反应力和溶解水平很强的煅烧石灰。
活性炭的再生及改性进展研究1. 引言1.1 活性炭再生的研究意义活性炭再生是对已经使用过的活性炭进行清洁和恢复其吸附性能的过程。
活性炭在吸附过程中会逐渐饱和,失去吸附能力,需要定期进行再生以提高其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
活性炭再生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资源: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吸附剂,在环境治理、水处理、气体净化等领域有重要作用。
通过再生活性炭,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节约资源成本。
2. 降低环境污染:使用过的活性炭中吸附的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再生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回收和处理这些有害物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高经济效益:活性炭再生可以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提高吸附效率和再生效率,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4. 推动活性炭技术的发展:通过研究活性炭再生技术,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再生方法,提高再生效率和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推动活性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活性炭再生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更是推动活性炭领域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1.2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意义活性炭是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活性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吸附性能低、选择性差、再生困难等。
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性炭改性可以改善其吸附性能、增强其选择性、提高其再生性能,从而使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有效。
目前,活性炭改性的研究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改性方法。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活性炭的性能和应用效果,为活性炭在环境治理、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材料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推动活性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活性炭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活性炭再生是指将已经饱和或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活性炭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其重新恢复吸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活性炭吸附VOCs及其脱附规律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活性炭因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孔结构以及强吸附能力,被广泛用于VOCs 的吸附处理。
然而,活性炭吸附VOCs后的脱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活性炭吸附VOCs的机理及其脱附规律,以期为活性炭在VOCs治理中的优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VOCs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现状,阐述活性炭在VOCs吸附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接着,重点分析活性炭吸附VOCs的机理,包括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吸附模型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研究活性炭脱附VOCs的规律,探讨温度、压力、气氛等因素对脱附过程的影响。
还将对比不同活性炭种类、改性方法以及操作条件对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为活性炭的优化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
本文的研究内容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活性炭吸附VOCs的机理及其脱附规律,为活性炭在VOCs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VOCs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活性炭吸附VOCs的机理活性炭作为一种多孔炭质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VOCs的治理领域。
其吸附VOCs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过程。
物理吸附是活性炭吸附VOCs的主要方式之一。
活性炭内部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这些微孔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得活性炭能够吸附大量的VOCs分子。
物理吸附主要基于分子间作用力,如范德华力,吸附过程不涉及化学键的形成。
因此,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当环境条件变化(如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时,被吸附的VOCs分子会从活性炭表面脱附,从而实现活性炭的再生。
除了物理吸附外,活性炭还能通过化学吸附的方式去除VOCs。
化学吸附涉及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与VOCs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化学反应导致活性炭与VOCs分子之间形成化学键,使得吸附过程更为稳定。
钙催化活化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李梦青;王新征;居荫轩;郑永丽
【期刊名称】《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32)003
【摘要】介绍了采用钙催化物理活化制备活性炭的机理,对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钙催化物理活化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比较.随后介绍了钙催化剂的热
力学和分散性的研究,以及物理活化制备活性炭的应用.
【总页数】6页(P74-79)
【作者】李梦青;王新征;居荫轩;郑永丽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
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
津,30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4.1;O643.36
【相关文献】
1.以活性炭为模板制备钙钛矿型LaMnO3催化剂 [J], 徐彪;张泽凯;任倩茹;陈银飞
2.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活化剂及活化机制研究进展 [J], 李芬;姜蔚;闫波
3.酸活化生物质制备负载型手性salen Co(Ⅱ)/活性炭催化剂及其催化活性初探 [J], 杨一思;徐心悦;石会丽;张䶮
4.氯化锌催化活化制备中孔活性炭及其对Cr6+的吸附性能 [J], 蔡晓旭;金小娟
5.KOH活化污泥基活性炭负载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唐宏;胡容;姚红艳;陈昱坤;雷野;王星羽;李素;黄文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