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同步辅导

九年级物理同步辅导

九年级物理同步辅导
九年级物理同步辅导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九年级物理:压强(教学参考)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压强(教学参考)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相继学习了一些力的知识,今天老师想找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来讲台上比比力气,谁愿意上来呢?(比赛规则是每人一枚图钉,一块木板,看谁先钉进去谁为胜。女生拿的图钉有尖,男生的则无尖)(比赛结果是女同学先钉进去,全班学生都很吃惊) 请同学们观察并讨论一下为什么会是女生获得胜利呢?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你们的观点。(教师补充:结合上面的事例点出什么是压力和受力面积) 问题: 其实上面的问题就是关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老师和你们现在就共同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好吗? 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2.小组展示 3.小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和_____有关 三、压强 既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那么如何来表示这一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1-15章(第2版) 2

质点运动学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B 6、A 7、D 8、C 二、填空题 1、4 2、3m s ;9m s 3、2m;6m 4 /s /s 5、2 39 y x =+ 6、 7、s t ?; 02t υ? 8、6.28m; 0; 0; 6.28m/s 9、圆周运动;匀速率圆周运动 10、3.8 11、sin sin R ti R tj ωωωω-+;0;半径为R 的圆周 三、计算题 (2)(1)(2)(1)(1.5)(1)(1)00640, 1.511(2)2642x x x x t dx t dt t s s x x x x m s m s t t s υυυυυ?-=?=?= =-==?=-+-=?=?=?位移== 令第二秒内路程平均速率= m 时,=-=-2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沿平均速度x 轴负向

222 3058.365.12x y t n t n gt d a dt a g a t s m a m s m a s s υυυυ?=??=??=== ======时, 3 、222222 2464 (34)164002.5t n t n ds st t dt d s a t dt t t a R R m a s a R m a s R m υυυ= =+==++== == ===当t=2s 时m =20s

4、解: 02 3 03 00044 00223 2()3114366 v t t v x t t x dv a dt dv adt dv adt t dt v v t dx v dt dx vdt dx vdt v t dt x x v t t t t = ====+= ===+=++=++?????? 质点动力学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二、填空题 1、980J 2、9J 三、计算题 1、解:0 2 20 3 22 20 2213624t x t F a t m d tdt t dx t dt x t dx t dt W Fdx t t dt J υ υυ==========?????? 2、解:()2 21 5030145W Fdx x x dx J ==+=??

九年级化学教师用书

说明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溶液的形成 课题2溶解度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本单元说明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从教学目标来讲,涉及到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以及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单元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容,涉及的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2.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本单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4.本单元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注意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内能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热运动:(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2)分子间的斥力。 4、内能与热量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天津理工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狭义相对论答案

狭义相对论答案 一.选择题 1.D 注释: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具有相同的量值c ;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定律的表达式都相同。 2.A 注释:同时的相对性 3.A 注释:长度收缩0l l =4.D 注释:时间延缓,长度收缩 5.B 注释: 运动方向上长度收缩,从' k 系看,薄板沿x 方向收缩为a '= y 方向不变。 6.C 注释: 长度收缩公式应用前提: 两个物理事件在其中一个惯性系要同时发生. 时间延缓公式应用前提: 两个物理事件在其中一个惯性系要同一地点发生.) 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光信号从头部传到尾部,两个物理事件发生既不同时,也不在同一地点,所以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公式均不可用,需要利用洛仑兹变换求解. 注: 洛仑兹变换解题思路: 1.确定惯性系S 和S ’系, 确定物理事件 2. 将S 和S ’系的已知条件分别列出. 3.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洛仑兹变换(或逆变换)求解. 设飞船为S ’系, 物理事件1: 光信号头部发出 物理事件2: 光信号到达尾部 S ’ :100 100t x c ''?= ?= S: x ?待求 根据洛伦兹坐标逆变换 可知 x ''?= =200m 7.A 注释:2 E m c = 8.C 注释 静能2 0o E m c = ,相对论动能22 22 k o o E m c m c m c =-= - 9.C 注释:静能2 0o E m c = ,相对论动能22 22 k o o E m c m c m c =-= - 二.填空题 1.所有惯性系对于物理学定律都是等价的 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等的 2.c 注释:光速不变原理 3. t c ? 注释:略 4. c 6.0 注释:长度收缩 l l =

