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第六章抽样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灵活性原则

B.可靠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目的的在于

A.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了解抽样总体全面情况

3.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对象不同

D.调查的误差不同

4.抽样调查中

A.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

C.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D.既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

5.抽样调查是建立在下列哪一理论的基础上?

A.数学理论

B.统计理论

C.概率论大数定律

D.经济理论

6.抽样误差是指

A.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B.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C.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D.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7.重复抽样误差与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无关

8.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围

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成数)的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围的

指标是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概率保证程度

D.抽样极限误差

11.抽样极限误差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A.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大

B.抽样极限误差越小,概率保证程度越大

C.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小

D.抽样极限误差不变,概率保证程度越小

12.当抽样误差围扩大时,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将

A.保持不变

B.随之缩小

C.随之扩大

D.无法确定

1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

A.越小越好

B.取决于同统一的抽样比例

C.越大越好

D.取决于对抽样估计的可靠性的要求

1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

高到95.45%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必要的样本容量应该

A.增加1倍

B.增加2倍

C.增加3倍

D.减少2倍

15.当概率保证程度为0.6827时,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

差的关系是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

1.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

则抽样单位数应该

A.增加25%

B.增加78%

C.增加1.78%

D.减少25%

17.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

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C.缩小为原来的1/4倍

D.缩小为原来的1/2倍

18.抽样估计的无偏性标准是指

A.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B.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D.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19.抽样估计的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

A.抽样指标小于总体指标

B.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C.抽样指标大于总体指标

D.抽样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18.抽样估计的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

量的方差相比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无关

21.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

C.代表性误差

D.系统性误差

22.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的关系是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23.成数与成数方差的关系是

A.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5,成数的方差越大

B.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25,成数的方差越大

C.成数的数值越接近1,成数的方差越大

D.成数的数值越接近0,成数的方差越大

24.抽样误差的大小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C.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

25.一个全及总体

A.只能抽取一个样本

B.可以抽取多个样本

C.只能计算一个指标

D.可以计算多个指标

26.在抽样调查中

A.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

B.样本是唯一确定的

C.全及指标只能有一个

D.样本指标只能有一个

27.抽样估计中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的相应概率度为

A.2

B.3

C.1.96

D.1

28.抽样单位数与抽样误差的关系为

A.正比

B.反比

C.反向

D.相等

29.抽样误差与标准差的关系为

A.正比

B.反比

C.反向

D.相等

30.抽样单位数与标准差的关系为

A.正比

B.反比

C.反向

D.相等

31.抽样单位数与概率度的关系为

A.反比

B.正比

C.反向

D.相等

19.事先确定总体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

随机数表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

A.纯随机抽样

B.机诫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0.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再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取必要的单位数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

A.纯随机抽样

B.机诫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1.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

A.纯随机抽样

B.机诫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22.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再以群为单位从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些群,对中选群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的组织方式称为

A.纯随机抽样

B.机诫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36.影响类型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组间方差

B.组方差

C.总体方差

D.样本方差

37.影响整群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群间方差

B.群方差

C.总体方差

D.样本方差

38.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点方法是

A.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纯随机抽样

39.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40.当总体单位数不很多且各单位间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类型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41.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A.小于10

B.不大于10

C.小于30

D.大于30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是

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B.全面调查方法

C.非全面调查方法

D.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

E.典型调查方法

2.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A.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抽样调查必然产生误差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E.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全面情况

3.抽样误差

A.是不可避免的

B.是可以事先计算的

C.其大小是可以控制

D.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

E.只能在调查结束之后才能计算

4.抽样调查适用于

A.无法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

B.检查和修正全面调查资料

C.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D.对某些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

