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移动数据业务质量端到端优化交流共4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42
数据业务端到端性能评估与优化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1 创造性的数据业务性能端到端优化3G的到来推动了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业务性能逐渐成为运营商和终端用户共同关注的重点,因此,全面、系统的数据业务端到端性能评估体系和高效优质的网络优化就显得至关重要。
网络性能问题不是单一片面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统一的方法进行处理。
另外,数据网是一个完全动态的网络,需要的优化周期更长,优化方式也更加复杂。
因此,需要变被动式解决问题的优化方式为主动预防式优化保障,在这种思路下,应尽量做到提前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针对这些挑战和需求,爱立信依据自身的优化经验及对各种数据业务的全面了解,创造性地提出了数据业务性能端到端优化方案。
该方案由业务性能评估体系、核心网、业务网、无线网和终端用户感知的优化工作共同构成。
1.1 数据业务性能端到端评估体系根据爱立信在数据业务方面多年来的项目经验和统计,各网络节点对数据业务性能的影响程度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数据业务性能与网络的各个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优化时需涉及全网络(包括无线网、核心网、业务网、终端以及业务层)的各个节点,这就使得数据业务的业务流程比语音业务复杂许多。
另外,数据业务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使得业务模型和网络资源分配的方式更加错综复杂。
不同的业务类型对QoS的要求也千差万别,而QoS将直接影响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因此需要考虑一种不同于语音业务的业务质量指标监测体系来考核数据业务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优化与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爱立信对数据业务进行优化的前提是对业务性能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数据业务的多样性以及对QoS的不同要求,建立一整套能够真实反映用户感知的、覆盖全网的端到端指标评估体系,作为性能问题定位和优化的基础。
该评估体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性能评估体系,它把网络性能和业务性能相结合,真正做到覆盖全业务节点并反映用户感知。
1.2 核心网数据业务性能端到端优化核心网是数据业务承载的重要节点,在该方案中,核心网的优化工作应与业务网部分相配合,分析选定的业务流量,建立话务模型;结合专业工具和统计分析,研究核心网节点接口容量以及性能对数据业务质量的影响,定位核心网瓶颈,提出优化改进建议。
VOLTE 感知领先之优化“四步法”目录VOLTE 感知领先之优化“四步法” (3)一、问题描述 (4)1概述 (4)2VoLTE&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4)2.1覆盖质量要求的差异性 (4)2.2无线因素影响差异 (5)二、分析过程 (5)3步法一:全网洞察消除网络隐患 (5)3.1ANR 异常核查 (5)3.2PCI 冲突混淆核查 (6)3.3四超站点核查 (8)3.4TAC 不合理核查 (8)3.5干扰核查 (8)4步法二:基础优化夯实网络基础 (12)4.1覆盖优化提升 (12)4.2干扰优化 (13)三、解决措施 (14)VOLTE 特性应用提升用户感知 (20)语数分层策略实现VOLTE 感知的差异化提升 (20)TTI Bundling 提升边缘用户感知 (21)四、经验总结 (25)VOLTE 感知领先之优化“四步法”【摘要】按集团“双提升”要求,打造一张竞争力强、感知优先的电信VOLTE 网络,成为目前VOLTE 工作的核心。
而由于VOLTE 与数据业务行为的差异性,对时延、感知不同的敏感性,使得VOLTE 业务对无线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对网络质量要求更为苛刻;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场景的无线环境,以VOLTE 优化为抓手,对VOLTE 网络进行个性化、优质化的精细化优化,以实现VOLTE 网络“四领先”之战略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VOLTE 的系统性综合手段,紧抓“覆盖、质量、感知”三提升,采用“一洞察、二基础、三协同、四特性”之VOLTE 四步优化法,全面提升覆盖、MOS>3.5 占比、时延等与VOLTE 强相关指标,形成一套全面提升VOLTE 质量的优化经验。
本次双提升优化中,综合VOLTE 与数据的异同,从DT 至MR 质量问题;从MR 质量问题至Volte 问题;从广覆盖问题到质量提升问题,实现了VOLTE 网络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快速实现“双提升专项行动”移动网目标提供了清晰可行的优化策略。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数据业务测试报告(XX市)目录一、XX数据业务评估测试概述11.1结果汇总11.2测试指标及定义21.3测试方法61.4测试要求91.5测试设备111.6测试路线与选点121.7测试时间14二、数据业务网络测试数据统计142.1移动GPRS/EDGE评估测试结果142.1.1 CQT测试结果142.1.2 DT测试结果182.1.2.1 C value图192.1.2.2 LLC ThroughPut DL图202.1.2.3 RLC ThroughPut DL图212.1.2.4 DL TimeSlot图222.2联通CDMA评估测试结果232.2.1 CQT WAP图铃下载成功率242.2.2 Kjava测试242.2.3 MMS测试252.2.4 SMS测试25一、XX数据业务评估测试概述1.1 结果汇总点评:从上表可以看到移动整体指标比较理想。
