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笔记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笔记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笔记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文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虽然执教了八年的语文,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

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教学<<太阳>>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太阳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太阳给人们送来什么?等问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二)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

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民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

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

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

如何加强指导学生朗读能力

我们是先学会语言表达后,再学会用文字表达的。在小学里学语文的过程,也是先学会说,再认识文字。所以,我们教儿童阅读,是先教朗读,再进行到默读。

在小学的课程标准里,规定年级愈低,朗读教学份量愈重,年级愈高,朗读教学愈轻。以年段来说,低年级朗读要比默读多,中年级朗读与默读各半,高年级默读要比朗读多。若依教材的性质而言,又不同了。例如︰儿歌、民歌、新诗、谜语、戏剧、童谣、演说词等等,不论年级高低,就得用朗读比较适宜了。

朗读的教学价值

一、可以帮助初学文字的人,加强字音、字形、字义的结合,初学者可由「字声」联结字形与字义。

二、朗读可以帮助读音正确。

三、朗读可以帮助教师,考查学生是否认识字,是否了解课文的意义与内容。从朗读的气势、语调与断句恰当否?可以查考出来。

四、朗读可以帮助记忆。因为朗读的过程、经过︰文字↓眼↓脑↓口↓耳↓脑,所以可以帮助记忆。

五、朗读可以帮助文义的了解,因为朗读要用声调、气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达文字意义与感情。

六、朗读可以训练说话的语气,并从朗读中,欣赏文章内容叙述情境。亦可提升欣赏的境界,有些文体,例如诗歌、戏剧等,若用朗读,其欣赏的境界,自然比默读高。

朗读指导的方法

指导儿童朗读的方法很多,教学时要多变化,以免单调乏味。兹依性质分类,列举朗读的方法,供参考︰

(一)依朗读人数多寡分,可以分为个人读与团体读。

1、分排读。

2、分组读︰分组读;男女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

一、在低年级过识字关,诱导学生尽早读书

一位正在进行集中识字实验的二年级语文教师,有一次到没有进行实验的隔壁班级去代一节自修课。她习惯性地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报纸阅读。一阵翻书包的沙沙声后,学生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但奇怪的事情在五分钟后出现了,绝大多数的孩子又把报纸塞进了书包,老师这时才恍然记起,这个二年级班的学生才认识了三四百字,而自己班级的学生之所以那么爱读书,有时甚至为书中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是因为他们识字量是隔壁班的好几倍。

由于识字少,低年级学生(包括不少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想读又不能读的现象,因此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尽早阅读,就必须让学生尽快识字。有人说,不是可以借助拼音吗?对,看拼音读物显然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目前很多家庭能提供的拼音读物太少或根本没有,而纯汉字读物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也就随时可读。

这实际上体现了汉语文学习的规律,汉语文不是拼音文字,有关研究表明: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识2000个字作为基本条件。识字不多就无法自能读书。而不读或少读,对学生学习语文无异于釜底抽薪。传统语文教学比较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引导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先过识字关再开始大量读书。有人会问,学生有没有尽快识字的可能?回答是肯定的。从低段儿童大脑的发育来看,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容易形成比较巩固的条件反射。再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也是有这个潜力的。过去是用一年的时间,现在不少实验——斯霞老师的随课文识字实验、北京景山学校的集中识字实验等都证明学生有在两年内识2000个字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完成“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的任务。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以大量识字为重点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也要诱导学生尽快接触有益的读物,比如在集中识一部分字后,学一批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多推荐琅琅上口的韵语读物,多推荐童话等符合孩子口味的读物。如此,既巩固了生字,又进行了阅读,避免因大量识字而阻碍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二、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热爱读书

1.改善阅读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归因心理

(1)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几乎每个新学期,学生一拿到语文书,就会猛读一气。而等到老师讲这一课时,学生则懒得读书了。笔者认为问题有二:一是语文课上的阅读量太小,一篇几百字的课文,都要学两三课时,且程式化倾向

