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方法总结.doc
- 格式:doc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8
2023年气化厂实习个人工作总结2023年气化厂实习个人工作总结1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
今年7月,我来到高压管网分公司调度中心实习,近2个月以来,在公司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进行对工作熟悉。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在行业学习上远远不足,要想做精做好必须得深入业务中去,体会行业的动态。
在技术上还有待提高学习。
9月即将到来,我会做好个人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谈谈我这段时间以来的实习情况。
首先8月15日公司迎来21岁的生日,公司举行了"唱司歌,迎司庆,传文化,促发展"体会到__有着较浓厚的企业文化,在公司里随处可见的企业标语,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对企业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这些标语并不是用来装饰,它真正渗透到每位员工身上,我是非常认可,在我实习所在部门更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所在之处。
调度中心是24小时在线的部门,工作是一环紧扣一环延续正因为能延续下去,体现企业文化中的团结和谐敬业等文化内涵。
本身对企业各部门接口关系很陌生的我,__燃气集团公司是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指导我的日常实习,在领导师父们的热心指导下我依次对部门的基本概况,岗位职责,白班报表,与运营部客户部的接口关系进行了了解与掌握。
一、基本概况:调度中心成立于__年1月1日,调度中心是高压管网分公司的核心部门,掌握大量基础基础数据及信息资源主要负责公司各种信息的统计、汇总、分析,气源协调和调配,各类紧急情况抢险、抢修的指挥与调度,日常业务活动和计划的协调和督办,各类指令的传达、跟踪和落实工作;视频监控系统、地理信息gis系统、燃气运行scada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工作。
二、岗位职责:计划执行,信息数据统计、分析和反馈,工艺系统监控,气量调配平衡,镇区运营支持,应急事故处理,上安全工作,下游业务协调,危险品运输车辆调度,企业文化。
煤制油技术总结煤制油技术总结篇2煤制油技术是指利用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油类产品的技术。
煤制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成为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
以下是煤制油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1.煤气化技术:煤气化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该技术利用气化剂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然后通过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反应生成油类产品。
目前常用的煤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煤气化、流化床煤气化、气流床煤气化等。
2.油品加工技术:油品加工技术是将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的油类产品进行精炼和加工,生产出高品质的燃料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该技术包括蒸馏、裂化、重整、加氢处理等。
3.催化剂技术:催化剂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煤制油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包括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等。
4.控制系统技术:控制系统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技术包括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等。
这些技术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环保技术:环保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该技术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废渣处理等。
煤制油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煤制油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石油化工、能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军事等领域。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煤制油技术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煤制油技术总结篇3煤制油技术是指利用煤炭生产出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技术,是目前全球煤炭深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制油技术主要包括气化、催化裂化、蒸馏和分离等几个主要环节,以下是煤制油技术的详细总结。
1.气化气化是指将煤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同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气等副产物。
气化技术是煤制油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将煤炭中的碳转化为可燃气体,从而提高了燃料油的产率。
煤气发电知识点归纳总结煤气发电是利用天然气中的甲烷等烃类气体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方式。
