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工业污染源特征及污染源普查在环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政办发[2007]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O06〕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37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07〕4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和目标(一)普查目的通过污染源普查,掌握全市污染源分布、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治理设施能力及技术水平、污染排放规律,分析全市污染源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为全市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二)普查目标1、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
2、建立市与地方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核定市控重点污染源名单。
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
3、提高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的管理能力,健全各级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
4、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一)普查时点普查时点:2007年12月31日。
环保调研报告岳阳环保调研报告—岳阳一、引言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湘南中心城市,也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城市。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岳阳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环保调研,旨在探索岳阳市环保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随机选择了岳阳市的不同区县,对居民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三、调研结果1.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调研结果显示,岳阳市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是岳阳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居民普遍感受到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工业区周边的居民。
水体污染主要集中在湘江和洞庭湖等重要水域,对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2.环保意识普遍存在尽管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但调研结果显示,岳阳市的居民对环保问题的意识普遍存在。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支持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并且个人也愿意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此外,企事业单位也普遍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环保政策和措施存在问题调研结果还显示,岳阳市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环保政策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法机制。
其次,环保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最后,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对环保政策的了解和支持。
四、改进建议1.加强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相关部门的执法水平,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确保环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2.加大环保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投入政府应增加环保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投入,提高环保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效率,确保岳阳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3.提高公众参与度政府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公众对环保政策的了解和支持。
同时,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推动岳阳市的环保事业发展。
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云溪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4.27•【字号】岳云政办发〔2018〕7号•【施行日期】2018.04.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污染防治正文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云溪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岳云政办发〔2018〕7号各镇人民政府、长岭街道办事处、松杨湖港区便民服务中心,绿色化工产业园管委会,区直及驻区各单位:《岳阳市云溪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4月27日岳阳市云溪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81号)及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政办〔2018〕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通过开展污染源普查,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本区各类污染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掌握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改善本区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普查内容云溪区辖区内有污染源的单位、个体经营户和入河(江、湖)市政排污口。
普查范围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放射性污染源调查方面由市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主实施,我区做好协助配合工作。
普查工作目标、普查时点、普查内容、普查的技术路线及相关要求,均严格遵照湘政办发〔2017〕81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三、具体工作(一)基本原则。
岳阳市工业污水处理执行标准
造纸工业执行《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92)》,船舶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船舶工业执行《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执行《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4914.85)》。
更多污水排放标准:
纺织染整工业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7.92)》,肉类加工工业执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合成氨工业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92)》,钢铁工业执行《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航天推进剂使用执行《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374.93)》,兵器工业执行《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470.1到14470.3.93和GB4274到4279.84)》,磷肥工业执行《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湖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湖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湖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农业厅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的有关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 2021年 12月 31日,时期为 2021年度。
普查对象是我省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 )、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 )、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 )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普查内容包括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
经过各级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两年多的共同努力,我省现已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各类普查对象数量 1.全省普查污染源总量普查污染源总量230592 个,包括:工业源38673 个、农业源145985个、生活源45778个、集中污染治理设施1562.各市州普查对象数量(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湖南省各类污染源废水排放总量176.54亿吨,废气排放总量18119.61亿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如下:化学需氧量171.56 万吨、氨氮9.88 万吨、石油类 3.38 万吨、总磷 2.06万吨、总氮21.89万吨、重金属(砷、铬、铅、镉、汞,下同)0.0169万吨;烟尘51.09万吨、二氧化硫98.53万吨、氮氧化物45.04万吨、粉尘43.06万吨,氟化物0.033万吨。
