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 格式:ppt
- 大小:929.50 KB
- 文档页数:12
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亡羊补牢,指犯错以后有所悔改,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以后出现更大的损失。
这个成语是来自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一天,一位农民在放完羊之后,发现有一只羊不见了。
他很着急,马上开始寻找。
可是,羊已经离开了原先的围栏,走向了危险区域,掉进了一个深坑里。
农民找到羊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好黯然神伤地回到家。
他明白自己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于是,他决定要亡羊补牢,及时处理好其他的羊。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遇到问题或错误时,应该及时采取行动,尽力修复损失,防止继续出现更多的问题和损失。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犯错,疏忽或者没有考虑到某个方面的影响。
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错误,采取行动,努力解决问题,就可以减少损失,防止后续问题的出现。
亡羊补牢的含义,不仅仅是要及时采取措施,而且还要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成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应该明白错误不止是犯错,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它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避免重蹈覆辙。
亡羊补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经常会使用这个成语来教育孩子们。
孩子犯了错误或者犯了错时,家长会教育他们要及时认识到错误,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以后再次犯错。
亡羊补牢也可以在工作环境中得到应用,企业遇到问题时,经理会采取亡羊补牢的方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防以后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在社交环境中,亡羊补牢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朋友之间发生了误解或者争执,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避免久困在误解中,失去宝贵的友谊。
亡羊补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和错误时,要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损失和后续问题的出现,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顺利和稳定。
亡羊补牢的思想,不仅仅是应对错误和问题的态度,更是一种管理和治理方式。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导读:故事背景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故事内容: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寓意: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1.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续写2.关于亡羊补牢寓言故事3.亡羊补牢儿童寓言故事4.关于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作文5.亡羊补牢古代寓言故事6.「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扩写作文7.《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教学设计8.「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的扩写上文是关于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亡羊补牢文言文原文和译文1. 亡羊补牢文言文原文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为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
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掩了城阳。
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
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王独不见于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小鸭子很小,黄雀也不过如此。
它们啄食白色的谷粒,栖息在高大的树上,拍打着翅膀,自以为无害,与人无争。
我不知道我老公的儿子王孙,左臂挨子弹,右臂射药丸。
他会加到差不多十次,把脖子当绝招。
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
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鱼卷鲤,仰啮陵艹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卢,治其缯缴,将加已乎百仞之上。
被监刂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
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鼎。
“夫黄鹄其小者也。
蔡圣侯之事因是以。
南游高贝,北陵巫山,饮溪水,吃项伯鱼,左拥小妾,右拥少女,与高材驰骋,不以社稷为念。
我不知道主人一方奉命宣王,但已经被朱斯看到了。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为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候方受命乎秦王,填邑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
于是乃以执珪而援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亡羊补牢课文原文,欢迎大家浏览。
亡羊补牢课文原文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亡羊补牢的基本解析:。
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优秀10篇)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一战国的时候,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最新8篇亡羊补牢的意思篇一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二今天,我们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
这篇故事让我明白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失去东西才知道改正。
主要讲的是:一个牧民,他家里的羊圈里养许多只羊,可是他家的羊圈旁有一个小洞,正好能钻进去一只狼。
有一天,一只狼从那个小洞钻进去,它就把一只羊给叼走。
到第二天,牧民发现就少一只羊也就没在意,别人劝他把那个小洞给补上。
他也没有听。
到晚上,那只狼又从那个小洞钻进去,又把一只羊给叼走。
这回牧人才听劝告,就把那个小洞给补好。
其实在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这件事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我写字的姿势不对,老师就说,让我把自己的写字姿势改一下。
我没有听老师的劝告,过一段时间,我的眼睛近视,在我近视之后,我戴上眼镜,戴眼镜的感觉很不好,所以我听老师的劝告,改正我写字的姿势。
又过一段时间,我的眼睛又不近视,我的感觉突然变好。