明显,学生自然容易爱听不听,甚至不读厌读了;二是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分析、理解的东西仍然偏多,课堂上关于阅读的对话很多,而学生用于读书的时间太少。课文再好,一经肢解,阅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所以首先要改革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进而读出自己,读出人生,让阅读成为很美好的一件事。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自己理解的不要强求学生也全部理解;《教参》上这么讲的,学生也未必只能这么理解。学生理解不到位,或者有误解,是可以通过日后的阅读加以纠正的。

(2)语文教学不但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由、自在、自觉发展的时空,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归因心理。许多学生把语文成绩不好归因于客观因素,比如家长没有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购买的书籍太少,或是学习环境嘈杂,或是自己脑子笨。于是上课注意力分散,下课从不阅读。有的学生则归因于主观原因,如虽家中有书却很少读,即使读也往往浮光掠影等等,于是发奋努力,很快取得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这样将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热爱母语的情感,进而坚定其克服阅读困难的意志,为多读多写和将来人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持久动力

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阅读兴趣及能力存在着差异。其发展的起点、速度和程度也都会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在教改实践中选择先放手,开设自由阅读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由阅读,可以自己带书来看,也可以向学校阅览室借阅。总之,做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学生在读,动画、漫画、连环画均可以。

三、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大量读书

语文素材的积累主要靠学生具体的感性的阅读实践活动,而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理性的语文知识;主要通过记忆而非理解。换言之,学生要获得智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不能单靠直接经验,更多的是接受别人的间接经验,接受人类的文化、文明。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呢?一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二是可以开展“购书、藏书、读书”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个人购书、藏书。在家长的支持下,学生每月购书一册,建起自己的小书房,快乐地在书海中漫游。

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靠一天、一月是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我在班里开展了“三个一”活动,指导学生日积月累,持之以恒:1.课前诵诗一首——利用预备铃响后的两分钟时间,在小干部带领下齐背古诗词。这是借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涵泳法”,不但能积少成多,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文化积淀,为孩子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比较厚实的底子;2.课外读书一本——交给语文教师文艺类或科学类书刊一本,如此一个班就有三十本流动的书。学生每周借一本,一学期的阅读量就相当可观了;3.荐介美文一篇——教师不定期地向学

生推荐、介绍与时俱进且文质兼美的美文一篇。这种介绍,可以配合读书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会前,向学生推荐《别问我这是为什么》《播种太阳》等优秀儿童诗。

阅读因个性的张扬而美丽诱人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推行以来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术语,然而,对于什么样的阅读才算是个性化阅读,即个性化阅读的标准问题,目前不少老师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惑或误区。标准是一种规范、一种衡量尺度,失范或失度都不能健康、高效地推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后天社会影响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化阅读是指个性介入阅读活动所形成的个体阅读品质和方式。

阅读活动作为读者对文本的一种接受过程,包括读者准备接受和实施接受两个阶段。在阅读准备阶段,学生主体性阅读意识的确立是个性化阅读的首要衡量标准学生以独立个体的身份进入阅读,并不一定就是个性化阅读。个性介入阅读活动并充分展开的实质,就是读者主体性意识的自由张扬。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不是一座自言自语宣告其存在的纪念碑,而像是一部乐队总谱,只有读者发挥出自己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其产生具有个性特色的动人交响。这种主体性表现在课内阅读,就是学生在准备阅读时,要以主人的心态面对文本,把阅读视为一次丈量作者心域的精神劳作,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智慧探秘,一次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教师的职责只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垦文本处女地的教学场,并给予学生以智者的点拨和情绪的激励,然后放手让他们深入文本世界,用自己的心智去体悟、解读作者用文字向世界的庄重告白,而不能越俎代庖,把阅读课变成教师自我的宣泄和表白。表现在课外阅读,就是允许学生在教育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自行决定阅读时间和方式进行一次自由的精神淘金,而不能搞整齐划一、强制命令。可以说,没有学生主体性阅读意识的确立,也就谈不上个性化阅读。那种简单地认为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问主体意识是否开启,就是个性化阅读,是不正确的。

