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00.71 KB
- 文档页数:2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为了进一步优化江苏淮北地区的水稻生产,本次试验旨在筛选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并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来评估其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试验选取了20个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并结合了科学的施肥措施和灌水管理,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对试验地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清理耕地,平整土壤,保证土壤的肥沃和透水性。
然后根据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选择了适合的播种时间和适宜的种植密度。
采用高效的播种机械,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和适当的深度。
在试验的生长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了不同品种的生长情况,并做了相应的记录。
比较不同品种的株高、叶片颜色、叶片形态和根系发育等特征,评估其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
还观察了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对环境适应性的评估。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可以初步推断不同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在稻穗抽穗期和收获期,我们对不同品种进行了产量测定。
根据试验地的面积和每亩的产量,计算了每个品种的总产量。
还根据米粒的质量和食味品质,对不同品种的米质进行了评估。
通过这些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综合评估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观察,我们发现在江苏淮北地区具有较好适应性和种植潜力的杂交水稻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稳定的品质,特别是在抗倒伏性和抗病虫害方面表现突出。
这些结果对于江苏淮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次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我们得到了一些在江苏淮北地区适宜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并为该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经验。
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也认识到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的性状和生态适应性,以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202319黔北地区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吴云鹏1李祖军2唐会会2宫彦龙2江学海2姜雪2张习春2龙武华2朱速松2*(1湄潭县农业农村局,贵州湄潭564100;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以9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分析了各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及物质转化速率。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全生育期在150~156d之间,播种至抽穗历期在116~122d之间,以川优2115全生育期最长(156d),旌3优348全生育期最短(150d)。
以产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品种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个类型,其中高产类型水稻品种是川优6203、川优2115、鹏优1269,中产类型品种是宜香优2115、荃优鄂丰丝苗、旌3优348,低产类型品种是大粒香、盛韵香禾、滇屯502。
高产类型品种平均产量分别较中、低产类型品种增产1216.00、3441.70kg/hm2。
对不同产量类型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和群体质量进行分析可知,川优6203、川优2115、鹏优1269具有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叶和茎鞘物质转化率高等特点。
本试验结果可为黔北地区优质稻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水稻;品种;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黔北地区中图分类号S511.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9-0019-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9.0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creening Test of 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 in Northern GuizhouWU Yunpeng1LI Zujun2TANG Huihui2GONG Yanlong2JIANG Xuehai2JIANG Xue2ZHANG Xichun2LONG Wuhua2ZHU Susong2*(1Meitan Count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Meitan Guizhou564100;2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iyang Guizhou550006)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northern Guizhou,9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the screening test was conducted,and the growth period,yield and its composition,dry matter accumulation,and matter conversion rate of the various varieti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different varieties ranged from150days to156days,and the period from sowing to heading ranged from116days to122days.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Chuanyou2115was the longest(156days), and that of Jing3You348was the shortest(150days).The tested varieties were divided into3types(high-yield, middle-yield and low-yield)by cluster analysis with yield as the index.The high-yield rice varieties were Chuanyou 6203,Chuanyou2115and Pengyou1269,the middle-yield varieties were Yixiangyou2115,Quanyou Efengsimiao and Jing3You348,and the low-yield varieties were Dalianxiang,Shengyun Xianghe and Diantun502.The yield of high-yield varieties was1216.00kg/hm2and3441.70kg/hm2higher than that of middle-yield and low-yiled varieties, 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rowth period,yield composition and population quality of varieties with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黔科中引地〔2019〕4001);贵州省后补助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263号);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GZCYTX2020-0602);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6,黔科合支撑〔2019〕2305号,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124),黔水稻所青年基金〔2021〕001号,黔水稻所青年基金〔2021〕012号)。