E.适用于任何调查

5.抽样调查的全及指标包括

A.全及平均数和成数

B.总体数量标志标准差及方差

C.样本平均数和成数

D.样本数量标志标准差及方差

E.总体是非标志标准差及方差

6.抽样调查是

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

C.登记性误差

D.系统性误差

E.偶然性误差

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样本容量

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C.抽样方法

D.抽样组织方式

E.样本指标值的大小

8.抽样方法按照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重复抽样

E.不重复抽样

9.抽样估计的方法有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直接估计

D.间接估计

E.随意估计

10.抽样估计的特点是

A.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

B.在逻辑上运用演绎推理

C.必然存在抽样误差

D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

E.在方法上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

11.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优良标准包括

A.准确性

B.有效性

C.无偏性

D.一致性

E.全面性

12.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A.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E.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13.区间估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概率度

B.点估计值(样本平均数或成数)

C.显著水平

D.抽样极限误差

E.估计标准误差

14.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A.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

B.允许的极限误差大小

C.抽样方法

D.抽样组织方式

E.概率保证程度

15.为了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

A.扩大估计值的误差围

B.降低概率度

C.提高概率度

D.缩小估计值的误差围

E.增加样本容量

16.影响类型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类型组数的多少

B.样本单位数目的多少

C.类型组方差的大小

D.类型组间方差的大小

E.总体方差的大小

17.影响整群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全部群数的多少

B.样本群数的多少

C.群方差的大小

D.群间方差的大小

E.抽样方法

18.在区间估计中,保证程度与准确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A.保证程度高,准确程度亦高

B.保证程度低,准确程度高

C.保证程度低,准确程度亦低

D.保证程度高,准确程度低

E.不能确定

19.抽样平均误差是

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

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C.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D.样本指标的平均差

E.样本指标的平均数

20.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围称作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抽样极限误差

D.样本方差

E.允许误差

21.纯随机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有

22.对总体指标作区间估计的计算公式是

A.x-△x ≤X ≤x+△x

B.p-△P ≤P ≤p+△P

C.X-△x ≤x ≤X+△x

D.P-△P ≤p ≤P+△P

E.P=P ±△P 或X=x ±△x

三、填空题

1.抽样调查是按照 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 进行调查,然后用 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研究。

2.抽样调查既是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也是对调查对象进行科 学的 的方法。

3.抽样调查必然会产生抽样误差,但这个误差可以 并 。

4.按照随机原则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单位组成的小总体称 作 。

5.全及总体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及总体单位 数的比重称作 。

6.样本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 。

7.抽样调查是建立在概率论 基础

上的。

8.抽样误差实质是指样本指标与 的差 数。

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所有样本指标的 。

10.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总是 重复抽样平均误 差。

11.在纯随机抽样情况下,重复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复抽样平均 误差相差 。

12.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三个要求,它们是 、 和 。

13.抽样估计有两种方法,即 和 。

14.区间估计的三要素分别是 、 和 。

15.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 的 。

16.抽样组织方式中最基本的是 。

17.类型抽样的特点是它把 和 结合起来。

18.影响类型抽样误差的总方差是 。

19.影响整群抽样误差的方差是 。 )

/1()

1(.)1(.)

1(.)/1(..22

2

N n n p p E n p p D n n

N n C N n n B n A p p x x x --=-=--=-==μμσ

μσμσμ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 总体则是不确定的。(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X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 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V )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原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 差等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 率保证程度。(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2