其次是阅读动机的自主选择。个性表现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倾向性和动力性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理想追求等,这些因素必然造成读者对阅读动机的多元自主选择。表现在课外阅读,就是学生会由不同动机的驱使,在五彩斑斓的文山书海中去寻找自己的“偏爱”。即使面对教师规定的同一书目,也会有的偏于审美,有的重在受教,有的专注求知,有的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寻求借鉴,当然也可能兼而有之。在课内阅读时,尽管教师会从某一教学目标出发规定统一的阅读目标,但上述情形仍有可能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出现。对此,教师首先要

表示足够的宽容,给个性以最大限度的尊重,同时也要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因势利导,不能简单、武断地加以处理。

在阅读实施阶段,个性化阅读首先表现在阅读方法的多样。阅读方法作为实现阅读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因阅读者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出一片多彩的天空。像郑板桥的“善诵精通”法、巴金的“回忆”法、杨振宁的“渗透”法、爱因斯坦的“淘金”法、卢梭的“三步”法、培根的“尝吞嚼”法、爱迪生的“目标”法,这些名人不同的读书方法,如星光般灿烂,是阅读充满不同情趣和收获不同果实的重要原因,但它们的光源主要都是由不同的个性特征而造成的。因此,学生多样性阅读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他们个性之花自由开放的必然结果。这不仅表现在课外阅读,也表现在课内阅读,如,现在不少教师出示课题后,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允许学生读书时,可以摘录、可以做旁注、可以边读边写比较随意的读书笔记,也可以在读后写比较集中的读后感等等,这些做法,都是遵循了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原则。

其次是内容解读的多元性德国接受美学和英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都认为,文本的意义具有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阅读也不是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因而,阅读实际上是文本的诱导、召唤空间和读者主体性阅读品质之间的一次情投意合的约会,或者说,不同的读者总是要从自己特有的个性特征出发对文本作出与众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就必然造成对内容解读的多元性,即个性差异性。

对内容进行多元性解读是个性化阅读最重要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如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等,就是对内容解读多元性所提出的要求。这些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许并不深刻、精彩,也许与老师甚至某些专家的见解相左,但只要言之成理,就要给以重视,给以掌声。

现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教师们普遍重视了个性化阅读,也创造了许多很好的教学策略,但这其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有:

一、个性化阅读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读

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涵义,在出示课题后,只说了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时教师一言不发地在教室巡视;学生读后教师让学生们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读完后就让学生们发言,最后用一句“大家谈得都很好”,草草结束学习。

应当清楚,个性化阅读不是学生个体阅读的同义语。某一学生在个体阅读时,个性特征可能仍然是一颗未萌发的种子,他也许是忠实地按照教师对全班同学提出

的共性要求(如弄清一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而进行机械被动的阅读。个体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个体阅读指的是相对于群体的个别人的阅读活动,而个性是一个个性心理学的概念,个性化阅读指的是个体阅读活动时个性心理特质的充分绽放。

另一方面,阅读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对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放任塞责,而是要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有人把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归结为四点:一是选材料。如推荐新书和精妙时文,介绍有价值的导学文章。二是指路径。如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等。三是排障碍。如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某些问题、纠正片面错误的理解等。四是启升华。如把学生对文本的肤浅认识引向应有的精神高度等。可以说,没有这些引导和指导,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身上潜隐的个性特征,是很难破土而出的。

二、个性化的阅读是排斥合作学习的

学生面对某篇课文,认真阅读、自主探究,确实是提高个性化阅读能力的途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但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必要的合作学习,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也是提高个性化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根据皮亚杰“同化”与“顺应”的理论,学生在个性化阅读活动中,一方面要进行“同化”工作,即把外部环境(其他同学或者教师)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整合进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充实、强化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另一方面,如果其他同学或教师的看法与自己不同,该学生就会产生新的思考,进行“顺应”工作,对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与改造。因此,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每个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往往要吸收、融合他人的意见,或在排除他人意见的干扰下进行。如果认为个性化阅读就要排斥合作交流,很可能会由于缺乏与他人思想火花的碰撞,造成个人理解的单薄、肤浅,甚至片面。

