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与马克吐温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59
美国文学一、殖民地时期1607-17651607年,captain john smith 带领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詹姆斯敦。
1765年,殖民地人民奋起抗议英国政府颁布的印花税。
文学特点:宗教色彩,讲经布道向欧洲读者或亲友介绍新大陆的小册子和游记书信著名作家:Captain john smith,Anne Bradstreet, 以夫妻恩爱家庭美满为题材Edward Taylor,清教徒,牧师,讲道二、启蒙时期&独立战争时期1765-18世纪1730s,爱德华兹(Johnathan Edwards)为首的清教徒掀起“大觉醒”运动,企图恢复清教主义的统治,失败。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Benjamin Franklin(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格言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通过格言警句宣传创业持家,待人处事的道德原则和勤奋致富的生活道路《自传》Autobiography,开创了美国名人写传记的风气独立战争时期文学以理性的散文为主,主要是各派政治力量对于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与方向、政府的形式与性质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时产生的杂文、政论文和演讲词,即便诗歌也以政治为内容。
代表作家:潘恩Thomas paine 的《常识》commom senseThomas Jefferso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汉密尔顿、麦迪逊、杰伊合写的《论联邦》The Federalist Papers威廉-希尔-布朗william hill brawn,第一部美国小说《同情的力量》三、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与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之思情。
素材完全取自美国现实,如西部开发和拓荒经历。
他们赞美美国山水,讴歌美国生活,反映美国人民的乐观与热情。
美国文学复习整理一、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学(colonial settlements)&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revolutionary period)(文艺复兴时期)1.清教主义的shaping influence2.代表人物“T he Tenth Muse”第一位移民诗人2. Philip Freneau 菲利普·佛瑞诺有宗教隐喻,关注本土地貌、人文.写印第安人故事。
美国诗歌之父 father of American poetry代表作《野金银花》The Wild Honey Suckle3。
Thomas Jefferson 托马斯·杰弗逊起草了独立宣言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4.Thomas Paine 托马斯·佩因拥护独立宣言代表作:《常识》Common Sense《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5.Jonathan Edwards乔纳森·埃德沃兹大觉醒运动的代表人物 the Great Awakening6.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代表作:《自传》The Autobiography《穷理查德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美国梦的代表二.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American Romanticism)早期浪漫主义(Early Romantic Period)1.背景:1> 时间:18世纪末到内战爆发前夕(1861)2> 条件:○1国家的快速发展,大量移民和工业化发展错误!小说的发展,期刊杂志(periodical)出现错误!受英国文学的影响2.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Stressing emotion rather than reason2>Stressing 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3>Idealism rather than materialism4>Writing about nature, medieval legends(中世纪传说)and with supernaturalelements。
马克吐温的生涯是怎样马克吐温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家,他文学作品影响了很多代人,其作品至今仍在多个国家流传。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马克吐温的创作生涯,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克吐温的创作生涯马克·吐温的第一部巨著《卡城名蛙》,在1865年11月18日在《纽约周六报刊》首次出版。
这作品在那里出版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它完成得太迟,赶不及纳入阿特姆斯·沃德收集美国西部特色著作的书中。
这以后,《沙里缅度联邦报》派马克吐温去当时被称为三明治群岛的夏威夷作通讯记者,给联邦报寄来关于那里的事情的信。
后来他在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地报》工作时也是根据这些幽默的信件写出的,因为《加利福尼亚大地报》派了他取道巴拿马运河从旧金山到纽约市,作巡回记者。
当时他就不断寄出信件给报纸出版,讽刺而幽默地记录他的所见所闻。
1867年6月8日,吐温乘游艇前往费城,要住5个月。
这一游导致了《傻子旅行》的诞生。
1872年,吐温出版了第二部旅行文学著作《艰苦岁月》作为《傻子旅行》的续集。
《艰苦岁月》的内容是吐温到内华达的旅程及在美国西部的后期生活的半自传式描述。
这书以“傻子”对欧洲和中东的很多国家的批评来讽刺美国及西方的社会。
吐温的下一作品《艰苦岁月》把焦点放在美国社会上。
之后的《镀金时代》并不是旅行文学作品,因为这以前的两本书都是旅行文学作品,而这是他第一次写小说。
这本书亦很著名,因为这是吐温唯一一本与人合作写成的书;这本书是由吐温和邻居查尔斯·达德利·沃纳写成的。
吐温之后的两本著作均是关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经历。
《密西西比河的旧日时光》一系列的小品在1875年出版于《大西洋月刊》,最具特色的是吐温对浪漫主义的醒悟。
吐温在《旧日时光》之后更著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之后吐温写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描写了他在汉尼拔的童年。
吐温模仿自己小时候的性格,塑造出汤姆·索亚的性格来。
这书亦引入一角色哈克贝利·费恩为配角。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评论资料一、贺仲明:简述中国新文学乡村题材小说的渊源二、董之林: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三、王福湘:《山乡巨变》:左右为难中的艺术创造简述中国新文学乡村题材小说的渊源贺仲明一对于中国新文学的语言成就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文学语言于何时成熟以及是否成熟等问题,研究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我以为,评价新文学语言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本土化的实现。
因为众所周知,新文学是从传统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脱胎而来,它的语言更是受到文言文和翻译文体的强烈影响,要走向自立,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从外在到内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本土化转换过程。
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涵:一是生活化。
也就是语言的鲜活自然,是现实生活的直接产物。
因为文学的主要反映对象是现实生活,它的语言就应该以现实人们的语言为基础,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到现实人们的真实生活。
