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__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8
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法探究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考法突破:对碳的单质的考查主要涉及碳单质的组成、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活性炭的吸附性、化学性质和用途,利用碳单质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013云南红河)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
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是一种单质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解析】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不是化合物,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 。
【答案】A(2013云南大理八地)(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C 。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常涉及的考查点有1.对二氧化碳的考查,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如干冰用作制冷剂、常用来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溶于水溶液显酸性等。
应联系生活实例记忆二氧化碳的性质,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网络化。
注意:CO2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对一氧化碳的考查主要是毒性和还原性。
如CO易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有毒;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3.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和性质对比及性质差异的原因。
4.考查两种气体的鉴别与除杂。
试题形式为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
此部分考查时涉及化学方程式较多,书写时应注意配平、标注反应条件等。
2 (2013云南普洱)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A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CO2不供给人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D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解析】CO2和水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CO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CO2不能供给呼吸,可以使人窒息死亡,一氧化碳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两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存在有较大差异。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B.食盐水和蒸馏水:过滤C.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D.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肥皂水2.地表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软水一定是纯净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4.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中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添加D.反应④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CaCO3难溶于水5.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的鉴别B 环保知识蔗糖和食盐:看颜色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积极植树种草减少雾霾:用燃烧法处理秸秆C 物质的宏观组成D 化学史①氮气是由氮元素构成的②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元素①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②门捷列夫: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A.A B.B C.C D.D6.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CO2的含量差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 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 CO2D.滴入石灰水震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化学式,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可用于,石墨化学式,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作铅笔芯是因为,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可作电车的电刷是因为、、。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活性炭、木炭具有性,是因为它们具有的结构。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60中60是指。
2、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1)性(2)性(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及决定:制备气体的收集方法由及决定: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方程式(2)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
若用浓盐酸,怎样除去CO2(HCl) 。
(3)收集方法:原因是。
(4)验证方法:。
(5)验满方法:。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叫。
2、向放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
结论: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同时还说明它的一个物理性质是。
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是。
3、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
观察到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
化学性质:4、CO2的(1)一般情况下不能 ,也不,不能(2)与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变)(3)与反应(检验二氧化碳)(4)与反应6、向盛有紫色的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该溶液微热,可观察到试管内有产生,溶液由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二氧化碳的用途(1)。
原因:①。
②。
(2)供光合作用,作。
(3)作工业原料制纯碱、尿素、汽水(4)干冰易,热量使,可作及。
8、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效应。
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9、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试验。
第6讲 碳和碳的氧化物❖ 金刚石、石墨和C 60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
还原性 2高温CO 2Cu 2CuO C ++与氧化铜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高温323CO 4Fe O 2Fe 3C 与氧化铁反应: 2CO CO C 高温2+与二氧化碳反应: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1)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应。
(2)提供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到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3)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提供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得到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2高温CO 2Cu 2CuO C ++例如:,在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得到氧,叫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氧,叫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习题1、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下列有关碳单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不相符的是A .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B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C .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 4、将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均匀放在试管中加热。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色的粉末最终变成_______色,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氧化铜发生_______反应。
5、碳可用于冶金工业,焦炭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2高温323CO 4Fe O 2Fe 3C 式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具有氧化性B 32O Fe .发生了还原反应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6、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3)C 为+4价,Cl 为-1价,由C 和Cl 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4)以上三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100篇及答案经典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D.曲线②中b点表明反应已经结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①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曲线②中b点气压没达到最大值,反应没有结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解析】【分析】启普发生器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详解】装置A是靠外力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以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B、C、D均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利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
故选A。