新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一、知识点 1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可在液 体中进行,也可在气体和固体中进行,V 气>V 液 >V 固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 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相互作用力,它们同时存在,不能抵消。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远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但并不是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3 (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3)固体很难被分开,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4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主要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状态等有关。两种正确的说法:①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一定越大。②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一定越大。 5 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用功和能量可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量。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6 (1)热传递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2)热传递最终结果:物体的末温相同。(3)热传递实质: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热量从高温传到低温(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都能发生热传递)。练习:下面每句中的热指什么,用热量、温度、内能填空:(1)摩擦生热:内能(2)今天的天气很热:温度(3)热传递:热量(4)放出热,温度降低:热量。 7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吸热或放热的多少等无关。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oC),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1oC吸热4.2×103J。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实例:①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炎热,冬季比沿海寒冷;②用热水取暧;③用循环流动的水冷却机器或机器用水作冷却剂;④傍晚向秧田灌水,白天放水;⑤用水来缓解“热岛效应”。 8 燃料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即“1循环4冲程1次功转2圈”)。其中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的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顶部是喷油嘴。 9 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体积、燃烧情况等无关。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表示完全燃烧1 kg木炭放热3.4×107J。 10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1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例:①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来;②化纤布衣裤容易打脏;③夜间脱毛衣时看见火花。摩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补充练习 第七章 力 一、填空题 1.新华社2011年6月4日电:中国选手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 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网球选手。在他将网球击出时,网球的 发生改变,主要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所示,网球拍将网球击扁,使网球的 发生改 变。 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 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3. 如图,人站在跳板上,使跳板弯曲的施力物体是 。 4.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主要构件是弹簧。如果某次错误的 使用,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再也无法恢复到零刻线,你估 计具体错误可能是 。 二、选择题 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 则可能翻倒,这说明里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6.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人提醒注意:(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量程和分度值, (3)指针是否指零,(4)指针与外壳间有没有摩擦力。这几条中,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是( ) A.(1)(2)(3) B.(2)(3)(4) C.(1)(3)(4) D.(1)(2)(4) 7.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人对跳板的压力 C.手对弓的拉力 D.磁铁对小铁的吸引力 8.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中不会发生的是( ) A.河水不会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人一条就会离开地面 D.茶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9.如图所示,研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某实验小组,将各个成员的实验结果绘制在一 个G-m图像中,其中正确的是()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10.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 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1.运动方向;运动状态;形状 2.2、4、5、7、10 3.人 4.所测量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了 5. C 6. B 7. D 8. B 9. B 10.C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填空题 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要求列举教科书以外的实例)。 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 二、选择题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运动物体的惯性比静止时的大 C.不受力的物体没的惯性 D.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4.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分子间存在着。 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内能越, 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两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能。燃料的热值是指1Kg 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或,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特性,它与燃料的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或。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和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的物质,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并转化为的装置。常见的内燃机有和。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把把能转化成能,压缩冲程把能转化成能,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次,曲轴连杆转周,飞轮转转,只有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能转化成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公式。 第三章认识电路 1.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着________________。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本领强,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束缚电子本领弱,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4.________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我们把____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根据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______极流向______极。 6.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2版)

质点动力学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二、填空题 1、980J 2、9J 三、计算题 1、解:0 02 20 3 2 2 2 02213 624t x t F a t m d tdt t dx t dt x t dx t dt W Fdx t t dt J υ υυ= ===== == = =????? ? 2、解:()2 2 1 5030145W Fdx x x dx J == +=??

质点运动学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B 6、A 7、D 8、C 二、填空题 1、4 2、3m s ;9m s 3、2m;6m 4 /s /s 5、2 39 y x = + 6、 7、s t ?; 02t υ? 8、6.28m; 0; 0; 6.28m/s 9、圆周运动;匀速率圆周运动 10、3.8 11、sin sin R ti R tj ωωωω-+ ;0;半径为R 的圆周 三、计算题 (2)(1)(2)(1)(1.5)(1)(1)00 640, 1.511(2)2642x x x x t dx t dt t s s x x x x m s m s t t s υυυυυ?-=?=?= =-==?=-+-=?=?=? 位移== 令第二秒内路程平均速率= m 时,=-=-2s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沿平均速度x 轴负向