三、对学生阅读中的不同感悟,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开展个性化阅读,课堂上常常各种看法“百花齐放”,但不少教师却不加辨析地一概加以肯定,认为个性化阅读就应该是各持己见,对学生阅读中的不同感悟和看法,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的意思本来是很清楚的:谴责了狐狸诱骗乌鸦上当的卑鄙行径。阅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有的学生说:狐狸很狡猾,他用拍马屁的方法骗走了乌鸦的肉;有的说:狐狸太聪明了,几句话就能把乌鸦的肉弄到手,我们应该向狐狸学习。很显然,后面这位学生的回答偏离了作品的价值取向,但教师听了学生们的发言以后却说:“很好,大家的思考都很有道理”。

应当看到,学生由于年龄小,理性认识能力较差,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不能在破除了传统阅读教学要求答案唯一性后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引导学生发展的神圣教育责任,不加辨析地肯定一切感悟与见解。因为个性化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鼓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其价值取向,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所以,老师在众声喧哗中要成为一位冷静的思考者,一位学生向科学和思想高峰攀登的指路人,一位人文精神家园的守护神。

写——阅读教学不该淡出的环节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读书的经验,对于指导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写,是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重要环节。

一、写———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助推器

古人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既是阅读的方法,又是阅读的习惯,体现着完整的阅读生命的历程:用眼睛去接触文本,用诵读去转换、表现文本,用大脑去思考、体验文本,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由此获取的启迪、乐趣。阅读时,需要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圈点、勾画和批注,适时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种阅读的方法应该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阅读过程中对学生动笔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写———引领思维走向深刻有序的探测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承担着发展学生语言的任务,而且承担着发展学生思维的重任。学生理解和体验文本,感悟和思考文本,就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就是一个思维成果外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适时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反复思考时,或在集体交流后,凭借有形的文字,作深入的思考、推敲、揣摩,使学生在对原有文字进行删减、补充、调整、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与透彻领会,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化和有序化。

三、写———促进阅读个性化的驱动器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创造民主平等的阅读心理环境下,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阅读延伸等环节,帮助学生自我接纳、肯定,珍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更好地兼顾多数学生,能有更为耐心的教学期待、更为平和的教学心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能从容地动笔书写,记录自己的思想轨迹,并反复观照文本,审视、揣摩自己的思想价值意义。这样,当围绕文本展开师生、生生对话时,他们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能在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个性化阅读的乐趣,体验创造性阅读的价值。

四、写———展露阅读实况的显示器

曾有幸多次聆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薛法根、李镇西的阅读教学公开课。课上,三位大师都留有不少的时间让学生动笔书写:写生词,抄句子,写体会,写自己对文本空白处的想象和创造等。课毕,借与大师对话的机会,就阅读课堂教学中“写”的问题向他们请教。大师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阅读教学“既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阅读教学不应排斥书写;没有书写的阅读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有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自主阅读与主体性发展研究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一、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小学阅读教学的教材多是现成文章,新知识是螺旋递升而不是直线上升。学生对每篇课文的理解,除了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和感受外,还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自学掌握。

1.首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往会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上《我要的是葫芦》,用幻灯片来演示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小花,以及和葫芦有关的根、藤。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养料被根吸收,通过藤,送到叶子,叶子被阳光照射后,把养料加工成葫芦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这样葫芦就慢慢地长大了。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再加上生动的动画效果,自然兴趣就来了。这时教师把葫芦叶子的中间加上了蚜虫(用动画来显示)一只只的蚜虫是那么开心的啃吃叶子,聪明的学生一定会想到: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没长大就落了呢?芽相信学生会很有兴趣的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叶子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没有了养料,葫芦就慢慢地“饿死”了!

2.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教育如果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例如一位老师教完《草船借箭》后发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芽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原因是什么?熏显然这一问题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于是,这位老师立即将它提升为:在筹划备箭上,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芽哪种思路好?芽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议,学生的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以“借”可得到箭,也就是以“借”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

二、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问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

自的看法,只是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熏,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二者是统一的。下面就谈谈以培养思维为主的语言训练。

1.丰富表象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思维。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积累表象。比如让学生观察春天,当学生看到柳绿了,花开了,自然就会说出有关春天的语句:春天来了,粉红的桃花开了,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芽……

