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软件工程考研(MSE)数据结构复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49
高级数据库技术复习资料(2011年10月)本次考试范围请关注教科书相关章节课后练习的奇数计算题部分。
一.缓冲区管理(Buffer Management)【书: P239;PPT: Storing data;答案请打印: P118-P126(以备不时之需)】课堂练习,基于LRU(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计算经过get(7), get(2), get(6), pin(7), get(1), get(3), unpin(7), get(2)操作后,缓冲区中的值和Miss次数。
操作完成后,缓冲区中的值为7, 2, 3;Miss次数为6。
二.B+树(要求:给一课树,插入几个节点,删除几个节点,需要写出中间过程;约定:从左边借,右边是大于等于)【书: P257;PPT: Tree-Structured Indexes;答案请打印: P127-P145(以备不时之需)】考虑图10.27所示的秩d=2的B+树索引。
图10.271)把码值为9的数据项插入原始树,显示得到的树。
2)把码值为3的数据项插入原始树,显示得到的B+树。
插入需要多少页的读操作和多少页的写操作?答:插入需要4页的读操作,5页的写操作,并分配2个新的页。
3)把码值为8的数据项从原始树中删除,显示得到的B+树,并假设对可能的重分布检查左兄弟。
4)把码值为8的数据项从原始树中删除,显示得到的B+树,并假设对可能的重分布检查右兄弟。
5)从原始树开始插入码值为46的数据项后,再删除码值为52的数据项,显示得到的B+树。
6)把码值为91的数据项从原始树中删除,显示得到的B+树。
7)从原始树开始插入码值为59的数据项后,再删除码值为91的数据项,显示得到的B+树。
8)连续把码值为32,39,41,45和73的数据项从原始树中删除,显示得到的B+树。
三.连接操作Join algorithms(要求:给出关系R和S,求BNM、I/O次数,需要了解循环嵌套算法,尤其是块循环BNL(Block Nested Loops)算法、排序归并SMJ(Sort Merge Join)算法、HASH算法,只需要考虑一般的HASH,不需要考虑混合HASH的情况)【书: P337;PPT: Implementation of Relational Operations;答案请打印: P186-P201(以备不时之需)】相关公式:1)嵌套循环连接算法:M+M×N(M是外关系)2)块嵌套循环连接算法(没有缓冲区):M+N3)块嵌套循环连接算法(有缓冲区):M+N×⌈M/(B−2)⌉4)块嵌套循环连接算法(有缓冲区,并直接给出缓冲区所能容纳的页数):M+N×⌈M/所能容纳的页数⌉5)排序归并连接算法:2×(⌈log B−1M/B⌉+1)×M+2×(⌈log B−1N/B⌉+1)×N+M+N6)排序归并连接算法(优化后): 3×(M+N)7)哈希连接算法:3×(M+N)考虑练习14.1中关系R和S的连接。
上海市考研计算机复习资料数据结构与算法实战解析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考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本篇文章将围绕上海市考研计算机复习资料,深入解析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战应用,以帮助考生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1.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重要性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进行程序设计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良好的数据结构和高效的算法能够提升程序的执行效率,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且对于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考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全面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是备考过程中的必修课。
2.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战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结构和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领域,例如网络编程、数据库管理、图形图像处理等。
在网络编程中,常涉及到数据传输和存储问题,需要选取适合的数据结构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设计高效的算法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
而在数据库管理方面,对于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需要利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此外,图形图像处理领域对于算法的要求更高,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解决图像的处理、特征提取等问题。
综上所述,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战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3. 上海市考研计算机复习资料在备考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对于提高复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上海市考研计算机复习资料是针对该地区考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包括各个考点的重点知识、历年真题以及详细解析等内容,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的要求和难点。
备考阶段,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并结合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战应用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4.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深入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原理和特性,学习不同算法的思想和应用场景。
(2)实践训练: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加深对其掌握程度。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提纲+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的实质1、什么是软件?由什么组成?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组成的完整集合。
可以写作为: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2、什么是软件危机?为什么会产生?(原因)软件危机:指的是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原因:用户需求不明确、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3、为什么要进行软件开发?4、软件工程的三段论?三段论:软件项目管理论、软件项目开发论、软件过程改进论5、软件工程生存期模型概念、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答: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确立了软件开发和演绎中各阶段的次序限制以及各阶段或机动的准则,确立开发过程所遵守的规定和限制,便于各种活动的协调,便于各种人员的有效通信,有利于活动重用,有利于活动管理。
常见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瀑布模型、V模型、原型模型、增量式模型、螺旋式模型。
6、了解复用的原则第二章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基本任务)答: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要准确的定义新系统的目标,满足用户需要,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
本阶段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1)问题识别,双方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界面需求,以及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需求。
(2)建立模型,对获取的需求,进行分析细化,划分系统功能,确定系统构成,并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3)编写文档,也就是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工作。