贾俊平统计学(第六版)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2、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汇总、处理、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统计学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个有什么特点?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数值。 按收集方法不同。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不控制条件; 社会经济领域 实验数据:在试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控制条件;自然科学领域。 按时间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收集的数据。 4、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全部研究个体的集合,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围、数目判定)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平均数、标准差、比例等) 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平均数、标准差、比例等) 变量:是说明样本某种特征的概念,其特点: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结果会呈现出差别或变化。(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质量等级等)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5、变量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取值是分类数据。 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取值是顺序数据 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可数值的变量。(企业个数、产品数量) 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年龄、温度、零件尺寸误差)7、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等。 8、请举出应用统计学的几个领域。 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制定等;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生物领域等。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A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D亩产量与施肥量 2.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r <+∞ B -1≤r≤+1 C -1< r < +1 D 0≤r≤+1 3.年劳动生产率x(干元)和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1 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a+bx。经计算,方程为?=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a值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和b值都是不对的 D a值和b值都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 A 8 B 0.32 C 2 D 12.5 8.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的 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_统计学概论第六版习题集总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威廉·配弟、约翰·格朗特 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3.数量对比分析 4.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5.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 6.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7.信息、咨询、监督 8.同质性 9.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10.研究目的、总体单位 11.这些单位必须是同质的 12.属性、特征 13.变量、变量值 14.总体单位、总体 15.是否连续、离散、性质 二、是非题 1.非2.非3.是4.非5.是6.非7.是8.是9.是10.非11.非12.非13.非14.是15.非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C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13.C 14.A 15.A 四、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ABE 4.ABCD 5.BCDE 6.AC 7.ABCDE 8.BD 9.AB 10.ABCD 11.BD 12.ABCD 13.BD 14.ABD 15.ABC 五、简答题 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2.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 3. 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4. 经常性一次性 5. 调查任务和目的调查项目组织实施计划 6. 单一表一览表 7. 基层填报单位综合填报单位 8. 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9. 单一一览 二、是非题 1.是 2.是 3.非 4.是 5.非 6.是 7.是 8.非 9.是 10.是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C 4. A 5. B 6. C 7. B 8. D 9. C 10. B 四、多项选择题 1. BCE 2. ABCDE 3. ADE 4. ADE 5.ACDE 6. ABD 7. BCDE 8. ABE 9.ACD 五、简答题 略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汇总选择分组标志 2.资料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编制统计表 3.不同相同 4.频率比率(或频率) 5.全距组距 6.上限以下 7.组中值均匀 8.离散连续重叠分组 9.手工汇总电子计算机汇总 10.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体系 11.主词宾词

统计学第六章假设习题检验答案

二 单选 1-5ABABC 6-10 ACDAB 11-15 BABBD 16-20 DBDAD 21-25CCCAA 26-30 BABAD 31-35 CBADA 36-40DADAC 三 计算分析 6.1 解: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5:0=μH ,5:1≠μH (1)检验统计量18.350/2.05 91.4-=-=z <58.2005.02-==-z z α,所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该批元件的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2)利用P 值决策。用【NORMSDIST 】计算出18.3-=z 的P 值为0.00146<α=0.01,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批元件的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与统计量决策结果一致。 6.2解:(1)70:0=μH ,70:1≠μH 。 (2)样本数据表明应该拒绝原假设时,意味着该生产线生产的玻璃纸平均横向延伸率不符合规格,必须对生产线进行调整。 (3)样本数据无法支持拒绝原假设时意味着质量控制监督人员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该生产线所处状态不正常,无需停产调整。 6.3解:(1)发生第一类错误指的是实际上奖励计划并未提高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额,而公 司董事长却认为它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额,这将导致公司错误的推行新的奖 励计划,却无法获得更高的销售额。 (2)发生第二类错误指的是实际上奖励计划提高了销售人员的平均销售额,公司董事 长却没有意识到,这将使公司错过推行新的奖励计划的机会,也就无法进一步提高 销售额。 6.4 解: 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12:0≥μH ,12:1<μH ; (1)检验统计量83.1253.012 89.11-=-=z <65.105.0-==-z z α,在5%的显著性水平 下,拒绝原假设,既有足够的证据认为新的教学方法使100米成绩有所提高。 (2)利用P 值决策。用【NORMSDIST 】计算出83.1-=z 的P 值为0. 0337<α=0.05, 拒绝原假设,有足够的证据认为新的教学方法使100米成绩有所提高,与统计量决策结果一致。 6.5 解: 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为: 400:0≤μH ;400:1>μH (1)检验的临界值是645.105.0=z ,检验统计量645.133.325/130400 420=>=-=αz ,所以 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该化肥能够使小麦增产。 (2)利用P 值决策。用【NORMSDIST 】计算出33.3=z 的P 值为0.0004<α=0.05,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该化肥能够使小麦增产,与统计量决策结果一致。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总 体则就是不确定的。( V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 X )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与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就是确定的、唯一 的。(X )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 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 X ) 6.抽样平均误差就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就是表明抽样估 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 V ) 10.抽样推断就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就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11.重复抽样时,其她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就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 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与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 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就是表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 概率保证程度。(V )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统计学第六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的函数关系就是( ) A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 C家庭的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D亩产量与施肥量 2.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 A -∞< r <+∞ B -1≤r≤+1 C -1< r < +1 D 0≤r≤+1 3.年劳动生产率x(干元)与工人工资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4.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 ) A +1 B -1 C 0、5 D 1 5.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符号就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 ) A线性相关还就是非线性相关 B正相关还就是负相关 C完全相关还就是不完全相关 D单相关还就是复相关 6.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a+bx。经计算,方程为?=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 A a值就是明显不对的 B b值就是明显不对的 C a值与b值都就是不对的 D a值与b值都就是正确的 7.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均方差为2,因变量均方差为5,而相关系数为0、8时,则其回归系数为:( ) A 8 B 0.32 C 2 D 12.5 8.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A都就是随机的 B都不就是随机的 C一个就是随机的,一个不就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9.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与平均单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的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第六版部分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4.6 解:先计算出各组组中值如下: 4.8 解: ⑴ ⑵体重的平均数 体重的标准差 ⑶ 55—65kg 相当于μ-1σ到μ+1σ 根据经验法则:大约有68%的人体重在此范围内。 ⑷ 40—60kg 相当于μ-2σ到μ+2σ 2501935030450425501865011426.7120116.5 i M f x f s ?+?+?+?+?=====∑∑ 大。所以,女生的体重差异===离散系数===离散系数女 男10 .010 1 505v 08.012 1 605v =μσ=μσσσ) (1102.250)(1322.260磅=磅=女男=?μ=?μ) (112.25磅==?σ

