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6.00 KB
- 文档页数:17
发布时间:2022-09-02 浏览量:77 次摘要:本文对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及作用、发展趋势及前沿和我国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要分析,并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的未来发展和推动其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建议1 前言动物营养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这些主要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等,以改善动物健康和促进动物高效生产,用至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饲料是畜牧业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整个畜牧业生产成本的70%摆布。
因此,动物营养学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及前沿动物营养科学,如从拉瓦希(Lavoisier)1777 年提出生物氧化学说为起点,迄今已逾220 年。
它和其它科学一样,是在人类活动中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其它相关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十九世纪为营养学的草创年代,主要反映在能量代谢与饲料的能值评定方面,同时也萌发了对蛋白质与矿物元素的研究。
二十世纪为营养科学之盛世。
这一个世纪以来,营养科学突飞猛进,揭开了新的篇章。
营养研究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正向着更深入、更全面和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营养代谢机理研究正向份子水平深入纵观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历史,50 年代以前,人们多在表观水平上研究营养素的作用,如对生长、饲料效率和发病的影响;50 年代以后,人们从表观深入到血液、组织和组织中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细胞形态、亚细胞超微结构,即深入到了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研究营养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