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原发性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诊治及发病机理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44.46 KB
- 文档页数:2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治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发表时间:2013-01-04T15:13:4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陈舒燕[导读] 目的探讨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治过程,以提高治愈率。
陈舒燕(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科 671000)【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10-02【摘要】目的探讨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治过程,以提高治愈率。
方法对3例经病理确诊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总结文献资料。
结果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临床上是以反复或周期性咯血、咯出支气管管型为特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死率较高。
结论强有力的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显著改善了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治疗结果,能迅速缓解患者的咯血症状。
【关键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断糖皮质激素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又名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管型支气管炎和成型支气管炎,目前命名尚未统一。
目前发病机制不清,常与气道的变态反应有关,常在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疾病基础上出现反复咯血。
临床上以周期性咯血,咯出支气管管型为特点,常引起气道阻塞,严重者可窒息,危及生命。
现将本院经病理确诊的3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治体会并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例1,女,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5余年,间歇性咯血2天伴发热3d入院。
查体:T36.8℃,P110次/min,R24/min,BP140/87mmHg。
喘息貌,口唇紫绀,两肺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双下肺均可闻中量中-小水泡音。
心律规则,心率112/min,未闻及杂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40g/L,WBC 19.25×109/L,N0.91,PLT256×109/L;血气分析:pH7.34, PaO28.4kPa, PaCO2 0.3 kPa;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CT示肺气肿、双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负荷过重,心电轴中度右偏。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疗的临床分析(附 3 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诊断依据及治疗措施。
对我院发现的 3 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患者咳出或支气管镜取出具有特征性的支气管管型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确诊依据,部分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结论:本病多为某些疾病的并发症,而非一独立性疾病,治疗需积极寻找病因。
【关键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诊断;治疗:糖皮质激素;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又名塑型或管型支气管炎,黏液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等,迄今命名尚未统一。
1951 年由Shaw 首先报道,认为由于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坏死、出血、及支气管分泌异常,导致黏液在支气管内积聚,结块,形成支气管黏液嵌塞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
该病在临床上的确诊主要依据患者咳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具有特征性的支气管管型,2017-2018 年鸡西鸡矿医院收治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3 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1,男,44 岁,因反复咳嗽、喘息 4 年,加重 2 个月入院(2017.07),入院前因喘息吸入信必可治疗,疗效欠佳,且间断咳圆柱形痰块。
CT 示支气管多发异常密度影,左肺部分实变,初步诊断为支气管狭窄,阻塞性肺炎,抗炎治疗效果差,入院后查 EO%24%,总 IgE659.6ku/L,后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多叶段支气管胶冻样阻塞物,吸出呈支气管管型样,病理示炎性细胞及坏死物,痰液及灌洗液未发现治病菌,诊断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症状逐渐好转,血 EO%恢复正常。
但停药后复发,且出现多发皮损,血 EO%再次增高,后于外院行 TBLB 检查,病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NCA 阴性,考虑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
目前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症状平稳,血 EO%正常,随访观察中。
例 2,女,72 岁,因:反复咳嗽、咳痰 1 年,加重 1 个月入院(2017.12),入院时喘憋明显,活动受限,CT 示肺间质改变,局部斑片影,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病,血气分析(吸氧 2L/min)PCO2:47.4mmHg、PO2:69mmHg,SO2:93%,肺功能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D2 聚体 2.31mg/L,肺动脉 CTA 未见异常,经抗炎、化痰及雾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欠佳,喘息症状逐渐加重,间断咳出管型痰,复查血气分析(吸氧 2L/min)PH7.37、PCO2:45.7mmHg、PO2:43mmHg,SO2:78%,支气管镜下吸出树枝样管型痰液,病理提示为炎性坏死物,痰液及灌洗液未见致病菌,诊断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病人症状及影像好转。
纤维素性气管炎的诊疗进展纤维素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 cast)是指内生性异物局部或者广泛性堵塞支气管,导致肺部分或者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少见疾病,累及各个年龄阶段,又名塑型性支气管炎,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管型支气管炎和成型支气管炎,目前命名尚未统一。
临床上以周期性咯血、咯出支气管管型为特点,常引起气道阻塞,严重者可窒息,危及生命。
此病发病急骤,诊断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国内罕见报道,病因不完全明了。
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上以继发性较多见,约占80%,原发性约占20%。
常见于以下病因:(1);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肌病等;[1](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肺癌、尘肺、曲苗病等。
[2] (3)其它:H1N1甲型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白喉、嗜酸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风湿性关节炎等。
[3]依据该病气管内“管型样物质”的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纤维性支气管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炎症型和Ⅱ型非炎细胞型。