煤气发电具有效率高、环保、灵活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用电等领域。
本文将对煤气发电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领域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基本原理1. 煤气发电的燃烧原理煤气发电通过将天然气或生物质气体经过预处理后,供给给燃气发电机组进行燃烧。
在燃烧室内,煤气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通过燃气发电机组的燃气涡轮驱动涡轮发电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
2. 煤气的制备方式煤气可以通过天然气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煤气化技术将煤以及生物质转化为煤气。
煤气化是一种将固体燃料(如煤、生物质等)在高温下转化为可燃气体的方法,其主要产物为一氧化碳、氢气以及甲烷等气体。
这些气体被收集后用于燃气发电。
二、技术特点1. 高效率煤气发电的燃烧效率较高,燃气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涡轮发电机技术,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相比传统燃煤发电,煤气发电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燃料能量,提高发电效率。
2. 环保煤气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相比于传统燃煤发电,排放的污染物更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同时,煤气发电还可以通过城市煤气和天然气管道进行供气,减少了燃煤燃气运输过程中的煤尘和颗粒物排放。
3. 灵活性强煤气发电机组响应速度快,启动、停机时间短,能够快速跟随电力系统负荷变化,提供灵活的调峰调频能力。
这使得煤气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为电网提供稳定的调度支持。
4. 适用性广煤气发电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电力需求,不仅可以为家庭、商业用电提供供电设备,还可以构建大规模的燃气电厂,满足工业制造、城市供热等大规模用电需求。
三、应用领域1. 工业应用煤气发电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电力供应,满足工业设备的用电需求,而且由于其灵活性,可以满足工业用电的峰谷差异需求。
2. 商业应用商业建筑、购物中心、酒店等场所对电力质量要求高,而煤气发电可以提供清洁化燃气来满足这些场所的用电需求,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
燃气化工知识点总结燃气化工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世界能源形式多样化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下,燃气化工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煤气化技术煤气化技术是指利用一定的加热和氧化条件,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一种化工技术。
煤气化技术可以将煤炭中的碳、氢、氧等元素转化为CO、H2等主要成分的合成气。
煤气化技术一般包括上机气化、床层气化、流化床气化等几种方式。
1、上机气化:上机气化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煤炭进一步转化为合成气的一种气化技术。
该技术具有产生气体质量高、操作稳定、产品成分可调等特点。
目前,上机气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床层气化:床层气化是指将煤炭投入至气化炉的气化床层上进行气化反应的一种气化方式。
该技术具有煤气质量稳定、产气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
3、流化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是指在气化反应中,通过气体流化的作用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一种气化方式。
该技术具有反应均匀、温度控制稳定、产品纯度高等特点。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将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
二、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化工是指利用天然气作为原料进行气体加工、液体化工、化学品生产等过程的一种化工技术。
天然气化工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加工、液化、化学转化等技术过程。
1、天然气的加工:天然气的加工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减压、除气、除水、除硫等工艺过程。
天然气加工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甲烷和其他烃类气体。
2、天然气的液化:天然气的液化主要是通过冷却和压缩等方式将天然气转化为液体天然气(LNG)的过程。
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3、天然气的化学转化:天然气可以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为乙烯、丙烯、氨、甲醇等化学品的生产过程。
这些化学品是化工产品中非常重要的原料,可以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胶、合成肥料等。
天然气化工技术的发展,将在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化工产品的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
13种煤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及比较有煤炭资源的地方都在规划以煤炭为原料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碰到亟待解决原料选择问题和煤气化制合成气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