根据经验法则:大约有95%的人体重在此范围内。 4.9 解: 在A 项测试中得115分,其标准分数为: 在B 项测试中得425分,其标准分数为: 所以,在A 项中的成绩理想。 4.11 解: 成年组的标准差为: 幼儿组的标准差为: 所以,幼儿组身高差异大。 115 100 115X Z =-=σμ-=5.050 400425X Z =-=σμ-= 172.1 4.24.2 2.4%172.1s x x n s s V x = == ====∑ 71.3 2.52.5 3.5% 71.3s x x n s s V x = =====∑

第七章 参数估计 7.7 根据题意:N=7500,n=36(大样本) 总体标准差σ未知,可以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 32 .336 4.119n x x ===∑样本均值 2 1.61 s z α= =样本标准差: 边际误差为:22222 90 1.645 1.6451.61 1.6450.446 3.320.44 (2.883.76)95 1.9699 2.58(2.803.84)(2.634.01) z z x z z z ααααα==?=±=±置信水平%时,=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为: ,同理,置信水平%时,=;置信水平%时,=平均上网时间的置信区间分别为:,;,

统计学作业抽样推断

第六章抽样推断 单项选择题 1.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 计算和控制误差 B. 了於总休门占忖况C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 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随意原则 B. 可比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 I?琳,Q!l] 3. 下列属于抽样调查的事项有(I, A.勾了测卫丫、川勺1上1弍交.炖们剧対:—y 丨ii悄一爪匚人进i「讥育 B. 为了解某大学生食堂卫生状况,对该校的一个食堂进行了调查 c.对某城市居民1%旳宗應询&,以妙.工玄城liji/- /■:旳消赞水半 D. *4找可】个分,"I帆俱一人分!甘讦讦杳,L):佟研究该「術渐和L徴杲 4. 无偏性是指(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B.fl-木平均数询平均K^T总体平均数 c .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D. 样木成数需」血依成敖 5. 一致性是指当样本的单位数充分大时,抽样指标( A.小于总体指标 B.等于总体指标 C .大于总体指标 D.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6. 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有()。 A.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C .两者相等 D. 不计 7. 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抽样误差 B. 登记误差 C.代表性误差 D. 系號件汉辛 8. 对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不重复的随机抽样调查,抽查的工人人数一样,两工厂工人工资方差相同,但第二个厂工人数比第一个厂工人数整整多一倍。抽样平均误差(汇 A.第一工厂大 B. 第二个工厂大 C .两工厂一样大D. 无f ■.浪「I沽壬 9. 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L A.平均数 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去丸数 10. 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是( A.两者相等 B. 两者不等 C.前者小于后者 D. IPJ 11. 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生物统计学第六章

