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20-2021学年老教材人教地理选修2 第3章 第1节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61
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分析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运用图标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归纳海水盐度的一般分布规律;分析盐度分布的“马鞍形”曲线与温度分布的“峰形”曲线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在盐度分布图上,找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并解释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海水温度及其分布是海水热量特征的直接表现,因此海水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收支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海水的热平衡。
从海水热量收支项目突破,接着指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状况的影响因素、时空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水温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最后分析海路热力性质和海洋队气温的调节作用;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是本节的重点及难点,通过读图可以直观地看到,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是由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亦即气候因素决定的。
在一些内海域,由于远离大洋,因而个性比较强,其所处地理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也迥然不同。
举例红海和波罗的海的盐度数值作为这方面的例证,通过分析其原因使学生养成合理表述、归纳总结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进行推理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浩瀚的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贸易的通道、国防的前线、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
即使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影响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重要因素。
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
本教学设计着重于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地理的理性与严谨,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地喜悦,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的情趣,给学生以成功地体验,逐步认识到地理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