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通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68.99 KB
- 文档页数:7
溴甲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溴甲烷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来源:《现代职业安全》杂志2021年第8期溴甲烷(MethylBromide,Monobromomethane)又称甲基溴、溴代甲烷、一溴甲烷,分子式为CH3Br,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有甜味的液体。
分子量94.95,比重1.6755(20/4℃),沸点4.6℃,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其本身也是一种溶解性很强的有机溶剂,能腐蚀铝、镁和它们的合金。
它在氧气中易燃,在大气中遇高热、明火才燃。
用途及使用范围溴甲烷主要用途有作为甲基供体的化工原料,还可用于熏蒸杀虫剂,作为萃取剂从种籽和花中提炼油脂,羊毛脱酯等。
溴甲烷作为熏蒸杀虫剂,熏蒸对象主要有田基土壤、仓储谷物、易腐物品、磨坊、仓库及房舍等大型建筑物,以及船只和飞行器。
它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高效、广谱地杀灭各种有害生物,从而达到灭虫、防病的目的。
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用作警报剂。
早年在欧洲等国溴甲烷也曾用作制冷剂和灭火剂,但由于溴甲烷毒性大,累出事故,现已不用作制冷、灭火剂使用。
在溴甲烷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化工生产工人和熏蒸工可接触不同浓度的溴甲烷。
毒性特点及危害溴甲烷挥发性高,空气中可达到较高浓度。
接触者主要中毒途径以呼吸道吸入为主。
溴甲烷液体也可经皮肤吸收,特别是液态溴甲烷污染衣物、手套、鞋袜而不及时去除时,皮肤接触时间长,吸收量较多。
液态溴甲烷有致冷作用,对皮肤、黏膜有冷刺激。
溴甲烷虽能经胃肠道吸收,但对职业性接触无实际意义。
我国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溴甲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皮)为2mg/m3。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者会议(ACGIH)1998年生产环境化学物质阈限值规定溴甲烷的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ppm(1ppm=1×10-6)。
溴甲烷为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可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溴甲烷化学品英文名:BromomethaneCAS号:74-83-9分子式:CH3Br分子量:94.9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会中毒。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危害臭氧层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吞咽会中毒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1吸入会中毒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41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H420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溴甲烷化学品英文名:bromomethane;methylbromide化学品别名:甲基溴CAS No.:74-83-9EC No.:200-813-2分子式:CH3Br分子量:94.9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吞食后有毒。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吸入有毒。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可能有发生不可逆性作用的危险。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臭氧层有危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高压气体,压缩气体;急毒性-口服,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臭氧层,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吞咽会中毒,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吸入会中毒,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016-61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概述溴甲烷是一种五色透明的液体,别名甲基溴。
有甜味、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为较强的神经毒物,属于剧毒品。
农业上用作杀虫熏剂、冷冻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后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遇明火、高热以及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
在工业上过去用作灭火剂、冷冻剂、熏蒸剂和化工原料,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熏蒸剂。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溴甲烷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
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人,皮肤吸收也可引起全身中毒。
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黏膜、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损害也最为严重。
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可引起冻伤。
3.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表现最为突出。
潜伏期为几分钟至48h,最长可达5天。
急性溴甲烷中毒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两个主要靶器官的临床表现最为突出,此外,肾脏、肝脏损害较常见,轻者尿中可见有蛋白、管型及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有的病例出现心肌损害,重病例亦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检疫工作中溴甲烷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检疫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检疫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溴甲烷。
溴甲烷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性,特别是对于检疫工作者。
本文将探讨溴甲烷的危害及防护对策。
首先,溴甲烷的危害主要来自其毒性和易燃性。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溴甲烷环境中,可能引起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此外,由于其易燃,一旦接触到火源,可引发火灾和爆炸,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
