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专题训练:对联
- 格式:doc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试题对联及答案
一、对联填空题
1.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下联:(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2.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
3. 上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下联:(答案: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二、对联改错题
1. 上联:桃红柳绿春意浓
下联:(原答案:夏雨秋霜冬雪白)改正为:(答案:秋雨冬雪夏风凉)
2. 上联:月落乌啼霜满天
下联:(原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改正为:(答案:江枫渔火对愁眠)
3. 上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下联:(原答案:日丽风和人和年丰)改正为:(答案:日丽风和人和年丰)
三、对联创作题
1. 请根据“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冬去寒消,百业兴旺)
2. 请根据“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好”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鸟语花香,景色更宜人)
3. 请根据“金榜题名,喜气洋洋”的上联,创作一个下联。
(答案示例:银屏映月,清辉皎皎)
四、对联解释题
1. 请解释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答案:这句对联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只要心中有知己,就感觉彼此很近,如同邻居一般。
)
2. 请解释对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意境。
(答案:这句对联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举杯邀月,感慨时光流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
3. 请解释对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寓意。
(答案:这句对联比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可阻挡的。
)。
关于八年级学生写对联大全经典版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上联你之心,在书林里;下联我脑,在学海中。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关于八年级学生写对联大全经典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八年级学生写对联大全经典版(一)上联:你之心,在书林里下联:我脑,在学海中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下联:千古江山今朝新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关于八年级学生写对联大全经典版(二)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横批:欢度春节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横批:鸟语花香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横批:新春大吉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横批:大展宏图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民泰国安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国强富民上联:发愤图强兴大业下联:勤劳致富建小康横批:科技致富关于八年级学生写对联大全经典版(三)好男儿悬梁刺骨凿壁借光闻鸡起舞,你将如愿;俏巾帼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我要成功九年寒窗苦读卧薪尝胆知识海洋勇破浪;六月牛刀小试破釜沉舟中考场上逞英豪苦心人天不负弃燕雀之小志学海遨游遂就辉煌一页;有志者事竞成慕鸿鹄之高远师生同唱终成桃李满园学海无涯,苦海有边,艰辛之后来甜蜜;人生有岸,毅力无穷,风雨过处见彩虹心态良好,千帆竞发,帆帆顺风;意气平和,万树争春,树树参天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灯下学子呕心沥血想的是金榜题名泛舟学海独占鳌头看我八班众英雄;驰骋疆场问鼎逐鹿敢问何人大丈夫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考重点报答父母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学海无涯,苦海有边,艰辛之后来甜蜜;人生有岸,毅力无穷,风雨过处见彩虹心态良好,千帆竞发,帆帆顺风;意气平和,万树争春,树树参天春秋勤奋豪情冲天拼得人生飞黄腾达;冬夏苦读壮志凌云迎来中考功成名就。
人教版初二语文对联专项练习知识点练习题人教版初二语文对联专项练习知识点练习题1、请写出其中一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及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2、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3、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4.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5、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7、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将字母代号填在括号里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A.时雨点红桃千树 ( )B.亭闲有竹春常在 ( )C.无意东风花半露 ( )D.晴空一镜悬明月( )a.山静无人水自流b.春风吹绿柳万枝c.夜市千灯照碧云d.有闲春色燕双飞8、为这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9、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6)1. 【国学】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一副对联“石潭白鱼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A.相B.自C.急D.少2. 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④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⑤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意⑥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人睡轩A.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⑥3. 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
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当时人们无不称赞这副对联写得词工句丽,是歌德颂才的佳作,可不久就有人发现这是灵谷老人利用汉字谐音双关,借联刺奸的隐语。
请你把上下联各改动两个字,以还原这幅对联的真正意思: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
4. 某学校开展“走近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下联:赏美文如________春风上联:三国神州藏水浒下联:________圣地过红楼5. 对联上联:同沐阳光健步成长;下联:________。
6. 对联题传承文明,营造和谐社会________。
7.(10分) 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2)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芝麻开花﹣﹣﹣________风吹墙头草﹣﹣﹣_______8. 语文生活的乐趣在于随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机智、才华,对联正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请自创一副对联(不少于5言),反映你一年来的初中学习生活。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为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班级举行了一次“对对联,表情感”的活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含答案)1. 有一位同学在参观完“壮丽七十载,奋进新时代”的图片展后,把有关内容整理成了一副对联。
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嫦娥奔月,蛟龙探海,神州同心①();北斗穿云,快舟凌空,华夏②()谱新篇。
A.①歌盛世②聚力B.①歌盛世②富强C.①歌繁荣②聚力D.①歌繁荣②富强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去老范一千年,后先,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喜悲大湖八百里B.乐忧大湖八百里C.悲喜八百里大湖D.忧乐八百里大湖3. 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下一副对联提出要求。