现就适合于大型煤化工的比较成熟的几种煤气化技术作评述,供大家参考。
1、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气化技术这是目前我国生产氮肥的主力军之一,其特点是采用常压固定层空气、蒸汽间歇制气,要求原料为25-75mm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进厂原料利用率低,单耗高、操作繁杂、单炉发气量低、吹风气放空对大气污染严重。
从发展看,属于将逐步淘汰的工艺。
2、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富氧连续气化技术这是从间歇式气化技术发展过来的,其特点是采用富氧为气化剂,原料可采用8-10mm粒度的无烟煤或焦炭,提高了进厂原料利用率,对大气无污染、设备维修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适合于有无烟煤的地方,对已有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气化技术的改进。
3、鲁奇固定层煤加压气化技术主要用于气化褐煤、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的煤,要求原料煤热稳定性高、化学活性好、灰熔点高、机械强度高、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适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燃料气,不推荐用以生产合成气。
4、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技术,2001年单炉配套20kt/a合成氨工业性示范装置成功运行,实现了工业化,其特点是煤种适应性宽,可以用6-8mm以下的碎煤,属流化床气化炉,床层温度达1100℃左右,中心局部高温区达到1200-1300℃,煤灰不发生熔融,而只是使灰渣熔聚成球状或块状排出。
床层温度比恩德气化炉高100-200℃,所以可以气化褐煤、低化学活性的烟煤和无烟煤,以及石油焦,投资比较少,生产成本低。
缺点是气化压力为常压,单炉气化能力较低,产品中CH4含量较高(1%-2%),环境污染及飞灰综合利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此技术适用于中小氮肥厂利用就地或就近的煤炭资源改变原料路线。
5、恩德粉煤气化技术恩德炉实际上属于改进后的温克勒沸腾层煤气化炉,适用于气化褐煤和长焰煤,要求原料为不粘结或弱粘结性、灰分小于25%-30%,灰熔点高(ST大于1250℃)、低温化学活性好的煤。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作为一名煤气化行业的从业者,我有幸参与其中,见证了这一变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技术学习与提升作为一名煤气化工程师,我深知技术的重要性。
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和与同事交流,我对煤气化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原理以及安全操作规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项目实施与推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参与了多个煤气化项目的实施与推进。
从项目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现场施工、设备调试,我都积极参与其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是煤气化生产的核心,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整个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因此,我高度重视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我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4. 安全生产与环保安全生产和环保是煤气化行业的生命线。
我始终将安全生产和环保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
同时,我还关注环保问题,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二、工作成果1. 项目顺利完成在参与的项目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确保了项目按期、保质完成。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设备运行稳定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我所负责的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明显降低,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维修成本。
3. 安全生产无事故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不足与改进1. 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虽然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但与行业先进水平相比,我的专业知识储备仍有不足。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现代煤化工知识点总结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生产燃料、化工产品和材料等的一种工业。
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和煤炭资源的丰富,煤化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代煤化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现代煤化工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煤化工的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1. 煤化工的基本概念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加工的一种工业。