那么,在检疫工作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护呢?首先,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其次,应该配备好防护装备,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减少直接接触。
此外,应该保持通风良好,尽可能减少溴甲烷浓度。
在出现泄漏或事故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报告。
综上所述,溴甲烷是一种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对于检疫工作者。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配备好防护装备,保持通风良好,并在出现泄漏或事故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 1 -。
二溴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二溴甲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溴化物,也称为二溴甲烷、甲基溴化物或甲烷二溴化物。
它的分子式为CH2Br2,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臭味。
二溴甲烷在化学实验、工业生产和医药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一、化学性质:二溴甲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化合物,但在高温、火焰或光照下会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它可溶于乙醇、醚和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二溴甲烷的主要反应是取代反应,它可以与氧、氮、硫等元素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取代产物。
二、危害性:1. 中毒:二溴甲烷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吸入过多的二溴甲烷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昏迷和死亡。
2. 刺激性:二溴甲烷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接触到皮肤会引起红肿、疼痛和灼伤,接触到眼睛会引起刺痛和视力模糊。
3. 火灾爆炸:二溴甲烷是易燃液体,与空气中的氧气相遇时可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三、安全措施:1. 防护措施:在接触二溴甲烷时,必须佩戴化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通风设施:在使用二溴甲烷的实验室、车间或工作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溴甲烷积聚。
3. 防火防爆措施:避免二溴甲烷接触明火、高温物体或火花,禁止吸烟。
在储存和使用二溴甲烷的地方应设置防火设施,并配备灭火器材。
4. 泄漏处理:发生二溴甲烷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泄漏,迅速撤离人员,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泄漏处理。
5. 废弃物处理:二溴甲烷属于有害废物,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或排入环境中,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
四、急救措施:1. 吸入中毒: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有呼吸困难,给予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立即就医。
2.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同时将眼睛翻转以便冲洗更多的眼部组织。
溴甲烷中毒急救措施溴甲烷简介溴甲烷,也称甲基溴,分子式为CH3Br,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
常温常压下为有机溶剂,用作防火、冷冻剂、化学试剂等。
然而,若人体过量接触或吸入溴甲烷,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溴甲烷中毒表现溴甲烷中毒的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轻度溴甲烷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中,头痛和头晕是最为常见的表现。
中度中毒则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忧郁、抑郁、谵妄、昏迷等。
此时,患者需尽快进行急救。
重度中毒表现为呼吸系统麻痹,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并且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生命危险极高。
急救措施一旦患者发现存在可能接触或吸入了溴甲烷,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
首要急救措施1.将患者立即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2.立即打开窗户或使用抽风扇将有毒气体排出。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跳停止或呼吸骤停的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先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呼吸。
2.如果患者不能呼吸,且心跳停止,迅速开始进行心肺复苏,设法恢复患者呼吸和心跳。
3.在这个过程中,可用氧气进行急救。
抢救药物医生可为患者口服或注射一些抢救药物,以帮助恢复其生命体征。
预防措施1.避免暴露于高浓度的溴甲烷中。
2.在操作溴甲烷时,尽量在通风好的地方操作,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3.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总结总的来说,对于溴甲烷中毒,采取急救措施尤为重要。
在此过程中,应集中精力解决患者的呼吸和心跳问题,并尽快输液或注射抢救药物。
同时,还应注意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再次受到中毒的困扰。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溴甲烷Methyl bromid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粘膜、
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
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也最为严重。
无色气体,有甜味。
无色气体,有甜味。
熔
点-93℃,沸点 3.6℃,闪点-40℃,爆炸上
限16.0%,爆炸下限10.0%。
职业接触限值:MAC:/
PC-TWA:2(mg/m3)
PC-STEL:/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溴甲烷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在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物品都是有毒的,是千万不能够碰的。
有毒的化学物品的危害非常大,对人体会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那么溴甲烷中毒的症状是什么呢?有着什么样的巨大危害呢?
