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评定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结构目的:评价CESD-10中文版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应用,检验CESD-10量表的因子结构。
方法:以CHARLS数据为样本,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对因子结构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了两个主因子,进一步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两因子模型中χ2=949.460(P﹤0.000),df=34,NFI=0.948,GFI=0.973,CFI=0.950,RMSEA=0.059。
结论:大样本抽样数据证明了该量表两因子结构的合理性,CESD-10可广泛用于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的筛查和研究实践中。
标签: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因子结构;中老年人1背景抑郁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和自杀自残的促发因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目前,用于抑郁症筛查的量表有很多,其中Radloff (1977)开发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是广泛用于评估抑郁症状的筛查工具,研究证实CES-D 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并且与临床诊断高度相关。
Radloff(1977)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经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首次得出20个项目的CES-D是四因子结构,分别是抑郁情绪(Depressed Affect,DA),积极情绪(Positive Affect,PA),躯体症状与运动迟滞(Somatic and Retarded Activity,SR),以及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Problems,IP)。
Radloff所提出的四因子结构模型在大多数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简介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是特别为评价当前抑郁症状的频度而设计的,着重于抑郁情感或心境,试图用于不同时点断面调查结果的对比。
与Beck抑郁量表(BDI )和Zung氏抑郁量表(SDS)不同,CER-D 不能用于临床目的,不能用于对治疗过程中抑郁严重程度变化的监测。
CER-D共有20个条目,代表了抑郁症状的主要方面,是作者Radloff 通过对大量临床文献及已有量表做因子分析中提取出来的。
条目反映了抑郁状态的以下六个侧面:抑郁心情、罪恶感和无价值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眠障碍。
填表时要求受试者说明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
答案包括:“偶尔或无(少于一天)”;“有时(1-2天)”;“经常或一半时间(3-4天)”;“大部分时间或持续(5-7天)”,每个频度的赋值为0-3。
有四个条目的用词指向非抑郁,防止病人乱答。
总分范围为0-60,分数越高抑郁出现频度越高。
信效度测试作者在家访普查和精神卫生机构中进行了该量表的测试。
在两个不同社区用CES-D做了三个不同时点的家访调查,家访用表包含300多个条目。
之后又在精神卫生机构进行了两次研究进行验证。
第一次家访调查随机抽取两个社区,时间跨度是1971年10月一1973年7月。
应答案率分别为75%(1173人)和80%(1673人)。
第二次研究只有一个社区,时间是1973年3月-1974年7月。
应答率为75%(1089人)。
在此研究中,作者将由300多条目组成的CES-D 初表进一步简化。
要求受试者在首次检查后第2、4、6或8周再自行填表一次,把结果寄回。
寄回率56%(n=419)。
第三次调查是对第一、二次调查的受试进行重测试,时间是1973年6月-1973年12月。
共检查343名受试,应答率75%。
临床效度研究在两家私立精神病院进行。
共选择70例住院病人和35例严重抑郁门诊病人。
几乎所有的受试样本都照顾到了不同的年龄、种族、性别、文化程度等背景因素。
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章旨在对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进行全面综述和解释。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抑郁症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为了有效地评估、诊断和跟踪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流行抑郁量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
然而,如何准确地计分这些量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主流的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总体概述;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流行的抑郁量表以及它们各自的计分方法;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部分将阐述涉及到量表评估时所需考虑的因素;结果与讨论部分将总结并比较流调抑郁量表的得分情况,并探讨可能影响这些结果的因素;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流行抑郁量表的计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量表。
通过对不同量表计分方法的比较和解释,读者将能够了解每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可能影响量表得分的因素,并提出针对这些因素的建议。
最终,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抑郁症治疗和预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 流调抑郁量表计分方法:2.1 量表概述:流调抑郁量表是一种常用于检测人群中抑郁症状的评定工具。
该量表主要包括多个问题,通过被试者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地评估其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
2.2 计分方法说明:在使用流调抑郁量表进行评定时,根据被试者的回答选择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
通常情况下,每道问题会有不同的选项,与每个选项对应的得分也会有所不同。
被试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符合自己状况的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得分累加起来作为最后的总得分。