2.创造性的语言训练培养想像。

(1)揭示关键词语、句子。如《黄河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已经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土,深深地陷了进去。”老象是怎样陷进淤泥中的阅读时就可以抓住“椭圆”“陷”“来不及”“一下子”“踏进”“踩”等词语展开想像。

(2)抓标点符号。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还嘱咐三个小战士:“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和感叹号中,我们如果展开丰富的想像,老班长痛苦却又坚毅的神情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也能进一步体会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的高大形象。

有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自主阅读课堂,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创造,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谈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作用

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培养语感有多种途径,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语文教学以教材中优秀作品的语言强化学生的输入型语感,并借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朗读活动正与输入型语感相适应,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朗读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语感的直觉性

语感的直觉性指对言语的顿悟。它超越、省略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凭借语感的直觉性来理解言语。如“我去看病”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了这样一条信息:我病了,去医院检查。没有人会根据语意、语法将这句话理解为“我”去“探望”病。又如“晒太阳”,假如把这句话理解为“把太阳拿来晒一晒”,可就贻笑大方了。所以,实际运用语言主要是凭语感,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凭语感的直觉性。

朗读能使学生反复“触摸”课文中的规范语言,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规范语言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系统、条理性的痕迹。这样,大脑对语言的反应自然就更快、更准、更敏感了,也省略了过多的分析、推断。有些学生不等老师讲解就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正是由于语感的直觉性在起作用。

有位外国语言学家说过,“语言不等于言语”,“言语要比语言的材料(词汇、语法)丰富得多”。书面语言是无法把语气、语调、语势、语感等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朗读这种媒介,才能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学生能全方位、立体地感受言语的魅力。

二、有助于培养语感的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指主体舍弃了对语言、词汇、语义、语法等具体的分析,而对言语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把握。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看,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是可以以朗读来贯穿的。教师应将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最简便、最直接、最容易控制的课堂反馈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教与学达到动态的平衡,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雪被子》,我采用了朗读法:在学生漫谈了对雪的喜爱之情后,我要求他们闭上眼睛聆听我饱含感情的范读。听完,学生脱口夸赞:“好美啊!”“我好像成了小麦苗,就躺在雪被子下,舒服得都快睡着了……”顺着学生这一感知层面上的“藤”,我引导学生去“摸”感悟层面上的“瓜”:“美在哪儿?为什么觉得美?你能读出美吗?”然后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通过朗读来检验学生是不是已经对课文有所感悟了。当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语势的同时,也就读出了书面文字“不可言传”的深层意蕴。

三、有助于培养语感的情感性

语感本身具有情感性,即主体对言语内容的是非真伪和对言语形式的美丑所表现的情感震荡。朗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也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白居易说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就是这个道

理。如果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读,就能使学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的朗读,充分显露了朗读者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听者的理解。优秀的文字作品,读出来较之于书面形式有着更直接、更生动、更适合于情感表达的优势。通过朗读,可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以及思想的启发等起到重要作用,这往往比单纯的讲解更加细致入微,感人至深。

课文批注——个性化阅读的途径

课文批注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一、课文批注的基本方法

1.内容自主。学生的个性特点、心智水平、生活经验的差异,决定了阅读批注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而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学生,想在哪批注,就在哪批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般情况下,学生把握批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所感悟处。就是学生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收获的课文内容或语言文字。如《春蚕》结尾:“我抬起头,看见母亲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学生深有感触地作了批注:“多么辛苦啊!伟大的母亲。”有学生还引用名人名言“母亲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作批注,还有学生写上“不辞辛苦,无私奉献”这八个字,准确表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

(2)理解肤浅处。就是那些学生有些理解,但又不完整、不透彻的地方。如《小摄影师》中的小男孩,明明知道高尔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给他拍照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为什么文中却写了“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因此,学生就在“摆弄了很久很久”下面画上一条线,打个问号,作简单批注。

(3)思维困惑处。学生在读书时,会遇到许多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疑点和困惑,写下这些疑点和困惑,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研究和解决。

(4)求异创新处。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要敢于对课题或文中的一些内容、写法,提出质疑,尝试修正。如阅读《春蚕》一文,有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文主要写母亲怎样养蚕及养蚕的辛苦,为什么课题不用“养蚕”而用“春蚕”呢?为此在题下作了批注:把课题换成“养蚕”,更切合课文内容。

