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导语】那些优秀的故事,在吸引学⽣去了解其中发⽣的事情时,⼜往往能把⼀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道理教给学⽣,在学⽣⼼中树⽴⼀个榜样,树⽴⼀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希望帮助到您。
【篇⼀】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
⼤约在1500年前,《孙⼦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五头,下有九⼗四⾜,问鸡兔各⼏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只鸡兔同在⼀个笼⼦⾥,从上⽅数,有35个头;从下⽅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孙⼦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有⼀只兔⼦,则脚的总数就⽐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思路新颖⽽奇特,其“砍⾜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篇⼆】 如果有⼀个池塘,⾥⾯有很多的⽔,有两个空的⽔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那么,怎样样⽤这两个⽔壶来从池塘⾥取得3升的⽔呢? 答案是:先使⽤五升的⽔壶装满⽔,然后倒到六升的⽔壶⾥⾯,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倒⼀些在六升的⽔壶⾥⾯,六升的⽔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壶⾥还有四升的⽔。
然后把六升的⽔壶的⽔倒掉,把五升的⽔倒在六升的⽔壶⾥,这个时候,六升的⽔壶就只有四升的⽔了,然后将五升的⽔壶装满,装到六升壶⾥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壶⾥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了。
⼀个农民带了三只⼩兔⼦去集市,每只⼩兔⼦⼤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齐来称,然后拿出⼀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摘要:1.引言:数学的趣味性2.故事一:大象和栅栏3.故事二:狐狸和葡萄4.故事三:猫和老鼠5.故事四:聪明的男孩6.结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文:【引言】数学,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购物、理财到科研、创新,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子。
然而,提到数学,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枯燥的计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四个小故事,感受数学的魅力。
【故事一:大象和栅栏】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要用栅栏围成一个圈,用来圈养大象。
问题是,他们只有一根根长度为2米的木头,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木头完成任务呢?聪明的村民通过数学知识,将木头搭建成一个圆形,这样既节省了木头,又达到了圈养大象的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故事二:狐狸和葡萄】一只狐狸看见树上挂满了葡萄,它跳了无数次,却始终无法摘到葡萄。
失望的狐狸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葡萄一颗颗摘下来,再一个个吃,岂不是更好?于是,狐狸开始一颗颗地摘葡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故事三:猫和老鼠】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玩游戏。
猫说:“我们规定,每次你走一步,我走两步;你再走一步,我再走两步。
这样轮流走,看谁先到终点。
”聪明的老鼠很快就发现了规律,于是它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强者。
【故事四:聪明的男孩】有一个男孩,他的邻居经常拿他的东西。
有一天,邻居又拿了他的东西,男孩决定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告诉邻居:“我有一个宝藏,价值连城,但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我知道它距离你家100米,而且在我家和你家之间。
你能帮我找到它吗?”邻居一听,觉得有意思,便答应了。
于是,男孩带着邻居走了100米,然后说:“宝藏就在这里,但我们还要找一个东西来找它。
”接着,男孩拿出一把尺子,告诉邻居:“我们需要用这把尺子来测量,你家到我家的距离是50米,那么宝藏就在离你家50米的地方。
第一篇怎么少了一只动物今天的天气可真好,9只小动物带香吃的玩的高高兴兴地结伴到山上的绿地去玩。
爬了一会儿,作为领队的小狗汪汪队长转过身来清点只数,可是数米数去,只数到8只小动物。
“莫非路上走失了哪只小动物?,小狗吓出一阵冷汗,连忙追问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谁在半路给落下了?”“我一直走在最后,没又看到谁停下来休息呀!会不会你数错了,还是让我来数一数吧。
”小猪呼噌觉得不可能,“1、2、3、4、5、6、7、8,咦,真的只有8只!”小猴机灵听到大家的嚷嚷声,看了看排成一队的小动物,笑着对着小猪说:“小猪呼噌,你站出来再数数看!”小猪又数了数,挠了挠腮,迷惑地说:“还是只有8只呀!到底少了谁呢?”“你自己有没有数进去呢?”小猴机灵提酲道。
