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 格式:docx
- 大小:127.68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7课《诗三首》语文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下册第7课《诗三首》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诗三首》课文原文《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九十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
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理解性默写1.在表现思乡怀人主题时,古代诗人常采用“对写”手法,此处思念,彼处着墨。
如:“,”。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运用设问的手法写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
3.《涉江采芙蓉》中,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以乐景衬托了女主人公痛苦、忧伤的感情的句子是“,”。
4.《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创设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其所表达情感的纯洁与美好。
5.《涉江采芙蓉》中,表达主人公与爱人分隔两地、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6.《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来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7.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叹常见于文人墨客的文章之中,面对宴会上的美酒与歌舞,曹操也发出了相关的慨叹:“,”。
8.山的雄伟、海的深邃常常引起人的无限遐想,曹操在《短歌行》中借高山和大海来表达自己渴望贤才多多益善的句子是“,”。
9.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常言道:鸟择良木而栖,人择明主而居,曹操的《短歌行》中反映出贤才对自己归宿犹豫不决的句子是“,”。
10.孔子的精神导师是周公,他经常梦到周公,曹操在《短歌行》中也借周公表达了自己的希冀,这个句子是“,”。
11.古人面对月亮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短歌行》中,曹操看到了明月却产生了无限的忧虑,这个句子是“,”。
12. 《短歌行》中,作者借用《管子· 形势解》中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13.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一致才可以走得更远,曹操在《短歌行》中直抒胸臆,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自己拥有众多人才的句子是“,”。
14.酒不醉人人自醉,借酒消愁是古代文人的常态,《短歌行》中,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曹操对酒的渴望的句子是“,”。
15. “君”在古代一般指君王、君子,是对对方的尊称,曹操在《短歌行》中把“君”的含义扩大化,用泛指来表达自己对贤才渴望的句子是“,”。
诗三首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2.掌握相关文言诗句和文学常识;3.体味诗歌表现的作者思想情感。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高清课堂:诗三首《古诗十九首》: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组最重要的作品集。
从此,中国的诗歌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始了它的五七言体式。
《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的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昭明文选》最早把这十九首诗编辑在一起,并为它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离别的感情、失意的感情、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
】■诗作表现了动荡、和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知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后,率军南下,败于赤壁。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开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品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
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文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中文系古诗词过级:第3级(共10级)1. 诗经《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2.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 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 鲍照《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6.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8.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
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9. 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10. 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归园田居》《短歌行》《涉江采芙蓉》情景默写题(含答案)1.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用鸟和鱼来表达对___和自由的向往,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这种情感。
2.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深感悔恨,因为误入仕途生活长达三十年,他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话中表达了这种沉痛的心情。
3.诗人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他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4.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用“少无适俗韵,性本爱___”这两句话表达了他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这也是他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5.诗人在《归园田居》中表明自己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
其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句话表达了这种心态。
6.诗人在《归园田居》中用“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句话表达了他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7.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描写了乡村中常见的声音,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此外,他也表现了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的心情,其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诗人在《归园田居》中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话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得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的沉痛心情。
10.在《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___”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只有狂饮才能排解忧闷。
11.___在《短歌行》___《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___。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欢迎贤才的心情。
他表示一旦有___才光临舍下,就会奏瑟吹笙,宴请宾客,感到十分欣喜。
12.___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来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他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___来,不可断绝”这几句话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课堂训练大全Word解析版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第一课时整体感知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芙蓉.(róng)呦.呦(yōu)子衿.(jīn)对酒当.歌(dānɡ)何时可掇.(duō)2.写出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①契阔谈讠燕·,心念旧恩通______,释义________【解答】通“宴”,宴饮3.《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奸雄,你认为对历史上的曹操应该如何评价呢?【解答】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_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很多,_争论十分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一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
我认为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他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品质优秀,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Z自主学习i zhu xue xi识记字音越陌.度阡(mò)吐哺.(bǔ)羁.鸟(jī)三匝.(zā)樊.笼(fán)暧.暧(ài)识记字义1.顾:①还顾望旧乡,动词,回顾,回头看;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问,拜访;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难道。
2.遗:①采之欲遗谁,动词,送给;②得遗金一饼,动词,遗失,丢失;③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遗留的。
3.适:①少无适俗韵,动词,适应,迎合;②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③处分适兄意,动词,适合、依照。
4.归:①守拙归园田,动词,回到;②不图子自归,动词,回娘家。
词类活用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2.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3.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4.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6.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7.山不厌高.(意动用法,以……为高)作家作品1.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2024河北高考必背72篇古诗文一、诗词曲(40篇)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氓《诗经》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14.《蜀相》(杜甫)15.《客至》(杜甫)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18.《石头城》(刘禹锡)19.《李凭箜篌引》(李贺)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7.《登快阁》(黄庭坚)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30.《声声慢》(李清照)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二、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2.《劝学》(《荀子》)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6.《阿房宫赋》(杜牧)7.《六国论》(苏洵)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10.《项脊轩志》(归有光)三、选修教材(12篇)1.《老子(节选)》2.《季氏将伐颛臾》3.《大学(节选)》4.《中庸(节选)》5.《孟子(节选)》6.《逍遥游》7.《谏逐客书》8.《兰亭集序》9.《滕王阁序》10.《黄冈竹楼记》11.《上枢密韩太尉书》12.《古代文论选段》四、选择性必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报任安书》(司马迁)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5.《陈情表》(李密)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必背课文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声声慢》:李清照
《劝学》: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登泰山记》:姚鼐
《静女》:诗经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虞美人》:李煜
《鹊桥仙》:秦观
背诵建议
利用暑假时间预习:建议准高一学生在暑假期间提前预习这些课文,通过背诵和抄写诗词,查阅诗人的创作背景,培养兴趣与语感,同时练习书写。
理解背诵: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可以帮助更好地记忆。
例如,
《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归园田居》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愿望。
分段背诵:将长篇课文分段背诵,逐步积累,最后再串联起来。
反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印象,有助于记忆。
结合注释和译文:参考课文的注释和译文,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有助于记忆。
2024年高考必背古诗词1.《静女》(《诗经》)静女其,我于城隅。
爱而不,搔首。
静女其,我彤管。
彤管有,说女美。
自牧荑,美且异。
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
王于兴师,修我矛。
与子作!岂曰无衣?与子同。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3.《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余初度兮,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芷兮,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之木兰兮,夕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兮,春与秋其代序。
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夫先路!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有杜康。
青青子,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乌南飞。
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后檐,桃李罗堂前。
远人村,依依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笼里,复得返自然。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不敢言。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月照花林皆似;空里流霜不觉飞,上白沙看不见。
【原文】:
涉shè江采芙蓉
佚名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同心:多用于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主旨】: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全诗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在虚实结合中表现游子思乡、思妇相思的强烈情感。
【原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p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jīn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yōu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yàn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ā,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bǔ,天下归心。
【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
慨当以慷:歌声激昂慷慨。
杜康:代指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小声叨念和思索,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呦:鹿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陌:东西小路。
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
枉:“枉驾”。
用:以。
存:问候。
讌(yàn):通“宴”三匝(zā):三周。
海不厌深: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主旨】:
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
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