它主要包括煤气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液化等技术。
通过煤化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如甲醇、乙烯、丙烯、苯、合成氨等。
煤化工技术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2. 煤气化工艺流程煤气化是煤化工的重要工艺之一,它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煤炭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煤气化工艺可以分为干煤气化和湿煤气化两种类型。
在干煤气化过程中,煤炭通过加热和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湿煤气化是在干燥的煤炭中混入水蒸气,通过煤与气化剂(空气、氧气或蒸汽)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成为颗粒状含可燃气体的气化气冶炼,这是煤气化的一种。
3. 煤制油工艺流程煤制油是通过加热和催化反应,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工艺。
煤制油工艺主要包括煤直接液化(IDL)、煤间接液化(IDL)和煤基乙醇三种。
其中,煤直接液化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将煤炭转化为石油产品。
煤间接液化是先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然后再通过费雪-特罗普什法或贝尔法等加氢技术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
煤基乙醇是通过将煤制的气体转化为乙醇。
4. 煤制天然气工艺流程煤制天然气是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工艺。
煤制天然气工艺过程中主要包括煤气化、变换、净化和液化等步骤。
在煤制天然气工艺中,煤气化是将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变换反应中,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其他烃类。
在净化阶段,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将废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去除。
煤制油技术总结(优秀5篇)煤制油技术总结(优秀5篇)煤制油技术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煤制油技术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煤制油技术总结(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煤制油技术总结篇1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生产燃油的新技术,其主要包括煤气化、催化裂化、重油加工等过程。
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制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煤炭通过气化、催化裂化、重油加工等过程,转化为燃油。
具体来说,首先将煤炭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通过催化裂化将一氧化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最后将可燃性气体与重油进行加工,生成燃油。
该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炭气化技术是煤制油技术的核心,目前主要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该技术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生产效率;其次,催化裂化技术是煤制油技术的关键,目前主要采用择形催化裂化技术,该技术能够将一氧化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最后,重油加工技术是煤制油技术的难点,目前主要采用超临界重油加工技术,该技术能够将重油转化为高浓度的燃油,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性。
煤制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制油技术将向着更高的转化率和生产效率方向发展,以提高燃油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其次,煤制油技术将向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采用更加环保的催化剂和加工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最后,煤制油技术将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燃油的产量和生产效率,还能够降低环境污染,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制油技术总结篇2煤制油技术总结一、概述煤制油技术是指利用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出油品和化工产品的技术。
煤制油技术具有原料丰富、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石油替代品之一。
二、技术原理煤制油技术主要分为煤气化技术、油煤液化技术和费-托合成技术。
煤化工个人培训总结1. 前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一次关于煤化工的个人培训课程。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入了解了煤化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在此笔记中,我将就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并谈谈我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2. 煤化工基本原理煤化工是一门利用煤炭加工生产燃料、化工品的学科。