“对了,我怎么把我自己给忘了呢!再加上我只小动物吗!”小猪和小狗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小猴叮嘱大家:以后数数时,千万不要把自己为你也是其中的一员嘛!”第二篇你能找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世界上有许多无法数得清个数的东西,除了星星、还有树叶,你能数清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片树叶吗?或者你能数得清一棵大树上有多少片叶子吗?是的,数不清,那么在这么多的树叶中,有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呢?让我们找来两片你认为完全相同的树叶来仔细对比一下吧。
不要忘记,要从树叶的品种、大小、形状、颜色还有纹理这些方面进行对比哦!其实想找品种、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的两片树叶并不难,但是找两片纹理一模一样的叶子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可以找来尺子和量角器等工具,量一量每片叶子上有多少根粗细不同的叶脉?每根叶脉的长短、叶脉与叶脉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夹角都一样吗?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把选好的两片树叶按照形状重叠起来,仔细观察,它们是否真的完全相同。
从几何图形的角度来讲,世界上根本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第三篇“千克”与“克”的争吵单位王国里一直都是一片安宁与祥和的景象。
但是,这天一阵争吵声打破了这片安宁与祥和。
哦,原来是质量城堡里的“千克”和“克”俩兄弟在争吵。
趣味数学小故事第一篇:小学生的数学喜剧小学生小明非常喜欢数学,他经常在课上捣鼓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同学们猜测答案。
一次,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一头牛每分钟可以产生11升的牛奶,那么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产生5千升的牛奶?”小明丝毫不怕困难,很快就算出了答案:455分钟。
可是同桌小军很不满意,他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被小明算出来了,非常羡慕。
于是,他决定给老师出一道题,让小明来猜。
于是他想了一个问题:“如果一支球队在10个比赛中赢了6场,平了2场,输了2场,那么它的胜率是多少?”小明听了之后,马上推算出这个球队的胜率是60%,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以后,小明和小军经常在数学课上,互相出题,谁先算出来,谁就是数学王。
第二篇:数学老师的小插曲数学老师王老师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把一些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次,他在课上告诉学生们,如何通过计算路程和时间,求出开车的速度。
他说:“比如说,你们今天开车在路上行驶了120公里,用了2个小时,那么你们的速度就是60公里/小时,这个你们都懂吗?”学生们点头称是,但是一个数学班上的女生小艾却说:“老师,我不明白,如果是有一个人在跑步,他跑了10公里用了1个小时,那他的速度是多少?”王老师很耐心地告诉她,这个要先把时间换成小时的形式,即1小时=60分钟,然后把10公里除以1小时,得到跑步速度是10公里/小时。
小艾听了之后,眼睛一亮,感觉到数学原来还是很有趣的。
第三篇:老人的数学故事某天,一位老人来到一个数学班教学,他告诉学生们一个古老的数学公式:勾股定理,即a²+b²=c²,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所发明的。
他说:“比如说,你们今天要建一个3:4:5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你们就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一个边长是3,一个边长是4,那么第三条边长就是5。
”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提问,老人不厌其烦地回答着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数学趣味幽默小故事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数学幽默小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笑声和思考。
一、相亲的数学家有一天,一位数学家参加了一场追求者的相亲活动。
当他遇到一位女士时,他兴致勃勃地向她解释了质数的定义和特性。
数学家兴致高涨地说道:“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字,比如2、3、5、7等等。
它们是非常特殊的数字。
”女士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试图加入对话:“那么15是质数吗?”数学家笑了笑,摇了摇头:“不,15不是质数,因为它可以被3和5整除。
”女士陷入思考,然后开心地说道:“那么我是不是一个质数,因为我只能被你整除呢?”数学家被她的机智回答逗乐了,两人的对话逐渐变得融洽。
二、雪中数学题有一天,一个小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玩雪。
他注意到地上有一堆堆的雪块排成一排,并且每一排的雪块数量都是递增的。
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些数字的规律。
小学生喜欢数学,他开始将每排雪块的数量进行计算,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
他发现每一排雪块的数量等于前一排雪块数量加上排数,例如第一排有1个,第二排有1+2=3个,第三排有3+3=6个,以此类推。
他兴奋地写下这个规律,并咧嘴笑道:“如果我知道了第100排的雪块数量,我就可以计算出这一排总共有多少雪块了。
”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地继续思考这个问题,而他的数学老师也鼓励他探索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三、数学家的笑话在一个数学会议上,一位数学家讲了一个关于数学定理的笑话。
