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医理疗废弃物处理现状综述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卫生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医疗器具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曾经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体现。然而,由于对医疗废物随意排放或处理的危害后果了解不深,各国在追求国内经济发展时忽略了对医疗废物的严格管理,导致其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

医疗废物中含有多种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部分医疗废物的抽样检测,医疗废物中含菌量大,大肠杆菌数高达×1010个/L,细菌总数范围在×105~×1010个/g。医疗废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及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和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因此,如果我们对医疗废物的种类不明、处置方法不当的话,就会使其成为传染源,给城市、社区和农村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处置工艺技术要求中首先是灭活,其次是减量化和无害化。

医疗废物的分类名目繁多,目前医学上多采用的是 Chih2 Shan 的分类方法,不同废物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根据国家卫生部及国家环保总局的规定,将医疗废物分为传染性废物、病理废物、利器废物、制药废物、基因污染物、化学品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

1、感染性废物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废物,可回收医疗废物,经高压毁形后再做焚烧处理; 不可回收医疗废物,经喷洒消毒后进入垃圾填埋场。

2、病理性废物人体的组织或液体,主要采取焚化处理。

3、损伤性废物包括针头、注射设备、刀片等,应先用消毒液浸泡,毁形后送垃圾场填埋。

4、药物性废物过期或无用的药品大多数由医院退回原生产厂家处理或销毁,不再给患者使用,以免造成危害。

5、化学性废物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物品,尽可能使用危害性较低的化学制品替代,危险的化学制品设备应置于通风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6、基因毒性废物细胞毒素、抗肿瘤药物和基因毒性药剂等不能高压处理,只能在指定的焚化炉中焚烧。

7、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指核放疗、放射性免疫测定和细菌学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废品,必须藏在规定的地方让它腐烂,存放同类型废品的塑料袋或窗口均采用统一颜色及标志。

WHO于1983年由欧洲19个国家提议,并强调系统地研究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要性;1986年美国环保机构提出有关感染性废物处理的方针;1998年WHO将医疗废物规定为8大类,继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出台医疗废物处理的方针和法规等。我国在SARS流行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由国务院、卫生部和环境保护总局等部委员颁布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从而加快了我国医疗废物规范管理进程。

自1999年以来,对EO灭菌器质量及EO消毒后物品的抽检结果表明,采用EO 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进行集中消毒效果可靠。在医疗废物管理较规范的城市,完全可以取消各医疗单位自行浸泡消毒,采取全城市的集中回收EO消毒,这样不仅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也可为各医疗单位节约大量的消毒经费。

为规范我国的医疗废物排放与管理,截至到2004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目录、国家标准、国家政策和国家规划等,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分类、收集运送、包装标志、处理处置和贮存等管理和处置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规范。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推荐措施为:避免产生废弃物使之最少化、尽可能大量回收再利用废弃物、有安全且有利于环境的方法、

填埋处置最终残留物、产生者负责处置,这已成为国际共识。目前医疗废弃物的终末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1、物理消毒法主要有高压灭菌法和微波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简便、可靠的灭菌方法。蒸汽在高压下具有温度高、穿透力强的优点,在103 kPa、121℃下维持20 min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微波消毒是通过微波作用于物体,使之吸收其能量,产生电磁共振效应并加剧分子运行,可以穿透物体,使其内部和外部同时

均匀升温。因而比一般加热方法节省能量、速度快、效率高、消毒效果好,微波消毒对含水量高的物品消毒效果好。

2、化学消毒法是对受传染病患者污染的物品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含氯消毒剂和环氧乙烷。含氯消毒剂是一种使用广泛、价格低廉的广谱消毒剂,适用于各种感染性废物、传染病患者排泄物的消毒和污水消毒。环氧乙烷消毒法的特

点是杀菌能力强,对各种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3、堆置填埋法因需占据大量土地,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由于医疗垃圾的有机物含量高,很难分解,堆置填埋法还使土地和地下水源受到二次污染。

4、再利用法仅有日本和部分发达国家采用。它是将医疗废物破碎后,用专门的设备进行高频杀菌处理,然后分别制造垃圾包装袋、垃圾固形燃料和水泥原料,有效地对医疗废物进行再利用。国内有报道将消毒处理后的玻璃类废物供给

