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98.43 KB
- 文档页数:17
六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
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
(乙)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
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仿佛臵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
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川密布的地带,迷漫的水雾扑面而来。
(丁)《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滔声,流传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察证的河。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浮现B . 鸡犬相闻C . 流传D . 哺养(2)文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D . 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不可复制的魏晋风波张宏杰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淡一面。
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
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
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之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安徽省六安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三次统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旗袍青花瓷老奸巨猾冤家易解不易结B . 炒作志愿者图穷匕现打破沙锅问到底C . 包揽四合院胸无点墨宰相肚里能撑船D . 楼宇水笼头蛊惑人心磨刀不误砍柴工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2008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当选人覆盖了证券、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
解读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2008年中国经济的热点和脉博。
B . “山寨”一词既然有了全新的解释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就不能有任何的“匪气”,不能成为当作无视知识产权、制假贩假的挡箭牌。
C .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30年中创造了巨大经济奇迹的广东民营企业能挺过这一关吗?D . 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3. (20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寂寞的黄梅人读过那么多中外作家的经典作品,后来读到汪曾祺老先生的《谈风格》,汪氏直言其风格受到废名的影响。
汪曾祺先生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以前只是感觉到汪曾祺先生作品深受南朝《世说新语》的影响,现在突然出来废名这么个人来,我先是吃惊和好奇,接着便是满怀惭愧。
原来废名是上个世纪初叶中国文坛的旷世怪才,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
我从书城买回一本废名的作品,才发现废名竟是我的湖北同乡,是黄梅人。
读过废名的短篇小说《柚子》、《半年》、《枣》、《桃园》、《竹林的故事》、《菱荡》、《阿妹》,感觉文本确是怪怪的,其作品写的几乎都是乡下的小人物的生活趣事,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的鲜明主旨和思想深度。
·1·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
数学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你将符合要求的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已知集合,,则B A C R )(( )
A. B. C. D. 2.已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3.如图,直线和圆,当从开始在平面上绕点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角度不超过)时,它扫过的圆内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时间的函数.这个函数图像大致是( )
4.若关于x 的方程有解,则实数a 的最小值为()
A.4
B.8
C.6
D.2
5.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A.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C.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6.在中,若的形状一定是(
){|(1)0}A x x x {|1}x B x e [1,)(1,)(0,1)[0,1]
()sin f x x x (1)(22)0f x f x 1(,)31
(
,)
3(,3)(3,)
l c l 0l O 90S t 13
log 32
x
a x 2sin2y x 2cos 24y x
4848ABC sin 12cos sin A B B C A C ,则ABC。
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地理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命题:审题:磨题:选择题(60分)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
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图11.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B.。
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C.。
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D.。
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2.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
地最接近的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B.东南沿海地区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在下面的一段晨昏线中,M、N位于赤道,P点为晨昏线与70°S纬线的切点,O点在P点的西北且相差50个经度,OP之间的日期为11月21日,且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3-4题。
图23.下列线段为昏线的是( )A . MNB .OPC .NPD .MP 4.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11月20日16时40分 B .11月21日23时40分C .11月22日16时40分D .11月22日23时40分读右图,回答5-6题。
5.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异不明显 C.丙地可能为温带荒漠景观 D.丁地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6. 造成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 A.地形和洋流 B.海陆位置和下垫面 C.地形和海陆位置 D.洋流和降水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单位:米)”和该地区多年平均的气候要素资料图。
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内海拔最高点与该区域内河流上游最高处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50米B.150米C.250米D.350米图 3图48.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嘹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图中a、b、c、d、e五点中最适合的两个地点是()A.a和bB.a和cC.b和dD. a和e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五看”(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看拆分是否正确。
(3)看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4)看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5)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
高一判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误。