通过对煤炭进行分解、重组和转化,可以获得燃料气体、化工原料等有价值的产物。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煤炭的组成和性质,了解了煤炭中的主要元素和含量对煤化工过程的影响。
通过煤炭的热解、气化、液化等过程,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煤气、煤油、煤焦油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3. 煤化工工艺流程煤化工的工艺流程是将煤炭进行加工转化的具体步骤。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一些常见的煤化工工艺流程,如煤气化、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等。
通过了解这些工艺流程,我对煤化工的生产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中,煤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化工工艺,它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煤气,其中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等。
这些气体可以用作燃料或用于合成化工原料。
另外,煤液化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煤油和煤焦油。
通过煤液化工艺,可以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减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4. 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煤化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化工行业的技术和工艺正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下面是一些煤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煤化工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低碳经济的推动:煤化工行业正致力于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煤化工技术,以应对环境压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 生物质能源与煤化工的结合:将生物质能源与煤炭结合利用,可以提高能源的可持续性,并减少对传统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5. 学习心得和感受通过这次煤化工个人培训,我对煤化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了解了煤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煤化工的前景和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煤气化配煤工作总结
煤气化配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在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煤气化配煤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们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们团队在煤气化配煤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通过优化煤气化工艺,
我们成功提高了煤气化率,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同时,我们还改进了配煤工艺,提高了燃烧效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这些成绩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动力,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气化配煤工作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
精密的设备,这对我们的团队提出了挑战。
其次,煤气化配煤工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的协作,需要我们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效率。
最后,煤气化配煤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我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技术
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以应对煤气化配煤工作的挑战。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团队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
总之,煤气化配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相信我们的工作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粉煤气化机理一、气化反应热力学粉煤加压气化炉是气流床反应器,也称之为自热式反应器,在加压无催化剂条件下,煤和氧气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生成以CO 和H 2为有效组分的粗合成气,部分氧化反应一词是相对完全氧化而言的。
整个部分氧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种化学反应过程。
此反应的机理目前尚不能完全作以分析。
我们只可以大致把它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裂解及挥发分燃烧。
当粉煤和氧气喷入气化炉内后,迅速被加热到高温,粉煤发生干储及热裂解,释放出焦油、酚、甲醇、树脂、甲烷等挥发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粉煤变成煤焦。
由于这一区域氧气浓度高,在高温下挥发分完全燃烧,同时放出大量热量。