他说:“在数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理,被称为费马定理。
这个定理说的是当n大于2时,等式x^n+y^n=z^n没有整数解。
但是有一天,我告诉我的朋友,我找到了一个特殊的整数解。
”听众们惊讶地看着数学家,纷纷询问这个整数解是什么。
数学家哈哈大笑道:“我开玩笑的啦!费马定理一直没有被证明过,也就是说除了n等于1和2时,等式x^n+y^n=z^n没有整数解。
”听众们纷纷笑了起来,他们欣赏数学家的幽默和机智,同时也加深了对费马定理的了解。
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52个)简短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52个)1. 平衡的积木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喜欢一起玩积木。
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平衡的结构?2. 形状的游戏小明和小红在花园里玩捉迷藏。
小明躲在不规则形状的石头后面,小红要找到他。
小红能用数学的方法快速找到小明吗?3. 玩具的重量小明有三个玩具,它们分别是鸭子、兔子和熊猫。
小明想知道它们的重量,他该如何用天平称量它们?4. 不同的几何图形小红想知道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她观察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发现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5. 数字揭秘小明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一组数字,然后他把纸折叠起来。
小红能通过纸的形状猜出上面的数字吗?6. 棒棒糖的长度小明买了几根棒棒糖,他想知道每根棒棒糖的长度。
他用尺子测量了它们的长度,并比较了它们的大小。
7. 数字的奇偶小红和小明玩数字游戏。
他们轮流说出一个数字,如果这个数字是偶数,就得分。
他们想知道哪个人最后能得到更多的分数。
8. 数组的游戏小明和小红喜欢玩数组游戏。
他们把一组数字排成一行,然后轮流从中间选一个数字。
最后,他们比较谁选到的数字之和最大。
9. 分数的排序小红拿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组分数。
她想把这些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你能帮助她吗?10. 圆的秘密小明画了一个圆,他用尺子测量了圆的直径和半径。
他想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11. 计算的游戏小红和小明在玩计算游戏。
他们轮流说出一个数字,然后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最后,他们比较谁算出的结果最大。
12. 时间的问题小明和小红参加了一场比赛,他们想知道比赛持续了多长时间。
他们用钟表测量了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计算了时间间隔。
13. 排列的游戏小红有一堆颜色不同的小球,她想把它们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进行玩耍。
她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14. 数字的谜题小明和小红出了一个数字谜题。
他们交替说出一个数字,要求这个数字是前面两个数字之和。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篇一: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关于九九歌,汉代燕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设立招贤馆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应征。
过了一年后才来了一个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觉得很可笑,就说:九九歌也能拿出来表示才学吗?这个人回答说:九九歌确实够不上什么才学,但是您如果对我这个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礼相待的话,那么还怕比我高明的人才不会接连而来吗?齐桓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把他接进了招贤馆。
果然不到一个月,四面八方的贤士都接踵而至了。
镜子题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
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
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
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
二年级趣味小故事数学《小兔子买糖果》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快竖起小耳朵听好啦!有一天,小兔子去商店买糖果。
商店里的糖果可真多呀,有草莓味的、葡萄味的、还有香蕉味的,看得小兔子眼花缭乱。
小兔子对老板说:“我要买 10 颗糖果。
”老板笑着说:“好呀,一颗糖果 2 毛钱,那 10 颗糖果一共要多少钱呢?”小兔子歪着脑袋想了想,说:“一颗 2 毛,两颗就是 4 毛,三颗 6 毛……哎呀,我算不出来啦!”这时候,旁边的小猴子跳了出来,说:“我会算!一颗糖果 2 毛,10 颗糖果就是 10 个 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 毛=20 毛,20 毛就是 2 块钱。
”小兔子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谢谢你小猴子!”小朋友们,你们会算吗?哈哈,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呀!《小熊分蜂蜜》嘿,小朋友们!今天再给你们讲一个好玩的数学小故事哟。
