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装备专业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知识_个人防护用品知识防护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从呼吸道吸入,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洁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防尘口罩和防毒口罩(面罩)。
(一)防尘口罩、面罩的使用(1)作业场所除粉尘外,还伴有有毒的雾、烟、气体或空气中氧含量不足18%时,应选用隔离式防尘用具,禁止使用过滤式防尘用具。
(2)淋水、湿式作业场所。
选用的防尘用具应带有防水装置。
(3)劳动强度大的作业,应选用吸气阻力小的防尘用具。
有条件时,尽量选用送风式口罩或面罩。
(4)使用前要检查部件是否完整,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整理或更换。
此外,应注意检查各连接处的气密性,特别是送风口罩或面罩,看接头、管路是否畅通。
(5)佩戴要正确,系带和头箍要调节适度,对面部应无严重压迫感。
(6)复式口罩和送风口罩头盔的滤料要定期更换,以免增大阻力。
电动送风口罩的电源要充足,按时充电。
(7)各式口罩的主体(口鼻罩)脏污时,可用肥皂水洗涤。
洗后应在通风处晾,切忌曝晒、火烤,避免接触油类、有机溶剂等。
(8)防尘用具宜专人专用。
使用后及时装塑料袋内,避免挤压、损坏。
(9)对于长管面具,在使用前应对导气管进行查漏,确定无漏洞时才能使用。
导气管的进气端必须放置在空气新鲜、无毒无尘的场所中。
所用导气管长度以10m内为宜,以防增加通气阻力。
当移动作业地点时,应特别注意不要猛拉、猛拖导气管,并严防压、戳、拆等。
(二)防毒口罩、面具的使用防毒面具、口罩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过滤式防毒用具是通过滤毒罐、盒内的滤毒药剂滤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再供人呼吸。
因此劳动环境中的空气含氧量低于18%时不能使用。
个体防护装备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职业危害: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程度,并在一定条件下,使人发生职业性损伤叫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也叫职业危害因素。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汞、苯、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煤尘等。
2. 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热辐射、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强光、红外线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伽玛射线等3.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等三、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设施不良产生的有害因素1.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
2.缺乏必要的劳动卫生技术设施。
3.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噪声等设施、设备,或者有但不完善、效果不好。
4.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有缺陷。
第二节个人防护装备技术一、个人防护装备的概念和作用个人防护装备: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二、个人防护装备的分类:1.按防护部位划分(依据《劳动防护用品标准体系表》),共10大类。
(1)头部护具类:头部护具是用于保护头部、飞撞击、挤压伤害的护具。
(2)呼吸护具类:呼吸护具按防护用途分为防尘、防毒和供氧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净化式、隔绝式两类。
(3)眼(面)护具类:眼(面)护具是保护作业人员的眼面部,防止异物、紫外光、电磁辐射、酸碱溶液的伤害。
(4)听力护具类:听力护具是降低噪声保护听力的有效措施。
(5)防护手套类:防护手套是保护手和臂。
(6)防护鞋类:防护鞋是保护足部免受各种伤害。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知识有哪些安全防护用品是保卫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必需的预防性装备。
各种防护用品本身所具有的防护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面是我整理了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知识有哪些,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援助。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有哪些1、安全帽类头部防护,头部防护是止从2m〜3m以上高处坠落时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以及日常工作中对头部的伤害, 主要产品有安全帽,安全头盔。
按材质分为玻璃钢安全帽,ABS安全帽,PE安全帽。
矿工用安全帽、ABSW型安全帽、透气性安全帽、ABSV 型透气安全帽、V型安全帽、大卫头盔冬装、作训帽、安吉安透气安全帽、隆达901钢盔等。
2、呼吸护具类;净气式呼吸护具、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简易防尘口罩、复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导管式防毒面具、直接式防毒面具、电动送风呼吸护具、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呼吸护具;供气式呼吸护具、携气式呼吸护、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隔绝式自救器、密合型(3)耐酸、耐碱手套。
主要用于接触酸和碱时戴的手套。
⑷橡胶耐油手套。
主要用于接触矿物油、植物油及脂肪簇的各种溶济作业时戴的手套。
⑸焊工手套。
电、火焊工作业时戴的防护手套,应检查皮革或帆布表面有无僵硬、薄档、洞眼等残缺现象,如有缺陷,不准使用。
