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8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炮制学英文名称:Processing Method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面授总学时:36适用对象: 专升本业余中药专业中药炮制是为了医疗、配方和制剂的需要,根据中医学理论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将中药材制成一定规格饮片所采用的一套加工技术。
中药炮制学则是对中药炮制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与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要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在学习上述相关课程并基本具备了中医药理论知识、植物学、化学及制剂分析等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本学科的学习。
通过对中药炮制学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炮制法分类;炮制辅料;质量要求及净制、切制法;各重点药物的常用饮片、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同时还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炮制方法(主要包括各项传统炮制实验)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实践能力。
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客观条件限制,故对炮制实验部分不做硬性规定,大纲中所列炮制实验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用。
中药炮制学理论课时为36学时,理论课与自学课时按1:2比例分配。
因学时所限,某些具体炮制方法中,可选择重点药物或代表性药物进行讲解,对其他药物采取自学形式为主。
本大纲主要规定教师面授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炮制与炮炙的区别、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2熟悉中药炮制学科的基本任务。
3了解中药炮制相关法规。
【教学内容】1中药炮制、中药饮片概念、炮制与炮炙、饮片加工与饮片炮炙等概念的区别。
2中药炮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三大炮制专著的作者、成书年代、记载药物的数量。
3在汉代以前,是中药炮制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汉至宋代是中药炮制形成和迅速发展时期,金元明时代是炮制目的探讨和炮制理论发展时期,清代时炮制进一步扩大应用和炮制学说百家争鸣时期,民国时期中药炮制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炮制进入了整理提高的新时期。
中药炮制学试验教学大纲1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作用与目的1.1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作用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技术,中药炮制学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1.2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1)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为中药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和要求实验一炒黄﹑炒焦【要求】了解炒黄﹑炒焦的目的和意义。
了解炒黄﹑炒焦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要求。
【内容】炒黄:牛蒡子莱菔子苍耳子麦芽决明子炒焦:栀子山楂实验二炒炭麸炒米炒【要求】了解炒炭,麸炒,米炒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炒炭,麸炒,米炒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及质量要求。
【内容】炒炭:炮姜蒲黄麸炒:枳壳泽泻米炒:红娘班蟊实验三土炒砂炒蛤粉炒【要求】了解土炒,砂炒,蛤粉烫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土炒,砂炒,蛤粉烫的基本操作方法,火候及质量要求。
【内容】土炒:白术沙炒:骨碎补马钱子蛤粉炒:阿胶实验四煨法【要求】了解煨制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煨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内容】肉豆蔻柯子实验五炙法【要求】1 了解各种辅料炙法的目的和意义2 掌握先加辅料和后加辅料的处理方法3 掌握炙法的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要求。
【内容】酒炙:川芎黄芩大黄醋炙:柴胡乳香盐炙:益智仁黄柏车前子姜炙:草果厚朴蜜炙:甘草旋浮花麻黄实验六蒸煮燀法【要求】1 了解蒸,煮,燀法和制霜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蒸法,煮法,燀法,制霜的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课件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课件一、引言中药材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中药疗效的关键之一。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药材炮制的教学也日趋重要。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药材炮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掌握中药材炮制的技巧和要点。
二、中药材炮制的基本原理中药材炮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使中药材在药用上发挥最大的功效。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破壁开花中药材炮制过程中,常常需要破坏材料的细胞壁,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
常见的破壁方法有研磨、加热、浸泡等。
2.烘干保鲜中药材炮制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保持其药效和质量。
烘干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潮湿。
3.炒制熟化炒制是中药材炮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炒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增强其药效。
炒制过程中要控制火候和时间,避免过炒或不炒熟。
三、中药材炮制的常用方法中药材炮制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煎煮法煎煮法是中药材炮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将药材加水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形成药液。
煎煮法适用于水溶性较好的药材。
2.蒸制法蒸制法是将药材放入蒸锅中,用蒸汽蒸煮一段时间。
蒸制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充分地释放出来,适用于一些不易溶解的药材。
3.炒制法炒制法是将药材放入炒锅中,用火炒熟。
炒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增强其药效。
炒制时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
四、中药材炮制的注意事项中药材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优质药材中药材的质量对炮制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要选择质量好、无虫蛀、无霉变的药材进行炮制。
2.控制火候和时间中药材炮制时,要控制火候和时间,避免过炒或不炒熟。
火候过大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火候过小则无法达到炮制的效果。
3.保持卫生中药材炮制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卫生,避免污染。
炮制工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以免细菌滋生。
五、总结中药材炮制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掌握中药材炮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中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总学时90开课对象中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前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基础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科的一门专业课,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基础药理学、分析化学以及中药化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学习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整理提高。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总论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明确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要领及其任务。
了解中药炮制的起源、发展概况、发展方向。