二是民族性。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本土化的语言应该具有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透过语言可以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三是美学化。
语言本土化不是完全回归口语,而应该是对生活语言的提高和净化。
它应该立足于生活,又比生活更美、更凝炼、更生动。
真正成熟的新文学语言,应该是汲取了传统文言文的精粹,又借鉴翻译语的优长,同时又建立在现实大众口语的基础上,是本土生活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具备了这三点,就可以说实现了文学语言的本土化,也才可以说是实现了文学语言的成熟。
本土化是一个基本要求,具体到语言风格和语言方向则可以是多元和丰富的。
也就是说,随文学体裁和创作题材的变化,语言可以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差异,更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征。
像知识分子题材,就应该符合知识分子的生活话语,可以书面化一些,文气一些;乡村题材就要符合农民的生活,要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知识分子话语,尤其在直接传达农民口语时更应该如此。
此外,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不同文学体裁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语言的表现内涵也会有所差异。
新文学语言的本土化需要现实生活的滋养,在这当中,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路程,那就是对农民语言的吸收和借鉴。
试析马克·吐温作品中华人形象的矛盾性根源摘要:马克·吐温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刻画了早期美国华人的生活。
然而,这些华人形象却表现出鲜明的矛盾性。
本文将以《苦行记》为例,试图剖析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华人形象,探索种矛盾性的可能性根源。
一方面,马克·吐温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和一名严肃作家的责任感,揭露了美国政府和种族主义分子对华人的残酷压迫,对华人寄予深切同情。
另一方面,马克·吐温无意识地站在了东方主义的立场上,将华人描写成愚昧迷信、麻木落后的群体。
关键词:华人形象;矛盾性;人道主义;东方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66-02一、引言作为一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给予了深切的关怀,刻画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生命,这其中便包括了早期赴美的华人移民。
他很多作品都描绘了早期华人的生活,如《苦行记》,《残害一个男童》,《歌德斯密斯的朋友又出国了》,《与中国的条约》,《致坐在黑暗中的人》等。
尽管马克·吐温在这些作品中高度赞扬了华人移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对他们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寄予了深切同情,强烈谴责了施暴者。
然而,他又不自觉地站在了东方主义的立场上,自相矛盾地将华人描写成一个落后愚昧、迷信无知、嗜赌成性、吸食鸦片的群体。
二、人道主义关怀下的华人形象马克·吐温在他描写早年西部探险生活的半自传体小说《苦行记》中,专门用了一章来展现第一代华人移民在太平洋沿岸的生活。
在第54章中,马克·吐温高度赞扬了华人移民的聪明才智,勤劳刻苦,以及忠厚老实。
在他看来,“他们安静,平和,温顺,不会醉酒,一天到晚勤恳耐劳”,“懒的(中国人)根本就不存在”,“他总是想方设法去找点活儿做”。
同时,马克·吐温也以现实主义的笔调记录了华人惨遭迫害的事实,反映出他对华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施暴者的强烈谴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马克吐温乡土文学马克吐温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导语:在19世纪20年代左右,文学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即为乡土文学。
所谓的乡土文学,即描写乡土风情和传说为主题,同时加入幽默、讽刺的在19世纪20年代左右,文学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即为乡土文学。
所谓的乡土文学,即描写乡土风情和传说为主题,同时加入幽默、讽刺的手法。
在美国,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就是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马克·吐温是第一个将文学“美国化”的作者,即马克·吐温乡土文学描写的内容,都是以美国的本土文化为主,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让读者对美国的文化得到一定的了解。
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作者本人所熟悉的乡土开始,通过对当地人的语言、生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灵魂。
虽然情节的深入,读者在他的带领下,领略了美国的风土人情。
马克·吐温认为,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让美国人民的生活全貌如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也能让作者写出伟大的小说。
马克·吐温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主要有《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马克·吐温在表现手法方面,吸取西部乡土文学中幽默故事的特点,采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在表现美国的现实生活的同时,更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的黑暗。
马克·吐温乡土文学对美国的文学界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后人称其为美国文学第一人,同时他也被人称为“美国小说之父”。
马克吐温的童年是怎么样的马克·吐温的童年是艰苦的,漂泊的,但正是由于他这样的童年经历,生活常识分享。
1.英语语言发展阶段: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古英语-old English主要是日耳曼部落讲的凯尔特语,语法性浓厚。
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罗曼底征服事件后,人种混合,语言混合,英语渐渐取代法语成为主要语言。
语法形态简化。
现代英语-文艺复兴,印刷术,伦敦方言成为标准英语。
语音变化巨大。
趋势-简化语法,简化单词。
变体-美国英语(主导),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
2.英美国家概况之历史篇:美国历史(重要事件列出):最早的美国人是印第安人;英国在1607在美国建立殖民地,并逐渐建立13个殖民地。
1776年圣诞节美军挫败英军,1783年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宪法前十条是«人权法案»,保护个人权利。
英美最后一次交火是1812年的英美战争。
美国内战期间,林肯发表【解放奴隶宣言】,1863葛底斯堡演说民有民享民治(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宣布中立,但实际上是支持同盟政策。
20ce20ys,美国是物质上成功但精神挫败迷惘的时期。
罗斯福的新政措施目的在于拯救美国民主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20ce30ys,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目的是远离欧洲和亚洲的战争。
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针对英国和前苏联,想赢得战争,阻止苏联扩张。
美苏英三国首脑会晤三次,第一次1943德黑兰会议决定“霸王行动”向法国进攻。
第二次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联合国组织。
第三次1945波茨坦会议,确定欧洲格局暂时分配。
1946年,美国电报出现遏制苏联政策,1949年,杜鲁门公开遏制政策。
同年,美国签订北约(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1945年以来,美国经济进入25年的繁荣期。
1962古巴导弹危机,在位肯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