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908.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目标: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使学生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平衡的移动。
从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的移动理论认识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电离平衡的移动。
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实验、分析、讨论和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提问]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回答]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投影]请大家根据电解质的概念,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学与问]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回答]有区别,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板书]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思考]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回答]醋酸腐蚀性比盐酸小,酸性弱。
[追问]醋酸的去水垢能力不如盐酸强,除浓度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实验]: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并测量溶液的pH值。
[实验结果] 1mol/LHCl与镁条反应剧烈,pH值盐酸为0,醋酸大于0[小组探讨]反应现象及pH值不同的原因?[汇报]探讨结果:开始1mol/LHCl与镁条反应剧烈,说明1mol/LHCl中氢离子浓度大;1mol/LCH3COOH与镁条反应较慢,说明其氢离子浓度较盐酸小。
盐酸溶液的PH小于醋酸溶液,也说明氢离子的浓度前者大雨后者。
在两者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氢离子浓度却不同,说明HCL和CH3COOH的电力程度不同。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2. 掌握PH计的使用方法等化学实验技能;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再从结构和组成上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2.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等科学认识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实验仪器及用品(PH计、75mL烧杯、试管、废液缸、滤纸、沙纸),实验试剂(1mol/L醋酸、1mol/L盐酸、蒸馏水、镁带)[复习]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小组实验(实验 3-1)投影小组实验记录(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小组讨论并作出实验结论;1. 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是与溶液中的____反应.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反应,( )与镁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pH越小,溶液中的H+浓度越( )[学生归纳] 投影小组作出实验结论(教师进行评价);结论:相同浓度的盐酸与醋酸,其溶液中的的H+浓度____.当两种不同强度的酸,浓度相同时,是不同的。
投影完整实验结论;完整实验结论:(1)盐酸、醋酸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发生电离(2)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H+ 反应(3)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的H+ 浓度不同而引起的(4)镁与盐酸反应比镁与醋酸反应剧烈,说明C(H+盐酸)> C(H+盐酸)[观察] 盐酸与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观察两种溶液中溶质微粒有多少种?(5)盐酸分子在水中完全电离,醋酸分子在水中部分电离板书:(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问题探究(小组讨论):1.强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而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2.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小,是否正确?为什么?试举例说明投影小组讨论结论(小组互评)(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较1.同浓度同条件下,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2. 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小结: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根据它们的电离程度进行判断:2.比较酸或碱性强弱的实验方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方法;2.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