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厚朴药材检验记录说明:①该项目经检验合格则在符合规定后“□”内划√②如果该项目经检验不符合规定则在不符合规定后“□”内划√一、性状:标准规定: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2〜0.7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3〜0.8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斜维性。
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1〜O.2cm。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检验结果: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二、鉴别:仪器设备:显微镜,型号/编码:电子天平,型号/编码:烘箱, 型号/编码:对照品/对照药材:来源:厚朴酚对照品批号:和厚朴酚对照品批号:混合对照品溶液配制批号:1.显微鉴别标准规定: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可见落皮层。
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
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数个成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μm ,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μm ,有时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μm ,含黄棕色油状物。
检验结果: 符合规定 □ 不符合规定 □ 2. 薄层鉴别2.1 操作方法: 取本品粉末0.5g ,加甲醇5ml ,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 各含l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制药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厚朴的内控标准,规范公司厚朴的采购与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厚朴的采购与验收。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四、正文:厚朴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状】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3-8mm,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棕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枝皮呈单筒状,长10-20cm,厚1-2mm。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根皮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鉴别】(1)本品横断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可见落皮层。
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及石细胞群。
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数个成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um,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um,有的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um,含黄棕色油状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ICS65.020.20 B38DB33无公害厚朴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gnolia officinalisPart 4: Safety and quality requiremen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部分的3.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
DB33/ 576-2005《无公害厚朴》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 576-2005《无公害厚朴》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营林公司、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敏、严邦祥、季赛娟、刘日林、王宗琪、林多聪。
无公害厚朴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无公害厚朴质量安全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规则、包装、贮藏与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厚朴的加工和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009.11-2003 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DDT的测定方法WM 2-2001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 E 重金属检测方法。
厚朴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fficinalis Rehd.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份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去皮炙(《伤寒》)。
南北朝有酥炙法、姜炙法(《雷公》)。
唐代有姜汁炙(《产宝》)。
宋代增加了姜煮、生姜枣制(《总录》),姜焙(《药证》),姜罨(《洪氏》)等法。
明代又增加了酒制(《必读》),盐制、姜蜜制、糯米粥制(《普济方》),姜汁浸后人醋淬(《准绳》)等法。
清代增加了醋炒(《集解》)。
据统计,历代应用的厚朴炮制品有14种之多,临床以姜制厚朴应用最为广泛。
【现代炮制方法】1、厚朴: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2、姜厚朴: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用文火炒干。
或取定量生姜切片,加水煎汤,另取刮净粗皮的厚朴,捆成捆,置姜汤中,用文火加热共煮至姜汤吸尽,取出,切丝,干燥。
厚朴每100kg用生姜10kg。
【饮片性状】厚朴呈丝条状,宽3~5mm;外表面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褐色,较平滑;切断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质坚硬;气香,味辛辣、微苦。
姜厚朴色泽加深,具姜的辛辣气味。
【质量标准】厚朴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炮制目的】厚朴味苦、辛,性温。
归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能。
生用药力较为峻烈,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不生用。
姜制后可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
【应用选择】制用(1)脘腹胀满:可单用本品为末,陈米饮送服;或配伍苍术(米泔水浸)、甘草(炙)、陈皮,能化湿和胃,可治湿阻中焦引起的脘腹胀满、纳食不思、舌苔白腻等症,如平胃散(《博济方》)。
厚朴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4、厚朴工艺流程图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7、成品收率
成品收率=×100%≥85.0%
9.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1原辅料消耗定额(按600kg计算)
9.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按600kg计算、1kg/袋、20kg/件规格包装)
10.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型号