试验研究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5期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总结孔晓新(凌海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辽宁凌海121000)1试验目的通过对近期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系(组合)进行比较,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并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高产创建工作开展做好品种定向和储备。
2材料与方法2.1参试品种。
东壮5号(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盐丰47(省盐碱地所提供),盐粳377(省盐碱地所提供),盐粳456(省盐碱地所提供)。
2.2试验设计。
采取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600m2。
地址设在安屯种畜场。
3田间管理3.1整地育苗。
采用大棚硬盘育苗方式育苗,棚宽6.5m,棚长50m,3月20日整地,3月27日做床,3月30日扣棚膜增温。
3.2营养土配制。
田园土(无药物残留)过筛,每平方米施用125g壮秧剂,每棚用营养土7.2m3。
3.3种子处理。
4月5日晒种2d,4月7日用5%盐水选种,用清水洗涤,再用400倍浸种灵浸种3d,4月9日晚将种子捞岀控水。
3.4育苗。
硬盘育苗,全程机械育苗播种,覆土流水线作业。
4月10日机械播种育苗,播种量每盘0.125kg,折每平方米0.502kg。
人工将盘摆入棚内,大棚中间留0.5m过道,两侧摆盘,并立即用微型喷灌管喷灌,盘内略有积水即可。
3.5苗期管理。
苗前不通风,苗长至1叶1心后,温度高于30°C略加通风,2叶1心时温度控制在25°C 左右炼苗,3叶时揭棚膜。
4月28日喷施壮秧粉防立枯病、青枯病1次,5月20日每棚追施硫酸铵10kg (5g/m2)。
4月初进行本田田埂维修、整地、泡田、耙地,结合耙地每亩施一次性水稻肥25kg,用丁草胺加农思它进行封闭除草。
3.6定植。
5月23日人工插秧,株距20cm,行距30cm,每穴3〜4株。
3.7田间管理。
6月10日施缓苗分蘖肥10kg(N20+ K5)。
6月13日亩施5kg追施肥和5kg一次性肥。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本试验旨在筛选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生长的杂交水稻品种,以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生产环境。
试验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的一处水稻田中进行,选取了5个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设计1. 栽培方法本试验施用常规化肥,按照1亩田开墒深度40-50厘米为原则,配合50元素复合肥5袋/亩,中耕中深松土,整地后按照8亩/斤播种量掩土,水田插秧密度为每亩13000-14000株,管理、保肥、防病选择本地常用管理条例。
2. 杂交水稻品种选择本试验选取了5个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1)宁杂3号:抗倒伏、抗病虫害,适于中南部早、中稻种植。
2)西农5号:早稻杂交优势明显,穗长、粒大、产量高,抗倒伏抗病性好。
3)新疆034:中早熟型杂交稻,具有宽叶、抗倒伏,抗病抗逆性较强的特点。
4)云稻1号:适应性强、宽适应区,有抗倒伏、抗病虫及抗秆腐病等优良特性。
5)攀稻1号:适应性强、早熟还优良、丰产稳产,外观秀丽,整体基本为长穗结构。
3. 观测指标本试验的观测指标包括:生长习性、株型、耐病性、产量和品质等。
其中,株型观测主要包括植株高度、穗长、穗重、粒重等;产量观测主要包括千粒重和每亩产量等。
试验结果通过观测,本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云稻1号、宁杂3号和西农5号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平均亩产均在800公斤以上。
3)从品质指标来看,云稻1号和宁杂3号口感细腻,米质较好,而西农5号则产量较高。
结论经过试验,云稻1号、宁杂3号和西农5号是比较适合在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产量和品质。
同时,攀稻1号和新疆034虽然具有耐病性较强等优势,但在江苏淮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和产量不如其他品种。
该试验可为该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一、试验目的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是指对新培育的水稻品种进行田间试验,评价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特性,为其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的目的在于筛选高产、抗逆、优质、抗病虫害的优良水稻品种,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二、试验流程1.申报品种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需要申报品种,一般由科研单位、种子公司或农业专业合作社提出申报。
申报品种需提供相关材料和数据,并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才可获得试验资格。
2.选地选时选择适宜的试验地点和择机进行试验是水稻品种试验成功的关键。
试验地应具备相对平整、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等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种植习性。
3.布置试验试验需按照科学的设计原则进行布置,包括重复次数、对照品种、试验面积等。
合理设计试验可以排除多种杂变因素,准确评价品种的性状。
4.施肥管理良好的施肥管理是水稻品种试验成功的保障。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品种的养分需求,合理施用基础肥料和追肥,保障水稻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5.田间管理水稻品种试验过程中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试验田的生长环境良好,减少外界干扰因素。
6.数据收集在试验生长期内,需定期对试验田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包括生育期、株型特征、抗逆性、成熟期产量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7.数据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价各品种的优劣势,并筛选出表现较好的品种进一步审定。
8.品种审定水稻品种审定需要经过多方评审才可获得审定资格。
一般包括经济评价、农艺性状、品质特性、抗逆性以及审定试验的产量成绩等多方面评价。
三、试验要点1.灌溉管理试验期内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因干旱或过湿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施肥科学依据不同试验区的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用农业肥料和农家肥,保障水稻生长所需养分。
3.防治病虫害试验期内应定期巡查试验田,严格防治水稻病虫害,保障试验稳定进行。
4.数据准确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是品种审定的关键,需要科学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处理,确保结果的可信度。
中稻常规稻品种筛选试验一、试验目的中稻(Oryza sativa L.var.中稻)是中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不错的适应性。
而中稻的常规稻品种是指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经过选育和改良的适合一般耕作条件下栽培的水稻品种,其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40天。
进行中稻常规稻品种筛选试验,对于培育更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质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地点及条件本次试验选取了中国南方一个适宜种植中稻的区域作为试验地点,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
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中稻的生长和发育。
三、试验设计1. 试验分组本次试验将选取10个不同品种的中稻作为试验材料,分为2组,每组5个品种。
其中一个组作为对照组,栽种当地种植效果好的品种,作为试验品种的参照标准;另一个组作为试验组,分别栽种不同的中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2. 栽种方式试验选取了满足水稻生长条件的田块进行栽种,按照一定的密度和间距,每个品种栽种50株,保持相同的施肥、灌溉和农药防治条件。
对试验田进行必要的土壤处理,保证土壤质量适宜水稻生长。
3. 数据记录和分析在水稻生长期间,对试验田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
包括生长状态、叶色、茎秆粗壮度、穗长、穗重、籽粒饱满度、籽粒产量等数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各品种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情况。
四、试验结果分析1. 生长状态经过观测和记录,在试验组的中稻品种中,有几个品种的生长状态较好,叶色翠绿,茎秆粗壮,穗长较长。