常用抑郁量表筛查青少年抑郁障碍效度比较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抑郁障碍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及时、准确地识别青少年抑郁障碍,对于早期干预、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量表作为评估抑郁症状的重要工具,在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筛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常用抑郁量表在青少年抑郁障碍筛查中的效度,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文章首先将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其危害性和重要性。
随后,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抑郁量表,包括其编制背景、评估内容、使用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抑郁量表在青少年抑郁障碍筛查中的效度进行比较和评价。
具体包括量表的敏感度、特异度、一致性等指标的分析,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抑郁量表评估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筛查和诊断工作。
也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未来抑郁量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常用抑郁量表概述在评估青少年抑郁障碍时,常用的抑郁量表是临床和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
这些量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问题,帮助专业人员了解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干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抑郁量表概述: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CDI):该量表由Kovacs于1985年编制,适用于7~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CDI包含27个条目,采用三级评分法,主要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CDI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学校、心理咨询和临床环境。
贝克抑郁量表(BDI):BDI由贝克等于1961年编制,用于评估成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的版本也逐渐得到应用。
BDI包含21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强调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损害。
该量表在青少年抑郁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编制抑郁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进行抑郁症的自我评估和诊断,流调中心开发了一份抑郁量表,俗称抑郁症自评表。
本文将讨论如何编制这份量表的简体中文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和症状表现。
抑郁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体重变化、体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
根据这些症状,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抑郁症的评估表,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评估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
其次,我们需要做出选择性的筛选。
由于抑郁症症状繁多,我们需要选择一些最常见的症状进行评估。
这些症状可以包括情绪低落、睡眠障碍、自我评价下降等。
同时,我们需要确保所选的症状可以在简单的语言下进行描述,以方便被评估者理解和回答。
接着,我们需要确定量表的评分方式。
在制定简体中文版抑郁量表中,我们可以采用0-3分的评分方式。
其中,0分表示没有此项症状,1分表示症状轻微,2分表示症状中度,3分表示症状严重。
这种评分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症状的程度和患者的病情。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小范围测试和效度检验。
在初步编制完成抑郁量表后,我们需要进行小范围测试,以检查是否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同时,我们需要进行效度检验,以确保抑郁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之,对于抑郁症自评表的编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症状表现、选择性筛选、评分方式和效度检验等因素。
通过不断的测试和改进,我们可以制定出简体中文版的抑郁量表,为人们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抑郁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明症状量表在高中学生中的试用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高中阶段是学生面临多重压力的关键时期,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因此,及早发现和评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简明症状量表在高中学生中的试用效果及其适用性。
症状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
简明症状量表是其中一种广泛使用的量表,它包含了多个心理问题的症状,如抑郁、焦虑、强迫症等。
这些症状的得分可以用来判断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然而,简明症状量表是否适用于高中学生群体,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中学生使用简明症状量表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该量表在高中学生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采用了简明症状量表,该量表包括5个分量表,分别是抑郁、焦虑、强迫症、躯体化症状和偏执。