11.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13.工艺卫生
执行的管理规程及清洁规程编号如下表(具体内容参见各项目下规程)
14.动力消耗定额、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1动力消耗定额:
14.2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2.1严格执行厂订制度及各种标准作规定,保证生产用料得以充分利用。
14.2.2加强管理,降低物料及水电汽的消耗,减少损失率。
14.2.3对本车间的废料,及时进行处理。
15. 变更历史。
4.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1765.质量标准5.1 通用名称:厚朴5.2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 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5.3 性状: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厚0.2~0.7㎝,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厚0.3~0.8㎝,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厚0.1~0.2㎝。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5.4 鉴别:5.4.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可见落皮层。
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及石细胞群。
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数个成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um,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连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um,有时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um,含黄棕色油状物。
5.4.2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厚朴Houpo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转载是药典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状】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 cm,厚0.2~0.7cm,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3~0.8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 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 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1~0.2cm。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可见落皮层。
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
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数个成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μm,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μm,有时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μm,含黄棕色油状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目的:为厚朴生产提供符合要求的生产工艺,规范厚朴生产操作,严格工艺管理,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厚朴的生产操作。
责任:生产车间、生产部、质量部。
内容:
1产品概述
1.1别名:
1.2规格:丝宽2-3mm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3工艺流程
厚朴择洗润切片干燥过净厚朴包装
4炮制工艺操作要求
4.1原料加工:去净杂质及黑色泛油者,大小分档。
4.2洗润:用洗药机洗净泥土,取出,置润药筐中,放入润药池,闷润至透。
4.3切丝:切丝2-3mm。
4.4干燥:烘干。
烘干温度在60~80℃,厚度在3cm以下。
4.5过净:用筛药机筛去碎末。
4.6包装:根据本品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
5原料规格(等级)质量标准
符合文件TS-QS1-2060-00要求。
6内包材质量标准
7符合文件TS-QS3-2003-00要求。
8中间产品
符合文件TS-QS4-2078-00要求。
9成品质量标准
符合文件TS-QS5-2078-00要求。
10成品贮存及注意事项
置通风干燥处。
11消耗定额
成品率(%)=成品量(㎏)/药材投料量(㎏)×100%
挑选耗率(%)=1-挑选后净药材量(㎏)/原药材投料量(㎏)×100%
切烘耗率(%)=1-切制烘干过净后饮片量(㎏)/净药材投料量(㎏)×100% 包装耗率(%)=1-包装成品量(㎏)/包装投料量(㎏)×100%
12包装规格
聚氯乙烯装,1kg/袋。
天然药物集——厚朴:药材鉴别(理化鉴别)天然药物集——厚朴:药材鉴别(理化鉴别)理化鉴别1. 取本品生药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蒸干,加乙醇0.5ml溶解,作以下试验。
⑴取上述溶液0.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生成橙红色沉淀。
⑵取上述溶液0.1ml,加硅钨酸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以上检查生物碱。
2. 薄层层析。
⑴检查厚朴酚、和厚朴酚及β-桉油醇样品制备:将各种厚朴树皮磨成细粉,称取各种厚朴粉1g,置10ml带塞试管中,加乙醚5ml,室温浸泡4小时,浓缩至0.3ml.吸附剂:0.5%CMC 硅胶G板。
对照品:厚朴酚、和厚朴酚及β-桉油醇。
展开剂:环己烷-氯仿-无水乙醇(7:3:1)。
展距13cm.先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厚朴酚呈亮蓝色,和厚朴酚呈暗紫色,β-桉油醇无荧光。
显色剂:喷5%香草醛浓硫酸显色,厚朴酚、和厚朴酚几乎不显色,β-桉油醇呈灰棕色,将薄层板在105℃加热,β-桉油醇颜色变深并呈蓝灰色。
厚朴的薄层层析图谱S:a.和厚朴酚 b.厚朴酚 c.β-桉油醇1. 厚朴2.凹叶厚朴3.滇缅厚朴4.武当玉兰5.凹叶木兰6.滇藏木兰7.紫花玉兰8.玉兰9.西康木兰 10.园叶木兰 11.山玉兰 12.四川木莲 13.桂南木莲 14.红花木莲⑵生物碱的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上述各种厚朴粉末1g,加乙醇5ml,浸泡24小时,提取液浓缩至0.3ml.吸附剂:在0.5%CMC硅胶G板上点样。
对照品:木兰箭毒碱、木兰花碱和柳叶木兰碱。
展开剂: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生物碱斑点呈橙红色。
厚朴生物碱薄层层析图谱S:a、柳叶木兰大碱 b、木兰花碱 c、木兰箭毒碱1. 厚朴2.凹叶厚朴3.滇缅厚朴4.武当玉兰5.凹木叶木兰6.滇藏玉兰7.紫花玉兰8.玉兰9.西康木兰 10.园叶木兰 11.山玉兰 12.四川木莲 13.桂南木莲 14.红花木莲【。
道地药材川厚朴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川厚朴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川厚朴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标准编制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3.2 川厚朴Dingxi HuangqiChuan Houpo产于湖北、重庆、四川等地的栽培厚朴药材。
4 来源及形态4.1 来源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2 形态特征厚朴:落叶乔木,高7~15(~20)m。
树皮粗厚,灰色至灰褐色,小枝粗壮,幼时绿色至绿棕色,被绢毛,老枝灰棕色,无毛。
皮孔突起而显著,类圆形或椭圆形。
顶芽大,圆锥形,长4~5cm,芽鳞密被淡黄褐色绒毛。