溴甲烷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的化学物质,它带有一种甜香的气味,溴甲烷中毒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很多接触工业生产的朋友就会面临这个问题。
溴甲烷中毒的症状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溴甲烷中毒都是为溴甲烷急性中毒,这是危害比较大的。
人体呼吸道在吸入了溴甲烷气体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溴甲烷中毒也可能为皮肤吸入中毒,溴甲烷中毒是会破坏人体神经系统的。
对人体肾脏,肝脏,心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这种物质。
同时溴甲烷中毒还可能会有一个潜伏期,中枢神经受到破坏有可能在48小时才会表现出来。
还会导致肺水肿和肺部衰竭等严重的问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溴甲烷中毒的知识了,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016-61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概述溴甲烷是一种五色透明的液体,别名甲基溴。
有甜味、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为较强的神经毒物,属于剧毒品。
农业上用作杀虫熏剂、冷冻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后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遇明火、高热以及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
在工业上过去用作灭火剂、冷冻剂、熏蒸剂和化工原料,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熏蒸剂。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溴甲烷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
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人,皮肤吸收也可引起全身中毒。
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黏膜、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损害也最为严重。
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可引起冻伤。
3.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表现最为突出。
潜伏期为几分钟至48h,最长可达5天。
急性溴甲烷中毒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两个主要靶器官的临床表现最为突出,此外,肾脏、肝脏损害较常见,轻者尿中可见有蛋白、管型及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有的病例出现心肌损害,重病例亦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溴甲烷中毒文章目录*一、溴甲烷中毒的概述*二、溴甲烷中毒的原因*三、溴甲烷中毒的主症*四、溴甲烷中毒的急救措施*五、溴甲烷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溴甲烷中毒溴甲烷中毒的概述溴甲烷(CH3Br)为无色、无臭、易挥发,可经过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进入人体。
它能干扰细胞代谢,造成神经系统、肺、肾、肝及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溴甲烷中毒的原因挥发性高,空气中可达较高浓度。
接触者以呼吸道吸入为主。
皮肤占染有溴甲烷液体也可经皮吸收,特别是液态溴甲烷污染衣物、手套、鞋袜而不及时去除使皮肤接触时间长,吸收量较多。
液态溴甲烷有致冷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冷刺激,故很少有经胃肠道进入人体者。
溴甲烷中毒的主症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溴甲烷可因呼吸抑制而猝死。
多数病例均有20分钟到48小时潜伏期,长者可达3~5日。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日吃、发音不清、酒醉状、步态不稳、视物模糊、复视等,亦可有轻度肾损害。
重度中毒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出现脑水肿,呈昏迷、抽搐甚至癫痫持续状态,中枢性呼吸衰竭,小脑性共济失调,精神症状如淡漠、谵妄、躁狂、幻觉、妄想、定向障碍、行为异常;部分病例可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肺水肿、心律失常、肾衰竭。
慢性中毒全身乏力、倦怠、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较重者可有性格改变、幻觉等,亦可伴有周围神经炎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皮肤损害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可有红斑、水疱性皮炎等。
溴甲烷中毒的急救措施现场急救迅速将中毒者拖离现场和堵泄漏处理(同氯化苦中毒现场急救),应充分注意施救者或抢险者的自身保护。
受害者脱离现场后即应脱除污染衣物,吸新鲜空气。
皮肤污染处先用肥皂水清洗,其后再用清水淋浇;有水疱处消毒后用无菌针刺破清除水疱液,然后再用消毒的碳酸氢钠液冲洗创面,再涂消毒的鱼肝油包敷;眼部污染用2%碳酸氢钠液流水冲洗。
急诊观察处理经口误服者应予催吐,并选用2%~4%碳酸氢钠液洗胃。
凡接触溴甲烷后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或)有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是皮肤污染溴甲烷局部出现水疱者,均应留诊观察至少48小时,同时应注意作进一步的清洗排毒处理。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概述溴甲烷是一种五色透明的液体,别名甲基溴。
有甜味、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为较强的神经毒物,属于剧毒品。
农业上用作杀虫熏剂、冷冻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后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遇明火、高热以及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
在工业上过去用作灭火剂、冷冻剂、熏蒸剂和化工原料,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熏蒸剂。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溴甲烷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
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人,皮肤吸收也可引起全身中毒。
主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黏膜、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损害也最为严重。