二、工业污染源(一)基本情况 1.普查对象数量工业源普查对象为38673个。
长沙、益阳、株洲普查对象数居前三位,分别占全省工业源总数的16.58%、11.38%、9.72%。
工业源普查数量居前十位的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301 家,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3796 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229 家,农副食品加工业2522 家,通用设备制造业2120家,非金属矿采选业2119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282 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269 家,废弃资源和废旧资料回收加工业1108家,造纸及纸制品业1019家,上述10个行业合计占全省工业普查对象总数的71.78%。
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岳阳市实施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岳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2•【字号】岳政发[2010]26号•【施行日期】2011.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岳阳市实施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的通知(岳政发[2010]2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现将《岳阳市实施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岳阳市实施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
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染物排放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四条污染物排放实施许可证制度,污染物实际排放强度未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的,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实际排放强度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并限期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或者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城镇污水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种植业、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排放污染物、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污染物的以及机动车、铁路机车、船舶、航空器等移动源排放污染物,暂不纳入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
第五条排污单位应依照本办法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禁止无证排污。
排污许可证的持有者,必须按照许可证核定的污染物种类、控制指标和规定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第六条排污许可证实行分级管理和属地发放相结合的原则。
岳阳市工业污染源特征及污染源普查在环摘要:本文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岳阳市工业污染源普查结果,总结了岳阳市工业废气、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明确了工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的主导方向和要点,并阐述了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环境监察中的实际应用成效。
主题词:污染源普查环境监察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等情况,建立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信息库,为强化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对搞好环境监察工作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
2007年,国家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本文通过总结岳阳市工业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了工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的主导方向和要点,并就岳阳市工业废气、废水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了污染源普查在环境监察工作中的作用。
1工业污染源普查基本情况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2007年岳阳市工业污染源共有3000家,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1427家、一般工业污染源1573家。
全市工业源用水总量19118万吨,废水产生量13269万吨,废水排放量12878万吨,其中COD排放量55716吨,氨氮排放量6341吨。
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1180082万立方米,其中烟尘排放量2070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7436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536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0274吨,氟化物排放量8145千克。
2工业污染源行业分布状况及主要污染因子2.1 工业污染源废水污染情况图一. 岳阳市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构成图我市工业废水排放主要分布于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五大行业(见图一),其工业废水合计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8.3%,其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等。
其中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58.0%、14.7%、9.0%、4.6%和3.7%;生化需氧量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占总量的67.5%、14.0%、8.9%、8.5%和0.9%;氨氮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86.2%、5.5%、4.6%、1.5%和0.6%;石油类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分别占总量的43.4%、31.7%、9.1%、4.3%和4.3 %;挥发酚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86.4%、8.0%和2.7%。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2014—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5.28•【字号】岳政办函〔2014〕41号•【施行日期】2014.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市2014—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岳政办函〔2014〕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屈原管理区,市直有关单位:《岳阳市2014—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5月28日岳阳市2014—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加速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岳阳,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14〕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2014至2017年,每年重点完成400个行政村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达到省重点整治村建设标准,下同)。
每年在主干公路沿线、城镇周边地区和旅游景区等区域,选择20个以上的行政村,建设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达到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下同)。
每个县市区打造1至2个重点乡镇(精品片区)。
到2017年,全市5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共完成1600个行政村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建成80个美丽乡村。
其中重点乡镇7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1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到2020年,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共完成2700个行政村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建成140个美丽乡村。
其中重点乡镇9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2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岳阳市工业污染源特征及污染源普查在环摘要:本文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岳阳市工业污染源普查结果,总结了岳阳市工业废气、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明确了工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的主导方向和要点,并阐述了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环境监察中的实际应用成效。
主题词:污染源普查环境监察