因此,煤气中不含有焦油、酚、高级姓:等可凝聚物。
第二步:燃烧及气化。
在这一步,煤焦一方面与剩余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CO 2和CO 等气体,放出热量。
另一方面,煤焦和水蒸气和CO 2发生气化反应,生成H 2和CO 。
在气相中,H 2和CO 又与残余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更多的热量。
第三步:气化。
此时,反应物中几乎不含有。
2。
主要是煤焦、甲烷等和水蒸气、CO 2发生气化反应,生成H 2和CO 。
其总反应可写为:C n H m +(n/2)O 2-nCO+(m/2)H 2+Q 气化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可分为:CO+H 2O-CO 2+H 2+Q CO+3H 2-H 2O+CO 2+Q C+2H 2-CH 4+Q C+1/2O 2-CO+QC+O 2-CO 2+Q C+CO 2-2CO-Q C n H m -(n/4)CH 4+[(4m-n)/4]C-Q 气化炉内的反应相当复杂,既有气相反应,又有气-周双相反应,对于复杂物系的平衡,我们引入独立反应数的概念,只要讨论独立反应即可。
因为其他反应可通过独立反应的组合而替代。
所谓独立反应数,就是构成物系的物质数与构成物质的元素种数之差。
假定煤气化反应在气化炉出口组成达到平衡,气体中含有CO 2、CO 、H 2、。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加工与利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度煤炭加工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煤炭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2023年度煤炭加工概况1. 加工能力2023年,我国煤炭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煤炭加工能力达到40亿吨/年,同比增长5%。
其中,洗选能力达到25亿吨/年,同比增长6%。
2. 产量与消费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7.5亿吨,同比增长3.5%。
煤炭消费量达到37.2亿吨,同比增长2.8%。
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占比最大,达到60%。
3. 产品结构2023年,我国煤炭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原煤产量占比下降,洗选煤、焦炭、煤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占比提高。
其中,洗选煤产量达到25亿吨,同比增长5%。
三、主要成绩1. 技术创新2023年,我国煤炭加工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新型高效选煤设备研发成功,选煤效率提高10%以上;煤炭深加工技术取得突破,煤化工产品产量增长20%。
2. 节能减排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煤炭加工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23年,煤炭加工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和3%,煤炭加工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提高至95%。
3. 安全生产2023年,我国煤炭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煤炭加工企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10%。
四、存在问题1. 加工能力过剩当前,我国煤炭加工能力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部分煤炭加工企业存在设备闲置、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2. 产品结构不合理煤炭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偏低,制约了煤炭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环境污染问题虽然煤炭加工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部分煤炭加工企业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焦化知识点总结一、焦化工艺流程1.煤炭预处理焦化的第一步是对煤炭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煤炭破碎、煤粉制备和煤浆制备。
煤炭破碎是将原煤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度符合要求;煤粉制备是将煤炭进行磨煤,制备成煤粉;煤浆制备是将煤粉和水混合制备成煤浆,方便后续的处理和输送。
2.煤气化或焦化在实际工艺中,焦化分为干法焦化和湿法焦化两种方法。
干法焦化是将煤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干馏,产生焦炭、焦油和煤气;湿法焦化是将煤炭在高温高压下,利用水蒸气催化分解煤焦油,产生焦炭、焦油和水煤气。
而煤气化是指将煤直接转化为合成气(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焦炭是作为副产品而不是主要产品。
3.焦炭处理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焦炭需要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冷却、除尘、除焦和分选等步骤。
冷却是将高温的焦炭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安全温度;除尘是将焦炭表面的尘土和杂质去除,保证焦炭的质量;除焦是将焦炭中的焦油和焦沥液去除,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和利用;分选是将不同粒度的焦炭进行分类,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4.焦油处理焦油是焦化过程中的重要产品,需要进行处理和利用。
焦油主要包括直接蒸馏产生轻油和重油、萃取产生苯、醇等化工原料、氢化产生石油化工原料等方法。
而焦沥液也需要进行处理,通常是将焦沥液进行精制,得到高值化工产品。