每个分量表包含10个问题,采用五级评分法(0-4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本研究对某高中学生进行简明症状量表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0份。
使用SPSS 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计算学生在各分量表的得分;并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讨简明症状量表在高中学生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高中学生在各分量表的得分普遍较高,其中抑郁和焦虑分量表的得分最高(见下表)。
这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
通过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发现简明症状量表能够有效地区分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该量表适用于评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简明症状量表可以有效地评估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然而,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简明症状量表是否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群体,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表明,简明症状量表在高中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 以过去一周来计算;2. 每项不足1天的为“0”分;有1-2天的为“1”分;有3-4天的为“2”分;有5-7天为“3”分。
3. 将20项得分相加,<15分无抑郁症状;10-15分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以上肯定是有抑郁症状,建议看心理医生。
CES-D,共20题,其中4个为反向计分。
要求受试用0-3级评定最近1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
总分为0~60分。
原作者最初推荐使用16分作为可能存在抑郁问题的分界点,对应80百分位;后来建议以28分作为抑郁状态的分界点,对应95百分位。
测量内容包含4个因素:抑郁情绪(depressed affect),含第1、3、6,9、10、14、17、18题;积极情绪(positive affect),含第4、8、12、16题;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somatic and retarded activity),含第2、5、7、11、13、20题;人际(interpersona1),含第15、19题。
3名研究者根据英文量表的项目,参考以往的几个中文译本,修改了少量不准确的项目表述。
例如,第20题(I could not“get going”)某版本错译为“我走路很慢”,本研究参考台湾译本“我曾提不起劲来做事”,将其修改为“我提不起劲儿来做事”。
施测的指导语是:“下面20句是人们常有的一些感受,请选择适当的数字,代表你在最近一周中有几天有这些感受。
请在对应的数字上划圈。
0代表少于1天,1代表1~2天,2代表3—4天,3代表5~7天。
”青少年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成年人采用集体施测与个体施测两种方式,老年人主要采用个体施测的方式。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若使用16分作为划界,在普通人群中有约1/3的人属于高分。
考虑到原编制者Radlof报告的16分对应80百分位,在我国采用16分为界可能偏低。
然而,本研究的施测时间在冬季,也可能导致CES—D 评分略高,因此是否需要提高划界分仍需探讨。
不过,CES—D首先适合于在普通人群研究使用,在I临床应用上只适合于作为初筛工具,必须附以访谈才可做诊断。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6), 3381-339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23.126463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的影响: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高佳鑫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收稿日期:2023年4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30日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的影响,并探讨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方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5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①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② 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和抑郁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③ 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和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结论:个体的学业成就归因可以通过增加专业认同度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来降低抑郁水平。
关键词学业成就归因,专业认同,个人成长主动性,抑郁The Effect of Colla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on Depression: A Chain Medi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Jiaxin GaoSchool of Psych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Received: Apr. 30th , 2023; accepted: Jun. 22nd , 2023; published: Jun. 30th, 2023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on depression in col-高佳鑫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Methods: A total of 566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Scale,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Scal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Central Depression Scale. Results: ①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ca