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休闲农业
- 格式:ppt
- 大小:26.55 MB
- 文档页数:80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指将农业、休闲旅游、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有机结合,打造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本项目旨在提供给都市人们一个远离喧嚣都市生活的休闲场所,让他们能够亲近大自然、体验农耕文化、放松身心。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田园综合体项目2. 项目地点:某市某区某村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500亩4. 项目内容:- 农业观光:打造农田观光区,向游客展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采摘体验等活动。
- 休闲度假:建设度假村,提供高品质的住宿、餐饮、SPA等服务,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 文化体验:设立农耕文化馆、手工艺品展示区等,让游客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参预手工制作等活动。
- 生态农业: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开展有机农业种植,提供绿色农产品。
- 娱乐设施:设置儿童游乐区、户外运动场地等,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
三、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都市人群,特殊是中高收入人群,追求休闲度假的家庭和个人。
2. 市场需求:- 都市人们对于远离喧嚣的生活、亲近自然的需求日益增加。
- 对于农业、农耕文化的兴趣逐渐增强,愿意参预农业体验活动。
- 对于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场所有较高的需求。
- 对于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有较高的消费意愿。
四、项目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项目地处某市某区某村,周边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具备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的优越条件。
2. 市场需求大: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田园综合体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多元化的项目内容:项目包含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活动。
4. 生态环保:项目将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推行有机农业种植,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符合现代人们对于环保、健康的追求。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 确定项目地点,进行土地审批手续。
-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需求。
- 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2)项目主管单位:(3)项目建设单位:(4)建设地点:(5)建设期限:(6)建设规模:XX县XXX田园综合体项目是一个以乡村振兴、生态种值、产品开发为宗旨,集美丽乡村建设、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生态人居环境建设、高端农林畜牧业开发、生态农业产品推广、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打造为目标的综合性建设项目。
项目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中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求,实现乡村建设的“生存、生产、生活”的“三生”建设宗旨,切实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生态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确保农业相关产品优质高产,将农业生产、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以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核心,以综合开发为手段,以村容绿、村业兴、村民富为目标,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题的乡村发展平台,融合了生产与生活生态、一产与二产三产,包含了农业生产交易、田园休闲体验、乡村生态居住等功能。
在保障乡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乡村的产业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
(7)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围绕一、二、三产业展开进行二期工程的建设,其中第一产业以生产性农业为辅助以设施农业及观光农业,对现有土地及农作物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规划,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整体全面实施,提高原有的谷物、小杂粮、瓜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作物的种植、生产效率,推荐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作物新品种及设施农业的开展,打造农业观光的局面;第二产业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奶制品加工、中草药深加工及手工艺品制作的规划布局及业态培育,对第一产业作出有力的保障,实现高效农业及可持续、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一、二产业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化挖掘发展,对东双山、西双山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从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村民素质及乡村旅游观光服务体系进行全面的规划,对村内、村外进行基础设施完善、形象美化、功能提升。
2022年第16期现代园艺1田园综合体规划内容1.1田园综合体构成要素田园综合体包含了农村产业、地方生活、传统文化、自然景观、城市休闲、旅游娱乐和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要素,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关联、互动,又承担各自的功能。
要从景观吸引、休闲聚集、农业产业、居住发展带和社区配套网5个方面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见图1)。
1.1.1景观吸引。
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亮点是景观设计,其是围绕整个项目区域建设的关键。
借助良好的景观资源环境和地理位置,集合休闲娱乐、体验、观赏为一体,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及田园风光体验性是其重要的吸引力,是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关键之一。
1.1.2休闲聚集。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乡村的依恋之情越发迫切。
城市居民到农村寻找乡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在休闲聚集场地的规划建设上,要有突出的乡村风情体验感。
根据当地的区域文化、民俗风俗、特色资源等,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创意体验项目尤为重要。
不仅如此,设立科普教育区,让游客们可参与农事、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是怀旧旅游的亮点1.1.3农业产业。
田园综合体优质发展的基础是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
发掘所处农业的支持产品,扶持当地产业特色,并结合科技着力打造和升级农业示范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能留住年轻人,遏制农村空心化的趋势。
1.1.4居住发展带。
满足原住民的居住和发展需要及附近市民的旅游和休闲需要。
建设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休闲为支撑的居住区环境,完善生活设施及健全社会功能,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是支持田园综合体走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
1.1.5社区配套系统。
综合体的社区配套要能为各个项目的运作开发起到服务作用。
设立针对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商业物流等项目的支柱产业。
合理的社会配套体系,能对不同的产业融合发挥作用,成为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有利的支撑。
1.2田园综合体的综合产业体系构建田园综合体是一个综合的产业体系。
从核心产业、配套产业、支持产业和新衍生产业这4个层次构建产业链和产业群。