小熊家里有一罐超级香甜的蜂蜜。
有一天,它的好朋友小松鼠、小猴子和小鸟都来找它玩。
小熊可大方啦,它决定把蜂蜜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熊把蜂蜜平均分成了 4 份,自己留了一份,然后把剩下的 3 份分别给了小松鼠、小猴子和小鸟。
可是呀,小松鼠觉得自己那份不够吃,就对小熊说:“小熊小熊,能不能再给我一份呀?”小熊想了想,从自己的那份里又拿出了一半给小松鼠。
这时候,聪明的小猴子问大家:“一开始小熊把蜂蜜平均分成了4 份,给了小松鼠一半后,小熊自己还剩下多少蜂蜜呢?”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算一算吧。
一开始小熊有 4 份,给了小松鼠 1 份,自己就还剩下 3 份。
然后又给了小松鼠一半,也就是 3 份的一半是 1 份半,所以小熊自己就还剩下 1 份半啦。
你们算对了吗?是不是觉得数学很有意思呀!。
数学故事二年级小明是一个非常喜欢数学的二年级学生。
他喜欢用有趣的故事来学习数学,因为这样可以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小明的数学故事吧!故事一,小明和苹果。
有一天,小明去果园摘苹果。
他一共摘了9个苹果,然后把它们分成了3堆。
每一堆有多少个苹果呢?小明想了一想,他知道9除以3等于3,所以他把9个苹果平均分成了3堆,每一堆有3个苹果。
小明很高兴地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觉得数学真有趣!故事二,小明和数学游戏。
小明的老师给了他一个数学游戏,要求他把10个小球分成两堆,每一堆至少有一个小球。
小明该怎么做呢?小明想了一会儿,他知道10除以2等于5,所以他把10个小球平均分成了两堆,每一堆有5个小球。
小明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他觉得数学游戏真有趣!故事三,小明和数学图形。
小明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他觉得这些图形很有趣,于是他决定做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小明拿来了一张纸,画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然后他用尺子测量了它们的边长,发现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而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4厘米。
小明很开心地发现,原来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边长还可以相等呢!故事四,小明和数学测量。
小明在家里帮妈妈做饭,他需要用一个容器来盛放水。
他找到了一个容量为500毫升的杯子,然后用这个杯子往锅里倒水。
小明倒了5杯水,然后他问妈妈一共倒了多少水进去了。
妈妈告诉他,一杯水是500毫升,所以5杯水一共是2500毫升。
小明很高兴地学会了用容量单位来测量水的多少。
通过这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小明不仅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而且还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数学故事不仅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像小明一样,通过数学故事享受数学的乐趣!。
【导语】让学⽣体会到数学源于⽣活、⽤于⽣活的同时,更应该让学⽣体会到数学⾼于⽣活,体会到数学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带动⽣活质量的提⾼,这样更能激发学⽣学好数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乌龟背上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禹治⽔来到洛⽔。
洛⽔中浮起⼀只⼤乌龟,乌龟的背上有⼀个奇怪的图,图上有许多圈和点。
这些圈和点表⽰什么意思呢?⼤家都弄不明⽩,⼀个⼈好奇地数了⼀下龟甲上的点数,再⽤数字表⽰出来,发现这⾥有⾮常有趣的关系。
把龟甲上的数填⼊正⽅形的⽅格中,不管是把横着的三个数相加,还是把竖着的三个数相加,或者把斜着的三个数相加,它们的和都等于15。
后来,数学家对这个图形进⾏了深⼊的研究。
在我国古代,把这种⽅图叫做“纵横图”或者“九宫图”;在国外,则叫它“幻⽅”。
宋朝有个数学家叫杨辉,他研究出来了⼀种排列⽅法: 先画⼀个图,把1到9从⼩到⼤斜着排进图⾥,然后把最上⾯的1和最下⾯的9对调,最左边的7和最右边的3对调,最后把最外边的四个数,填进中间的空格⾥,就得到了乌龟背上的图了。
【篇⼆】 有⼀个古⽼的传说,有64名战⼠被敌⼈俘虏了,敌⼈命令它们排成⼀个圈,编上号码1,2,3,……64。
敌⼈把1号杀了,⼜把3号杀了,他们是隔⼀个杀⼀个这样转着圈杀。
最后剩下⼀个⼈,这个⼈就是约瑟夫,请问约瑟夫是多少号? 这就是数学上有名的“约瑟夫问题”。
给⼤家⼀个提⽰,敌⼈从l号开始,隔⼀个杀⼀个,第⼀圈把奇数号码的战⼠全杀死了。
剩下的32名战⼠需要重新编号,⽽敌⼈在第⼆圈杀死的是重新编排的奇数号码。
按照这个思路,看看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解析: 由于第⼀圈剩下的全部是偶数号2,4,6,8,……64。
把它们全部⽤2除,得1,2,3,4,……32.这是第⼆圈重新编的号码。
第⼆圈杀过之后,⼜把奇数号码都杀掉了,还剩下16个⼈。
如此下去,可以想到最后剩下的必然是64号。
64=2×2×2×2×2×2,它可以连续被2整除6次,是从1到64中质因数⾥2最多的数,因此,最后必然把64号剩下。
一二年级数学小故事5篇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趣味。
下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希望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更加喜欢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故事一:小熊的分糖果一天,小熊拿到了一盒糖果,它要和小朋友们分享。
小熊有10颗糖果,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呢?小熊用除法算了出来:10÷4=2余2。