手套要有足够的长度,手腕部不能裸露在外边。
七、常用安全护具的检验方法常用的安全护具务必认真进行检查、试验。
安全网是否有杂物,是否被坠物损坏或被吊装物撞坏。
安全帽被物体击打后,是否有裂纹等。
经常对安全护具的检查按要求进行⑴安全帽:3kg重的钢球,从5m高处垂直自由坠落冲击下不被破坏,试验时应用木头做一个半圆人头模型,将试验的安全帽内缓冲弹性带系好放在模型上。
各种材料制成的安全帽试验都可用此方法。
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
⑵安全带:国家规定,出厂试验是取荷重120kg的物体,从2〜2.8m 高架上冲击安全带,各部件无损伤即为合格。
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状况,在满足试验负荷重标准状况下,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检查知识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简称PPE)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一种装备,旨在保护个人免受潜在伤害和危险环境的影响。
合理使用和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对于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常见的检查知识。
一、头部防护1. 安全帽:在需要进行工作时,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和工业环境中,佩戴安全帽是必要的。
使用安全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确尺寸的安全帽,确保帽壳紧密贴合头部;- 检查安全帽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裂纹;- 确保安全帽内部的悬挂装置和带子完好无损;- 定期更换老化和破损的安全帽。
二、眼部防护2. 护目镜和面罩:在进行化学实验、焊接和打磨等工作时,眼部防护至关重要。
正确使用护目镜和面罩的注意事项如下:- 在操作前,检查护目镜和面罩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确保护目镜和面罩可以完全保护眼睛,并防止异物进入;- 如果眼部防护器材已损坏或变得模糊,应立即更换。
三、呼吸道防护3. 口罩和呼吸防护器:在有毒气体、灰尘或细菌等危险物质环境下,佩戴合适的口罩和呼吸防护器是必要的。
正确使用和检查呼吸道防护装备的方法如下:- 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确保密封性能;- 在操作前检查呼吸防护器的过滤装置是否正常;- 检查头带是否完好无损,以保证稳固性;- 了解呼吸防护器的使用寿命,并及时更换。
四、手部防护4. 手套和防护手套:在进行化学、电焊、装配等操作时,佩戴合适的手套可以保护双手免受伤害。
正确使用和检查手部防护用品的要点包括:- 选择合适的手套材料和尺寸,以确保灵活性和舒适性;- 在进行操作之前,检查手套是否有任何损坏或穿透,如裂纹、破洞等;- 在使用化学品时,使用适用于该化学品的特殊防护手套;- 使用手套时,避免触摸面部或其他可污染部位。
五、足部防护5. 安全鞋和防护靴:在工业和建筑现场、机械操作中,穿戴适宜的安全鞋和防护靴能有效保护足部免受伤害。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介绍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简称PPE)是指为保护个人免受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伤害、疾病或其他危害而佩戴或使用的装备、设备、用品等。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是为了确保工人在工作中能够安全、健康地进行,避免或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1.头部防护头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安全帽、头盔等。
安全帽一般由外壳和悬挂装置组成,能够阻挡由头部、物体或其他外来物体对头部造成的损伤。
头盔一般用于高空作业或者需与机械设备接触的工种,能够对头部进行有效的抵御和缓冲。
2.呼吸系统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呼吸器等。
防尘口罩可用于预防颗粒物的吸入,如粉尘、花粉等;防毒面具用于防护有毒气体、蒸气和颗粒物的吸入;呼吸器适用于长时间或高浓度有毒气体环境下的工作,可以有效过滤或稀释有害气体。
3.眼睛和面部防护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护目镜、面罩等。
在涉及到可能有颗粒物、化学品飞溅、火花等对眼睛和面部构成威胁的情况下,护目镜和面罩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
4.面部防护面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面具、面罩等。
在特定环境下,如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高温等情况下,面部防护能提供全面的保护。
5.手部防护手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手套、手指套等。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需求,手套可以分为防刺、防火、绝缘、防寒、耐磨等多种类型,能够保护由于化学品腐蚀、温度变化、机械刺激等原因引起的手部伤害。
6.脚部防护脚部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安全鞋、防静电鞋等。
安全鞋一般由防刺、防滑的鞋底和防撞击的鞋头组成,能够防止脚部受到外力的损伤。
防静电鞋则适用于特定的工作环境,能够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引发爆炸等危险。
7.身体防护身体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防护服、防护背心等。
防护服能够阻挡高温、腐蚀性液体、电弧等对身体的损害;防护背心适用于需要高能见度的工作环境,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暗光或夜间工作时被更容易地察觉。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工作环境和工种的不同而定。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与维护指南1. 个人防护装备的基本知识在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咱们总是得为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尤其是在面对各种风险时,个人防护装备(PPE)可就成了我们的“超级英雄”了!听说过“人靠衣装马靠鞍”,没错,咱们的PPE就是那件保护我们的“衣裳”。