第六章参数估计 6.1以每天每千克体重52 mol 5-羟色胺处理家兔 14天后,对血液中血清素含量的影响如下表[9]: y/(g · L-1)s/(g · L-1)n 对照组 4.200.3512 建立对照组和5-羟色胺处理组平均数差的0.95置信限。 答:程序如下: options nodate; data common; alpha=0.05; input n1 m1 s1 n2 m2 s2; dfa=n1-1; dfb=n2-1; vara=s1**2; varb=s2**2; if vara>varb then F=vara/varb; else F=varb/vara; if vara>varb then Futailp=1-probf(F,dfa,dfb); else Futailp=1-probf(F,dfb,dfa); df=n1+n2-2; t=tinv(1-alpha/2,df); d=abs(m1-m2); lcldmseq=d-t*sqrt(((dfa*vara+dfb*varb)/(dfa+dfb))*(1/n1+1 /n2)); ucldmseq=d+t*sqrt(((dfa*vara+dfb*varb)/(dfa+dfb))*(1/n1+1 /n2));

k=vara/n1/(vara/n1+varb/n2); df0=1/(k**2/dfa+(1-K)**2/dfb); t0=tinv(1-alpha/2,df0); lcldmsun=d-t0*sqrt(vara/n1+varb/n2); ucldmsun=d+t0*sqrt(vara/n1+varb/n2); cards; 12 4.20 0.35 9 8.49 0.37 ; proc print; id f; var Futailp alpha lcldmseq ucldmseq lcldmsun ucldmsun; title1 'Confidence Limits on the Difference of Means'; title2 'for Non-Primal Data'; run; 结果见下表: Confidence Limits on the Difference of Means for Non-Primal Data F FUTAILP ALPHA LCLDMSEQ UCLDMSEQ LCLDMSUN UCLDMSUN 1.11755 0.42066 0.05 3.95907 4.62093 3.95336 4.62664 首先,方差是具齐性的。在方差具齐性的情况下,平均数差的0.95置信下限为3.959 07,置信上限为4.620 93。0.95置信区间为3.959 07 ~ 4.620 93。

统计学(第六版)贾俊平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1 (1)数值型变量。 (2)分类变量。 (3)离散型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 (1)总体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集合;样本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集合。 (2)参数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统计量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1.3 (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的集合。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1.4 (1)总体是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集合。 (2)分类变量。 (3)参数是所有在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参数 (5)推断统计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始信息已经存在,是由别人调查和实验得来的,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称为“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时需要注意: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资料的目的、搜集资料的途径、搜集资料的时间,要注意数据的定义、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在引用二手资料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概率抽样的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 3.调查中搜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搜集数据的方法? 实验式、观察式等。 4. 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调查个有什么利弊? 自填式优点:调查组织者管理容易,成本低,可以进行较大规模调查,对被调查者可以刻选择方便时间答卷,减少回答敏感问题的压力。缺点:返回率低,调查时间长,在数据搜

(完整版)贾俊平统计学[第六版]思考题答案解析.docx

第一章: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2、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汇总、处理、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3、统计学据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个有什么特点?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结果表现为数值。 按收集方法不同。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不控制条件; 社会经济领域 实验数据:在试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控制条件;自然科学领域。 按时间不同,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收集的数据。 4、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全部研究个体的集合,包括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范围、数目判定)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平均数、标准差、比例等) 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平均数、标准差、比例等) 变量:是说明样本某种特征的概念,其特点: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结果会呈现出差别或变化。(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质量等级等)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 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 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5、变量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取值是分类数据。 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取值是顺序数据 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可数值的变量。(企业个数、产品数量) 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年龄、温度、零件尺寸误差)7、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市场调查、人口普查等。 8、请举出应用统计学的几个领域。 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分析、政府政策制定等;自然科学中的物理、生物领域等。