玻璃粉厂用于制造玻璃微珠,进入资源二次利用,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再利

用应是我国循环经济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5、焚烧处理法是最安全、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高温焚烧法不仅可以完全地消灭有毒有害病毒病菌和分解有机毒物,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

弃物的体积和数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时,焚烧炉温(出口温度)>8 000℃,它不仅可以彻底杀灭微生物,而且使大部分有机物焚化燃烧,转变成无机灰粉,减容性好,高温消毒无害化彻底。我国规定除易爆和有放射性的废物以外,其他危险废物均可进行焚烧。我国许多地方医院焚烧医

疗垃圾靠的都是自身建造的焚烧炉,焚烧炉档次低,达不到建设部颁布的《医疗

废弃物焚烧设备技术要求》,产生大量致癌物质二恶英,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6、等离子体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等离子体传递能量,使废弃物快速分解成原子,其产生的气体多数为可燃的,然后经过简单的尾部净化后排入大气。等离子体系统耗氧少,副产品少,颗粒物排放少,烟气净化系统简单;二恶英的产生量少〔13〕。

7、热气化处理技术原理是将废弃物转化成可回用气体,并利用该能量来加热。优点在于处理前不需要预先分类和处理,减量化程度高,灭菌程度高,有效阻止

疾病以及传染性物质的传播,该技术可以从废弃物中回收能量,节省能源。日本、加拿大、美国多采用这种方法,国内包头建成的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也采用类似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长,无害化处理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世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各种垃圾资源化方法的出现,医疗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对于医院环境、医疗安全、医患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全程管理,对于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院,医疗废弃物分别用黄色垃圾袋存放,包括六类: 感染性废弃、

病理性废弃物、损伤性废弃物、药物性废弃物、化学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科室护士及工作人员负责将科室内每天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按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方法进行分类,将医疗废弃物分别置于符合要求的容器或包装物内,不混

合收集。当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 /4 时,使用有效

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严密; 对医疗废弃物包装物或容器进

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送出科室的医疗废弃物外贴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科室、日期、种类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并在医疗废弃物登记表上做好详细记录,包括种类、数量等,与运送工人做好交接记录并进行检查、签名。清洁工运送人员每天及时清理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 每天上、

下午负责从全院各科室统一收集已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弃物并且检查包装是否

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弃物运出; 与各科工作人员做好交接登

记记录,在运送途中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和扩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废弃物的正确收集处理应严格分

类收集,设置三种以上颜色的污物袋及容器:黑色污物袋用于装生活垃圾;黄色污物袋用于装感染性废弃物;红色污物袋用于装直接焚烧的污物、化学性废

弃物和其他特殊的废弃物。对输液室、化验室、换药室、口腔科等产生的废弃物,工作人员应进行分类处理,收集时严格区分标识。使用的污物袋坚韧耐用、不漏,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化验室采血的针头等锐器放入利器盒,确保安全有效处理。所有废弃物都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污物袋每日

定时收集集中,污物袋内装满3/4 时,即密封袋口,放入密封的转运箱。传染

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使用双层污物袋,并即使密封处理。

城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流程:处理企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通过识别打开包装袋进行分类和拆解.按废弃物结构特点将废弃物分拆成需要焚烧部分和可再利用部分.2)再生生产.对回收的废弃物或分拆后件

进行加工,恢复价值.3)报废处理.对那些没有经济价值或严重危害环境的回收

品或拆分部分,通过机械处理、地下掩埋或焚烧等方式进行销毁.

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环境问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

对环境和人群的极大危害。因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对滞后,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医疗废弃物管理与

理处置研究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应杜绝一次性医疗废

物外流,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严防医疗垃圾流失及环境污染。无论从社会

安全还是预防医院感染来看,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情,严

格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可起到积极作用。

1、周玉琴.平凉市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3):134-135.

2、李慧平,王小万.国际医疗废物分类及基本特点.中国医院管理,2004;24(3):67-6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

4、扬彩莲,扬世潘.医疗废物的处理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7,1:11213

5、废弃物回收的多层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

学,2007,15(3):61-67.

6、许景荣,浅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社区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6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