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0
高三阶段性监测语文参考答案2020.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D(A“根本区别”错;B“不讲究抒情、叙事、议论和文采”错;C“下启‘五四’新文化现代散文”错)2.B(无中生有,过于绝对)3.C(《江南的冬景》属于美文、小品)4.①以文学现象对比开篇,提出观点;②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两方面阐述散文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分析原因;③论证条分缕析,善用例证法。
(4分。
每点1分,答对3点得4分)5.①白话文运动将散文创作形式由文言转为白话,拓展了散文创作空间。
②散文逐渐撤离文坛中心地位,由“载道”转为“言志”,更加自由活跃、洒脱自然。
③“五四”时期的美文和小品文影响海峡两岸现当代散文家的创作。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意在批评扎西的父亲观念已经落伍,思想行为没有发展空间”错)7.C(“为的是表现冬天的则岔石林有有别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魅力”错)8.①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回想—现实”的严谨思路。
②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
(4分。
每点2分,其中特点和表现力各1分)9.①介绍三条河流的情况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
②介绍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
③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11.C(丁内艰,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12.B(“仕途顺利,一路升迁”错)13.(1)宋温舒抚摸着他的后背说∶“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遗憾的是我的哥哥见不到了。
【高三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2022年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供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元宇宙”这一概念,源自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尽管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它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
虽然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受疫情等影响,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流,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
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
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
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来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
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阶段监测高三语文2023.1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距今3万年前的大冰期,即更新世冰期,陆地上是硕大的哺乳动物盘踞的世界。
当时的北美大陆正处于貌似现代象的乳齿象、浑身披毛的猛犸象和佛罗里达洞熊的统治下。
但是,它们的命运却和恐龙相同,短短的几千年间,就有33属大型哺乳动物全部死光。
令科学家们长期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群,尤其是北美的大型哺乳类为什么几乎同时发生大规模绝灭。
科学家们于1800年前后首次提出,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的绝灭与气候的变迁有关。
今天,科学家们又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考虑气候变迁对北美洲哺乳动物所施加的严重而广泛的影响:动物的生境遭到毁坏,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锐减,从而被迫往北迁徙。
气候变迁必然也杀害了不少新生的幼仔,因为幼仔比成年的动物在抵御天气突变方面的能力要弱得多。
依照气候变迁学说的两位著名的倡导者——美国地质学家小伦德略和古生物学家格雷厄姆的说法,气候变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动物生境方面。
若气温变化相当急剧,植物——对于动物的食物源和栖居地均极重要——势必受到严重打击。
由于植物不能很快地迁往气候适宜的地方,许多种植物就得死亡,随即代之以突然涌现的变种植物。
动物不适应这些新的混合植物食料,被迫迁徙。
然后,像剑齿虎这类以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动物随即转移。
譬如,在北美洲以杉树嫩叶为食的乳齿象,当气候转暖,导致杉树林大片死亡,而代之以阔叶落叶林时,必须迅速选择新的适宜环境。
于是,原在蒙大拿州圣路易斯附近的杉树林中生活的乳齿象,不得不迁往相当于今日新英格兰的这个地区去寻找适宜生存的场所。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理念中的“霍姆斯马车”堪称世界上最理想的设计。
它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
一直到马车使用大限来临之际,它的轮子正常转过最末一圈之后,车轮、车辕、底盘、弹簧、车轴……一下子全都同时崩坏,没有哪一个零件比其它部分设计得更为牢靠耐用。
②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人体原有的“霍姆斯马车”式的均衡。
③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来衡量咱们人类自身机体的构成,就可以发现,在总体设计绝妙完美之余,尚存几例明显的不足之处。
我们的身体虽然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电子时代,但我们的牙齿依旧停留在原始文明的石器时代。
我们人类到现在还只有一套恒齿,对应于石器时代的人均寿命,这一套恒齿的使用期该是足够了。
由于医疗的发达,现代人的寿命延长了,按照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我们至少应该进化出第二套恒齿,才能符合“霍姆斯马车”的设计原则。
人类大脑开发很超前,而牙齿的进化滞后。
每一位杰出人物的死亡都是一件独特“文物”的毁灭。
有一些伟大的学者、科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去世无异于大火焚毁了一座藏有大量孤本、善本的图书馆。
诚如老子所言——“大成若缺”,一些真正伟大的作品常常因为人类身体与头脑的不匹配而来不及完成。
超越了“霍姆斯马车”原则的先进大脑让人类损失了多少比钻石还要宝贵的智慧啊!④人体器官不谐之责在人类自身,人类文明进化真的必须以人体机能退化为代价吗?食物变得越来越好嚼,让咱们的牙齿越来越省力,这难道不会让人类的牙齿出现退化倾向?我们又怎能再奢望人类牙齿与躯体寿命的延长而同步进化?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制品,人类自身也变得越来越依赖这些人工制品才能生存。