5.焦化废气处理焦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焦化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干法除尘、湿法除尘、静电除尘、脱硫脱硝、焚烧脱附和生物脱附等方法。
6.焦化废水处理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要进行处理以满足环境排放标准。
常见的焦化废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絮凝、气浮-絮凝、生物处理、化学氧化等方法。
二、焦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加强节能减排在焦化工艺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焦化技术将加强节能减排,推广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降低焦化过程中的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式
煤气化是一种将煤分解成有用的气体的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反应式式和反应机理就是“焦化反应”,也就是把煤转化为含有一定量烃和气体的矿物焦油。
“焦化反应”:
煤(C)+蒸气(H2O)→物焦油(C+H2)+量(Q)
“焦化反应”可以通过烧煤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化学的方式实现,可以使煤被水蒸汽劈裂为烃和气体,烃体积小,热量大,可以用来作为工业和居民的燃料。
此外,由于煤的结构比较复杂,焦化反应的条件比较严格,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来实现。
“气化反应”:
煤(C)+水蒸气(H2O)+氧气(O2)→CO+H2+各种气体(CH4、CO2、H2S等)+热量(Q)。
气化反应可以把煤分解为气态物质,其反应机理和焦化反应是相似的,但是气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也就是说将煤气化可以获得更多的气体,可以把煤气化后的气体用作居民和工业的燃料。
此外,气化反应的条件也比较严格,温度要求很高,需要特殊的设备来实现。
总结:
煤气化是把煤转化为有价值的气体的技术,主要有焦化反应和气化反应,两种反应均要求有特定的温度和特殊的设备,也都需要水蒸气和氧气,可以生产烃和气体,作为燃料。
焦化反应可以产生少量的
气体,用作煤的热量;气化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气体,用作居民和工业的燃料。
煤气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技术,在新能源开发、燃料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利用煤炭资源,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源头。
综上所述,煤气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开发、燃料利用以及经济发展的有效技术,而其主要反应式包括焦化反应和气化反应,这些反应都是一种可以将煤转化为有价值的气体的技术。
煤气化方法总结煤气化方法种类繁多,人们曾将它们分别归类,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因而存在一些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从原料形态分类则可分成固体燃料气化、液体燃料气化、气态燃料气化和固液混合燃料气化。
以入炉煤粒度大小分类则可分成块煤气化(6~100mm)、小粒煤气化(0.5~6mm)、粉煤气化(﹤0.1mm)、油煤浆气化和水煤浆气化。
以气化压力分类则可分为常压或低压(﹤0.35MPa)、中压(0.7~3.5 MPa)及高压气化(﹥7.0 MPa)。
按气化介质分则有空气气化、空气蒸汽气化、氧蒸汽气化及加氢气化。
以排渣方式分则有:干式/湿式、固态/液态、连续/间歇排渣等气化法。
按供热方式则分成外热式、内热式和热载体三类。
按入炉煤在炉中过程动态分则有固定床(或称移动床)、沸腾床(或称流化床)、气流床及熔渣池气化四种,这也是目前广为使用的煤气化分类法。
现将各种气化方法作一简介。
一、固定床气化法一.固定床气化法(Fixed-bed Coal Gasificatian Process)1.GI(Gas Integrale)法常压下以空气及蒸汽气化块状高挥发份烟煤以间歇制取中热值煤气,意大利曾使用过。
2.IFE(国家炉具公司)法常压下以空气及蒸汽气化烟煤制取低热值燃料气,系两段炉,英国开发。
3.IGI两段法常压下以空气及蒸汽气化烟煤制取中热值煤气,意大利于上世纪40年代开发。
4.Leuna(路易那)溶渣法常压下以蒸汽与氧气化焦炭制取中热值煤气,德国Leuna厂开发。
5.Lurgi(鲁奇)干灰法2.5~3.2MPa下用蒸汽与氧使3~50mm次烟煤或褐煤气化。
1936年由德国Lurgi公司工业化。
我国云南解放军化肥厂有11台捷克制的Lurgi Ⅰ型气化炉,炉径2.7m,在2.0MPa下将褐煤用纯氧加压气化。
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则有Lurgi Ⅳ型炉在3.0MPa下气化块煤,炉径3.8m,共4台,用于生产合成氨后加工成硝酸磷肥。
太原化工公司亦有一台用于制氨,气化压力2.5MPa,炉径2.8m。
南非Sasol厂共有89台,年处理煤3300万吨用于生产合成油。
6.Marischka法常压下用空气与蒸汽气化焦炭或无烟煤制低热值煤气,欧洲曾使用过。
7.Pintsch Hillebrand(平奇-希勒布兰德)法加压下用蒸汽及煤气气化褐煤制中热值合成气,炉上部为干馏区,下部为水煤气制造区。
炉径达4.5m,曾在德国使用多年。
8.Power Gas(英国动力煤气公司)法常压下用空气和蒸汽气化烟煤制取低热值煤气,曾在英国某地使用多年。
9.Riler-Morgan(美国赖利加煤气公司)法常压下用蒸汽与空气(或氧)气化20~32mm块状无烟煤或烟煤制取燃料气,二次大战前国外曾有9000台在运转,现早已淘汰。
10.Simplex法加压下用氧及蒸汽使≦10mm块煤或将粉煤、二炭加入石灰及纸浆废液压型后气化制取中热值煤气,此法为美国舒尔茨动力经济公司在哥伦比亚大学协助下开发的。
11.Thyssen-Galoczy(赛森-加洛齐)法在常压下用氧和蒸汽气化焦炭或煤制取中热值煤气。
工业炉炉径3m,产气量8500m3/h,熔融排渣,分三级加入气化剂,炉体中间、上部均设有补充氧的喷嘴。
该法由Thyssen-Galoczy 公司开发。
12.UGI法常压下用空气和蒸汽气化焦炭制取中热值合成气,由美国UGI公司开发。
国内于1954年起用于制氨工业,1956年扩大到无烟煤,我国中小型氮肥厂有大小UGI炉数千台。