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可引起冻伤。
3.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表现最为突出。
潜伏期为几分钟至48h,最长可达5天。
急性溴甲烷中毒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两个主要靶器官的临床表现最为突出,此外,肾脏、肝脏损害较常见,轻者尿中可见有蛋白、管型及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有的病例出现心肌损害,重病例亦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429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溴甲烷中毒的危害及预防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概述
溴甲烷是一种五色透明的液体,别名甲基溴。
有甜味、易挥发,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为较强的神经毒物,属于剧毒品。
农业上用作杀虫熏剂、冷冻剂。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后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溴化氢,遇明火、高热以及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
在工业上过去用作灭火剂、冷冻剂、熏蒸剂和化工原料,由于其毒性较大,现在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熏蒸剂。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溴甲烷可经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
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吸人,皮肤吸收也可引起全身中毒。
主
要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对皮肤、黏膜、肺、肾、肝、心血管等也有损害。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最早受到损害,损害也最为严重。
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可引起冻伤。
3.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表现最为突出。
潜伏期为几分钟至48h,最长可达5天。
急性溴甲烷中毒以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两个主要靶器官的临床表现最为突出,此外,肾脏、肝脏损害较常见,轻者尿中可见有蛋白、管型及红、白细胞,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有的病例出现心肌损害,重病例亦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①轻度中毒:在接触溴甲烷后出现眼睛和黏膜的刺激症状,但脱离接触后逐渐消退。
经数小时至数日潜伏期出现较明显的头晕、头痛、乏力、步态蹒跚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胸闷等症状,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轻度中毒。
a.轻度意识障碍;b.轻度呼吸困难、肺部听到少量干、湿啰音;较重者出现兴奋、谵妄、共济失调、肌痉挛,并可伴有多发性神经炎和肝、肾损害。
②重度中毒:因水肿出现抽搐、躁狂、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或因肺水肿或循环衰竭而出现紫绀。
可因肺水肿、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急性重症病人可以遗留共济失调、锥体束损害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皮肤接触高浓度的溴甲烷蒸气引起局部皮肤冻伤,出现烧灼感、红斑和水泡。
(2)慢性中毒
常有头痛、全身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亦可伴有周围神经炎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一般经脱离数周或数天可以恢复。
严重者可出现视神经萎缩、肢体震颤、瘫痪和精神障碍。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
(1)现场救治
患者应立即脱离接触。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充分洗胃。
如有皮肤接触,要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如有眼睛接触,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rain。
吸人者要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2)治疗原则
①立即脱离现场,更换污染衣物,有皮肤污染者可用清水、2%碳酸氢钠液或肥皂水清洗。
②对接触反应者应至少观察48h,根据情况作处理。
中毒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③治疗以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为主。
要早期、积极地处理脑水肿、肺水肿等情况。
(3)其他处置
急性轻度溴甲烷中毒患者治愈后可以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患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
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 /T16180处理。
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
生产溴甲烷的设备采用防溴腐蚀材料,生产和储存密
闭化,使用新型材料如管道应用陶瓷或特殊玻璃,尽可能机械化生产。
保持生产场所的良好通风,防止溴甲烷的跑、冒、滴、漏。
严格管理,教育工人遵守操作规程。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工人要佩戴过滤式半面罩防毒面具。
紧急情况下抢救或撤离时,要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和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进行。
同时在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要淋浴更衣。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溴甲烷作业工人均需进行就业前体检,并根据接触情况每1~2年安排定期体检。
按内科及神经科体格检查要求施行。
溴甲烷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为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及明显的心血管、肝、肾疾病。
发生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
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一旦发生着火,要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雾状水、泡沫和二氧化碳灭火。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