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迅速扩展,人类对自己文明产品依赖程度的日渐加深,我们人类的某些机能是否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相应的退化呢?⑤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在已经能够读写的各民族中,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现象。
高三语文试题留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秀丽也是最遍远的一个梦了。
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郁..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布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进入梦境。
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制造,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征。
但我想,油纸伞的毁灭,确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简洁使人产生制造的灵感。
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成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深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安静,那么()。
或是两把油纸伞交叉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
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
也正像民间侍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秀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1.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葱郁纷至沓来B.氤氳明眸浩齿C.一袭青衫踟蹰D.蓦一回首徘徊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然高雅演示B.突然文静演绎C.恍然高雅演绎D.恍然文静演示3.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②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③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④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⑤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A.①③②④⑤B.③④①②⑤C.③①⑤④②D.①②④⑤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 20 件贵重藏品不胫而走。
山东潍坊五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到底是什么?文学提供一个媒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使我们获得对生活的某种感觉。
当越来越多的写作以娱乐读者为目的,文学里最好的、最核心的东西被屏蔽了。
这个东西,可以称为真知。
就创作层面而言,现代作家和施耐庵那个时代的作家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利用的资源不是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而是日常经验,因为文学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
日本评论家小林秀雄有一个观点,认为从萨克雷、狄更斯以后,小说建立了无数的范式来描写所谓客观化、对象化的社会生活,而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又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使得小说家几乎无所不能:没有什么角色能把你难住,没有什么领域是你无法触及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现实主义小说家不是在写小说,而是被小说写。
这个论述让人非常震撼,因为它揭示了一个问题:一个作者的特定修养、特定出身、独属于自己的情感结构和社会认知,甚至独属于自己的绝望和痛苦,在今天似乎已经没有用了。
“有经验的作者”,在写作中越来越不重要。
这导致小说在今天遭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备任何神秘感,不带有任何真正的情感,所有人物都可以互换而不具备特定性。
一个写作者尽可以把故事编造得非常复杂离奇,因为今天有大量社会新闻来为之提供模板,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艺。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一个人具备很好的语言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是不是一定能成为好作家答案是否定的。
再高的才华,再好的讲故事能力,都无法帮助一个人真正写出生活中哪怕一点点的、充满光芒的真知。
在小林秀雄的观点里,文学中真正重要的是“独一无二的人物”,而不是“宛如真实的人物”。
我们之所以对文学作品中的有些人物不能忘记,正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有强烈的特征。
我们在孩提时代就记住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里面的人物飞檐走壁,有非常大的能量,具有某种传奇性,不管他真不真实,他是独一无二的。
潍坊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4分)1. (4分)课文理解(1)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在这些时间段“包身工”在干什么?(2)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3)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4)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5)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包身工的社会意义。
(6)给包身工下定义。
(7)包身工是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的黑暗、残酷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使我们对这一群体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8)文章在叙述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试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分析其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2. (15分)(2020·焦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简单地说,区块链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
这涉及两个概念:一是去中心化,与传统中心化的方式不同,这里是没有中心,或者说人人都是中心;二是分布式账本数据库,记载方式不只是将账本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而且每个节点会同步共享复制整个账本的数据库。
做一个简单比喻,假如你们家里有个账本,让你来记账,你想用点零花钱,又不想被父母知道,可能账本上的记录会少十几元。
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后,相当于用全家总动员的方式记账,你在记账,父亲、母亲也在记账,全家都能看到总账,谁也不能改。