不论是在建筑工地上,还是在实验室里,甚至是厨房里,合适的防护装备能让我们安全又安心。
1.1 PPE的种类说到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可不少哦!从头到脚,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得提提“头盔”,它就像咱们的“安全帽”,一旦发生意外,它能挡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接下来是“护目镜”,这小家伙能把飞来的灰尘、化学物质挡得严严实实,保证咱们的眼睛不受伤。
还有“手套”,用来保护咱的双手,免得被锋利的东西划伤,或者与化学物质亲密接触。
1.2 使用场合不同的场合对PPE的要求可大不相同呢!在工地上,咱们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安全帽,钢头靴、反光衣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实验室里,除了护目镜,穿上实验服也是关键,毕竟化学药品可不是小猫小狗,碰了可得闹出大麻烦来!而在厨房里,厨师帽和围裙是保护我们的“战斗服”,别小看了这些装备,穿得好,做饭时可真是“如鱼得水”。
2. PPE的使用技巧说完了PPE的种类,咱们再聊聊使用技巧吧!要知道,穿对了装备不够,还得会用,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作用。
2.1 正确穿戴首先,穿戴PPE的时候,咱们得心细如尘。
安全帽得调整好,不然别说防护了,反而成了“晃荡的包袱”。
护目镜也是,确保它跟脸贴合得恰到好处,才能真正阻挡飞来的危险。
而手套的选择也不能马虎,记得选对材质,有些手套可是“防化”的,有些则适合“耐高温”,千万别搞混了,搞错了那可真是“自讨苦吃”。
2.2 注意事项在使用PPE的过程中,得随时留心周围的环境。
比如,走在工地上,得注意天上的“飞物”,安全帽可不能让你“安然无恙”,如果有东西掉下来,哪怕是个小石子,都是要命的。
在实验室,手套用得好,可以保护你的手,但别忘了,摘下手套前要洗手,别把危险物质带出实验室,避免引发“后遗症”。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个人防护用品是指为了保护个体免受伤害或疾病侵害而使用的装备、设备或物品。
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在家庭、工作场所、户外活动等各种环境下使用,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以下是关于个人防护用品的相关知识,包括种类、功能、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一、种类和功能1. 头部防护用品:- 安全帽:主要用于建筑工地、工业生产等环境中,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碰撞和冲击等伤害。
- 防护帽:适用于户外活动中,防止阳光直射或雨水浸湿头发、头皮。
- 防护面罩:用于保护面部免受飞溅物、尘土、化学物质和颗粒物的侵害。
2. 眼部防护用品:- 护目镜: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运动等场合,防止眼睛受到颗粒物、化学物质、辐射等的伤害。
- 防护眼镜: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抗强光、尘土等外来物的刺激。
3. 呼吸道防护用品:- 口罩:用于阻挡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粉尘等,在流行病季节和工业环境中广泛使用。
- 防毒面具:主要用于有毒气体、蒸汽、尘埃或放射性颗粒物等环境中,提供过滤和阻隔。
4. 手部防护用品:- 手套:分为医用手套、防刺手套、化学手套等,用于保护手部免受细菌、刺伤、化学物质等伤害。
- 手指套:适用于精细操作,如实验室操作、电子组装等,保护手指不受伤害。
5. 身体防护用品:- 防护服:包括防火服、防化服等,用于保护身体免受火灾、化学品等环境的伤害。
- 安全鞋:适用于工地、建筑施工等场合,保护脚部免受坠物、刺伤等伤害。
- 防护背心:用于户外活动、运动、交通警察等场合,提高身体的可见性,避免事故发生。
二、选择个人防护用品的原则1. 根据环境和作业特点选择:根据所处环境和从事的工作性质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2. 考虑个人体健状况:如果有患者、过敏体质等特殊情况,需要选择对应的防护用品。
3. 合理评估风险程度:根据职业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相应级别的防护用品。
4. 了解产品标准和认证: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和认证体系的产品,保证质量和效果。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1. 首次使用前检查:首次使用之前应该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完好无损。
院感知识培训有效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技巧与要点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从医院感染源传播给医院内的患者、医务人员或其他与医院有关联的人员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有效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预防院感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技巧与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控制院感的传播。
一、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装备,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1.1 选择合适的口罩:医务人员在接触可能存在飞沫传播的病例时应佩戴医用口罩。
常见的口罩有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一般情况下,而N95口罩则适用于对气溶胶传播的高风险场景,如采样和处理呼吸道分泌物等。