而在对照组的品种中,也有一些品种的生长状态不错,这些品种可能成为当地中稻的适宜种植品种。
2. 产量表现在试验的收获期,对试验田进行了收获和籽粒产量的统计。
结果显示,试验组中部分品种的籽粒产量明显较对照组的品种高,这说明这几个品种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产量潜力。
3. 综合评价根据数据分析,结合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水稻品种表现,可以初步得出一些结论。
水稻品种试验方案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对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和开发新的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试验方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介绍水稻品种试验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一、水稻品种试验的意义水稻品种试验是为了筛选出适应不同地区和条件的新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旧品种可能面临适应能力下降的问题,因此通过品种试验,可以及时调整和更新水稻品种,提高整个水稻生产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水稻品种试验的方法水稻品种试验一般分为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方法。
田间试验是在实际的农田环境中进行的,可以反映出品种在真实生长条件下的表现。
室内试验则是通过在温室或实验室中模拟各种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培养和观察。
田间试验通常需要选定不同的试验地点,考虑到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管理措施。
试验地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且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试验田的布局和设计也需要合理,以确保每个品种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并且排除其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干扰。
室内试验则需要控制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以模拟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
室内试验通常采用小尺寸的试验盆或器皿,通过人工控制灌溉和施肥,观察品种的生长情况和表现。
三、水稻品种试验的内容水稻品种试验的内容包括不同品种的筛选、评价和比较。
通常需要更多的试验地点和时间来全面了解品种的性状和表现。
其中,重要的指标包括水稻的生长速度、株高、叶片形态、茎秆粗细、抗性状和产量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品种对干旱、病虫害和逆境等的抗性,以及其它农艺性状例如结实性、品质特点等。
水稻品种试验的范围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划分。
有些试验可以集中在某个地区或特定种植环境中进行,以满足该地区的特殊需求。
还有一些试验则可以针对某些特殊性状或功能进行,例如抗病虫害的品种筛选或特殊口感的品质评价等。
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江苏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但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传统水稻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
1.2 研究目的江苏淮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然而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特殊性,普通品种在这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找到在淮北地区生长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优质品种,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选择。
此次试验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评估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淮北地区生长的表现,包括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方面的指标;2.比较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找出在淮北地区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优质品种;3.观察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达成,我们希望能够为淮北地区的水稻种植业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推动当地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本次江苏淮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田地分为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内设有不同的水稻品种作为处理组。
在每个处理组中,设置多个重复样方,以减少实验误差。
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田地的土壤条件要求基本一致,同时在播种、灌溉、施肥等关键操作上也要保持一致性。
为了更好地比较各品种的性状表现,还在试验设计中设置了对照组,以便进行对照分析。
通过科学规划的试验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筛选出淮北地区适宜的杂交水稻品种提供可靠依据。
2.2 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方面,我们着重考虑了淮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种植习惯。
淮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变化大,适宜水稻生长。
我们选择了对温度和水分要求较为宽松的杂交水稻品种进行试验。
上海市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一、试验目的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上海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进行了一次优质水稻新品种(系)筛选试验。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适合上海市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系),为上海市的水稻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田间试验基地作为试验地点。
该基地土壤肥沃,环境适宜,是进行水稻育种试验的理想场所。
三、试验方法1. 选取种质资源:从国内外的种质资源中选择了10个水稻新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了早、中、晚熟的各类型水稻品种(系),涵盖了不同的生态品种和抗逆性品种。
2. 土壤处理:在试验开始前,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了充分的土壤改良处理,保证了土壤的适宜性。
3. 试验设计: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系)设置3个重复。
每个重复面积为50平方米,试验面积为1500平方米。
4.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水稻生长期需求,进行了科学的施肥管理,保证了试验的施肥效果。
5. 田间管理:在试验期间,对水稻田进行了良好的管理,包括了灌溉、除草、防病等工作。
6. 数据采集:在水稻成熟收割前后,对各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测定。
四、试验指标1. 产量:对每个品种(系)的单株产量进行测定,以及单位面积的总产量。
2. 品质指标:包括了米质、加工品质等指标的测定,以及水稻的抗逆性能。
五、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的田间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筛选出了3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系):1. A品种(系):该品种属于早熟型水稻,植株矮秆、抗倒伏性强,成熟期短,产量高,米质优良,抗逆性能强。
2. B品种(系):该品种属于中熟型水稻,植株高秆、穗大,产量高,米质细腻,加工品质好,适应性强。
3. C品种(系):该品种属于晚熟型水稻,成熟期长,植株抗性强,产量适中,米质优良,适应性较强。
六、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成功筛选出了3个适合上海市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为上海市的水稻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