①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2-4+Ba2+===BaSO4↓()③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④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⑤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OH-+H+===H2O()⑥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Mg+Ag+===Mg2++Ag()2.(2018·广西南宁八中高一段考)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CO3+2NaOH===Cu(OH)2↓+Na2CO3Cu2++2OH-===Cu(OH)2↓B.Ba(OH)2+H2SO4===BaSO4↓+2H2OBa2++SO2-4===BaSO4↓C.AgNO3+NaCl===AgCl↓+NaNO3Ag++Cl-===AgCl↓D.Cu(OH)2+H2SO4===CuSO4+2H2OOH-+H+===H2O5.(2019·六安市舒城中学统考)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反应:OH-+H+===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D.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2-3+2H+===H2O+CO2↑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C.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Fe2++CuD.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9.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Cu 2++2OH -===Cu(OH)2↓ CuSO 4+2KOH===Cu(OH)2↓+K 2SO 4B .CO 2-3+2H +===CO 2↑+H 2O BaCO 3+2HCl===BaCl 2+H 2O +CO 2↑C .Ca 2++CO 2-3===CaCO 3↓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D .H ++OH -===H 2O2KOH +H 2SO 4===K 2SO 4+2H 2O高三题组一 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的正确使用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Na 2O 2固体与水反应:2O 2-2+2H 2O===4OH -+O 2↑( × ) (2)向NaHCO 3溶液中滴加盐酸:CO 2-3+2H +===H 2O +CO 2↑( × ) (3)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 3反应:CaCO 3+2H +===Ca 2++H 2O +CO 2↑( × ) (4)Mg(OH)2和稀盐酸的反应:OH -+H +===H 2O( × )“拆分”陷阱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常常设置“物质是否能拆分陷阱”,氧化物、弱电解质、沉淀、酸式酸根(HSO -4除外)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熨(yù )帖晕(yùn)船友谊(yí) 诘(jí)屈聱牙B. 殷(yān)红氛围(fēn) 果脯(pú) 载(zài)歌载舞C. 应(yīng)届咯(kǎ)血掮(qián)客荷(hè)枪实弹D. 衡量(liáng) 薅草(hāo) 胡诌(zōu) 推本溯(sù)源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高考结束,相当一部分考生要么尽情玩乐,彻底放松;要么情绪暴躁,无所适从。
其实,这些都是考后综合征的表现。
B. 诗意的不断消解折射出的是彻骨的悲凉,剩下的只有文人心灵的自我扣问,以及那一份世俗里的无奈与佯狂背后社会影响。
B. 大约两三年前,雾霾、PM2.5 这些词语对老百姓还是新鲜词,而现在防霾、抗霾已经成了年度热词,“雾霾改变生活,防霾不能放松”,已成为雾霾严重地区人们的共识。
C. 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但是加大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却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平衡中低收入人群的心态,维护社会公平,还可以增加房源供给,促进住房市场结构合理化。
D. 乡镇公务员虽然在基层工作,和农民打交道,但是他们往往都选择在县城买房、安家,调动工作回县城是许多乡镇公务员内心深处的“希冀”。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试题中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下面就一起来练习吧。
一、文言文阅读(一)课内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节选自《滕王阁序》)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舸舰弥津弥:更加B.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C. 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D. 宁移白首之心移:改变2.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 潦水尽而寒潭清/宾主尽东南之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C. 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 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穷则独善其身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A. 襟三江而带五湖B.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C. 眄庭柯以怡颜D. 悦亲戚之情话【答案】1. A 2. C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英语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1. Of 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a poor opinion?A. The color.B. The price.C. The design.2. What is the woman’s problem?A. She can’t sleep well.B. Her dog has been sick.C. She doesn’t get on well with her neighbor.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in the evening?A. Make some bread.B. Go to the man’s house.C. Lend her bread maker to the man.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A. Deliver his document.B. Clean his home.C. Offer him a phone number.5.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will eat out with the woman.B. He will have dinner at his office.C. He will stop his work at 8:00.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城市的社会救助陈国灿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多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
进入宋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社会救助日趋活跃,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救助格局,而且引发传统救助结构与模式的一系列变革,主要包括突破了荒政模式的城市官方救助体制以及超越宗族视野的城市民间救助。
民间救助是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和市民社会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兴起的。
从救助活动主体来看,参与城市民间救助的涉及工商业者、官僚士人、佛道人员等众多社会群体。
其中,官僚士人大多本着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实践与推广。
佛道人员均倡导慈善和救济思想,以此作为宗教修行的一种形式。
事实上,当时官方创办的各种城市救助机构,有不少是交由佛道人员具体运作和管理的。
相对而言,作为市民阶层主体的工商群体最值得关注。
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各种社会救助,固然与传统施恩思想和官方政策鼓励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出于社会责任和义务意识。
时人吴自牧《梦粱录》对南宋临安城富室的救济活动有具体介绍,其中提到,不少富室事先沿门察看穷困之家,到夜里“以碎金银或钱会插于门缝,以周其苦,俾侵晨展开户得之,如自天降”。
这种救助行为显然已超越名利层面,而是基于社会责任意识的自觉举动。
从救助活动形态来看,城市民间救助主要有街区救助和同业救助两种类型。
街区救助是在一定街区范围内的救助活动,其特点是救助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救助活动的开放性。
如时人龚明之《中吴纪闻》记载,北宋后期苏州城巨富朱冲常广施钱财以济街区贫疾之人,“每遇春夏之交,即出钱米药物,募医官数人,巡门问贫者之疾,从而赒之”。
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考(期中)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
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
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仰观俯察,探索出了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取万物之意,创制出了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图,以象喻意。
八卦如此,审美意象的创构同样如此,两者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说法。
这种游目骋怀,正是在俯仰体悟之间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仰观俯察,主体在立象尽意之中进行审美的体悟和创造。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验方式和创造方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其观其取,都体现了古人的尚象精神。
立象尽意乃以象见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
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
《周易·系辞上》所谓“制器者尚其象”,《左传·宣公三年》所谓“铸鼎象物”,说的都是尚象制器。
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精神。
象是感性生动的,以其张力不断生成和创构。
观物取象本身不仅是一种感悟方式,而且还借助想象力进行意象创构。
同时,象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借助于虚实相生等手法,使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得以呈现。
汉字中包含着尚象的特征。
汉字如诗如画,是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文字,包含着意象的形态及其组合,体现了审美的思维方式。