2、需求分析分两大块(功能与非功能)功能需求描述系统所预期提供的功能或服务。
非功能需求是对系统提供的服务或功能给出的约束。
包括时间约束、开发过程的约束、标准等。
3、(P27)需求建模的基本方法?答:关联模型、行为模型(数据流模型和状态机模型)、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结构化模型(技术: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系统流程图)以及其他方法(如原型法、功能列表等)4、结构化方法的代表?(P29)7状态图活动图8、理解好数据流图为什么要分层?9、UML中常用的9种图?(P32 把包图去掉)静态图:类图、对象图、构件图、实施图和包图。
2018年软件工程回忆:一数据结构与算法1.单链表和数组实现栈,哪种方式更高效,进行说明。
2.1题目定义好单链表实现的栈节点结构(需看懂基本C代码),并指出该单链表带哨兵Header,让写出Pop出栈的算法2.2针对上面的算法给出时间复杂度3.希尔排序3.1填写希尔排序的关键代码(C代码给出)一处是比较array[j]和array[?],?为需要填入的内容,还有一处是swap方法,里面要填入一个变量3.2排序是否稳定;不稳定,请举例说明。
4.哈希冲突及如何改善(提示:一种是哈希数据全部存在表中;另外一种是有一部分哈希数据存在表外)5.哈夫曼编码,先写出思路,算法如何实现压缩率,每个节点访问多次。
(15分)二计算机组成1.软件优化的几种方法;写出Amdahl定律公式,并对其进行简要说明;给出一个应用,设计其优化方案。
2.流水线的优化流水线是如何提高效率的;哪些会引起流水线的效率的降低;如何改进流水线效率。
3.存储系统的设计原理;memory disk ;memory cache 为了实现什么而设计;存储系统的丢失率。
三软件工程1.超市会员制度,会员经由服务人员注册登记成为会员,会员购买商品后需收银人员收账结算,会员也可通过网络登陆超市系统查看优惠活动,网上购物,超市送货员对会员网上的购物进行送货。
根据描述画出用例图。
2.数据流程图2.1学生选课系统:招生系统将新生报名信息给选课系统,学院教务员将教学计划给选课系统,教师将教学大纲给选课系统,学生登陆选课系统进行选课(这后面还有一段关于选课系统的细节描述,由于是画0层图,当时没细看),选课系统将学生的选课结果返回给学生。
根据以上文字画出0层图2.2基本上是根据第一问的文字描述进行细节扩充,如招生系统会把新生报名信息放到学生数据库,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生产课程信息并放入到课程数据库(这一步记不大清了,大致是这样),主要在选课这一环节,如学生传入学号密码登录选课系统,选课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号查询学生数据库,获得密码,如果密码一致则登录成功,然后选课系统会去课程数据库查询学生可选择的课程列表,同时选课系统还会根据学生的学号查询学生已选择的课程列表,学生根据课程列表选择课程好后,系统会将选课结果记录到数据库,同时把选课结果返回给学生查看。
上海市考研计算机科学复习资料数据结构与算法实战指南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计算机领域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
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不仅对于考研复习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上海市考研计算机科学复习资料数据结构与算法实战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与提升自己的能力。
1.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它是算法的基础。
在考研中,对数据结构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四种常见的数据结构:1.1 数组数组是一种线性表数据结构,具有连续存储的特点,它可以通过下标快速定位元素。
在算法中,数组的使用非常广泛,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等。
1.2 链表链表是另一种常见的线性表数据结构,与数组不同的是,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并不是连续存储的,而是通过指针连接起来的。
链表具有插入删除快,随机访问慢的特点。
1.3 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它只允许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栈常常用来记录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等。
1.4 队列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在表尾进行插入,而在表头进行删除。
队列常常用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排队场景。
2. 算法算法是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明确步骤。
在考研中,对常见的算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评判考生水平的重要标准。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个常见的算法:2.1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将一组数据按照特定顺序进行排列的算法。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等。
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过程和原理,对于考研复习和编程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查找算法查找算法是在一组数据中寻找特定元素的算法。
常见的查找算法有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树结构查找等。
了解不同查找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3 图算法图算法是解决图论问题的算法,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和边组成。
上海市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掌握良好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知识,不仅有助于完成考试中的相关问题,而且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有关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复习资料。
一、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中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
线性结构是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它包括数组、链表和栈等;树结构是一种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结构,包括二叉树、平衡树和堆等;图结构则是由结点和边组成的复杂数据结构,包括有向图和无向图等。
二、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与应用1. 数组:数组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组成的数据集合,数组的特点是随机访问和连续存储。
常见的应用包括排序、查找和索引等。
2. 链表:链表是由一系列节点组成的数据结构,节点之间通过指针相连。
链表的特点是插入和删除操作方便,但访问元素需要遍历整个链表。
常见的应用包括队列、栈和链表排序等。
3. 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只允许在栈顶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常见的应用包括括号匹配、表达式求值和函数调用等。
4. 队列: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只允许在队尾插入元素,从队头删除元素。
常见的应用包括广度优先搜索和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等。
5. 二叉树: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的树结构。
常见的应用包括二叉搜索树、哈夫曼树和AVL树等。
6. 图:图是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复杂数据结构,常用来表示网络、地图和社交关系等。
常见的应用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和拓扑排序等。
三、常见算法的基本原理与适用场景1.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是将一系列数据按照某个规则进行排列的算法。
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等。
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2. 查找算法:查找算法是在一组数据中确定特定值的存在与否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