与联通C网对比,在WAP测试中,各项指标均优于联通C网;在MMS测试中,移动彩信各项指标优于联通C 网;短信测试指标上,移动发送成功率和发送时与联通C网持平;在KJAVA测试指标上,移动百宝箱下载成功率与联通神奇宝典持平。
1.2测试指标及定义GPRS-CQT指标定义:(1) GPRS附着成功率:GPRS成功Attach次数/总尝试次数×100%。
GPRS附着成功指在手机发出GPRSAttach Request后在15秒钟内收到GPRSattachaccept信令。
(用测试终端及测试软件)。
(2) 平均附着时间:各次attach成功的时间相加/成功attach的次数。
(用测试终端及测试软件)。
attach成功时间定义为手机发出第一个Attach Request后到发出Attach accept的时间。
(3) PDP激活成功率:PDP激活成功次数/总尝试次数×100%。
PDP激活成功指在手机发出Activate PDP Context Request后在15秒钟内收到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信令(用测试终端及测试软件)。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中国电信巨头之一的联通公司,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竞争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此,联通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并不断完善,以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赢得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一、提升员工培训和素质员工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提升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
联通公司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制定多种形式的培训计划,包括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服务意识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
定期进行员工素质评估,借助外部培训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联通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
从客户服务、技术支持、投诉处理、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细化划分,明确责任,规范流程,确保服务过程的高效、便捷和高质量。
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便捷、快捷的服务,提升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用户体验管理用户体验是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联通公司加强用户体验管理,关注用户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投诉管理、用户反馈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努力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优化产品和服务联通公司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推出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开发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速度和可靠性,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优化售后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标准,为用户提供更加细致、贴心的服务。
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联通公司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健全的客户档案,加强对客户的信任、沟通和维护,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通过多种形式的客户感知和维系活动,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和互动,提高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六、持续改进和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联通公司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体系,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运行维护规程移动通信网络分册网络优化篇(试行)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三月目录总体说明 (4)第一篇管理篇 (7)第一章移动网络优化机构职责和工作基本要求 (7)第一节各级移动网络优化机构职责 (7)第二节移动网络优化各级机构岗位职责 (8)第三节移动网络优化各级岗位人员配置建议 (10)第四节移动网络优化工作基本要求 (12)第二章移动网络优化工作基本管理制度 (14)第一节总体要求 (14)第二节工作沟通制度 (14)第三节网络安全制度 (15)第四节会议制度 (15)第五节网络优化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16)第六节持证上岗制度 (17)第七节文档资料管理制度 (20)第八节平台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21)第九节移动网络优化费用管理制度 (22)第十节移动网网络质量问题、网络优化问题汇总上报制度 (24)第十一节移动网络优化考核制度 (25)第十二节移动网络优化培训制度 (26)第三章第三方网优公司管理制度 (30)第一节第三方优化服务的分级 (30)第二节第三方优化公司的资质要求 (30)第三节第三方优化服务的取费原则 (31)第四节第三方优化公司的使用原则 (32)第五节对第三方优化公司的管理 (33)第四章移动网设备软硬件版本及补丁入网测试管理制度 (35)第一节基本要求 (35)第二节职责分工 (37)第三节入网测试及入网证管理 (38)第四节入网测试申请 (39)第五节入网测试实施 (39)第六节入网测试文档及管理 (41)第五章移动网络优化技术支撑体系 (43)第一节移动网络优化技术支撑原则 (43)第二节各级移动网络优化中心的技术支撑职责 (43)第三节各级移动网络优化中心的技术支撑的主要内容 (44)第四节各级移动网络优化中心的技术支撑的主要工作流程 (45)第五节网优中心技术支持工作的总体流程 (45)第二篇核心网篇 (47)第一章.核心网优化工作开展方式 (47)第一节核心网优化日常工作 (47)第二节核心网专项优化工作 (49)第三节核心网工程优化工作 (51)第二章.核心网优化关键工作流程 (52)第三章.核心网优化作业计划 (61)第三篇无线网篇 (63)第一章.无线网优化工作开展方式 (63)第一节无线网日常优化 (63)第二节无线网用户感知度评估 (64)第三节无线网工程优化 (65)第四节无线网专项优化 (67)第二章.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流程 (69)第三章.无线网络优化作业计划 (76)第四篇技术篇 (77)第一章.移动网络优化工器具配置要求 (77)第二章.移动网络优化作业计划执行表 (78)总体说明第1条为了加强对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工作的管理,提高优化工作效率,改善网络运行质量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网络优化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根据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现行的运行维护管理体制、运行维护规程以及各种管理规定,结合现网实际情况和网络优化工作现状,特制定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规程(以下简称本网优规程)。
中国联通GSM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二零零五年六月序为推动全网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促进全网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总部组织广东分公司和江苏分公司分别编写了《中国联通CDMA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和《中国联通GSM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网优指导意见》。
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运行维护的重要部份,是一项长期的、周而复始的工作,分为日常网络优化、阶段性网络优化和专项网络优化。
日常网络优化是针对可能导致网络指标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措施确保网络质量稳定的日常工作。
《网优指导意见》重点对日常网络优化的内容、方法、流程及其中的主要技术给出建议,供各分公司参考。
《中国联通GSM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由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无线技术处组织、江苏联通负责编写,主要编写人员有:冯武秀龙智刚张国光李金明隋志伦付斐沈凌。
目录一、管理部分 (1)1 网络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1)2 日常网络优化工作内容及要求 (2)2.1 日常优化工作内容 (2)2.2 网络优化必备条件 (4)二、技术部分 (5)3 日常优化流程与总体思路 (5)3.1 收集数据与评估网络质量 (6)3.2 分析数据与定位网络问题 (7)3.3 制订、实施优化方案与总结归档 (7)4 网络现状的监测和评价 (8)4.1 GSM网络日常监测 (8)4.2 GSM网络优化评价 (9)5 OMC分析方法 (11)5.1 OMC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11)5.2 网络优化分析流程 (11)6 现场测试分析方法(CQT/ DT) (38)6.1 DT测试 (38)6.2 CQT测试 (43)7 投诉分析方法 (44)7.1 客户投诉闭环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44)7.2 投诉分析制度及指导意义 (44)7.3 常见G网用户投诉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5)8 新建、搬迁基站的监测和优化 (55)8.1 新建基站的测试 (55)8.2 优化调整 (56)三、专题部分 (59)9 道路分析 (59)9.1 主要分析内容 (59)9.2 故障点分析 (59)10 室内分布与直放站优化 (69)10.1 室内分布系统优化 (69)10.2 直放站的相关优化 (70)11 频率规划 (71)11.1 频率规划的方法 (71)11.2 规划方法 (72)11.3 网络规划数据的收集 (72)11.4 频率规划的优先级 (73)11.5 频率的划分 (73)11.6 频率规划的原则 (74)11.7 基本频率复用 (74)11.8 GSM频率分配的原则总结: (84)12 资源配置优化 (86)12.1 A接口资源优化 (86)12.2 BSS资源配置优化 (88)一、管理部分网络优化是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