后来又进一步扩大到无烟粉煤气化,将粉煤添加不同粘结剂压制成煤球或煤棒,也有将烟煤或褐煤先经干馏再气化来制取合成气。
13.Wellman Galusna(韦尔曼)法是美国麦克道尔·韦尔曼公司开发,于1896年实现工业化,在低压下用空气(或氧)与蒸汽使无烟煤、焦、褐煤等气化制取低热值燃料气,属一段干灰炉。
上世纪20年全世界共有291台,70年代末仅剩下56台,其中35台在美国,50年代中期台湾曾建有4台。
14.Wellman(韦尔曼)炽热炉亦为美国韦尔曼公司在19世纪末开发的常压单段及两段干灰炉,单段炉曾用于欧洲及南非,两段炉用于欧美,南非自1963年以后建有30余台,美国于1978年建有2台Φ3m炉用于空气及蒸汽气化煤制取燃料气。
15.Wilputta(威尔普特)法美国Wilputta公司开发的一段干灰炉,在常压下用空气(或氧)与蒸汽气化烟煤制取低热值或中热值燃料气,用旋转臂防止炉渣粘结。
仅用于美国霍尔斯顿兵工厂,二次大战时曾建有12台,后只使用2台。
16.WD/GI法由美国伍德尔·达克哈姆公司与意大利米兰煤气公司共同开发,于1946年工业化,实际上是IGI两段法的改进,有空气蒸汽循环操作和氧蒸汽循环操作两种方式,在常压下用次烟煤、烟煤及褐煤制取煤气,为两段干灰炉。
选用空气蒸汽循环的有欧洲、澳大利亚及南非百余台,而选用氧蒸汽循环的在欧洲有15台。
上述16种方法均已工业化。
17.BG/Lurgi熔渣法由英国煤气公司开发,1955年中试,1960年经2.0MPa加压气化中试。
1974年英美合作在苏格兰Westfield建成Φ2.8m,煤处理量550~730t/d的示范装置。
3~50mm块状烟煤在2.5MPa及≦1700℃下用氧和蒸汽气化,碳转化率﹥99%,冷煤气效率88.3%,吨煤氧耗0.579t,汽耗0.407t,累计操作5000h。
18.窑气(Kiln Gas)法美国阿丽斯·卡玛公司开发,在0.5~0.9MPa压力,1090℃温度下用空气与蒸汽气化制取低热值煤气,示范装置建在伊利诺伊州电力公司伍德河发电厂,日处理煤600t,产气量73200m3/h,CO+H2为38.9%,冷煤气效率68%。
19.Ruhr(鲁尔)100法由德国鲁尔煤气、鲁尔煤及斯梯各三家公司联合开发,在≦10MPa下用氧及蒸汽气化2~40mm块状无烟煤,示范装置建在道尔斯顿(Dorston)。
1979年9月起已处理16450t煤,26次运行共操作4500h。
炉径Φ1.5m,投煤量108~240t/d,可用于城市煤气或代用天然气生产。
20.Stole法美国福斯特·惠勒能源公司开发,在常压下用空气及蒸汽气化次烟煤制取低热值煤气。
示范装置建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德卢斯分校,炉径Φ3m,为二段气化炉,投煤量108t/d ,产品气CO+H245%。
上述4种方法已建立示范装置。
21.BASF-Flesch-Demag法德国BASF公司开发,在常压下用氧与蒸汽气化无烟煤制取中热值煤气一般在近常压(1.4kPa)、950℃下用富氧空气(或氧)与蒸汽气化褐煤、弱粘结性煤及长焰煤。
国内景德镇焦化煤气总厂用此法生产燃料气,兰化集团、长山化肥厂、淮南化肥厂用于制氨。
5.Battelle-Carbide (联合碳化物公司巴特尔研究所)法上世纪60年代开发,1976~1978年在美国西杰弗逊市建25t/d中试炉,由上部燃烧炉和下部气化炉组成。
在0.8 MPa压力、930~980℃温度下将干灰与空气和补充的﹤100目煤形成聚灰后循环入气化炉,用预热蒸汽气化制中热值煤气。
6.CO2受体法美国固本煤炭公司开发,将褐煤或次烟煤在1.0 MPa压力及815℃下用蒸汽脱挥发份后气化成代用天然气。
气化炉由CaO吸收CO2或CaCO3放出热量供气化,CaCO3与半焦入再生塔鼓入空气使半焦燃烧,温度升到1050℃后分解成CaO后循环使用。
曾建有Φ1.0m投煤量27t/d中试炉,1977年后停止研究。
7.COGAS法美国FMC公司的子公司COGAS开发公司研究开发,为一多段干馏、单段气化并加一燃烧炉,在常压下用蒸汽气化,三段干馏温度分别为315℃、425℃和540℃,气化炉870℃,燃烧炉1930℃,用空气与蒸汽气化。
曾在英国建有中试装置,炉径Φ2.1m,投煤量45t/d,用于制代用天然气。
8.Esso CAFB法埃索公司开发的化学活化流化床法,1966年在英国进行小试,1975年由美国Foster Wheeler (福斯特?惠勒)公司在圣比尼托市建示范装置,投煤量288t/d。
在常压下用空气蒸汽气化,气化炉870℃,再生炉1040℃,进料煤中添加CaCO3,生产低热值煤气供发电用。
9.Exxon(埃克松)催化法由Exxon公司开发的在3.5MPa及630~700℃下以KOH为催化剂,蒸汽气化褐煤、次烟煤或烟煤,煤粒度﹤8目,低温高压利于甲烷生成,脱酸性气后分离出纯甲烷,而CO2、H2及残CH4混合气循环返回。
在荷兰鹿特丹港建有示范装置,生产管道天然气,投煤量100t/d。
10.Hoffman(霍夫曼)法由霍夫曼?金威尔逊公司开发的常压至7MPa压力700℃下用预热蒸汽气化粉煤,以K2CO3(或Na2CO3)+镍催化剂制甲烷,进行过中试,成本低于鲁奇法,煤耗低,无轻油或焦油生成。
11.Hygas法美国芝加哥煤气工艺研究所开发,1976年建成中试装置,投煤量75t/d,炉径1.7m,用油煤浆在7~10MPa下加氢裂解煤制合成管道气。
40~100目煤粉干燥后配成30%~45%油煤浆。
第一段300~550℃低温干馏,第二段750~800℃加氢裂解,第三段950~1000℃加氢成半焦,第四段半焦在1010℃进行变换反应,蒸汽与氧逆向入炉,氧耗0.253t/t,蒸汽耗1.05t/t,冷煤气效率88.3%,CO+H2含量57%。
1 2.Synthane(合成烷烃)法由匹兹堡能源技术中心(PETC)开发,中试炉在布鲁斯顿,炉径Φ1.5m,投煤量70t/d,在7.0MPa及980℃下气化﹤0.84mm美国西部煤用于制合成管道气。
氧耗0.351t/t,汽耗0.75t/t,碳转化率65%~80%,冷煤气效率79.5%。
1976年7月开始实验。
13.U-GAS(公用煤气)法美国芝加哥煤气工艺研究所开发,1974年建中试装置,炉径Φ1.2m,投煤量15t/d,在常压到0.6MPa,980~1040℃下用氧及蒸汽气化﹤6.4mm西肯塔基9号煤,停留时间45~60min,流化速度0.6~0.9m/s时氧耗3.4t/t,汽耗1t/t,有效组分CO+H2为75.7%,制得中热值煤气。
若用空气蒸汽气化伊利诺伊6号煤,空气量2.8~3.3t/t,汽耗0.4~0.6t/t,有效组分CO+H2为37.1%,制得低热值煤气。
此法为Hygas改进,将一级反应器聚结灰渣改为三级二段加氢气化反应器,干灰排渣。
我国上海焦化公司曾引进该技术,但始终未正常运转。
14.Westinghouse(西屋)法西屋电气公司开发的中压单段流化床气化法,中试装置建在宾州WaltzHill,投煤量15t/d,在1.0~1.5MPa及965~1150℃下用氧及蒸汽气化﹤5mm匹兹堡9号煤,碳转化率90%~99%,氧耗1.04t/t,汽耗1.04t/t,有效组分CO+H2 78.8%,曾打算在宾州Bearerdale建厂生产甲醇及西弗吉尼亚Marion生产燃料供发电用,仅进行了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