了解中药炮制的各种分类方法、中药炮制的法规以及中药炮制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着重介绍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一般介绍火的发现和应用与中药炮制形成的关系,着重讲解炮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了解历代炮制著述,及解放以来本学科取得的成就,当前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向等。
介绍雷公炮炙十七法、三类分类法、本草学的分类方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等分类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介绍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
介绍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目的要求】了解中药炮制的制则与制法,明确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掌握中药炮制目的,明确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了解炮制是一种手段,遵循用药法则,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疗效。
【教学内容】介绍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及相恶为制的中药传统制则及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的传统制法。
从炮制对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方面的影响,说明中医临床用药法则、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
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范本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范本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将中药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和炮制,使其具备适宜临床应用的特性。
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是指教学中对于中药炮制的内容、目标和要求的总结和规范。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的范本。
一、中药材炮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中药材炮制是中药学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加工和处理中药原材料,改变其性状、性能和药效,以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需要。
中药材炮制的原理包括温热、煅炒、炒炙、炙烤、炮制等,这些方法能够改变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提高其药效和安全性。
二、中药材炮制的分类和方法中药材炮制的分类包括炮制、制法、制剂和炮制工艺等。
其中,炮制是指将中药材通过炮制方法进行处理,如炒、炙、煮、蒸、晒等。
制法是指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进行处理。
制剂是指将炮制好的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药物,如丸剂、散剂、浸膏等。
炮制工艺是指中药材炮制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三、中药材炮制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中药材炮制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材炮制过程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选材、加工、炮制、存储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安全性评价是对中药材炮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控制。
四、中药材炮制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规范中药材炮制的实践技能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和运用中药材炮制的技术和方法。
操作规范是指中药材炮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
中药材炮制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规范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五、中药材炮制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中药材炮制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中药材炮制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评价。
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核、实际操作考核等。
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更新中药材炮制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更新是根据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实践需要进行的。
《中药加工炮制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实验学时] 18 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加工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操作注意事项,掌握中药炮制品的性状、特征。
掌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加工炮制的方法。
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中药加工炮制学这门专业知识。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中药加工炮制这项传统的制药技术中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同时,加深对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加工炮制的能力。
为探讨中药炮制机理,促进中药加工炮制工艺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提高中药药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清炒法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清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炒炭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炒黄、炒焦、炒炭三种方法的不同火候。
2、实验内容(1)炒黄:王不留行、牵牛子、牛蒡子、薏苡仁、莱菔子。
(2)炒焦:山楂、栀子、槟榔、川楝子、麦芽。
(3)炒炭:干姜、蒲黄、荆芥、槐米、小蓟。
注:每种操作方法从中选择2味中药。
3、实验仪器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喷壶、筛子、温度计、烧杯、铜冲等。
4、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二加固体辅料炒1、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的火候及操作注意事项。
2、实验内容(1)麸炒:苍术、枳壳、枳实。
(2)米炒:党参、斑蝥。
(3)土炒:山药、白术。
(4)砂炒:鸡内金、穿山甲、骨碎补。
(5)蛤粉炒:阿胶、鹿角胶。
(6)滑石粉炒:刺猬皮、水蛭。
注:选择5~6种操作方法,每种操作方法从中选择1~2味中药。
3、实验仪器电炒锅、炒药铲、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天平、筛子、温度计、烧杯等。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中药专业、中药资源专业使用)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根据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要求。
二、地位和作用中药炮制学实验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之一,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安排了两方面的实验:(1)传统炮制方法的验证性试验;(2)综合设计性实验。
通过本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炮制研究的设计方法及现代实践手段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独立思考与工作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验证并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为继承和发展中药炮制学打下基础。
三、实验目的与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尤其是通过对综合设计实验的操作,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综合起来分析,使学生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教学文件:《中药炮制学实验》(叶定江主编);自编《中药炮制实验教材》。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现场指导、答疑等互动教学形式。
五、本课程实验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器材(一)主要设备:分析天平、722分光光度计、HPLC、干燥箱、电炒锅、离心机、水浴锅、电炉、水分测定仪、紫外分析仪、薄层扫描仪、真空抽滤机。