3.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B.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取出,再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C.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光滑面盖上, 取出D.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答案】D【解析】A. 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错误;B. 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集气瓶,然后将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取出,错误;C. 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取出,错误;D. 由于该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则该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其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正确。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AB +CD=AD +CB2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 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 2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 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5、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6、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块状碳酸钙;因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太快;反应难以控制..2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 气体;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浓盐酸挥发出更多的HCl 气体;混在CO2中;使收集的CO2气体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产生的硫酸钙属于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 2+H 2O==H 2CO 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 2CO 3==H 2O+CO 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 2==CaCO 3↓+H 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高温2CO 吸热反应;CO 2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4、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 2、O 3、CH 4、氟氯代烷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 点燃2CO 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把CO 收集在试管中;用手指堵住试管口;用点燃的小木棒靠近试管口松开手指;如果听到扑扑爆鸣声就是纯净CO..H 2和O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 和O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 4和O 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CO+CuO △Cu+CO 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D.金刚石是纯净物;石墨是混合物2.活性炭常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因为碳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有吸附性C.有还原性D.有可燃性3.以下不能作燃料的气体是 A.氢气 B.空气C.一氧化碳D.甲烷4.取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NaHCO 3BNa 2CO 3CCaCO 3DK 2CO 35.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杂质;若除去一氧化碳杂质;可将含杂质的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灼热的铜C.灼热的氧化铜D.碳酸钠溶液6.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A .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强热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 .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7.在足量的石灰水中通入克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 克 克克 克8.不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的气体有 A.硫 B.氢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9.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一样多的是 A.氧元素 B.氧原子C.碳原子D.碳元素10.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氢气11.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的排列的是 ACaCO 3、CO 、CO 2B :C 、CO 、Na 2CO 3 C :CaCO 3、CO 、CD :C 、CO 2CO12.在11克二氧化碳里含碳的克数与一氧化碳中含碳的克数相等;一氧化碳质量是 克 克克 克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石灰石C.澄清的石灰水D.大理石14.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溶于水B.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都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两种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同D.都有毒;可使人致死15.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A.加热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二、填空16.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个电子;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7.写出下列物质或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大理石______________;2煤气____________;3烧碱_______________;4生石灰_______________;5金刚石_______________..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19.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里;应先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加热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0.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_______..21.要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22.在下表空格里写出相应的化学式..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23. 碳在氧气里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4. 鉴定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25. 酒精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6. 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27.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8:1改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错误改在图上2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液就变成__________色;把颜色变化了的液体加热;又恢复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五、计算29.在含氢氧化钙克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多少克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30.在标准状况下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co=克/升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二、填空16:2;L 第二;稳定;金刚石;石墨;171CaCO 32CO3NaOH 24CaO5C18: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 3+2HCl=H 2O+CO 2↑+CaCl 219: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氧化铜..黑色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金属铜20:血红蛋白;氧;氧..21:.11∶1422:NH 4CO 3、Na 2CO 3H 2CO 3MgCO 3BaCO 3Fe 2CO 33三、23:2C+O 2点燃2CO24:CaOH 2+CO 2=CaCO 3↓+H 2O25:C 2H 5OH+3O 2点燃2CO 2+3H 2O 26:CaCO 3高温CaO+CO 2↑27:CO 2+C 高温2CO四、实验题:28:1应用稀盐酸、导气管要插快到集气瓶底、不要倒放..2a 长颈漏斗b 广口瓶c 导气管d 集气瓶e 双孔塞3浅红色;紫色;CO 2+H 2O=H 2CO 3 H 2CO 3=CO 2↑+H 2O 五:29::96g。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
知识点习题及答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和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铅笔里的“铅”实际上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铅笔的硬度用H代表Hard,B代表Black。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和炭黑等。
活性炭和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更强。
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但物理性质各异。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
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 + O2 → 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 → 2CO3.还原性:C + 2CuO → 2Cu + CO↑(置换反应)。
应用于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 + 3C → 4Fe + 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包括原理、装置和检验。
1)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常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50mL量筒量取5.0mL的水B.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D.观察颜色区分二氧化锰和铁粉2.设计对比实验。
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A.比较二氧化碳含量B.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C.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A.A B.B C.C D.D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方法A水与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加入二氧化锰,B硬水与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C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取样,观察颜色D氮气与二氧化碳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4.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5.下列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CO 2(CO )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B .CO (CO 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 .CuO (C )把固体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D .N 2(O 2)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 .酒精蒸发,分子体积增大C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7.归纳是化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C.物质的构成D.化学符号的意义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①O2:两个氧原子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A.A B.B C.C D.D9.下图为“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