这个是我的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要听取别人的劝告。
不要自己失去一些东西才能改正。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三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然后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昔有一人,居于山野之间,以牧羊为业。
此人勤劳善良,然性疏忽,常忘其羊。
一日,羊群于山中嬉戏,忽遇狼群,羊群惊慌失措,四散而逃。
狼群穷追不舍,牧羊人惊慌失措,不知所以。
狼群追至山之巅,牧羊人无力抵抗,只得跪地求饶。
狼群见状,遂放牧羊人一条生路,然羊群已尽失矣。
牧羊人痛哭流涕,悔恨不已,遂下山寻羊。
沿途询问,得知羊群已散至各处,牧羊人遍访山野,寻羊不果。
归家后,牧羊人痛定思痛,决心不再疏忽,于是翻山越岭,访遍亲朋,求教如何防止羊群再次遭遇狼群。
一日,牧羊人至一智者之门,求教如何防止羊群再次遭遇狼群。
智者闻言,笑曰:“羊群之所以失散,皆因主人疏忽所致。
今欲防止羊群再次遭遇狼群,须先从自身做起,严加防范。
”牧羊人闻言,茅塞顿开,谢过智者,归家后,立即采取措施。
乃于羊圈周围筑高墙,设陷阱,置狼群不敢近前。
又于羊群中选健壮者,日夜守卫,以防狼群偷袭。
数月之后,羊群安详如初,牧羊人心中大慰。
一日,智者忽至牧羊人家,问曰:“闻君羊群安好,可喜可贺。
然君知否,羊群之所以安然无恙,皆因君已改过自新,严加防范。
”牧羊人答曰:“蒙先生教诲,吾已深知自己疏忽之过。
今羊群安好,皆赖先生指教。
吾当铭记先生之言,严加防范,以免羊群再次遭遇狼群。
”智者闻言,微笑而去。
自此,牧羊人不再疏忽,羊群亦不再遭遇狼群。
世人闻之,皆称牧羊人为“亡羊补牢”之典范。
译曰:昔日有一个人,住在山野之间,以放牧为生。
这个人勤劳善良,然而性格疏忽,常常忘记他的羊。
一天,羊群在山中嬉戏,忽然遇到狼群,羊群惊慌失措,四处逃散。
狼群穷追不舍,牧羊人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狼群追到山顶,牧羊人无力抵抗,只得跪地求饶。
狼群看到这个样子,就放牧羊人一条生路,但是羊群已经全部失去了。
牧羊人痛哭流涕,悔恨不已,于是下山寻找羊群。
沿途询问,得知羊群已经散到各处,牧羊人走遍山野,寻找羊群却无果。
回到家后,牧羊人痛定思痛,决心不再疏忽,于是翻山越岭,拜访亲友,请教如何防止羊群再次遭遇狼群。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15篇)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1从前有个人,养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几只。
原来,羊圈破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那只羊叨走。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
原来夜狼又钻进洞里,把羊叼走了。
他后悔没有接受邻居的建议,以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他赶紧把洞堵上,把羊圈修得牢牢的。
从那以后,这只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就是寓言《亡羊补牢》。
学后我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句话说对。
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一个人做错事,只要肯接受意见,改正,就不算晚。
我觉得那个丢羊的人第一次有点儿傻傻的,可第二次听街坊的劝告,变得聪明起来,补好羊圈。
不然,他的羊就一只一只被叨走,一只一只被吃掉,到最后一只也不剩,那他还靠什么来吃饭呢?亡羊补牢寓言故事篇2这天晚上,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
一头饿狼拖着疲倦的步子,乘着夜色,它决定到王家庄来碰碰运气。
在庄里转了一圈之后,它发现有一家的羊圈居然烂了个大窟窿,真是天赐良机呀!只见它毫不费力地就钻进了羊圈,一群羊正甜甜地酣睡着,最外边的那只羊甚至还没来得及叫上一声,就被这头恶狼锋利的牙齿咬断了喉咙拖走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二便早早得起了床,他要起身去放羊,走近一看,羊圈里流了一滩的鲜血,一只膘肥体壮的羊羔早已没有了去向。
王二气得破口大骂,他就指望着把这群羊养大了卖个好价钱,准备过个好年呢。
不一会,好心的街坊听见王二骂喊,他们纷纷围过询问王二发生了什么事。
邻居王大爷围着羊圈转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羊圈上的那个大窟窿。
赶忙对王二说:王二呀,你的那个羊圈年久失修,都烂了一个大窟窿啦,赶紧给它补上吧!王二叹了口气摇摇头,无所谓地说:唉!丢都丢了,还修它干嘛呀?众人无语纷纷散去,王二也没有再理会那个大窟窿。
又过了几天,天刚破晓,王二听见羊圈有声响,连忙走到羊圈一看,只见羊圈里是一片狼藉,一只肥羊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王二一屁股蹲坐在地上欲哭无泪。
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拼音wáng yáng bǔláo简拼wybl近义词知错就改反义词时不我待、知错不改感情色彩贬义词结构连动式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例子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
(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英文mend the fold after a sheep is lost成语故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wànɡ”。
亡⽺补牢的中国寓⾔故事 亡⽺补牢,是⼀个汉语词语。
意思是⽺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圈,还不算晚。
⽐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继续受损失。
让⼩编给⼤家讲讲亡⽺补牢的故事吧。
中国寓⾔故事亡⽺补牢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奸⾂,政治腐败,国家⼀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个⼤⾂,名叫庄⾟,看到这样情况⾮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说的话。
有⼀天,庄⾟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和⼀些⼈奢侈淫乐,不管国家⼤事,国家迟早有⼀天会灭亡啊!” 楚襄王听了⼤怒,骂道:“你⽼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吗?”庄⾟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直宠信这个⼈,楚国⼀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见楚襄王不纳忠⾔,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到赵国才住了五个⽉,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的忠告,才觉得庄⾟的话不错,于是,⼜悔⼜恨,便派⼈把庄⾟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 庄⾟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 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 庄⾟说:“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于是,庄⾟就讲道:从前,有⼈养了⼀圈⽺。
⼀天早晨,他发现少了⼀只⽺,仔细⼀查,原来⽺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叼⾛了⼀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圈修⼀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已经丢了,还修⽺圈⼲什么?”第⼆天早上,他发现⽺⼜少了⼀只。
原来,狼⼜从窟窿中钻进来,叼⾛了⼀只⽺。
他很后悔⾃⼰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圈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