汉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象表意,是观物取象的产物,从自然和社会中提取物象和事象,充满着情趣和意味,借以表意,具有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在用字的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
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
这种审美特点,尤其表现在作为文字运用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审美的创造包括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取象于自然中的物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象,在此基础上主体能动地进行拟象,并且借助想象力进行象的组合和创造。
拟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增强了表达的张力,由此创构而成意象,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使象具有类比和象征的意味。
早在史前时代,玉器、陶器和岩画创造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意象创构的物化形态。
其中的象生造型,往往带有象征的意味。
意象创造的思想从《周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开始,发展到南北朝《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意象从而成为文学艺术的审美范畴。
(摘编自朱志荣《论中华美学的尚象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伏羲创制的八卦图与后世审美意象的创构都是采取以象喻意的方法,两者的结果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B.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立象尽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因此说观物取象、立象尽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C.汉字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取决于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与使用,这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鲜明。
D.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都是审美创造,都包含取象和拟象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借助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用《兰亭集序》中的相关说法,论证俯仰体悟可获得审美愉悦的道理。
B.文章第二段引用《周易》和《左传》中的内容,论说观物取象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C.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象与审美的内在关联,强调了中华美学具有尚象精神的观点。
D.文章解说尚象观念缘起,阐述取象、立象的审美方式、尚象的表现,等等,有条不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从《周易》开始就有了尚象观念,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就体现了尚象精神,这表明,中华尚象传统历史悠久。
B.如果象不能借助虚实相生等手法而产生丰富的象征性,那么人们在使用象时就难以把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借助象得以呈现。
C.在使用汉字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这说明,汉字的表意可以随汉字的使用而不断丰富。
D.史前时代的玉器、陶器和岩画中的象生造型的意象,往往带有象征意味,这表明,这些意象创造超越了使用价值,都属于艺术创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北京,南京侯发山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
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
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
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
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
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
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
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
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
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
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
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
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
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
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
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
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
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
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
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
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
他们也没回来过。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
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
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
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
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
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
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
女儿是旅游结的婚。
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
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
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
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
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
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
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
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
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
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
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
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5.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说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网络电视通过宽带互联网以家用电视机(需配置机顶盒)或电脑显示器为显示终端,来传输包括电影、电视节目等在内的多媒体内容,用户使用时要使用微软等公司的在线视频播放软件来自主点播视频节目。
网络电视可以为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直播、录播、数据广播、游戏等服务。
网络电视是信息产业中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相结合的产物,代表着未来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逐步走向融合。
网络电视一方面改变了互联网免费提供内容的模式,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传统的电视收看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方式,观众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开辟了又一条新的渠道。
(摘自《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现状分析》)材料二:2008.12-2016.6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注】2008-2013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都以14%以上速度稳步增长;2014年新增网民对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在50%左右,网络视频对新增网民的拉动作用减弱;2015年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网络娱乐产业链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用户规模和增长率均大幅提升,2016年上半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在高位基础上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