也就是说,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颗糖果,还剩下2颗糖果。
最后,小熊把剩下的糖果也平均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很开心。
故事二:小兔子的长度比赛小兔子们要进行一场长度比赛,看谁跳得远。
小兔白白跳了80厘米,小兔花花跳了100厘米,小兔灰灰跳了120厘米。
请问,哪只小兔子跳得最远?小兔子们用比较的方法,得出了结论:120厘米>100厘米>80厘米,所以灰灰跳得最远。
故事三:小猴子的数字游戏小猴子捡到了一串数字:1、2、3、4、5、6、7、8、9。
它想用这些数字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请问小猴子应该怎么排列这些数字呢?经过思考,小猴子找到了答案:1、3、5、7、9,每个数字之间都相差2。
故事四:小猫的购物清单小猫要帮妈妈去超市购物,妈妈给了它一张清单:牛奶、面包、鸡蛋、苹果,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是2、3、4、5。
小猫要用加法算出总共需要购买多少个商品。
2+3+4+5=14,小猫一共需要购买14个商品。
故事五:小猪的时钟小猪有一只特别的时钟,时钟上的数字不是1到12,而是0到9。
小猪想知道,当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3时,现在是几点钟呢?小猪用乘法和除法计算得出:3×10+6=36,所以现在是36分。
小学生数学小故事故事一,小兔子数萝卜。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它非常喜欢吃萝卜。
一天,它去田里采摘萝卜,一共采到了5个萝卜。
回家后,它决定把这些萝卜分给自己和它的3个小伙伴。
于是,它把5个萝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呢?小兔子想了想,得出了答案,每份有1个萝卜,剩下1个萝卜就留给自己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小朋友们学习简单的除法运算。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故事二,小鸡数鸭子。
有一只小鸡和一群鸭子一起玩耍,它们一共数了10只脚。
小鸡数了一遍,发现一共有7只鸭子。
于是,它问鸭子们,“你们一共有几只?”鸭子们高兴地说,“我们一共有几只呢?”小鸡又数了一遍,发现鸭子们一共有几只呢?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小朋友们学习简单的方程式。
让他们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故事三,小猫爬树。
有一只小猫爬到了一棵树上,它爬了3米,又滑下去了2米。
接着又爬了5米,又滑下去了4米。
最后,它成功爬上了树顶。
小猫一共爬了几米高的树呢?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小朋友们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小学生数学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够掌握好它。
希望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数学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小故事14篇1、趣味数学小故事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5、趣味数学小故事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6、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
【导语】我深深地理解,耗费了多少时间,战胜了多少困难,你才取得眼前的成绩。
请你相信,在你追求、拼搏和苦⼲的过程中,我将永远⾯带微笑地站在你的⾝旁。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学奥数趣味数学⼩故事【三篇】》供您查阅。
【篇⼀:0和它的数字兄弟】有⼀天,森林⾥⾯来了⼀群特殊的“客⼈”。
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介绍⾃⼰。
第⼀个⾛出来⼀个瘦⼦,它说:“我是1,像⽀铅笔细⼜长”。
接着⼜⾛出⼀个说:“我是2,像只⼩鸭⽔上飘。
”第三个说“我是3,像只⽿朵听声⾳。
”“我是4,像⾯⼩旗随风飘。
”“我是5,像⽀⾐钩挂⾐帽。
”“我是6,像棵⾖芽咧嘴笑。
”“我是7,像把镰⼑割青草。
”“我是8,像⽀⿇花拧⼀道。
”“我是9,像把勺⼦能盛饭。
”“我是0,像个鸡蛋做蛋糕。
”他们刚介绍完了,⼩⿅⼜问道”你们中间谁?谁最⼩呢?”9站出来,很骄傲地说“我是9,我。
” 0耷拉着脑袋说“我最⼩。
”“对,就是这个表⽰什么都没有的0。
”9⽤冷淡的⼝⽓说道。
9刚说完,动物们和它的数字兄弟都笑了。
0更加不好意思了,动物们看到0这么没有⽤,都不愿意和它⼀起玩。
它们在⼀起唱呀!跳呀!⾮常开⼼。
突然⼀只⼤象在⾥⾯挣扎了很久,⽤了很⼤的⼒⽓总想爬上来,它爬呀爬累得满头⼤汗,腿也挂破了,鲜⾎直流。
可是,怎么也爬不上来,它只好在⾥⾯⼤声“救命呀!救命呀!”动物们听到了,就纷纷跑到洞⼝边,想把⼤象救出来。
数字1到9也来帮忙了。
他们组成的数字987654321,显⽰了的⼒量,费了九⽜⼆虎之⼒,也没有把⼤象拉上来。
这个时候,只听见后⾯有⼀个微弱的声⾳说道“我也来试试。
”它们⼀看是0,就勉强的同意它也来帮忙。
它们重新组成数字9876543210,它们的⼒量⼀下⼦就增⼤10倍。
哈哈……,⼀下⼦就把⼤象拉上来了。
动物们都很感谢数字兄弟,同时也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们都来到0的⾝边,愿意和0做朋友。
数字兄弟也开始重视0了,愿意和它⼀起玩耍。
从此以后,0再也不⾃卑了,它觉得⾃⼰还是很有⽤的。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简短1、唐僧师徒摘桃子:唐僧师徒摘桃归来,每人摘得桃子数量相同且均少于100个。
八戒的桃子按3个一数余1,沙僧的按4个一数余1,悟空的按5个一数也余1。
唐僧需算出他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桃子。