Ⅰ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气管管型由纤维素、大量的炎性细胞(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构成。
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如哮喘、支气管炎、肺不张和肺纤维性变等。
发病机制主要是呼吸道梗阻导致的缺氧引起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4]Ⅱ型非炎细胞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气管管型主要由黏液蛋白、无细胞或少量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构成。
[2]主要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病手术有关。
病理机制是心功能不全和肺静脉高压有关。
[5]Heath L因为该病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手术有关,所以认为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起发病的一个原因。
[6]但是,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有时也出现在没有任何基础病的患者身上。
总结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变态反应和腺体分泌旺盛有关。
(1)患者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呼吸道局部发生变态反应,产生炎性介质如组织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蛋白酶、补体底物等多种炎症因子,使气管支气管内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炎性物质渗出,纤维蛋白沉积于支气管内,同时还有腺体分泌亢进,产生大量黏蛋白,致使纤维蛋白、黏蛋白及血浆渗出物积滞于管腔内,在组织凝血酶、黏液腺酶作用下,随着管腔内pH值改变,分泌物逐渐脱水、浓缩、凝固成不溶性伪膜附着于支气管管壁,呈支气管树状。
急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与治疗人的一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有的疾病罕见,有的疾病比较常见,急性支气管炎就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约5%的成人及6%的儿童一年内发病至少一次。
此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所引发,一般持续2周,通常不严重,体质良好的人群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儿童、老人等,可能并发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等,因此积极预防、科学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一、一起认识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在发病早期以干咳为主,之后慢慢出现咳痰,痰液刚开始为白色粘痰,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可能出现浓痰,同时伴有发热、怕冷等症状,一些患者还可能存在喘息、气喘等症状。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呼吸道不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危害,但在受凉、劳累、巨大压力下,防护机制减弱,在接触较多病毒、细菌或者支原体之后,就容易发生急性支气管炎。
而儿童由于生理结构发育不够完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自身抵抗力较差,所以患病率更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开始走下坡路,患病的风险也比较大。
还有因肺部基础疾病、慢性肾炎、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造成免疫力降低者,他们也是高发人群。
急性支气管炎不属于法定传染病,传染性虽然没有那么强,但患者咳嗽时,仍会喷出携带病毒的飞沫,若身边的人正处于抵抗力偏弱的状态,就可能会发病。
二、急性支气管炎的预防1.注意补水,合理饮食支气管在干燥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自我净化,容易导致病毒“乘虚而入”,因此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已经口渴才想到喝水,或者一次性将大量水喝光,这些做法都不利于身体补水,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饮水1500ml,每日早晨可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注意要慢慢喝,不能一饮而尽,这样能有效帮助身体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以提高新陈代谢效率。
同时一天内要多次饮水,每次少饮,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另一方面,在急性支气管炎高发季,建议大家少吃刺激性食物,比如油炸、辛辣食物,同时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如冷饮、冰激凌等,因为这类食物易生痰,会加重气道阻塞。
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例孙慧茹;闵双风;董明敏【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0(035)006【摘要】@@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亦称急性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危急重症之一。
其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
1991年~1998年本科收治5例该病患者,现将作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8~28岁,平均15岁,其中工人1例、农民1例、学生3例。
5例中4例以"咽痛、高热3~7 d、突发呼吸困难2 h~2 d"为主诉入院;另1例以"发热、咳嗽、间断呼吸困难2月"为主诉入院。
既往身体健康。
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声嘶、混合性呼吸困难、高热、咽粘膜充血肿胀、溃烂有假膜;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不同程度的干湿性啰音;血白细胞总数>10×109L-1;入院时均拟诊为"急性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最后诊断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经病理证实)。
发病季节均在冬春两季。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入院时有2例在外院因呼吸困难已行气管切开,另3例入院后急行气管切开,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间断吸氧、气管内滴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及庆大霉素稀释痰液,雾化吸入。
治疗期间因反复出现呼吸困难而多次行气管镜检查,均自气管内取出管状脱落伪膜,最长可达10 cm。
取出物病理确诊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其中有较多纤维素,纤维网眼中有中性白细胞。
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1例为葡萄球菌,1例为溶血性链球菌,另3例无细菌生长。
【总页数】2页(P583-584)【作者】孙慧茹;闵双风;董明敏【作者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郑州 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郑州 450052;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相关文献】1.小儿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J], 杨楚;林炘;李创伟;杨东涛2.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7例死亡分析 [J], 石磊3.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1例 [J], 张全新4.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3例报告 [J], 张宇丽;张淑君;李庆红5.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J], 贾晓东;谢卫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