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之社会政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29
第四讲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一、什么是社会政策二、社会政策的模型三、社会政策制定的过程四、社会政策的分析评论框架五、影响社会政策改变中的实务工作者角色一、什么是社会政策(1)社会+政策。
(2)政策是解决或应付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则或方针。
(3)社会政策是对分配过程中的诸种弊端采取立法及行政手段,以争取为目的的国家政策。
(4)社会政策是经济政策。
(5)社会政策是一种行动计划,是社会工程的技术运作。
(6)社会政策是指政府用以直接影响市民福利的政策。
新社会政策,其定义主要包括两种:(1)所谓社会政策,是经由国家以立法及行政的手段,提高国民生活,增进社会利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政策,必须经立法及行政机构和程序,才能成为政策,实施起来才能收效。
同时,社会政策应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是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陈国钧等人)(2)政策是一种政治抉择,反映社会不同阶层或不同团体间的权力互动。
(社会政策是关于矛盾的政治目和目标的选择问题——扩大政府还是扩大市场?是扩大部分人的自由而牺牲其他人的自由?还是扩大部分人的社会正义而限制其他人的自由等等。
持这个观点的是蒂特马斯,其定义注意到社会政策的价值内涵,因而更接近社会政策的本质。
)简单一句话定义: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的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政策、行为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
2、社会政策的起源与研究(1)一般认为,社会政策起源于1837年德国的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学会”。
第一个给予社会政策以科学概念的是瓦格纳(Adolph Wagner)。
1891年他在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
但是只有到了20世纪的中期以后,由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加萌,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的社会政策才逐渐成为具有开放性、交叉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独立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