统计学(第六版)贾俊平——-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1 (1)数值型变量。 (2)分类变量。 (3)离散型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 (1)总体就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得集合;样本就是抽中得2000个职工家庭得集合。 (2)参数就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得年人均收入;统计量就是抽中得2000个职工家庭得年人均收入。 1、3 (1)总体就是所有IT从业者得集合。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1、4 (1)总体就是所有在网上购物得消费者得集合。 (2)分类变量。 (3)参数就是所有在网上购物者得月平均花费。 (4)参数 (5)推断统计方法。 第二章数据得搜集 1、什么就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与研究内容有关得原始信息已经存在,就是由别人调查与实验得来得,并会被我们利用得资料称为“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时需要注意:资料得原始搜集人、搜集资料得目得、搜集资料得途径、搜集资料得时间,要注意数据得定义、含义、计算口径与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在引用二手资料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得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就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得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得概率,概率抽样得技术含量与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得目得在于掌握与研究总体得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得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就是指抽取样本时不就是依据随机原则,而就是根据研究目得对数据得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得专业技术要求不就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得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得数量分析提供准备。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得概念测试。 3、调查中搜集数据得方法主要有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搜集数据得方法? 实验式、观察式等。 4、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调查个有什么利弊? 自填式优点:调查组织者管理容易,成本低,可以进行较大规模调查,对被调查者可以刻选择方便时间答卷,减少回答敏感问题得压力。缺点:返回率低,调查时间长,在数据搜集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调整。 面谈式优点:回答率高,数据质量高,在数据搜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可以充分发挥调查员得作用。缺点:成本比较高,对调查过程得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对于敏感问题,被访者会有压力。 电话式优点:速度快,对调查员比较安全,对访问过程得控制比较容易,缺点:实施地区有限,调查时间不宜过长,问卷要简单,被访者不愿回答时,不宜劝服。 5、请举出(或设计)几个实验数据得例子。 不同饲料对牲畜增重有无影响,新旧技术得机器对组装同一产品所需时间得影响。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_抽样调查

第六章抽样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灵活性原则 B.可靠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目的的在于 A.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了解抽样总体全面情况 3.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对象不同 D.调查的误差不同 4.抽样调查中 A.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 C.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D.既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 5.抽样调查是建立在下列哪一理论的基础上? A.数学理论 B.统计理论 C.概率论大数定律 D.经济理论 6.抽样误差是指 A.计算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 B.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C.调查中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D.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7.重复抽样误差与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无关 8.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围 9.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成数)的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1.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围的 指标是 A.抽样误差 B.抽样平均误差 C.概率保证程度 D.抽样极限误差 11.抽样极限误差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概率保证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A.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大 B.抽样极限误差越小,概率保证程度越大 C.抽样极限误差越大,概率保证程度越小 D.抽样极限误差不变,概率保证程度越小 12.当抽样误差围扩大时,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将 A.保持不变 B.随之缩小 C.随之扩大 D.无法确定

