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的复习(实用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64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学案姓名:1.某人用20N的力将重为15N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来,这个人对球所做的功为()A.0JB.200JC.150J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2.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____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____或者省____,但不能省____。
3、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有用功B、减小机械间的摩擦C、减小总功D、使用最省力的机械4、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10m高的楼房上,做的额外功是400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5.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推上高为0.5m的斜面,斜面的长为1m所用的推力为12N,沿斜面向上,求推力所做的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6. 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组将800N的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人对绳的拉力为250N,求:(1)有用功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的功率是多大?7.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60N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s甲:s乙=2:1,那么()A.两辆汽车的牵引力F甲:F乙=1:2B.两辆汽车的牵引力F甲:F乙=2:1C.两辆汽车做的功之比W甲:W乙=1:2D.两辆汽车做的功之比W甲:W乙=2:110.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C.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11.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则()A.要探究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因为质量相同,速度相同B.要探究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因为质量相同,速度不同C.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乙图,因为速度相同,质量相同D.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乙图,因为速度相同,质量不同。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功及功率的概念,能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及功率的含义。
2、能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
3、理解功的原理,知道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4、会用W=FS、P=W/t、η=W有/W有这些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的转化。
学习难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课前预习1、在力学中,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
功的物理量符号是,单位是,2、和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其计算公式是,除了理想机械外,任何机械的效率总是 1,这是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外,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功。
3、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功率的单位是。
一台机器的功率是400w,其物理意义是。
4、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5、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
6、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弓拉的越弯,放手后箭射得就越远,可见,弓拉的越弯,它的能就越大。
7、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雨滴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学完本章你有哪些疑问?11、。
2、。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在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要说做了功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2、你能正确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吗?3、仿照前面学过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想一想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机械效率总小于1往往是由于那些因素造成的?说一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哪些?2、列举生活中见过的能量转化现象,并说出它的能量转化方式。
3、为什么说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举例说明。
使用斜面省力,但需要多做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精讲点拨:1、在修建奥运会场馆时要用起重机,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在这一过过程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点拨:本题重点考察对物体“做功”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知道物体做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前进的距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五章机械能第一节、功1、功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和的乘积。
2、公式:3、单位:,1J= N·m,1J的物理含义是: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二。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第二节、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的比值。
公式:注意:(1)W有用 W总,η1(填“<”、“>”或“=”)(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3、(1)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备用公式:(力的关系式),(距离的关系式)其中:F: G物: G动: n:S: h:(2)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其中:F: G物:S: h:4.实验:探究竖直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 (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5.实验: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3)表格设计(4)机械效率:η=(5)影响因素:、、(6)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第三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
2、功率定义:。
3、公式:主单位:常用单位: 1 kw= w4、测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骤、表达式)第四节、动能和势能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3)和统称为机械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15.1 功一、力学中的功。
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2、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3、1J=1N •m4、F= —5、W=Gh三、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斜面。
1、FL=Gh F=G — 2、斜面长是斜面高的n 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5.2 机械效率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有用功(W 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2、额外功(W 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 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4、W 有用=GhW 总 =FS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1、η= —— 2、η用%表示η=80%表示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80%3、η<14、滑轮组和斜面:η=—— = — 三、斜面的机械效率。
1、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斜面倾斜程度越大,越省力。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它的倾斜程度无关。
§15.3 功率一、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二、功率——单元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1、P= — 2、单位:瓦特(W )、千瓦(kW )、兆瓦(MW )1kW=103W1MW=106W3、1W=1J/SWS h L W 有用 W 总 W 有用 W 总 Gh FS W tP=8000W ——起重机每秒钟做功8000J 4、W=P t t= — 5、P=FV (∵W=FS 、V= — ∴P= — = — = FV )§15.4 动能和势能一、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表示它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二、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主备人;宁朝辉审阅人;王秀萍目标展示:1、复习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知道功的单位及公式,理解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
2、进一步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会计算机械效率。
3、通过探究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学习并掌握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4、复习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5、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考点梳理:考点一、功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________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
2、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力对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_3、做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功的单位_____,符号______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________。
考点二、机械效率1、定义;_______和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符号为____。
公式:其中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
2、对人们有用的功叫_______,为完成有用功而不得不做的额外的功叫_______,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叫_________。
3、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使用机械是否省力_______关。
4、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如何提高它的机械效率a,物体越_____,机械效率越高;b 动滑轮重越_____,机械效率越高。
考点三:功率1、 定义,物体在 _________-内所做的功叫功率,符号为_____-。
2、 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________的物理量。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正确理解重力势能正确理解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和物体被举高而产生的.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是以水平地面为参考标准的,也就是说,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就是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只有在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物体的正确理解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果.对同一物体,它的弹性势能决定与
其弹性形变的大小;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对不同的物体,弹性形变大小相同,弹性势能一般也不同。
物体的弹性势能只有在物体的弹性形变发生变化时才表现出来.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7。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基础知识归纳及练习题一、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W=FS。
单位:焦耳(J) 1J=1Nm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功率(P):,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推导公式:P=Fv。
(速度的单位要用m)四、动能和势能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对车速限制,防止动能太大。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一、选择题1.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起子B.道钉撬C .筷子D.钢丝钳2.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水平移动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点距离,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B端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不计杠杆自重,在A点施加动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OA大于OB,所以F小于G;B .F的大小可能大于G;C .因为B点受到的拉力是向下的,所以F的方向一定向上;D .当杠杆平衡时,一定满足G×OB=F×OA。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之一,如搬石头未搬动;(2)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向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之二,如手提水桶在水平面上走动。
(3)有距离无力:(“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自由滑动,足球踢一脚后运动;3、功的计算: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公式4、国际单位:将N ·m 称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 ·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公式应用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牛·米 = 1焦)。
二、功的原理说明: 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提升重物)W 有用=Gh=W 总-W 额=W 总 η2、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3、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4、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1)公式:(2)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例如: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重力大小:提升同一物体用的动滑轮越重则额外功相对就多而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就越低。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导学案授课时间:2013.4.10复习目标: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会进行功的计算。
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机械功率。
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知道机械能的转化。
自主复习内容:一、功知识点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即:①是否有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是否移动了;③力与距离是否练:1.(09兰州)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起重机吊起重物B.马拉车,车未动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2 (09湛江)如图4所示的几个情形中,所提到的力没有做功的是( )知识点2:功的计算:1.功的定义:2.公式:3.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F:、 s:、例: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米,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注:①求力做功一定要看清是什么力做功;②找出对应的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练:1.(09玉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A.推力做了5000J的功B.推力做了1000J的功C.重力做了5000J的功 D.重力做了1000J的功2.(09呼伦贝尔)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上前进10m,重力所估的功等于 J,拉力所做的功等于 J。
知识点3.:功的原理:判断对错: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功()B、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省一半功()C、使用机械不能省功,但一定省力()D、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E、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因此使用机械是无益的()F、功的原理只适用于自重和摩擦不计的理想机械()G、要把20N的物体举高1米,不论使用何种机械都不省功,动力做功至少20焦。
二、机械效率知识点1:有用功和额外功(自学课本P108完成下列问题)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知识点2:机械效率1.定义:公式:注: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2.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练: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