LOGO单位名称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在此输入你的单位名称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规划方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2021〕13号)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提升环城都市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一批融现代农业、文化创意、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美丽乡村建设等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
二、目标任务2021年,启动2个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2021年开始在全市全面推广建设田园综合体。
三、项目选择(一)规模。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集中连片的2至5个规划保留村,规划面积4—1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占规划面积的1/2,组团建设、集聚开发。
(二)范围和条件。
优先安排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项目区交通便利、自然禀赋较好、文化底蕴深厚。
(三)项目选定。
按照上级下达的项目指南,以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开展规划建设。
由乡镇、街道办事处采取公开招商的方式,选定拟参与建设项目的经营主体,优先选择具备建设、经营田园综合体经验的上市企业、涉农企业联合建设。
选定的经营主体编制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目标任务、功能布局、产业规划、重点项目,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运营和管理体制机制,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等。
由市有关部门组织,上级业务部门、产业基金公司及相关领域专家参加进行评审,修改完善后确定方案,立项建设。
四、工作重点(一)功能分区1.农业产业区:通过名优珍稀特色现代农业及其加工,生产绿色健康高效农产品,开拓中高端市场,实现农业高效;开展相应的农业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态循环等展示和参与项目,使游人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事生产乐趣,接受现代农业教育。
田园综合体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乡村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加。
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融合了农业、休闲、文化、旅游等元素的综合性项目,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旨在对田园综合体的策划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项目定位。
田园综合体位于城市郊区,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打造一处集休闲度假、农业体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项目定位为提供城市人们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农耕文化,享受田园风光。
三、项目规划。
1. 农业体验区,包括农耕体验、果蔬采摘、养殖观光等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感受农耕乐趣。
2. 休闲度假区,提供精致农家乐、特色客栈、露营基地等服务,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享受慢生活的乐趣。
3. 文化交流区,设立农耕文化展示馆、乡土艺术表演场地等,举办各类农耕文化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4. 生态景观区,保留原生态景观,打造生态步道、湿地公园等,让游客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项目特色。
1. 农业体验,引入现代农业科技,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耕乐趣。
2. 休闲度假,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慢生活。
3. 文化交流,举办各类农耕文化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让游客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感受乡村风情。
4. 生态景观,保留原生态景观,打造生态步道、湿地公园等,让游客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五、项目运营。
1. 推广营销,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推广,结合农产品销售、特色美食推广等活动,吸引游客到访。
2. 服务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
3. 活动策划,定期举办各类农耕文化活动、乡村民俗表演、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增加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项目前景。
随着人们对于乡村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广阔。
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健康生活的重视,田园综合体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该项目将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资源,结合自然景观、休闲度假、文化教育等元素,为游客提供一个回归自然、放松心灵的度假胜地。
二、项目定位该田园综合体项目定位为休闲度假、园艺观光、农民培训与合作,目标客户为都市白领、家庭游客、农民等。
三、项目规划1.农业观光区设置花果园、有机菜园、林果种植等观光项目,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并参与农事活动。
还可设置农事讲座和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游客的农业知识水平。
2.休闲度假区打造舒适宜人的度假环境,设置高品质住宿设施、餐饮服务、SPA按摩、温泉浴场等设施。
还可设置体育娱乐项目,如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让游客在享受休闲度假的同时也能进行身心锻炼。
3.文化体验区创建农耕文化示范园、农民创业园等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了解农耕文化、传统农业工艺等。
还可设置农耕体验活动,如制作传统农具、学习糕点制作等,让游客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
4.教育培训区合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培训等教育项目,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并开设农民合作社,帮助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五、社会效益1.促进乡村振兴。
该项目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为乡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种植有机农产品、景观绿化等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促进文化传承。
通过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传统农业工艺等,促进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4.提供就业机会。
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六、经济效益通过观光门票、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收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周边企业合作,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七、风险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合理规划场地、选择合适的农业种植品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降低风险。
2023-11-11contents •项目背景与目的•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技术方案•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建设周期与进度计划•项目效益评估与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与资料附录目录项目背景与目的项目背景介绍030201项目建设目的项目实施意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农民就业机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内容详细阐述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包括田园景观设计、田园旅游规划、田园生态保护措施等。
项目背景介绍简述项目的由来、目的和意义。
项目规模概述对项目的总体规模进行概述,包括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概述田园景观设计03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田园旅游规划01旅游规划原则02旅游线路设计田园生态保护措施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措施环保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技术方案总结词详细描述田园景观设计技术方案总结词以人为本、功能分区、旅游路线规划、服务设施完善详细描述根据项目区的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功能分区和旅游路线规划,合理布局各类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全方位需求。