2.形式自定。

(1)文字式。这是运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阅读批注,是边看边把自己的看法、感想、疑问、评论、启迪甚至联想,简明扼要地写在书中“天头”“地脚”或文字旁边等空白处,具有内容具体、表达明确的特点。

(2)符号式。就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加以标记。如用单横线表示比较重要,用波浪线或双横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加着重号表示关键词语,惊叹号表示精彩之处,问号表示质疑等等,必要时还可以变换不同的颜色。各种符号及表示的意思教师要统一规定,以便相互交流和探讨。

(3)纲要式。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加工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明晰化、简便化、形象化,是一种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

(4)补充式。为了解疑释难,增进理解或拓展视野,对文中内容或作语言补充,或注明与之相关的课外材料来源,或标上阅读的方法、步骤等。

二、课文批注的课堂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作课文批注,大都安排在学习课文的三个阶段:

1.课前自由批注。课前预习是学生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2.课中专题批注。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如《麻雀》第四自然段有句话:“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句中的“落”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凸现了对孩子的爱。为此,我要求学生对“落”作专题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速度方面:“真是勇敢、坚定、果断”;感情方面:“爱孩子胜过爱自己”;写作技巧方面:“用词简炼,一字胜千言”;朗读方法方面:“落字要读得重而快”;人物评价:“真是个奋不顾身的好妈妈”。”如此的专题批注,使学生既认识了老麻雀舍命救儿的英勇形象,又对“落”字运用之精妙体会得入木三分,这显然是问答式讲授所不能达到的。

3.课末扩展批注。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如读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所作的批注很有深度和广度。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多么凄惨啊!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社会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保护绿色家园。”

阅读教学中“流行用语”的反思

目前,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流行的时尚用语。这些流行用语的产生是教师对新课标的一种解读,意味着阅读教学回归人本,学生学习自由得以拓宽,学生个体受到尊重,但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流行用语一: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现象】教师话音刚落,课堂上朗读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读得面红耳赤,授课教师颇为满意,听课者也觉得学生正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自主意识正得到充分体现。

【反思】

1.高声朗读真正是学生最喜爱的吗?答案并非完全如此,学生之所以选择高声朗读方式,不排除以下因素。

① 人云亦云,从众心理。放声朗读常给教师留下“认真、勤奋”的印象,许多同学为了表示“我也读得很投入”,会盲目模仿。

② 阅读的方式单一。长期以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师都要求学生放声朗读,使学生形成固定的阅读思维。学生虽然学过默读,知道浏览是什么,但由于教师对高声朗读的强化,一提到“用喜欢的方式读”,学生就不由自主地放声朗读起来。“用喜欢的方式读”成了“放声朗读”的代名词。

2.一定要“用喜欢的方式读”吗?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吗?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这种要求也未必恰当。因为默读、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种高心智活动往往会让学生在自主选择时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强化放声朗读,长此以往,其默读、浏览能力就会日渐萎缩。

【启示】应防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浮于浅表。

1.要让学生可选择———教给学生默读、速读、浏览、复述、背诵等多种阅读方法。

2.要让学生会选择———教师根据教学层次,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建议学生针对不同文体内容、不同阅读情境、不同阅读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独立地阅读课文。

流行用语二:你还有什么不懂吗?