统计学课后习题第六章 贾俊平等

第六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6.1 调节一个装瓶机使其对每个瓶子的灌装量均值为μ盎司,通过观察这台装瓶机对每个瓶子的灌装量服从标准差 1.0σ=盎司的正态分布。随机抽取由这台机器灌装的9个瓶子形成一个样本,并测定每个瓶子的灌装量。试确定样本均值偏离总体均值不超过0.3盎司的概率。 解:总体方差知道的情况下,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2,N n σμ的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标准化得到标准正态分布: x ()0,1N ,因此,样本均值不超过总体均值的概率P 为: ()0.3P x μ-≤ =P ?≤ =x P ??≤≤ =()0.90.9P z -≤≤=2()0.9φ-1,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0.9φ=0.8159 因此,() 0.3P x μ-≤=0.6318 6.2 ()0.3P Y μ-≤ =P ?≤ =x P ??≤≤ =(||P z ≤ =(21φ-=0.95 查表得: 1.96= 因此n=43 6.3 1Z ,2Z ,……,6Z 表示从标准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n=6的一个样本,试确定 常数b ,使得6210.95i i P Z b =??≤= ??? ∑ 解:由于卡方分布是由标准正态分布的平方和构成的: 设Z 1,Z 2,……,Z n 是来自总体N (0,1)的样本,则统计量 222212χ=+++n Z Z Z 服从自由度为n 的χ2分布,记为χ2~ χ2(n ) 因此,令622 1i i Z χ==∑,则()62 22 16i i Z χχ==∑,那么由概率6210.95i i P Z b =??≤= ???∑,可知: b=()210.956χ-,查概率表得:b=12.59 6.4 在习题6.1中,假定装瓶机对瓶子的灌装量服从方差21σ=的标准正态分布。假定我们计划随机抽取10个瓶子组成样本,观测每个瓶子的灌装量,得到10个观测值,用这10个观测值我们可以求出样本方差2221 1(())1n i i S S Y Y n ==--∑,确定一个合适的范围使得有较大的概率保证S 2落入其中是有用的,试求b 1,b 2,使得 212()0.90p b S b ≤≤= 解:更加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知识可知,样本统计量: 2 22(1)~(1) n s n χσ-- 此处,n=10,21σ=,所以统计量 2 2222(1)(101)9~(1)1 n s s s n χσ--==- 根据卡方分布的可知: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 二、计算与分析 1 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 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E 6. E 7. E 8. A 9. D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1[参考答案] 不正确,因为此百分比是构成比,不是率,要知道男女谁更易患病,需得到1290名职工中的男女比例,然后分别计算男女患病率。 2[参考答案] 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除各年龄段的调查人数得到死亡率。 3[参考答案] 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型肝炎的新病例数除以同时期内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人口数得到发病率。 第五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统计学(第六版)贾俊平-课后习题及答案

目录 第一章P10 (1) 第二章P34 (2) 第三章P66 (3) 第四章P94 (8) 第七章P176 (11) 第八章P212 (15) 第10 章P258 (17) 第11 章P291 (21) 第13 章P348 (26) 第14 章P376 (30) 第一章P10 一、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1.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8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9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1 指出下面变量的类型:(1)年龄(2)性别(3)汽车产量(4)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 中立、反对)(5)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1)数值型变量。(2)分类变量。(3)离散型变量。(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 1.2 某研究部门准备抽取 2000 个职工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要求:(1)描述总体和样本。(2)指出参数和统计量。 (1)总体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集合;样本是抽中的 2000 个职工家庭的集合。 (2)参数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统计量是抽中的 2000 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1.3 一家研究机构从 IT 从业者中随机抽取 1000 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 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 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4)这一研究涉及截面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 (1)总体是所有 IT 从业者的集合。(2)数值型变量。(3)分类变量。(4)截面数据。 1.4 一项 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 200 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 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3)研究者关心的参数是什么?(4)“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 200 元”是参数还是统计量?(5)研究者所使用的主要是描述性统计方法还是推断行统计方法?

贾俊平第六版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张云飞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3.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述的。 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虽然也有列别,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此也可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用数值来表现的,因此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我们欲了解某市的中学教育情况,那么该市的所有中学则构成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所中学都是一个个体,我们若从全市中学中按某种抽样规则抽出了10所中学,则这10所中学就构成了一个样本。在这项调查中我们可能会对升学率感兴趣,那么升学率就是一个变量。我们通常关心的是全市的平均升学率,这里这个平均值就是一个参数,而此时我们只有样本的有关升学率的数据,用此样本计算的平均值就是统计量。 6.变量可以分为哪几类 分类变量:一个变量由分类数据来记录就称为分类变量。 顺序变量:一个变量由顺序数据来记录就称为顺序变量。 数值型变量:一个变量由数值型数据来记录就称为数值型变量。 离散变量: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例举。 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例举。 (当离散变量的取值很多时,也可以将离散变量当作连续变量来处理) 7. 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8.请列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人口普查,商场民意调查等。 9.请列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国民经济核算与研究;市场调查分析;社会公共事业统计领域;金融市场领域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