同时注重旅游体验的舒适度和便捷性,打造宜人的田园旅游环境。
田园旅游规划技术方案生态保护工程技术方案总结词生态优先、保护为主、持续发展、综合治理详细描述在项目建设中,注重生态优先和保护为主的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
具体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0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投资估算依据与范围依据范围总投资额根据估算数据得出。
要点一要点二分年度投资计划根据建设内容和进度制定。
投资估算结果资金筹措方案企业自筹资金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确定。
银行贷款与当地银行进行沟通,申请贷款支持。
政府补贴根据当地政策申请相关补贴。
社会资本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开发建设。
项目建设周期与进度计划建设周期确定建设周期考虑因素时间范围进度计划制定关键路径法进度计划通常采用关键路径法进行制定,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和关键任务路径。
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将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一系列农业产业有机结合的综合型农业经营模式。
它以农业为主导,围绕农村旅游、休闲度假、休闲娱乐等多元化功能展开,创造了农村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
下面是一个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的示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实施休闲农业。
一、综合体定位将农业资源、农村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建设一个既能够提供休闲度假、休闲娱乐等服务,又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农业体验的需求的综合体。
二、产业规划1.休闲农业: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多样化、精细化的生产方式,提供农业体验和农产品销售服务。
2.生态旅游:利用综合体周边的自然环境,打造生态农庄、自然步道、湿地保护区等景区,引导游客进行休闲观光、自然生态体验等活动。
3.农村旅游:通过开展农家乐、民宿、农耕体验等项目,为游客提供农村文化、乡土特色等独特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田园生活的魅力。
4.休闲娱乐:建设温泉、健身俱乐部、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功能规划1.休闲度假区:建设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民宿等设施,提供休闲度假、采摘、园艺养生等服务。
2.生态农庄区:规划生产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农田,设置养殖区和农业科普展示区,提供农业体验、产品购买等服务。
3.生态景区:利用综合体周边的自然环境,规划自然步道、湿地保护区等景区,提供观光、休闲、生态体验等服务。
4.休闲娱乐区:建设温泉、健身俱乐部、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服务。
四、配套设施1.基础设施:规划完善的交通网络、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确保综合体正常运营。
2.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停车环境,确保能够容纳大量客流。
3.餐饮设施:提供特色农家餐厅、咖啡馆等餐饮设施,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
4.商业设施:规划精品超市、手工艺品销售店、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等商业设施,满足游客对农产品的需求。
五、管理策略1.强化组织管理:成立综合体管理委员会,负责综合体的日常管理、资源整合、宣传推广等工作。
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项目编制依据 (1)三、报告研究内容 (2)四、简要结论 (2)五、主要经济指标 (3)第二章项目背景 (5)一、国际观光农业现状 (5)二、国内观光农业现状 (6)三、观光农农业发展前景 (6)第三章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8)第四章项目的可行性 (10)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12)一、整体市场概况 (12)二、项目市场定位 (12)第六章建设内容及经营理念 (13)一、设计思想 (13)二、项目建设内容 (13)三、经营理念 (14)第七章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6)一、项目选址 (16)二、自然条件 (16)第八章规划布局 (18)一、规划基本原则 (18)二、总体规划方案 (19)第九章工程方案 (21)一、基础设施建设 (21)二、生态园林工程 (24)第十章环境保护 (28)一、项目区环境条件 (28)二、环境保护 (28)三、水土保持 (29)第十一章建设进度及招投标方案 (30)一、建设进度 (30)二、招投标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投资估算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投资估算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计算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项目投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议书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方案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概述一、项目名称xxx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四、项目建设地点xxx村五、项目定义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解读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1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二、休闲旅游目的地,庐江开启“全域全景全时”模式。
庐江“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四带七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带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xx争创国家旅游度假区;形成xx休闲度假服务集聚区、庐城文化传承服务集聚区和巢湖生态观光服务集聚区等三大旅游集聚区。
田园综合体I休闲农业的7类模式30种类型[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7类模式30种类型休闲农业是指利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过程和乡土民俗文化,以促进城乡统筹开展与城乡互动交流、农民就业增收与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以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与保障农产品质量平安为基本要求,以拓展农业的加工增值功能、衍生服务功能、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体验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和示范推广功能为开展方向,经过工程可行论证、主题创意筹划、系统规划设计和精心配套建设,到达能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自然观光、消费购物、农事体验、游乐活动、养生度假等多种服务的新型高效农业产业形态。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开展主要有以下7类模式30种类型,分别简介之。
一、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1.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到达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
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观光园,北京顺义"三高”农业观光园。
2.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
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园林。
因地选择植物品种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可选用银杏、香樟、水杉、樱花、落羽杉、池杉、楸树、黄连木、乌相、苦楝、石楠、枫杨、榕树、垂柳、沙地柏、迎春、石竹等;水生植物可选用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莺尾、芦苇、金鱼草、水竹、水蓼、水葱、金鱼藻;草坪草可选用冷季型的早熟禾、黑麦、剪股颖,暖季型的狗牙根、地毯草、马蹄金等。
此外,设计中还应设置一些动物食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在湿地公园内的水体一侧尽量不安排高大乔木,为鸟类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