用一根铁丝穿4片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盐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1、3、变为红色,2、4不变色B.若将稀盐酸换成稀醋酸也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10.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B.C.D.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2)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3)碳酸分解______________;(4)碳与二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D.单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2.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 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10 g B.13.4 g C.30 g D.40 g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4.已知: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D.实验中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可推理SO2溶于水生成酸5.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关于二氧化碳的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B.检验二氧化碳C.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证明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O2可助燃,CO2可灭火B.乙炔(C2H2)与O2反应产生高温时,生成物只有CO2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实现O2和CO2的相互转化D.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是维持空气中O2、CO2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的主要途径7.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中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添加D.反应④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CaCO3难溶于水8.如图装置有较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瓶内为空气,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B.如瓶内装满水,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C.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有类似装置(瓶内装半瓶蒸馏水)。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金刚石、石墨、碳60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D.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都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⑥3.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4.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5.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C.夏天鱼池里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可开始收集6.有两份质量相等的碳,其中一份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ag的二氧化碳;另外一份碳先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将生成的一氧化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bg的二氧化碳,则a和b的关系是()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7.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正确的()A.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B.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C.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9.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酸雨、沙尘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它们的形状依转化前的形状而定,无固定的规则形态.活性炭、木炭因多孔而表面积巨大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是经木炭处理过的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AB+CD=AD+CB)2) 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将固体药品放入锥形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加入酸5、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6、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不能用碳酸钠粉末替代块状碳酸钙,因为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太快,反应难以控制。
2)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会使浓盐酸挥发出更多的HCl气体,混在CO2中,使收集的CO2气体不纯。
3)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产生的硫酸钙属于微溶物,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 高温2CO (吸热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4、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2、O3、CH4、氟氯代烷等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1)可燃性:2CO+O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把CO收集在试管中,用手指堵住试管口,用点燃的小木棒靠近试管口松开手指,如果听到扑扑爆鸣声就是纯净CO。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 CO+CuO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复习捡测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D.金刚石是纯净物,石墨是混合物2. 活性炭常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因为碳[]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有吸附性C.有还原性D.有可燃性3. 以下不能作燃料的气体是[]A.氢气B.空气C.一氧化碳D.甲烷4. 取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 NaHCO3 B Na2CO3C CaCO3D K2CO35. 二氧化碳中混有一氧化碳杂质,若除去一氧化碳杂质,可将含杂质的气体通过[]A.石灰水B.灼热的铜C.灼热的氧化铜D.碳酸钠溶液6.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A.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强热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 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7. 在足量的石灰水中通入8.8克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的质量是[]A.5克B.10克C.15克D.20克8. 不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的气体有[]A.硫B.氢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9. 相同分子数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一样多的是[]A.氧元素B.氧原子C.碳原子D.碳元素10. 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充分),冷却后留下的气体是[]A.氮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氮气和氢气11. 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的排列的是[]A CaCO3、CO 、CO2B:C、CO、Na2CO3C:CaCO3、CO、C D:C、CO2 CO12. 在11克二氧化碳里含碳的克数与一氧化碳中含碳的克数相等,一氧化碳质量是[]A.7克B.12克C.3克D.4克1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干冰B.石灰石C.澄清的石灰水D.大理石14. 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溶于水B.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都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两种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同D.都有毒,可使人致死15. 欲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办法是( )A. 加热B.用砂子擦洗C.加稀盐酸浸洗D.加碳酸浸洗二、填空16. 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个电子,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7. 写出下列物质或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1)大理石______________,(2)煤气____________,(3)烧碱_______________,(4)生石灰_______________,(5)金刚石_______________。
1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_______________为原料。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
19.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里,应先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后加热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
20.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_____________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_______________结合,致使人体缺_______________。
21. 要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22. 在下表空格里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23. 碳在氧气里不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4. 鉴定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25. 酒精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6. 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27.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验题28:(1)改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错误(改在图上)(2)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液就变成__________色,把颜色变化了的液体加热,又恢复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五、计算29. 在含氢氧化钙14.8克的石灰水里;至少通入多少克二氧化碳,能使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30. 在标准状况下33.6升的一氧化碳和足量的氧化铜反应,可得到多少克铜?co=1.25克/升)(复习检测题(二)一、选择题16:2,L(第二),稳定,金刚石,石墨;17(1)CaCO3(2)CO(3)Na(OH)2(4)CaO (5)C 18:碳酸钙和稀盐酸、CaCO3+2HCl=H2O+CO2↑+CaCl219: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氧化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