(二)低值易耗品:容量瓶、索氏提取器、移液管、烧杯、量筒、称量瓶、干燥器、分液漏斗、锥形瓶、切片刀、微量注射器、秒表、计数器、方盘等。
六、实验成绩评定传统验证性试验占本课程成绩的10%,综合设计性实验占总成绩的15%。
传统验证性试验要求如下:预习情况、课间提问10%,实验操作40%,实验数据结果10%,实验报告、结果讨论30%,实验态度、纪律卫生10%;或由综合实验技能考试评定。
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实验设计占5%,实验操作占5%,实验结果占5%。
七、实验教学项目表。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2.课程名称:中药炮制学3.英文名称: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Materia4.课程学时: 32学时5.课程学分:2学分6.开课学期:第5学期7.课程类型:专业课程8.课程性质:必修9.课程简介: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主要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炮制品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等内容。
二、课程地位与教学目标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其任务是在继承传统中药炮制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整理、逐步搞清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传统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典型炮制品的质量规格;2. 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3. 掌握炮制对药物药性和主要成分的影响;4. 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能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从事中药炮制学研究工作。
三、教学安排与方式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教学方法:本课程是实践性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待疑点。
并通动画视频参观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制药工程专业必修课,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并重的教学手段,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积极探索和尝试翻转式教学和混合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典型炮制品的质量规格等内容的掌握情况(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
中药炮制技术教学大纲(供中药等专业用)前言本大纲是依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中药炮制课程标准》,在广泛调研中药炮制员所对应的岗位及岗位所对应的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经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是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此,本大纲在制定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验大纲)融为一体。
各校可根据各自采取的教学模式,结合本校的实际,灵活使用或作适当修改。
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医药营销专业三年制专科层次使用。
本大纲应根据社会对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每两年修订一次。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1.课程的性质《中药炮制技术》是专门培养学生学习并掌握中药材炮制加工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制药技术。
本课程是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医药营销专业等的核心专业课程。
应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中药栽培技术、中药化学技术、中药鉴定技术等课程后开始本课程的教与学。
2.课程的作用本课程的前期专业学习领域是《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中药栽培技术》、《中药化学技术》、《中药鉴定技术》等,前期课程能够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职业能力基础;其后续和同步学习领域是《中药药剂实用技术》、《中药制剂分析分析》、《医药营销》以及顶岗实习等。
学习本课程,能为后续和同步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内容相衔接,在中药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依据高等职业院校中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药炮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获取从事中药炮制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中药材炮制加工、饮片质量控制和贮藏保管的能力;能熟练地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使用饮片生产技术设备;具备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中药炮制专门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中药炮制学》编写委员会2006.3.20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中药类专业用)一、前言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炮制品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在学习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后进行本课程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炮制的起源、现状和炮制在临床中的作用,炮制品的性状、特征;了解中药炮制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及历代医药书籍中有关炮制论述和中药炮制现代化研究等,具有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应用的能力,为培养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和教学见习。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讲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交待疑点。
并通过CAI辅助教学、电化教学、示教、参观和实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54,实验54,另外有教学见习1周。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概况。
了解中药炮制学的有关法规。
【教学内容】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中药炮制形成的关系,着重讲解各历史时期炮制的发展概况与展望,以及有关的法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目的要求】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熟悉炮制如何影响临床疗效;了解传统制药的原则。
【教学内容】从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讲明中医临床用药法则,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讲明药物自身属性多偏,通过炮制以调整其性,使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要求;并讲明成药和汤剂饮片对炮制要求有所不同,均能影响临床疗效。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目的要求】掌握炮制目的,熟悉炮制对药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内容】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制剂等方面说明炮制目的,从中药主要成分如生物碱,苷类及无机成分等方面说明炮制对其影响,指出一般性的规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第四章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目的要求】掌握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的作用,熟悉中药炮制的各种分类方法,了解炮制常用辅料的一般用量。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辅料的来源、性质、质量要求、成分、性能和炮制作用。
分类的历史沿革,一般介绍雷公炮炙十七法、三类分类法、五类分类法、药典分类法、药用部位分类法等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比较其优缺点,着重介绍本教材采用工艺和辅科相结合分类方法的原由。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第五章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保管【目的要求】掌握炮制品的质量要求,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及贮藏保管法。
