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关系机构和公共关系人员2
- 格式:pptx
- 大小:305.47 KB
- 文档页数:43
第三章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学习目标理解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公关的机构设置。
掌握公关意识的含义和内容,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
知道如何成为合格的公关人才,如何组建和选择公关机构。
公共关系工作是由公共关系人员及公共关系机构来完成的。
无论是公共关系人员,还是公关部、公关公司、公关协会,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首要的一点是要具备公共关系意识。
第一节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意识是组织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必要前提,是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必备基本素质的核心。
一、公共关系意识的含义公共关系意识也被称为“公共关系思想”、“公共关系观念”,是指一种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的观念和指导思想。
二、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一)尊重公众的意识尊重公众的意识,也可称为“投公众所好的意识”、“公众优先的意识”,是公关意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意识。
与公众的关系是公共关系的最基本问题,树立这样的公关意识是对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官商思想的一次革命,是进入市场经济、投入激烈竞争的一种必要的思想准备,在当前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更应加强这一点。
那么怎样才算具备了尊重公众的意识呢?(1)在组织的发展决策中,要尊重公众的需求。
43第三章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2)当组织与公众发生矛盾时,应尊重公众的权威性。
(3)为公众服务时要热情,要负责到底。
(4)于细微处体现公关意识。
(5)要主动投公众之所好。
(二)塑造形象的意识塑造形象的意识是公关传播工作的核心,其他方面的公关意识是在尊重公众意识这个逻辑核心的基础上围绕着如何塑造组织形象的实务而展开的。
这种塑造形象的意识还应当包含品牌意识,因为在现代竞争中品牌是形象的集中体现。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企业缺乏竞争,只要完成上级的计划就能生存,形象问题不突出。
可是,到了2000年,几乎所有的民用品都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组织形象与品牌特色是一个组织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是企业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公共关系构成要素一、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1、什么是社会组织人类是有目的、有组织的集合体,人类社会的生活是有组织的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组织之中。
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的组合方式,是社会大系统存在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社会组织构成的。
脱离了任何社会组织的个人和没有社会组织的社会大系统都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什么是社会组织呢?所谓社会组织,指的是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机构或社会团体。
它是一个与“个体”相对应的概念,是人们有意识地为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依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而打造的有机整体。
它有领导、有目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和职责范围,而且有工作制度和行为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组织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其存在与发展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部分。
如果我们从静态的角度来观察社会组织,就会发觉它是由若干不同的部分适当组合而构成的完整体。
各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统属关系。
比如,一个公司,是由经理室、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业务部等组成,每个部门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由这些部门的有效运行构成了公司这样一个社会组织。
而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社会组织是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功能活动体,由各部分分别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为实现共同目标,连续不断地做出集体努力的活动过程。
社会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与社会组织各部分功能的发挥有密切关系。
社会组织往往由很多相关部门构成,这些相关部门之间关系密切,在为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而努力时,各相关部门需要密切合作。
社会组织具有以下几个规定性:第一,社会组织具有目的性。
任何社会组织都有一定的目标,社会组织本身是因为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所要完成的社会分工的角色任务,就是它的工作目标。
目标是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也是确定组织原则、组织宗旨、组织章程、组织计划的基础,是职能的主体化和具体化,它对组织的全部活动起指导和制约作用,并成为识别组织性质、组织类别、组织功能的基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