面对徒弟们的考验,唐僧沉思片刻。
八戒的桃子,3个一数最后剩1个;沙僧的桃子,4个一数也是最后剩1个;悟空的桃子,5个一数同样最后剩1个。
如何能快速算出他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桃子呢?唐僧心中已有答案。
2、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泰勒斯就到找法老了。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
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3、维纳的故事:一次维纳乔迁,妻子熟悉维纳的方方面面,搬家前一天晚上再三提醒他。
她还找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新居的地址,并用新居的房门钥匙换下旧房的钥匙。
第二天维纳带着纸条和钥匙上班去了。
白天恰有一人问他一个数学问题,维纳把答案写在那张纸条的背面递给人家。
晚上维纳习惯性地回到旧居。
他很吃惊,家里没人。
从窗子望进去,家具也不见了。
掏出钥匙开门,发现根本对不上齿。
于是使劲拍了几下门,随后在院子里踱步。
突然发现街上跑来一小女孩。
维纳对她讲:“小姑娘,我真不走运。
我找不到家了,我的钥匙插不进去。
”小女孩说道:“爸爸,没错。
妈妈让我来找你。
”4、数字趣联: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
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
考官说:"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
"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精选12篇),欢迎大家阅览!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1世界上最短的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
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
”很快,他便收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
”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
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
”马克吐温的妙答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头。
谁是冠军一场足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
公报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另一个人说,不对。
战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
谁对谁错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一位旅客走上来,要求住店。
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客人说:“我看见了。
广告说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
留客不?留!”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两种句读:一种是疑问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种是陈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一字千金”的由来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
书成之后,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
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奖金”。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导语】那些优秀的故事,在吸引学生去了解其中发生的事情时,又往往能把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道理教给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树立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篇二】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
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时候,六升的水壶就只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行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篇三】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
”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
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
”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
小“3”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个性喜欢4。
”“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
”原先是“29”。
“25”忙问道:“咦,你怎样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
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务必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