n positively predict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②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play a doubl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and depression;③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play a chain mediating role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and depression. Conclusion: Individual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can reduce depression levels by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Keywords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Depression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在全球范围内,抑郁是发病率最高的精神卫生疾病,预计到2030年,抑郁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引发死亡和导致残疾的首要因素[1]。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一、本文概述1、焦虑与抑郁的概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焦虑和抑郁这两种情绪问题逐渐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对未来的担忧、对日常事务的过度紧张以及持续的不安。
这种状态可能影响个体的日常功能,如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抑郁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情绪障碍,它可能导致持续的悲伤感、失去对生活的兴趣、睡眠和食欲的改变,以及自我价值的贬低。
焦虑和抑郁虽然各自有其独特的特征,但它们之间也存在重叠,许多人在经历焦虑的同时也可能遭受抑郁的困扰。
对于这两种情绪问题的评估,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通常依赖于一系列标准化的自评量表。
这些量表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个体的情绪状态,从而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自评量表不仅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优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主观感受,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自评量表的有效性始终是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临床效度,即量表能否准确反映个体真实的情绪状态,是评价量表质量的核心指标。
因此,对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优化量表的设计和应用,还能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2、自评量表在评估焦虑与抑郁中的作用自评量表在评估焦虑与抑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量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问题,帮助患者自我评估其情绪状态,从而提供关于焦虑和抑郁的初步信息。
自评量表不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使得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心理健康筛查成为可能。
自评量表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临床环境,也可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场所中使用。
在临床环境中,医生可以通过自评量表快速识别出可能患有焦虑或抑郁障碍的患者,从而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在非临床环境中,自评量表则可以帮助个体自我监测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并寻求帮助。
自评量表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验证,这些量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Radloff,1977)简介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是特别为评价当前抑郁症状的频度而设计的,着重于抑郁情感或心境,试图用于不同时点断面调查结果的对比。
与Beck抑郁量表(BDI )和Zung氏抑郁量表(SDS)不同,CER-D不能用于临床目的,不能用于对治疗过程中抑郁严重程度变化的监测。
CER-D共有20个条目,代表了抑郁症状的主要方面,是作者Radloff通过对大量临床文献及已有量表做因子分析中提取出来的。
条目反映了抑郁状态的以下六个侧面:抑郁心情、罪恶感和无价值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眠障碍。
填表时要求受试者说明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
答案包括:“偶尔或无(少于一天)”;“有时(1-2天)”;“经常或一半时间(3-4天)”;“大部分时间或持续(5-7天)”,每个频度的赋值为0-3。
有四个条目的用词指向非抑郁,防止病人乱答。
总分范围为0-60,分数越高抑郁出现频度越高。
信效度测试作者在家访普查和精神卫生机构中进行了该量表的测试。
在两个不同社区用CES-D做了三个不同时点的家访调查,家访用表包含300多个条目。
之后又在精神卫生机构进行了两次研究进行验证。
第一次家访调查随机抽取两个社区,时间跨度是1971年10月一1973年7月。
应答案率分别为75%(1173人)和80%(1673人)。
第二次研究只有一个社区,时间是1973年3月-1974年7月。
应答率为75%(1089人)。
在此研究中,作者将由300多条目组成的CES-D初表进一步简化。
要求受试者在首次检查后第2、4、6或8周再自行填表一次,把结果寄回。
寄回率56%(n=419)。
第三次调查是对第一、二次调查的受试进行重测试,时间是1973年6月-1973年12月。
共检查343名受试,应答率75%。
radloff抑郁量表标准
Radloff(1977)编制的《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主要用于评估被试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率,着重于测量抑郁情感或心境。
该量表共有20个题项,测量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抑郁状态的六个方面,它们分别是食欲丧失、睡眠障碍、抑郁心情、无助与无望感、罪恶感与无价值感和精神运动性迟滞。