刚体定轴转动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 2、(C )3(C )4、(A )5、 (C) 6、 (C) 7、(B ) 8、(A ) 9、(B ) 10、(B ) 二、填空题 1、答:刚体的质量、刚体的质量分布、刚体的转轴的位置。 2、14ml 2 3、 l g 43, l g 23 4、 2ω0 5、 ω ωωω--B A A J ) ( 6、 ML m 23v .7、 L 76v 8、 02 ωmr J J + 三、计算题 1、解:对水桶和圆柱形辘轳分别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列方程 mg -T =ma ① 1分 TR =J β ② 1分 a =R β ③ 1分 由此可得 T =m (g -a )=m ?? ??? ???? ? ?-J TR g /2 那么 mg J mR T =??? ? ? ?+2 1 将 J = 2 1MR 2 代入上式,得 m M m M g T 2+= 2分 图2分 2、解:(1) 各物体受力情况如图 图2分 T -mg =ma 1分 mg -T '=m a ' 1分 T ' (3r )-Tr =14mr 2β 2分 a =r β 1分 a '=(3r )β 1分 由上述方程组解得: β=g / (12r )=16.33 rad 2s -2 2分 3、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转动定律βJ M =得: 水平位置时: l g ml mgl = =00 2 ββ 5分 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时: ' a ' m ′g

2015版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师用书:9.5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整合与评价 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解析】首先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故A、D图象是非晶体的图象;再次分清熔化是固体→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而凝固过程则恰好相反,故C对。 【答案】C 2.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 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 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解析】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体积都不易被压缩,选项B正确。 【答案】B 3.晶体吸收一定热量后()。 A.温度一定升高 B.晶体的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温度和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D.可能温度升高,也可能状态发生变化 【解析】晶体吸收热量后在熔化前状态不变,温度升高,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状态变化,故A、B、C错,D对。 【答案】D 4.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解析】由图象可知曲线M表示晶体,bc段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对;N表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由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逐步熔化的,因此C、D错。 【答案】B 5.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方向与液面相平行 B.表面张力是液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宏观体现 C.表面层里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初三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点

初三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点 一、电路知识归纳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我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我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 同种电荷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所以若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则两个小球必带同种电荷, 若两小球相互吸引,则可能两球带一种电荷,也可能一球带电,另一小球不带电。 4 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 静电应用: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7 静电防护:油罐车尾部常拖着一条铁链,绒毛加工车间要对车间空气加湿,避雷针。 8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9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10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等组成,缺一不可。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1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13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短路时电流过大容易烧坏电源或引起火灾。 14 电路图:用电学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5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 都没有电流通过) 16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 的) 17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18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

2018届三维设计教师用书(物理)

教材回顾(一)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和参考系 1.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特性 [(判断正误) 1.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2.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3.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4.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答案:1.× 2.√ 3.× 4.× 二、位移和路程

注意:速度的方向才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运动的方向,如物体在竖 直上抛运动的下落阶段(仍位于抛出点上方),位移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小题速验](判断正误) 1.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2.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 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 4.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 答案:1.× 2.√ 3.× 4.×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2.平均速度:位移与物体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是矢量,只能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 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4.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v ′=s t 。 [深化理解] 平均速度注意点 1.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2.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3.物体运动的不同阶段,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求解平均速度必须 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小题速验]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上期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分子力: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运动和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内能及改变 二、内能 .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与机械能不同。(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是不可能没有内能) 3、内能的改变 三、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就叫这种物质的比热。 1、比热大表示物质吸热本领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大的物质温度改变小,比热小的物质温度改变大。记住水的比热:C 水=×103J/(kg.℃)。水的比热大,常用于冷却剂 2、热量计算:t Cm Q ?=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 一、热机 1、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叫热机 2、热机分为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 3 4、内燃机工作原理: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q):1千克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 3、热机的效率:总 有q q = η 因为氢气的热值高,常用于火箭的燃料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路 1、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 ( 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电路的工作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正常工作);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不能工作,无电流,灯不亮); 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或用电器的两端连通。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 ~ 4、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2)、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5、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分支);各支路互不影响,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的支路 — 判断: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路走一圈,回到负极,如只有一条,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6、电路的连接方法(分割法) 如果只有一条电路,从电源正极依次连接到电源的负极;如果有多条电路并联(分支),利用分割的思想,把多条并联的电路分割成一条一条的,再分别从电源正极连接;如有电压表,放在最后连接。(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 二、电流 1、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4、验电器: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5、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6、导体和绝缘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木柴; 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7、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电源提供) 电路闭合 8、电流的强弱(I ) 单位:安培,符号A ,还有毫安(mA)、微安(μA ) 1A =1000mA 9、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符号 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小量程:0~,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大量程: 0~3A, 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电流表的使用 》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大量程进行试触)。量程选择过大,指针偏转角度很小;量程选择过小,指针偏转角度超出刻度范围 (4)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极(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烧毁电源和电流表) 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 一、电压(U)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m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 \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热传递(能量的转移) 。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 (对水加热、考太阳暖和) 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水冷却) 【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摩擦生热)