【教学内容】讲授炮制品的质地、色泽、气味等外观与内在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介绍影响质量的因素及其传统和现代的贮藏保管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辅以参观。
第六章中药饮片工业管理、生产设计与工艺程序【目的要求】熟悉饮片厂设计的基本知识及饮片生产基本程序,了解饮片工业各项管理。
【教学内容】介绍饮片厂目标管理、人才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基本知识及中药饮片现代化研究。
概述饮片厂厂房、车间及设备等设计按照中药饮片GMP要求进行的基本知识,中药饮片生产工艺程序和流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辅以参观。
第二篇各论第七章净选与加工【目的要求】掌握各种净选加工的操作方法,熟悉净选的目的与意义。
【教学内容】讲授净选加工的目的意义,举例说明净选加工的各种操作方法、要点及设备。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第八章饮片切制【目的要求】掌握饮片切制目的,熟悉饮片软化、切制、干燥、包装要点。
了解切制有关机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讲授饮片的含义及其发展史,重点介绍切制目的、原理、饮片类型、软化要求、包装及干燥方法。
简介各种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注意事项。
介绍研究概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利用炮制工具、饮片标本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第九章炒法【目的要求】掌握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及炮制作用。
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清炒及各种辅料炒的含义。
【教学内容】讲授炒黄、炒焦、炒炭、麸炒、米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各种方法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利用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第十章炙法【目的要求】掌握炒法的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炮制作用、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熟悉炒法的炮制目的及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炙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讲授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与油炙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利用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第十一章煅法【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煅法的操作要点、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熟悉煅制的目的及明煅与扣锅煅的区别、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各种煅法的含义、特点。
【教学内容】讲授明煅、煅淬、扣锅煅等三种煅法的含义、目的、特点、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明煅和暗煅的区别,煅淬辅料的选择及用量、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利用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第十二章蒸煮火单法【目的要求】掌握蒸煮火单法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成品质量和注意事项。
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蒸、煮、火单法的含义及目的。
【教学内容】讲授蒸、煮、火单法的含义、目的要求,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利用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第十三章复制法【目的要求】掌握复制方法、炮制作用、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熟悉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复制法的含义与目的。
【教学内容】讲授复制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或看录相)。
第十四章发酵发芽法【目的要求】掌握制备的条件、炮制作用、方法、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熟悉其炮制目的。
了解发酵、发芽的含义。
【教学内容】讲授发酵、发芽法的含义、目的、辅料的作用与用量。
重点介绍发酵,发芽的条件,成品质量及临床应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或看录相)。
第十五章制霜法【目的要求】掌握制霜方法、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熟悉制霜目的。
了解制霜法的含义。
【教学内容】讲授制霜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或看录相)第十六章其他制法【目的要求】掌握其他制法的炮制方法、操作要点、成品质量及注意事项。
熟悉其炮制作用与炮制目的及现代研究概况。
了解烘、焙、煨、提净、水飞、干馏法等含义【教学内容】讲授烘、焙、煨、提净、水飞、干馏、其他制法的含义、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和炮制作用。
介绍研究概况。
重点讲授药物见附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或看录相)。
附:中药炮制研究【目的要求】掌握炮制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
熟悉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研究。
了解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等。
【教学内容】讲授中药炮制的文献整理炮制原理探讨、中药饮片现代化研究以及中药炮制的发展动态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多媒体教学,辅以参观。
附:中药饮片炮制机械彩色图谱课时分配三、主要参考书目1、徐楚江等中药炮制学1985,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3、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王孝涛等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1986,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5、王孝涛等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1989,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6、张世臣等中药炮制学1991,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7、叶定江等中药临床的生用与制用1991,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8、李大经等中国矿物药1988,北京:地质出版社;9、郭晓庄等有毒中草药大辞典1992,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公司;10、叶定江等中药炮制学1996,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1、龚千锋等樟树中药炮制全书1990,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2、叶定江等中药炮制学199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王正益等中药炮制学2001,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4、胡熙明等中华本草1998,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5、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本大纲使用说明1、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允许教师作适当增减,但不得破坏教材内容结构的完整性。
2、大纲教学内容的顺序,允许教师根据各自的讲课习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损坏课程的系统性。
3、大纲中规定的教学方法、实验,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大胆创新。
4、大纲中规定的讲课实验时数,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5、本大纲可供其他专业及不同层次班级参考使用。
附表要求重点掌握下列100种中药炮制品的基源、炮制方法、炮制品性状、炮制作用、性味、归经、功效、应用,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酸枣仁、槐米、白芥子、莱菔子、牵牛子、王不留行、苍耳子、决明子、栀子、山楂、地榆、槟榔、蒲黄、荆芥、干姜、藕节、苍术、僵蚕、斑蝥、山药、白术、马钱子、鳖甲、龟甲、穿山甲、鸡内金、阿胶、刺猬皮、延胡索、乳香、没药、芫花、甘遂、商陆、柴胡、香附、青皮、大黄、黄连、乌梢蛇、蕲蛇、白芍、当归、续断、黄柏、知母、杜仲、车前子、补骨脂、砂仁、甘草、黄芪、马兜铃、麻黄、百部、厚朴、竹茹、淫羊藿、自然铜、炉甘石、磁石、明矾、石膏、石决明、血余炭、棕榈、灯心、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五味子、肉苁蓉、天麻、苦杏仁、天南星(含胆南星)、川乌、草乌、附子、白附子、麦芽、六神曲、淡豆豉、肉豆蔻、诃子、木香、巴豆、柏子仁、西瓜霜、芒硝、硇砂、朱砂、雄黄、牡蛎、龙骨、代赭石、人参、党参、干漆、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