根据中国的常模标准,一般来说,53分以下者意味着无抑郁,53-62分意味着轻度抑郁,63-72分意味着中度抑郁,72分以上意味着重度抑郁。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性的参考,并不构成专业的医学诊断。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和疑虑,建议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下面是您可能感觉或行为相关的情况列表,请检查最近一周您出现这种感受有多少。
每个条目评分如下:0= 根本没有(少于1天);1= 一点(1-2天);2= 有时(3-4天);3= 很多(5-7天)最近一周根本没有一点有时很多1.平时并不困扰我的事情让我烦恼0 1 2 32.我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0 1 2 33.我高兴不起来,即便是家人或朋友的帮助也无法好转0 1 2 34.我感觉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好0 1 2 35.对我所做的事情,很难集中注意力0 1 2 36.我感到抑郁0 1 2 3最近一周根本没有一点有时很多7. 我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困难0 1 2 38. 我感到未来有希望0 1 2 39.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失败0 1 2 310. 我感到恐惧0 1 2 311. 我的睡眠不宁0 1 2 312. 我觉得幸福0 1 2 3最近一周根本没有一点有时很多13. 我比平时话少了0 1 2 314. 我觉得孤独0 1 2 315. 人们对我不友好0 1 2 316. 我生活快乐0 1 2 317. 我想哭0 1 2 318. 我感到悲伤0 1 2 319. 我觉得别人不喜欢我0 1 2 320. 我“启动”做事困难0 1 2 3评分说明共20题,0-3级评分,请受试者根据最近1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进行评定,其中4个条目为反向计分。
总分为0~60分。
原作者最初推荐使用16分作为可能存在抑郁问题的分界点,对应80百分位;后来建议以28分作为抑郁状态的分界点,对应95百分位。
测量内容包含4个因素:抑郁情绪,含第1、3、6,9、10、14、17、18题;积极情绪,含第4、8、12、16题;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含第2、5、7、11、13、20题;人际,含第15、19题。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编制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Revised,CESD-R)由Richard Radloff 于1977年开发,为一种量表式,可以用来评估在大学生、成人和老年人群体中症状抑郁的严重程度。
它具有易于管理和运用的特点,可以作为抑郁检测的重要工具,也是所谓急性抑郁的系统评估方法。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包含20个题目,每个题目都提供了4个选择:(0)没有,(1)有一点,(2)很多,(3)非常多。
回答者需要根据过去一周内自身的真实情况和感受,选择最能反映自身的答案作为评估结果。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根据每个受测者的答案,将分数累加起来,得到最后的结果:
• 0-13分:表明抑郁水平正常;
• 14-19分:表明抑郁水平轻度;
• 20-27分:表明抑郁水平中度;
• 28分以上:表明抑郁水平重度。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主要特点是它可以简单准确地衡量抑郁的程度,它的过程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学习,也低于其他同类型问卷的时间成本,用时只有5-10分钟。
此外,它还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和可反复使用性等优势,深受广大工作者的青睐。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概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最为普遍得量表。
本量表有17项、21项和24项3种版本。
操作名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适应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的适应证如下:1.反复因头痛、颈部、背部、腰部和四肢疼痛在综合医院有关科室就诊,临床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未提示器质性病变者。
2.因焦虑、恐怖、疑病、抑郁等精神因素所致的慢性疼痛。
3.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全身疼痛。
4.紧张型头痛。
5.偏头痛。
[返回]5 禁忌证1.心肌梗死发作期或发作后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患者。
2.主要脏器的严重疾患,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呼吸衰竭患者,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3.精神分裂症发作期。
4.严重智力缺陷,不配合检查者。
准备准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综合医院对于慢性疼痛的测量用17项版本即可。
向患者介绍量表、方法和要求,以取得患者合作。
方法7.1 1.量表内容(1)抑郁情绪:选择以下1~4分。
①只在问到时才诉述;②在访谈中自发地表达;③不用言语也可从表情、姿势、声音或欲哭中流露出这种情绪;④患者的自发言语和非语言表达(表情、动作)几乎完全表现为这种情绪。
(2)有罪感①责备自己,感到自己已连累他人;②认为自己犯了罪,或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③认为目前的疾病,是对自己错误的惩罚,或有罪恶妄想;④罪恶妄想伴有指责或威胁性幻觉。
(3)自杀①觉得活着没有意义;②希望自己已经死去,或常想到与死有关的事;③消极观念(自杀念头);④有自杀行为。
(4)入睡困难:初段失眠。
①主诉有入睡困难,上床半小时后仍不能入睡。
(要注意患者平时入睡的时间);②主诉每晚均有入睡困难。
(5)睡眠不深:中段失眠。
①睡眠浅,多恶梦;②半夜(晚12点钟以前)曾醒来(不包括上厕所)。
(6)早醒:末段睡眠。
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1.介绍
精神卫生国立学院的老年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CES-D是专为研究一般人
群的而设计的。
可以用于检查治疗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情况。
2.内容
在最近的一周内您的感受如何:
偶尔或无有时或少许时常或一半的时间多数时间或持续
(少于1天)(1~2天)(3~4天)(5~7天)
问题4,8,12和16内容是正向的
评分=所有问题的得分之和
3.解释
(1)最小分:0
(2)最大分:60
(3)>16 评分,处于抑郁的危险