2020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4篇

阅读是挺好自身素养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更应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本学期我担任了小学x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18年没有教小学一年级了,因今年我校教师减员,这届入学儿童中有几个素质较差的学生,因为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等诸多原因,教师们都不敢理解这个班,我自这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承担下来,作为我的“试验田”进行细心耕耘,下面做一个总结: 一、运用新课标理念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根据新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反思。透过学习和实际教学,我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为此,在教学中,我一向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理解知识。把孩子当成朋友,当成相互学习的伙伴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关怀,明白老师就是他们赖以信任的朋友。 二、习惯养成重于一切 一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有人说他们是“一张白纸”,看教师怎样在这张白纸上落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上课前,要把上课的书、本、文具准备好,不要上课了再手忙脚乱的掏书包。课前,还要把铅笔削好,把铅笔屑扔到垃圾桶里,养成有备无患,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上课起立时,要整齐站好,一切服从指挥,落座时,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说话,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3、做到“三个一”,胸离座一拳,眼离书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4、回答问题时,要大胆发言。声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话,要“因为、所以”把问题说明白、讲清楚。别人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当别人回答完毕时,能够补充自己的观点,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似的。 5、老师讲课时,注意听讲,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和有关的学习方法,要能提己的不同见解,但要举手,获得老师的同意后,才能发言。 6、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要认真规范,不敷衍老师。 7、课前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老师要提前做好“预习提示”。 8、每学完一课,要做好复习,有疑必问,要到达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 础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一)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1、姑苏尘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名言名句积累 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文学名著积累 1、《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林海》、《草原》都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3、《海上日出》、《鸟的天堂》都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4、《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向命运挑战的伟大科学家是霍金。 6、《长征》、《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的作者是毛泽东。 7、《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30篇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30篇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一):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教师》 《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怎样的教师是最好的,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其中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也许你不是最聪明的,可是最勤奋的,也许你不是最富有的,可是最丰盈的,也许你不是最美丽的,可是最可敬的……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所以,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职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呢?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寻标准,但一向都没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读到李镇西教师所写的‘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

’,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这句话时,顿时豁然开朗。做最好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今日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李镇西教师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我,说实话,我对自我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我与一个好教师的差距实在太远了。应对有着同样的问题李教师却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教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所以不如就学李教师这样想: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洁的教室、节日时温馨的信息、课外活动矫健的身姿、艺术节上精彩的演出;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学点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益处就好,而不是仅仅注重他们的考试成绩;尽量和他们成为朋友,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独裁,让学生阳奉阴违、避而远之。这样每一天生活在一个令人有所期望的环境中,又怎样能不高兴呢? 在这本书的全部文章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我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忙,却使他们更靠近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精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空间。 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 1、了解检查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不一定要交换意见。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 2、指导帮助型听课: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3、总结推广型听课: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美。 4、实验研究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 5、学习吸收型听课: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 6、考核评比型听课: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 听课方式的选择 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69152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一)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4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4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4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51、姑苏尘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名言名句积累 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文学名著积累 1、《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林海》、《草原》都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3、《海上日出》、《鸟的天堂》都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 4、《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5、向命运挑战的伟大科学家是霍金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精选4篇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后感精选4篇 一提起名师,大家总会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 教学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养…在读了窦桂梅的着作《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 件事》后,我内心震撼了—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一定要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 想的天空,进行专业探索。读了窦桂梅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最 感动的是窦老师对待生活和教育事业的那颗心,用“执着”二字形容已经不够了,用她自 己的话说是一种“热爱”。看完这本书,我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做一名语文教师了。 第一件事: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 一节低年级的课例,老师总叫前面的几个同学发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一 次次失望。下课后孩子向老师索要老师不给,还说:“你要在课堂举手发言才能给呢!” 这真是够讽刺的。还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在孩子脸上贴上一个小星星,动不动就拍手欢呼:“你真棒!”之类的“闹”课。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时候,要照顾 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轻放每一个孩子的心。 在课上要学会倾听,目前一些研究课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有一些教师甚至 听不出学生读错说错的内容,这怎能谈得上指导学生。所以,学生要学会倾听,为人师表 的教师率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第二件事: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阅读《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时,我似乎看到了身为副校长的窦老师,在繁重芜杂 的工作之余,充分利用点滴闲暇,坚持挤出时间来读书的身影。经典著作、《人民教育》、《读者》、《随笔》……都是她生活的伴侣。会前会后,旅行途中……她都会拿出书来, 读书。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同意窦老师那 种“挤一点儿,占一点儿,抢一点儿。”的读书方法。无论如何,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 要为儿童文学作品保留一个特殊的位置,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 第三件事: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窦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刻认识。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最 重要的工作,但教过多年书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手里的教材那么多,当我们真 的要选出几篇好好精讲的时候,却又不知何去何从,觉得无从下手;或是好不容易选好了 文章,想好好讲一讲,设计教学时却又觉得没什么可教的;回望自己的课,读、说、议的 环节一点也不少,可自己总觉得课堂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却又找不出原因在哪。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知识能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10-30 一、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3、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时间中学会写作。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上) 1.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C )字。 A.60万 B.80万 C.100万 D.120万 2.下列各组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坐北朝南——康熙王朝 B.久负盛名——不分胜负 C.如饥似渴——饥寒交迫 D.问长问短——短斤缺两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运用了( A )修辞手法。 A.设问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4.下列音节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一项的是( A )。 A.yin B.ya C.ni D.xin 6.课程目标是根据( B )三个维度设计的。 A.知识、过程和情感态度 B.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和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方法和价值观 D.能力、方法和价值观