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等情况,建立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信息库,为强化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对搞好环境监察工作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
2007年,国家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本文通过总结岳阳市工业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了工业污染源环境监察的主导方向和要点,并就岳阳市工业废气、废水污染源普查情况分析了污染源普查在环境监察工作中的作用。
1工业污染源普查基本情况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2007年岳阳市工业污染源共有3000家,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1427家、一般工业污染源1573家。
全市工业源用水总量19118万吨,废水产生量13269万吨,废水排放量12878万吨,其中cod排放量55716吨,氨氮排放量6341吨。
工业废气排放量为 11180082万立方米,其中烟尘排放量2070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7436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536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10274吨,氟化物排放量8145千克。
2工业污染源行业分布状况及主要污染因子
2.1 工业污染源废水污染情况
图一. 岳阳市工业废水排放行业分布构成图
我市工业废水排放主要分布于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五大行业(见图一),其工业废水合计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8.3%,其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等。
其中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58.0%、14.7%、9.0%、4.6%和3.7%;生化需氧量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占总量的67.5%、14.0%、8.9%、8.5%和0.9%;氨氮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86.2%、5.5%、4.6%、1.5%和 0.6%;石油类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分别占总量的43.4%、31.7%、9.1%、4.3%和4.3 %;挥发酚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86.4%、8.0%和2.7%。
氰化物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占总量的96.2%、0.26%和0.03%。
2.2工业污染源废气污染情况
工业废气分为工艺废气和燃烧废气。
我市工业废气排放主要分布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六大行业。
其污染因子主要为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其中:烟尘主要来自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1.8%、19.4%、17.8%、11.0%和9.8%;工业粉尘主要来自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8.2%、20.9%、9.55%、8.94%和8.38%;二氧化硫主要来自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33.1%、26%、22.6%、6.22%和5.49%;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占排放总量的63.2%、13.3%、10.9%、7.07%和2.97%。
3工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
普查结果显示,我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排放浓度高,超标现象严重,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是我市污染较重行业,因此对这些行业加强监督管理并加以正确引导将是环境监察工作的重点。
与此同时,通过工业污染源普查发现我市企业在对其产生污水的处理方面还存在着工业源废水治理设施投资和运
行费用低,实际处理效果差,一些较小规模的企业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等问题;工业废气也存在处理达标率过低,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仍居高不下等问题。
通过普查发现的这些问题,都是我市环境监察的重点方向。
4工业污染源监察要点分析
通过对污染源普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将环境监察工作值得注意和加强的地方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如下要点:
4.1废水污染源
①核查废水排水量;②检查排放的水质情况;③检查用水工艺和设备是否属于禁止和淘汰的;④检查是否向水体和地下水排放有毒物质;⑤检查清污分流情况;⑥检查废水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态、运行管理、处理效果;⑦检查废水重复利用情况;⑧检查企业是否存在稀释、偷排等行为。
4.2工业废气污染源
监察分为燃烧废气和工艺废气两类[2],其中:燃烧废气的监察要点为:①检查燃烧设备(生产厂家、合格证、防尘脱硫装置、其运行及防噪声设施必须达到环保要求)。
②观察林格曼黑度,分析超标原因;查炉灰与炉渣;查除尘和集尘设备,除尘废水和废渣的去向。
③检查燃料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工艺废气的监察要点为:①检查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环评要求建成。
②检查防治设施的运转状态及运行效果。
③检查排放管道是否存在漏风、漏气现象。
④检查排气筒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⑤检查运输、装卸和储存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物质的活动是否采用了密闭。
⑥对向大气排放含汞、铅、砷、氟、氯和硫化物等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的企业要严加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5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环境监察中的作用
污染源普查使我们较全面的掌握了我市废水废气排放的基本情况、污染源的主要行业分布情况、主要污染因子,这些都为环境监查的全面正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通过污染源普查我们还掌握了全市工业企业总数及分布情况,对企业的工艺流程、产能配比、原材料消耗、物料平衡、产污环节及产污量、污染源状况、污染防治情况及污染治理流程、综合利用情况等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些都为环境监察工作建立完备的数据库,为环境监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环境监察实际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了监察工作中“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底气不足”这最主
要的问题,减少工作中的繁琐和失误,最大限度节约了工作经费。
同时,普查情况反映了我市当前工业生产面临的环境压力和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立窑水泥生产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企业存在的规模小、污染大、技术含量低的问题,畜禽养殖行业废水污染严重等等,这些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环境监察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
针对这些问题,2006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着湖南省下达的排污减排目标,认真编制了减排计划,抓住工业污染源减排这个重点,积极实施“三大”减排工程,扎实推进工业污染治理。
全市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治理主要围绕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3大重点行业大力实施工程减排。
全市先后开展了造纸行业、苎麻(纺织印染)行业污染专项整治,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全市还狠抓了非火电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工程减排,全市以关停小造纸、小水泥、小砖瓦为重点,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畜禽养殖行业实施了强有力的污染整治工作,一方面大力推行“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另一方面对污染大户实施限期治理措施;对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枯水季节实行限产、停产措施。
通过近两年环境监察力度的加大,污染物排放有了大幅度的削减,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为我市的节能降耗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取
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取得使我们在环境监察实际工作中能胸怀全局、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对当前环境形势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更理性的思路,大大提高了环境监察工作效率和水平,为环保工作的推进打开了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陶一通, 苗万强. 浅谈环境监察人员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作用[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 32(1)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监察[m]. 3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9.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