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利润表-带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或收益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种,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
利润表的计算公式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销售收入(Sales Revenue):表示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
减:销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COGS):表示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毛利润(Gross Profit)=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减:营业费用(Operating Expenses):表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行政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操作利润(Operating Profit)= 毛利润-营业费用
加/减:其他收入和费用(Other Income and Expenses):表示不属于常规经营活动的收入和费用,如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投资收益等。
润益前税利(Profit Before Tax)= 操作利润+ 其他收入-其他费用
减:所得税(Income Tax):表示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
净利润(Net Profit)= 润益前税利-所得税
以上是利润表的一般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利润表计算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会计准则和报告要求而有所差异。
此外,企业还需遵循会计原则和会计政策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识别和计量方式。
表12—4 利润表
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其他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
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
(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
4、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6、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
六、综合收益总额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利润表模板下载为大家提供最新的利润表模板下载,利润表大家在日常的财务统计中都会用到,对我们分析产品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利润表模版。
表格主要项目简介:
一、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减: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其他转入
六、可供分配的利润
减: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提取储备基金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利润归还投资
七、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应付优先股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八、未分配利润
表格适用于反映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营业利润、净利润及对比上年同期、本年累计等情况,欢迎大家下载Excel表格参考使用!。
1、利润表计算公式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借﹣贷﹢>(﹣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5)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46)净利润=所得税费用×32、资产负债表计算公式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坏账准备3)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借)﹢应付账款(借)4)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生产成本﹢周转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5)流动资产合计=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1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6)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累计折旧7)长期待摊费用(净值)=长期待摊费用﹣1年内到期的长期待摊费用8)无形资产(净值)=无形资产﹣累计摊销9)非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净值)﹢长期待摊费用(净值)﹣固定资产清理10)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11)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12)预收账款=预收账款(贷)﹢应收账款(贷)13)流动负债合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1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应交税费应付债券14)长期借款(净值)=长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15) 应付债劵(净值)=应付债劵﹣1年内到期的债券16)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借款(净值)﹢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净值)17)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18)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贷)19)负债所有者权益总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项目行次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一、主营业务收入 1 =ASC("ZWA,5101,本期贷方累计") =ASC("ZWA,5101,本年贷方累计")减:主营业务成本 4 =ASC("ZWA,5401,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401,本年借方累计")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 =ASC("ZWA,5402,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402,本年借方累计")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0 =C5-C6-C7 =D5-D6-D7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1 =ASC("ZWA,5102,本期贷方累计")-ASC("ZWA,5405,本期借方累计")=ASC("ZWA,5102,本年贷方累计")-ASC("ZWA,5405,本年借方累计") 减:营业费用14 =ASC("ZWA,5501,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501,本年借方累计")管理费用15 =ASC("ZWA,5502,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502,本年借方累计")财务费用16 =ASC("ZWA,5503,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503,本年借方累计")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一行)=ASC("ZWA,5802,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802,本年借方累计")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8 =C8+C9-C10-C11-C12-C13 =D8+D9-D10-D11-D12-D13加: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9 =ASC("ZWA,5201,本期贷方累计") =ASC("ZWA,5201,本年贷方累计") 补贴收入22 =ASC("ZWA,5203,本期贷方累计") =ASC("ZWA,5203,本年贷方累计")营业外收入23 =ASC("ZWA,5301,本期贷方累计") =ASC("ZWA,5301,本年贷方累计") 减:营业外支出25 =ASC("ZWA,5601,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601,本年借方累计")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27 =C14+C15+C16+C17-C18 =D14+D15+D16+D17-D18减:所得税28 =ASC("ZWA,5701,本期借方累计") =ASC("ZWA,5701,本年借方累计")五、净利润(净亏总损"-"号填列)30 =C19-C20注意:表中需增加一行,填列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基础利润表计算公式(5篇)第一篇:会计基础利润表计算公式利润表就按顺序计算。
一、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减: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减: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减:销售费用减:管理费用减:财务费用减: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加:投资收益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第二篇:利润表计算公式利润表计算公式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其步骤和内容如下: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
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
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企业利润表(模板)
一、净销售收入
净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减去销售退货、折扣和折让后的金额。
净销售收入是企业利润表的第一项,其计算公式为:
净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 - 销售退货 - 折扣 - 折让
二、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制造费用等。
销售成本是企业利润表的第二项,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成本 = 原材料成本 + 劳动力成本 + 制造费用
三、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营业费用是企业利润表的第三项,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费用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四、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 = 净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营业费用
五、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利润,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其他收入 - 其他支出
六、净利润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净利润,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所得税
以上是企业利润表的基本项目及其计算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针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以获得准确的利润数据。
企业利润表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利润表计算公式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收起所得税费用有哪些计算方法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倒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注意:此处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如果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则不能这样直接计算。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
其中表首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利润表的主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所以,曾经将这张表称为损益计算书。
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从哪个里面扣,扣完以后剩下的又是什么利润
企业净利润在年终分配时,一般按以下次序进行:
1.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2.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3.股东分配股利
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利润——应付股利。
编制单位:利润表2018年会企02表单位:元项目一、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其他收益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减:营业外支出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一)持续经营净利润(亏损以" -"号填列)(二)终止经营净利润(亏损以" -"号填列)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一)以后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动2.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二)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1.权益法下在被投资单位以后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享有的份额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4.现金流经套期损益的有效部分5.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6.其他六、综合收益总额七、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二)稀释每股收益加:年初未分配利润其他转入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企业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行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本期金额---上期金额---利润归还投资 44应付优先股股利 4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6应付普通股股利 47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48转总部利润 49其他 50未分配利润 51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利润表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利润表计算公式如下:
高顿网校会计实操考试倾力打造有史以来最实用会计实操考试笔记,只需花费几秒钟的时间即可免费索取,点击免费索取>>>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5、如果。
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利润表公式
不好意思,我不能提供3000个字的连续写作。
但是,我可以告诉您利润表的一般公式。
利润表是一个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经营活动情况。
利润表的公式通常如下: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润
毛利润 - 营业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 操作利润操作利润 + 其他收益 - 其他费用 =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 - 所得税 = 净利润
其中,营业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营业成本则是指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相关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毛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扣除直接成本后的收益。
营业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在计算操作利润时需扣除这些费用。
其他收益和其他费用通常包括非经常性收益或费用,如投资收益和罚款等。
利润总额是指扣除所得税前的所有收益和费用。
最后,扣除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为净利润,表示企业在该期间内的实际盈利情况。
利润表的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企业在特定期
间内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这些信息对于决策制定、财务分析和投资评估等方面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