也就是说,区块链这个分布式的数字账本记录了所有发生并经过系统一致认可的交易。
(摘编自《区块链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0月31日)材料二: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新闻发布会11月7日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市口岸办)会同上海海关、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药品监督局、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共同发布并推出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多项应用成果。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上·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5G热度逐步攀升。
5G,又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如果说3G让人们跨入了五联网门槛,能够在网络上地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刺激了互联网应用的繁荣,即时消息、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在线视頻和在线游戏等等应用;那么,5G则带来了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全景视频、虚拟现实等等都将不再是电影里的虚构。
5G网络具有速率极高,容量大和时延极低三个特征,()5G牵动着许多企业的神经,足以改变移动通信产业的格局,甚至关及国家利益,如此,因而,许多国家包括各大科技公司在纷纷占领先机,抢抓制高点,力争成为5G引领者。
我国自成立“IMT-2020推进组”以来,5G建设持续快速推进,目前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网,而华为的多项关键技术已被采纳为5G国际核心标准,中国成为的5G领跑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游刃有余遍地开花举足轻重名不虚传B . 随心所欲遍地开花不可或缺当之无愧C . 游刃有余层出不穷不可或缺名不虚传D . 随心所欲层出不穷举足轻重当之无愧(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用户可以获得光纤般的接人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
B . 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用户可以获得“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光纤般的接入速率。
C . 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人速率,多场景的一致服务,“零”时延使用体验,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愿景。
D . 可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使用体验,多场景的一致服务,信息随心而至,万物触手可及。
2021—2022学年度高三阶段性监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1.C(3分)2.D(3分)3.A(3分)4.材料一重点论述雅俗转化的条件和原因(2分),材料二重点论述当前雅俗文化对立的情况和高雅文学的责任、使命(2分)。
5.①作品内容要含有高雅的内质,能涵养民众的精神和性格;②要主动汲纳高雅文学的优点,使作品变得细腻、雅致;③要保持创作初心,警惕资本、市场的裹挟。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赋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3分)7.A(3分)8.①写植被在墙上栖身生长,就是写墙在岁月的风吹雨淋中由新变旧变老的过程;②写墙上的植被繁多丰富,就是写墙的生机,就是凸显墙虽老却仍然生命勃发的精神。
(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描写美: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墙及附着其上的植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墙由新变旧的过程,写出了老墙虽坍塌老化但富有生机的特点;②意境美:作者描写老墙时,将坍塌的砖瓦、残存的棱线、高耸的楼角等,配以蓝天、白云、孤雁、夕阳、风等,动静结合,营造出苍凉雄浑的意境;③哲理美:文章借老墙表达了对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表达了人当如墙,虽经历岁月风雨,但依然蓬勃奋发的哲思。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选取文本中其他内容阐述相关概念,可根据作答情况酌情赋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0分)10.C(3分)11.A(3分)12.C(3分)13.(1)朱然镇定自若,毫不恐惧,一直激励官兵,寻找机会攻破了魏军两座军营。
(4分。
“晏如”“厉”“伺间”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当时,朱然所统率的兵将已经派往各地,来不及收拢集合,于是带领帐下现有的八百士兵反击突袭。
(4分。
“督”“收合”“见”“逆掩”各1分)14.①震慑四方,树立朝廷权威;②消解孙权及臣子的愤恨。
2024-2025学年潍坊市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空灵、诗意是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审美传统,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过去,这种美学体验主要依赖于“一桌二椅”的简易设置,依赖于演员的程式化表达。
而今,诸多现代科技手段擅长营造虚拟现实,这让现代戏剧超越了传统的物理限制,使空灵、诗意的舞台艺术审美效果得到更强烈、更灵活、更丰富的表达。
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20世纪90年代曾提出“灵境”概念,意指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以人为核心的具有中国文化“灵性”和“意境”的虚拟时空,让科技产品具有人文审美价值。
其实,理解和接受这一理念,对于先进科技融入舞台艺术的创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戏剧艺术追求假定性的美学效果,无论是空间假定、时间假定还是角色表演情境的假定,都是创作者通过舞台艺术语言进行“虚与实”的塑造,是观众对角色表演和舞台情景空间“有与无”的想象和品味。
科技手段丰富了戏剧艺术假定性的内涵。
在话剧《张居正》中,阴阳两界不同的叙事段落需要进行风格转换,该剧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在阳界段落表现出沉重压抑,在阴界段落则表现出超然写意的审美效果。
比如表现奈何桥时,舞台和演员表演沉浸在银色的流动“河水”中,以似河非河形成写意手法,塑造了诗化的舞台意境。
可以说,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了戏剧艺术特有的“真人面对面”体验艺术的魅力。
戏剧创作强调以“人为中心,现代科技的长处不只在于制造强烈视觉效果,更为表现“人”提供了新的方式。
虚拟的空间情景与鲜活真实的表演相融,既能提升视觉效果,也强化了戏剧的现场性和直观性的特质。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杜甫》,用虚拟视觉效果塑造出空灵的舞台意境。
剧终时,采用投影技术呈现的巨幅流动山水画卷是塑造整场戏意境的主要元素,杜甫从船头慢慢步入山水画卷,此时舞台的叙事主角渐渐从杜甫转化为山水造型,寓意杜甫的生命最终升华在天地山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