1.2 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医务人员在处理可能污染的物品或处理可能存在血液体液飞溅的任务时,应佩戴防护服。
防护服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的。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服,确保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渗透。
1.3 戴手套:手套是医务人员常用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用于防止接触患者体液和其他污染物。
在戴手套之前,应先洗手,并选择符合规范的手套类型。
手套戴好后,避免触摸任何非患者相关物品,如门把手、电话等。
二、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后,正确佩戴装备是确保保护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佩戴技巧:2.1 佩戴口罩:在佩戴口罩前,先洗手,并确保口罩没有损坏或变形。
用手指勾住口罩两侧的耳圈,将口罩固定在耳后,并根据需要调整鼻夹,使口罩与脸部完全贴合。
佩戴过程中避免触摸口罩的表面。
2.2 穿戴防护服:穿戴防护服前,先洗手,并确保防护服整洁完好。
将防护服展开,脱去外层手套,并逐步穿戴到身上。
注意确保防护服能完全覆盖皮肤,并用专用工具将防护服背部封口,避免污染。
2.3 戴手套:在戴手套之前,先洗手。
用一只手指夹住另一只手套的手腕部分,将手套轻轻拉伸至手腕处。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简称PPE)是用于保护个人免受潜在危害和伤害的设备、工具或装备,以确保员工或个人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
个人防护用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医疗、农业等行业,以及紧急救援和危险环境工作。
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主要包括保护头部、面部、眼睛、耳朵、呼吸系统、手部、脚部以及全身装备等。
首先,头部防护是为了保护头部免受物体的撞击、坠落或打击。
常见的头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头盔和帽子。
安全帽主要用于工地、建筑和工业等行业,可以防止从高处坠落的物体对头部造成伤害。
头盔主要用于燃气、电力、焊接等高风险工作环境,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防止电击、火焰或化学物质的伤害。
帽子则主要用于户外旅行、渔业等行业,可以提供防晒和保暖功能。
其次,面部防护用品主要用于保护面部免受粉尘、颗粒物、化学品和溅射物等的伤害。
常见的面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面罩和面具。
口罩主要用于防止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灰尘、细菌和病毒等。
常见的口罩有N95口罩、医用口罩和防雾霾口罩等。
面罩主要用于保护整个面部,可以防止眼睛、口鼻受到化学品和溅射物的伤害。
常见的面罩有生物安全面罩、防毒面罩和防火面罩等。
面具主要用于特定工作环境,如防毒面具用于化学品处理、氧气面具用于高温工作环境等。
第三,眼睛防护用品用于保护眼睛免受有害物质、颗粒物和光线的伤害。
常见的眼睛防护用品包括护目镜、防护眼镜和面罩。
护目镜主要用于防止化学品溅入眼睛,常用于实验室和医院等环境。
防护眼镜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颗粒物、灰尘和光线的伤害,常见的有安全眼镜和滑雪眼镜等。
面罩也可用于保护眼睛免受物体和化学品的伤害。
第四,耳朵防护用品用于保护耳朵免受噪音和高音频的伤害。
常见的耳朵防护用品有耳塞和耳罩。
耳塞主要用于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刺激,适用于噪音环境较低的场所。
耳罩主要用于阻隔噪音,适用于噪音环境较高的场所,如工厂、机场和建筑工地等。
防护人员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及用途1. 头部防护装备:安全帽、头盔、安全帽配眼镜。
- 用途:防止物体击中头部、防护眼睛。
2. 眼部防护装备:安全眼镜、护目镜、面罩、防化护目镜、防护面罩。
- 用途:防护在作业过程中因灰尘、颗粒物、液体飞溅、有害气体、蒸汽等通过眼睛引起的眼损伤。
3. 颜面部防护装备:面罩、面具、呼吸器。
- 用途:防护各种有毒气体、灰尘、雾气、烟气等超标物质侵入呼吸道及引起眼、颜面部受伤。
4. 手部防护装备:防护手套、防化手套、防静电手套。
- 用途:防护手部受伤及保护手部皮肤不接触有毒、发热、刺激性等物质。
5. 身体防护装备:防护服、防化服。
- 用途:防护身体受伤,避免呼吸系统、皮肤接触到有害物质。
6. 脚部防护装备:防护鞋、防水鞋。
- 用途:防护脚部受伤、防止脚被有毒物质侵入。
7. 其他防护装备:护耳器、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呼吸器、防护耳塞等。
- 用途: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和作业岗位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二、主要的防护设备和消防设备1、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喷枪、消防水带等。
- 用途:用于灭火和防火。
2、紧急安全设备:包括紧急防护器具、紧急照明设备、应急装置等。
- 用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提供人员逃生和自救的设备。
3、辅助安全设备:包括安全通道、安全标识、安全卡点、应急通讯设备、安全防护屏障等。
- 用途:提供辅助安全保障,对工作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4、其他防护设备:如警示牌、警示灯、安全带、反光背心等。
- 用途: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三、化学品防护知识1.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戴防护眼镜、防化服、防化手套等。
2. 按照标签上的安全操作手册执行化学品使用程序。
3. 在操作时避免化学品的飞溅、喷溅和接触到皮肤、眼睛、口鼻等黏膜。
4. 在操作完毕后,及时洗手、更换衣服,避免将化学品残留带入其他场所。
5. 若化学品泼洒到身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保证眼镜、面罩等防护设备的密闭性。
