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各章节构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
- 格式:doc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8
教学资料范本七年级生物上下册思维导图及知识点完整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第1、2章生命的世界 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形形色色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特征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生态因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不同种生物相互帮助相互斗争互惠互利捕食关系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拉马克提出生物学名词林奈与生物分类哈维与血液循环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类法文献法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认识生命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
初一下册生物每章思维导图+精华知识
第一章人类的由来
第一章人
精华识记
一、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的起源于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是人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现代类人猿有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3.直立行走是人与类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人的生殖
1.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是受精的场所,女性结扎的部位。
3.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也是月经形成的场所。
4.胎盘: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
脐带连接胎盘与胎儿,是运输物质的通道。
5.人的生殖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
卵巢→卵细胞
睾丸→精子分裂分化 38周266天男性生殖系统(正面)女性生殖系统(正面)
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示意图
三、青春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身体的变化:
(1)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女孩身高突增年龄比男孩早;
(2)神经系统、心肺功能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这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此时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心理的变化: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思维导图-七年级-初中-生物七年级生物探索生命 1第、2章生命的世界思维图导航物种多样遗传多样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多样应激生生物的特繁新陈代非生物因相互帮同种生物认识生命相互斗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互惠互利不同种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捕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拉马克提出生物学名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林奈与生物分类哈维与血液循环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观察法人类基因组计划调查法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法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类法文献法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21/ 1-思维导图-生物-七年级初中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其中的温度、光照、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生物对环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正确的选择,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设置单b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c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的误差)。
专题一科学探究1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2专题三、生物与环境12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依赖、影响、适应影响影响包括包括包括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包括阳光水空气(CO2O2)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包括包括是是是包括包括被吃被分解被吃被吃食物链形成食物链形成产生需要需要需要需要生态平衡蕴含产生被分解生物圈最大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自我调节能力有限33茎根发育结构功能芽的结构芽的发育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形成层年轮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结构功能根尖以上部位根尖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伸长最快的地方,也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和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51623、810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外界环境外界环境11专题六114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生物的分类16173181921。
七年级上册生物思维导图+精华知识七年级上册生物思维导图+精华知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需要氧气)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并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 生物学部分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010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导图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生存空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如蚂蚁、蜜蜂)、共生(如珊瑚虫和藻类植物)、寄生等关系。
2.探究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条件称为变量)。
(2)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设计重复实验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荒漠中骆驼(适应干旱)、荒漠中骆驼刺(适应干旱)、旗形树(适应风)、海豹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5.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专题一科学探究概过念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拟定探究计划科学探究准备材料用具制定计划选出控制变量(注意排除干扰因素)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观察、收集、评价数据描述现象,处理数据撰写探究报告,交流过程结论表达与交流实例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1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结构名称 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植物 √ 动物 × 细菌 √ 真菌 √ 功能 保护和支持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 √ √ √ √ √ √ √ 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流 生物体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核 叶绿体√ √ √√ × ×× × ×√ × √内有遗传物质 光合作用 动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 液 泡含一些可溶性物质分裂 注:“√”即为有,“×”为没有植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消化系统 分化消化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植物体上 皮 组 织结 缔 组 织肌 肉 组 织神 经 组 织 组 成 根 组 成组 动物体动物组织 组织器官器官系统成茎叶 组 成 组 成植物组织 花 保 护 组 织营 养 组 织分 生 组 织输 机 果实 种子导 组 织械 组 织2专题三、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阳光空气水包括土壤等非生物因素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包括影响依赖、影响、适应环境生物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包括影响生物因素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CO2 O2)等包括包括需要需要需要需要产生生产者是植物生态系统被吃包括被吃最大的形成草食动物被吃食物链形成食物链包括生物部分包括消费者是动物蕴含生物圈是包括生态平衡产生被分解肉食动物被分解分解者是细菌、真菌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3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自身条件双子叶植物种子不处于休眠期 适宜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结构功能单子叶植物种子 种子果实萌发成新植物体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探究活动花梗 花托 花萼花药 花瓣花丝雄蕊 精子传粉结构功能受精发育种皮 柱头 珠 被 珠 被 花雌蕊花柱 胚 珠 卵细胞 受精卵 胚 种子果皮子房 极 核受精极核 胚乳果实子房壁 传粉表皮叶肉受精 表皮细胞 无色透明生 物 圈 中 的 绿 色 植 物保卫细胞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形成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一般背面多 含叶绿体,光合作用的 主要场所结构叶导管 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运输有机物叶脉以上表达式包含了光合作 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思维图导航认识生命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考点全解读考点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思维图导航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全解读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专题一科学探究1专题二生物的结构层次2专题三、生物与环境12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依赖、影响、适应影响影响包括包括包括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包括阳光水空气(CO2O2)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包括包括是是是包括包括被吃被分解被吃被吃食物链形成食物链形成产生需要需要需要需要生态平衡蕴含产生被分解生物圈最大的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自我调节能力有限33茎根发育结构功能芽的结构芽的发育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形成层年轮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结构功能根尖以上部位根尖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伸长最快的地方,也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和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51623、8105、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外界环境外界环境11专题六114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生物的分类16173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