天津理工大学物理同步训练光的衍射答案

光的衍射答案(同步训练第48页至51页) 一.选择题 1. D 注释: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光波在传播过程中,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某点相遇时,相遇点的光振动是这些子波相干叠加的结果 2. A 注释: 由公式 (1,2,3,) sin (21) (1,2,3,) 2 k k b k k λθλ ±=?? =?±+=?? 暗纹明纹可知,当波长一定时,对于某级条纹,缝宽b 变大时,衍射角变小. 3. B 注释:sin /2 b N θ λ= 4. D 注释:BC 长度即为光程差 将k=2代入衍射暗纹条件 sin B C b k θλ==±即可 5. C 注释:两侧两个第一级暗纹间距即为中央明纹宽度,公式2f x b λ?= 6. B 注释:缺级 ' b b k b k '+= 7. A 注释:光栅方程sin d k θλ=±,衍射角与波长之间正比关系,紫光波长最短,衍射 角最小,离中央明纹最近。 8. D 注释:光栅方程sin d k θλ=±,当光栅常数量级与波长量级相当时,最精确。 9. C 注释:光栅衍射主明纹条件sin d k θλ=± 10.B 注释:光学仪器分辨本领1 1.22R D R θλ == 二.填空题 1.4 610m -?, 600nm ; 注释:由公式 (1,2,3,) sin (21) (1,2,3,) 2 k k b k k λθλ ±=??=?±+=?? 暗纹明纹 2. 10, 第二级明(只填“明”也可以); 注释: (1,2,3,) sin (21) (1,2,3,) 2 k k b k k λθλ ±=?? =?±+=? ? 暗纹 明纹 和sin /2b N θλ= 3. 0.10mm ; 注释: (1,2,3, ) (21) (1,2,3, )2k f k k b x f k k b λλ? ±=??=??±+=?? 暗纹明纹 4. 0.5m ;注释:中央明纹宽度,公式2f x b λ?= 5. 0,±1,±3,......... ; 注释: 缺级 ' b b k b k '+= ,除去缺级的,其他的可以观察到。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期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分子力: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证明分子在运动和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的热运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内能及改变 二、内能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与机械能不同。(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是不可能没有内能) 3、内能的改变 三、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就叫这种物质的比热。 1、比热大表示物质吸热本领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大的物质温度改变小,比热 小的物质温度改变大。记住水的比热:C 水=4.2×103J/(kg.℃)。水的比热大,常用于冷却剂 2、热量计算:t Cm Q ?=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叫热机 2、热机分为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 3、内燃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工作原理: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q):1千克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 3、热机的效率:总 有q q = η 因为氢气的热值高,常用于火箭的燃料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路 1、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 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电路的工作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正常工作);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不能工作,无电流,灯不亮); 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或用电器的两端连通。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 4、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常用的符号如下: (2)、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5、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分支);各支路互不影响,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的支路 判断: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路走一圈,回到负极,如只有一条,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6、电路的连接方法(分割法) 如果只有一条电路,从电源正极依次连接到电源的负极;如果有多条电路并联(分支),利用分割的思想,把多条并联的电路分割成一条一条的,再分别从电源正极连接;如有电压表,放在最后连接。(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 二、电流 1、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4、验电器: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5、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 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6、导体和绝缘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木柴; 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7、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形成电流的条件:电压(电源提供) 电路闭合 8、电流的强弱(I ) 单位:安培,符号A ,还有毫安(mA)、微安(μA ) 1A =1000mA 9、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符号 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小量程:0~0.6A ,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 大量程: 0~3A, 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A 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大量程进行试触)。量程选择过大,指针偏转角度很小;量程选择过小,指针偏转角度超出刻度范围 (4)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极(这样会造成电源短路,烧毁电源和电流表) 第十六章《电压 电阻》 一、电压(U)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mV 热传递(能量的转移) 做 功(能量的转化)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 (对水加热、考太阳暖和) 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水冷却)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摩擦生热)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水蒸气推动瓶塞运动而产生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