个人防护装备专业知识
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就是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物理(如噪声、振动、静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物体打击、坠落、高温液体、高温气体、明火、恶劣气候作业环境、粉尘与气溶胶、气压过高、气压过低)、化学(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生物(细菌、病毒、传染病媒介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劳动防护用品一般是指用于生产活动的个人防护装备。
1991年,我国开始对部分劳动防护用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列入许可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前有20种产品。
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和使用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
自1963年以来,国家劳动部、劳动人事部、商业部、国家标准局、国家经贸委等分别或联合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办法》、《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定点经营的通知》、《劳动防护用品选择规则》、《关于禁止滥发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的通知》、《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规定。
目前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由于这些法规的制定,使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销售有法可依,保证使用者得到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
防护用品是直接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防护性装备。
按其防护部位可大略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性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靴)、防坠落劳动防护用品、劳动护肤品等。
也可按照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防止伤亡事故,称为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防火隔热、防坠落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网、安全带、安全绳)、防冲击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冲击眼护具)、绝缘防静电用品、防机械外伤劳动防护用品(防刺、割、绞、磨损的服装、鞋、手套等)、防酸碱劳动防护用品等。
另一类是用于预防职业病,称劳动卫生护具,如防尘用品(防尘、防微粒口罩等)、防毒用品(防毒面具、防毒衣等)、防放射性用品、防辐射用品、防噪声用品等。
还有一些防护用品兼有防止工伤事故和预防职业病的双重功能。
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护部位可以划分为10大类:
一、头部护具类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害的护具。
主要产品有各种安全帽,分Y类(一般)和T类(特种)。
二、呼吸护具类
按防护用途分为防尘、防毒和供氧三类。
主要产品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等。
三、眼面护具类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面部,防止异物、紫外线、电离辐射、酸碱溶液的伤害。
主要产品有焊接眼面护具面罩、焊接眼面护具滤光片及眼镜、防
冲击眼护具、炉窑护目镜和面具、防微波眼护具、防X射线眼镜、防化学(酸碱)眼罩、防尘眼镜等。
四、听力护具类用于保护听力、降低噪声的护具。
主要产品有耳塞、耳罩等。
五、防护手套类用于保护手和臂的护具。
主要产品有耐酸碱手
套、电工绝缘手套、焊工手套、防X射线手套、耐温防火手套及各类袖套等。
六、防护鞋类用于保护足部免受各种伤害的护具。
主要产品有
保护足趾安全鞋(靴)、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防刺穿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防静电鞋、导电鞋、耐高温鞋、耐油鞋、工矿防水鞋等。
七、防护服类用于保护作业者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
主要
产品有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带电作业屏蔽服、防X射线工作服、防寒服、防水服、防微波服、潜水服、防尘服等。
八、护肤用品类用于裸露皮肤的保护,分为护肤剂和洗涤剂。
九、防坠落护具类
用于保护高处作业人员,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主要产品有安全带和安全网。
十、其它防护装备品种救生圈、救生衣等。
注:以上有下划线的产品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出厂产品应有包装和标识,包括产品说明书、合格证和包装上的厂名厂址、联系方式、产品名称、规格型
号、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产品上应有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和安全等级等永久性标识。
如安全帽是Y类还是T类,防尘口罩是复式(Ⅰ类、Ⅱ类)还是简易式(Ⅰ类、Ⅱ类、Ⅲ类),防毒面具(滤毒盒罐)的预防种类(1#—8#),焊接眼护具的色号(1.2#—16#),保护足趾安全鞋(靴)的防护等级(An1—An5),电绝缘鞋的闪电标志和耐电压数(6000 V),防刺穿鞋的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安全带种类(围杆作业类、悬挂作业类、攀登作业类),安全网种类(平网P-3×6、立网L-3×6、密目网ML-1.8×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