(4)评分结果不证明抑郁,但是得分越高,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大于40分完成)
4.参考文献
1)McDowel I, Newell C. Measuring Health-A Guide to Rating Scales and Questionnaires,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Radloff LS. The CES-D scale: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 Psychol Measure. 1977; 1: 385-401.。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编制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Leicester Centre for Mood Assessment,LCMA)中文简版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诊断抑郁症的量表工具,有助于快
速识别出症状显著的潜在患者。
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自我评
价量表、行为监测报告、文字填空和记忆测验。
自我评价量表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发现抑郁症的潜在患者。
它
具有18个主要的题目,每个题目都有0到3分的得分,其中0分表示
症状不明显,3分表示症状明显。
总得分超过10分的潜在患者被认为
有抑郁症的风险。
行为监测报告旨在识别一连串不便的行为和情感模式,并收集和
分析临床医生对每种行为的看法,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患者的整体情绪。
这一部分由大约40个问题组成,根据病人的行为和情感回答这些问题。
文字填空的目的是测量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能力,并评估其与
病史有关的敏感问题,例如家庭暴力和自杀意念。
它由20个文字填空
组成,每一项均包含两个有关症状或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
最后,记忆测验用于评估抑郁患者的空间和记忆能力,也就是患
者是否记住他们在不久前看到的内容。
它由3个资讯条款组成,每项
都包含三四个有关形状、颜色以及形状的变化的物品。
患者在评估完
毕后,需要将收集的资料和他们之前的回答与记忆测验的结果相结合,以判断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行为是否有改善。
总的来说,流调中心抑郁量表(LCMA)中文简版是一种方便快捷
的量表,用来识别抑郁症潜在患者,并收集更多相关信息,以帮助临
床医生对抑郁症进行有效评估和治疗。
第一节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评定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Radloff,1977)
简介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是特别为评价当前抑郁症状的频度而设计的,着重于抑郁情感或心境,试图用于不同时点断面调查结果的对比。
与Beck抑郁量表(BDI )和Zung氏抑郁量表(SDS)不同,CER-D不能用于临床目的,不能用于对治疗过程中抑郁严重程度变化的监测。
CER-D共有20个条目,代表了抑郁症状的主要方面,是作者Radloff通过对大量临床文献及已有量表做因子分析中提取出来的。
条目反映了抑郁状态的以下六个侧面:抑郁心情、罪恶感和无价值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眠障碍。
填表时要求受试者说明最近一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
答案包括:“偶尔或无(少于一天)”;“有时(1-2天)”;“经常或一半时间(3-4天)”;“大部分时间或持续(5-7天)”,每个频度的赋值为0-3。
有四个条目的用词指向非抑郁,防止病人乱答。
总分范围为0-60,分数越高抑郁出现频度越高。
信效度测试
作者在家访普查和精神卫生机构中进行了该量表的测试。
在两个不同社区用CES-D做了三个不同时点的家访调查,家访用表包含300多个条目。
之后又在精神卫生机构进行了两次研究进行验证。
第一次家访调查随机抽取两个社区,时间跨度是1971年10月一1973年7月。
应答案率分别为75%(1173人)和80%(1673人)。
第二次研究只有一个社区,时间是1973年3月-1974年7月。
应答率为75%(1089人)。
在此研究中,作者将由300多条目组成的CES-D初表进一步简化。
要求受试者在首次检查后第2、4、6或8周再自行填表一次,把结果寄回。
寄回率56%(n=419)。
第三次调查是对第一、二次调查的受试进行重测试,时间是1973年6月-1973年12月。
共检查343名受试,应答率75%。
临床效度研究在两家私立精神病院进行。
共选择70例住院病人和35例严重抑郁门诊病人。
几乎所有的受试样本都照顾到了不同的年龄、种族、性别、文化程度等背景因素。
内部一致性:劈半相关系数在病人组为0.85,正常人为0.77。
α系数和Spearman-Brown系数均在0.90以上。
重测信度:12个月为0.32,4周为0. 67。
聚合效度:CES-D与医护Hamilton、Raskin量表评分的聚合效度r=0.44-0.56。
经过四周治疗后,相关性提高到
r=0.69-0.75。
在正常人群中,CES-D与其它抑郁自评量表中等相关,与几种负性生活事件正相关。
其他研究者发现,CES-D与BDI相关为0.81,与SDS相关为0.90。
Radloff指出,用CES-D得分可较好地区分精神科住院病人与一般人群,且对区分病人的抑郁程度有帮助。
然而其他研究者发却发现,在Radloff受试中CES-D得分》16的人只有J/3日后诊为重性抑郁障碍,而得分(16者却有36%日后被认为患有重性抑郁障碍,这些数字提示,CES-D的界限值仍需重新设定。
区分效度:Radloff报道,CES-D与Marlowe -Growne社会期望量表存在较低的负相关(r=-0.18)。
也就是说,该量表的回答受回答者倾向性的影响不大。
应用与评价
除了用于成人外,CES-D还有一个用于儿童的版本,即“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Faulstich,et al,1986)。
CES-D与BDI和SDS相关显著,但更适用于一般人群调查而不是病人,因为它评价抑郁心情而不是整个抑郁症候群。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指导语:下面是对您可能存在的或最近有过的感受的描述,请告诉我最近一周来您出现这种感受的频度。
〔检查者:将印有下列问题选择答案的卡片交给受检查者。
〕请在每一陈述前标明相应的数值,这些数值的意义如下:偶尔或无(少于1天)=1,有时(1-2天)=2,时常或一半时间(3一4天)=3,多数时间或持续(5一7天)=4
1.一些通常并不困扰我的事使我心烦。
2.我不想吃东西;我胃口不好。
3.我觉得即便有爱人或朋友帮助也无法摆脱这种苦闷。
4.我感觉同别人一样好。
(R)
5.我很难集中精力做事。
6.我感到压抑。
7.我感到做什么事都很吃力。
8.我觉得未来有希望。
(R)
9.我认为我的生活一无是处。
10.我感到恐惧。
11.我睡觉不解乏。
12.我很幸福。
(R)
13.我比平时话少了。
14.我感到孤独。
15.人们对我不友好。
16.我生活快乐。
(R)
17.我曾经放声痛哭。
18.我感到忧愁。
19.我觉得别人厌恶我
20.我走路很慢。
注:R表示该条目为反序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