叶大,革质,单叶互生,常集生于小枝顶端,叶柄粗壮,长2.5~5c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0~50cm,宽10~24cm,先端具短急尖、微凸或圆钝,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灰白色短柔毛,脉上密生绒毛,老时呈白粉状。
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厚朴、姜厚朴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厚朴、姜厚朴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厚朴、姜厚朴5.1.2规格:丝5.1.3性状:厚朴:本品呈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外表面灰褐色,有时可见椭圆形皮孔或纵皱纹。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紋,划之显油痕。
切面颗粒性,有油性,有的可见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姜厚朴:本品形如厚朴丝,表面灰褐色,偶见焦斑。
略有姜辣气。
5.1.4企业内部代码:5.1 5性味与归经: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5.1.6功能与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5.1.7用法与用量:3~10g。
5.1.8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生姜。
每100kg厚朴用生姜10kg。
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厚朴生产工艺流程图:6.2 姜厚朴生产工艺流程图:6.3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3.1领料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厚朴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刮去粗皮。
中药材辨别要点怎样识别厚朴的质量中药材辨别要点——怎样识别厚朴的质量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众多中药材中,厚朴作为常用的药材之一,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市场上的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为了保证使用的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习中药材的辨别要点。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厚朴的质量,并提供一些辨别方法和技巧。
一、色泽对于识别厚朴的质量,首先要注意观察其色泽。
优质的厚朴通常具有棕黄色的外观,表面光滑,色泽鲜艳。
而劣质的厚朴则可能呈现暗红或发黑的颜色,有时甚至带有斑点或黄褐色,色泽显得不新鲜。
二、气味除了色泽外,气味也是识别厚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厚朴具有独特的香气,气味清新而浓郁。
而劣质的厚朴则可能有异味,或者气味不够浓烈,缺乏独特的香气。
三、形态观察厚朴的形态也是判断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优质的厚朴应该具有完整的形态,整齐且结实。
而劣质的厚朴可能呈现破碎、变形或者有虫蛀等现象,这些都是质量不佳的表现。
四、纹理厚朴的纹理也是我们辨别其质量的要点之一。
优质的厚朴表面应该具有细腻而均匀的纹理,没有明显的裂纹或破损。
而劣质的厚朴纹理可能不清晰,甚至具有较大的裂纹,这些都是质量不佳的表现。
五、杂质在辨别厚朴质量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观察其表面是否有杂质。
优质的厚朴应该相对干净,没有明显的杂质或掺杂物。
而劣质的厚朴则可能含有杂质、异物或者有虫蛀的痕迹,这会影响其质量和药效。
六、水溶性测试进行水溶性测试是识别厚朴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将一小块厚朴放入清水中,观察其水溶液的颜色和其它现象。
优质的厚朴通常水溶液呈现棕黄色或棕红色,无明显的悬浮物或沉淀物。
而劣质的厚朴在水中溶解后,水溶液可能显现出浑浊的颜色,有可能还会有不溶解的物质悬浮其中。
七、质地判断厚朴质量还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
优质的厚朴应该质地坚硬、重实,触感沉重。
而劣质的厚朴质地可能较为松软,质感轻盈。
综上所述,要想识别厚朴的质量,需要从色泽、气味、形态、纹理、杂质、水溶性和质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目的:规范药材的检验方法及操作程序。
范围:厚朴责任:质检员程序:1性状取本品,置光线明亮处观察其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
鼻闻口尝其气味。
2鉴别2.1分别取本品横切面,粉末,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IC所述方法制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2.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甲醇(27:1)为展开剂,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置日光下检视。
3检查3.1水分取切片,按“水分测定标准操作程序第一法”测定。
4.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4.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
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厚朴标准操作规程第2页3800。
4.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厚朴酚40ug,和厚朴酚24ug的溶液,即得。
4.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摇匀,密塞,浸渍24小时,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4.4测定法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µ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
4.5计算公式:Cs×Am×25/5×25As×100%M×(1-水分)×1000Cs:对照品液浓度(mg/ml)As、Am:对照品和供试品积分值m:称定的本品重g。
X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中文名:厚朴
1.2 汉语拼音:Houpu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试剂:甲醇、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甲苯、盐酸、1%香草醛硫酸溶液。
7.2 仪器设备:显微镜、电子天平、烘箱、马福炉、水浴锅、硅胶G薄层板、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
7.4.1取本品横切面制片显微镜(10×10)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7.4.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1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水分不得过15.0%(附录15第四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17)。
7.5.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17)。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
理论板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8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厚朴酚40μg、和厚朴酚24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摇匀,密塞,浸渍24小时,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4μl与供试品溶液3~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酚(C18H18O2)的总量不得少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