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笔下文章有才华B.杯里酒水缺春秋C.笔下文章多忧患D.文中豪情冲云霄4. 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白雪怎能掩傲骨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D.明月有心照客愁5.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列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6. 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下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7. 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寿联的一项是()A.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B.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C.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D.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8. 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初中是我们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阶段。
那么在这里为初中生的你准备了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的练习和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 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 ____(3)上联:____ _ 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 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 _____(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 _(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4.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仁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19)1. 下面四副对联,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A.传承文明,营造书香社会播种知识,享受人生智慧B.四季美景养灵性一片真情报恩师C.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门D.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目升2. 印刷博物馆为毕昇修建了铜像(见下图),并计划在铜像旁设置一副对联赞颂毕昇的功绩。
下面的四副对联,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副是()A.静思能事理,诚朴贯人生。
B.开印刷之新境,播兰馨于千秋。
C.轻摇一叶艾纸扇,巧刷一纸雕版画。
D.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夏鼎周钟,文物足光辉。
3. 在2010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________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________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________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________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4. 张扬同学搜集到一些风景名胜的相关对联,但下联搞混了,请选择其中一副对联,选出和它匹配的下联,并用规范、工整的楷体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上联:荷花夏送一湖水下联:________(玄武湖赏荷亭)②上联:矶头月涌千帆过下联:________(燕子矶烟雨楼)③上联:烟雨湖山六朝梦下联:________(莫愁湖胜棋④上联:六朝豪华千古梦下联:________(鸡鸣寺)⑤上联:红霞白鹭明秋水下联:________(白鹭洲)备选的下联:五更清晓数声鸡英雄儿女一枰棋江上风清一燕来黄菊丹枫映画桥柳雾春笼十里堤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5.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下联:________6. (10分)某社区图书阅览室向居民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选对联初二练习题
一、写出下列对联的上联
1. 枯木逢春再发芽;
2. 雨过天晴风更暖;
3. 人间四月芳菲尽;
4. 山水一程无尽美;
5. 阳春白雪齐齐落;
6. 雨后天晴色更鲜;
7. 心中有梦无所忧;
8. 笑看人生百态多。
二、写出下列对联的下联
1. 春风习习满院香;
2. 冰雪融化春意浓;
3. 二月花开遍地红;
4. 诗画山水醉人眼;
5. 黄土地里长草木;
6. 花开花落展新颜;
7.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8. 欢笑悲愁尽入眼。
三、根据意思写出上下联
1. 春眠不觉晓;
百花争奇艳。
2. 花前月下人团圆;
桃李芬芳树四季。
3.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如梦美无边。
4. 玉环飞翘舞燕姿;
金戈铁马战风尘。
5. 雪霁天晴山更绿;
梅开九九赏芳菲。
6. 风雨过后浓阳天;
笑对人生繁华事。
7. 画船听雨静黄昏;
弦断花谢几时休。
8. 寒冬来临雪皑皑;
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创作一组对联
1. 春风飒飒花开放;
夏日骄阳照大地。
2. 星光璀璨夜空明;
月色皎洁江水清。
3. 秋风瑟瑟叶飘零;
冬雪皑皑覆大地。
4. 阳光灿烂春暖意;
雨露滋润万物生。
5. 人生短暂要珍惜;
时光流转不可挽。
以上是选对联初二练习题的内容,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以提高对联能力,同时培养对语言的感觉和创作能力。
选对联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希望能够在练习中不断进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专题训练对联(附解析)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3)1.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能写景状物、抒情言志,还能说古道今、褒贬讽喻。
对联之美,美在工整。
对对联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对应部分的词性、短语结构相同。
请你运用所学的词性和短语的知识,给这副对联的下联选出正⋅确⋅的顺序()南京名园“瞻园”中的一副对联: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顺序已打乱):①树边红雨②小苑西回③莺唤起一庭佳丽④看池边绿树⑤此间有尧天舜日。
A.②③④①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⑤④②③D.②①④③⑤2. 浑源县悬空寺有一副对联:“石阁轻如纸;危岩缀虚空。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同,内容相关。
B.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平声。
C.张挂的对联,按照中国传统,必须直写竖贴,自左而右,由上面下,不能颠倒。
D.这幅对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悬空寺奇绝险绝亦巧绝的建筑特点。
3. 国庆佳节,同学自创一副对联,请为他补全对联,最佳的一项是()上联:祖国山______水秀下联:中华人杰地______A.川灵B.川广C.清广D.清灵4. 综合性学习﹣﹣我为天台写对联。
中国旅游日(5.19),把天台和天台山文化推向了全国和全世界,为了更好地推广天台山旅游,县旅游局决定向社会大众征集宣传天台景点的对联。
七年级的小泽写了一副对联,请你结合对联的有关知识,根据下联格式及上联提示,帮小泽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下联:登赤城思活佛济公,观赤城霞起(上联内容提示:游览寒岩景区,欣赏诗意“寒岩夕照”时,我们都会追忆诗僧寒山)5. 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遗憾的是寨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对联知识补全对联,扮靓铺就乡村道路康庄美丽上联:勤劳和汗水________ 下联:智慧与真情________。
(英语)、(幼教)、、等站一. 教学内容:暑假专题:对联二.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对联的起源、及特点。
2、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对联专题一、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对子。
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
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用来驱鬼压邪。
这是对联的萌芽。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五代时,《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据说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就是对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予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部编版初中语文专题知识巩固训练:对联1.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示例:西游师徒从善如流降妖除魔应天道)2.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构成对偶的下一句。
(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瘦西湖畔柳如烟/史公祠前人如织)3.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示例:一支粉笔写春秋/两鬓白发送春秋)4.根据你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对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站三尺讲台,传李杜诗文(示例:握一支粉笔,授孔孟文章)5.请你根据下联,完成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示例: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焚稿)6.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___天(示例:谈)7.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12)1. (3分)某同学对以下这则对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著作最谨严,岂徙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联)A.这是蔡元培哀悼死去的鲁迅的对联,把鲁迅先生的成就、道德精辟地概括出来B.此对联分为上下联,上下联对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次数也相等C.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如“最”与“犹”都是介词D.上下联“结构对应”,如“著作最谨严”与“遗言犹沉痛”相对应,都是主谓短语2.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请用正楷书写)“思念”是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永恒的情结。
下面这副以“思念”为主题的对联,上联是依据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成的:佳节遥想登高望远思至亲。
请你依据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对出下联________。
3. 按要求完成下列对联题。
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________4. 家乡人文,填一填。
东塔,是邵阳市内的一处名胜。
沿塔内阶梯步步而上,至高处观景口,可俯瞰市区全景。
在这座古塔之上,刻有一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知识补全下联。
上联:挺胸流盼层层远下联:昂首攀登________。
5. 【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商鞅立木,信义著天下下联:_______________6.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
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张贴对联,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是 ________,下联是________。
(只填序号)A.梧桐枝上栖双凤B.金豚戏岁福星照C.南岭青松万载春D.紫燕报春鸿运开E.菡萏花中立并鸳F.东海白鹤千秋寿7. 汉字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有很多谜语中都牵涉到汉字的知识,动动脑筋,猜猜下面拆字联中空缺的地方。
对联一:(________)树千年成木鬼,(________)晶万代华山石。
对联二:长巾帐外日月明,其月有期;林夕(________)中青水清,白水成(________)8. 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8)1. 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____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A.相B.急C.自D.少2. 贴对联,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的()A.左边B.右边3. 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_______4. 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上联:心似春花,朵朵迎风绽下联:________。
5. 根据提示,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则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
要求符合节日和对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将对联写在对应横线上。
春节:________端午:________。
6. 请对出下面对联。
四季美景养灵性,________。
7. 对对联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________8.(10分) 专题与实践。
(1)【活动一送对联】下面几副对联中,可以送给军属的是(),可以送给理发店的是()A.军营春色处处好,官兵情谊日日新。
B.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一人苦万人甜祖国平安。
C.一川风月留人醉,百样菜肴任客尝。
D.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2)【活动二写对联】特级教师陈老师从教40年光荣退休,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堪称园丁楷模。
同学们为表达对他的敬意,准备撰写一副对联作为礼物送给他。
现在已经有了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尽显红烛风采;下联:________9. (15分)就课文《窗》主题写一副对联。
10. (15分)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魅力。
请赏读这副对联,并将上联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B二、填空题3.仕途失意作马说4.梦如秋雨,丝丝随水流5.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6.满园书香育英才7.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③多悲善感,黛玉悲葬花三、解答题8.(1)B D(2)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
初中语文《对联》专项训练(15)1. 下面四副对联中,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A.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B.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C.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D.临水开轩,四面云山一幅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2. 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3. 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
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D.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4. 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你将下联改为:________ 。
5. 整体感知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活,把对联补充完整。
________,俯身倾耳读书勤。
6.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________7. 下面是惜时对联中的句子,请你将它们组合成四副对联。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②无情岁月增中减③白首方悔读书迟④茫原荒夜闻鸡舞⑤书山勇上捧晨星⑥有味诗书苦后甜⑦学海勤游穿夜幕⑧文山书海囊萤读正确的是:①句与________句②与________句④与________句⑤与________句8. (10分)下面是同学们研究“山水”时所搜集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