(三)判断题 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这句话没有语病。( X ) 2.小学阶段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X ) 3.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V ) 二、专业能力运用 (一)请给古诗《枫桥夜泊》设计教学导入语,并说明设计意图。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诗人张继乘船路过苏州寒山寺畔,天色已晚,便系舟江畔,在张继的笔下,那晚的月色又留下怎样的故事,那晚的景色又勾起诗人多少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继,走进他笔下的《枫桥夜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有利于课堂主体的顺利切入。) (二)阅读课文《第八次》,回答问题。第八次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

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之我见 普定县化处镇水母中心小学王德富 | 摘要:在语文知识大厦的建设中,掌握深厚知识建构的新一代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我认为在教改的今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容忽视。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基础知识在所有学科中,则是基础的基础,它是语文素质教育,甚至还是所有学科的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也就是基础的问题。在此,本文就语文基础知识对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应具备的条件和对教师的要求三方面浅析一点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教师基础知识积累条件要求 语文基础知识对学生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整个语文学习中,最大的基础莫过于识字写字,词语积累和句子类的学习了。假如把整个语文知识比作一棵树,则在这棵树的成长过程中,识字写字,词语积累就是树的根,句子就是树枝、树干,至于段落,文章则是树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的整合,是一棵树。谁人皆知,树靠的是根,没有了根,也就没青翠、伟岸、挺拨的树。可见,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初学语文的人来说,是无比的重要了。 深厚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使初学者的大脑更灵活。因为它需要的是会识会认写许多的字(3500个以上),会用这些字组不同的词或知道其用法;会背诵积累许多的词,包括近反意词及各种类型的词及成语,并且要掌握这些词的意思;背诵积累许多的诗词、名句、名段、名篇及优美的段落等。在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中,要求学生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学生大脑的灵活性得以锻炼,变得更加灵活起来。 深厚的语文基础知识,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理解能力。独立的自学理解能力又是提倡素质教育所迫切需要的。大量吸收而消化,最终以显根深而枝叶茂的的效果。鲁迅有言:“有二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创造出来。”还说:“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朱熹又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积累字词句多了,并且掌握深厚,在没有老师指导时,自学理解能力就会明显提高,辨别能力也会越来越明晰,就会创造出一个看非奇迹的奇迹,最终成为一名学者。 深厚的语文基础如识,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绩越好越想学,这是每一个学

语文教师读书感悟体会分享

语文教师读书感悟体会分享 据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学导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中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中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中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将来! 语文教师读书感悟领会分享篇3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

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单单教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常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感悟。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到达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假如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5篇

教师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5篇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

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时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 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考试常识性知识点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考试常识性知识点供参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学常识 1、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 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华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 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洞庭湖: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2、 爱国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我所知道的少数民族有苗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花儿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等。 4、 出自《史记》的成语: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 围魏救赵(孙膑)、背水一战(韩信) 5、 赞美老师的诗句、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写柳树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早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读书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如何使教师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层次的需求,《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指出教师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保证。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现在越来越提倡学习化社会。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学习尤为重要。要有竞争力、应变力,首先要有学习力。我认为教师的责任是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校”就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同时存在的场所。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意义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新世纪人的素质而言,教师应当首先改变心智模式,意识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局面的出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教师的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而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动机都来源于教师的终身学习。 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 1/ 2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精编版

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具 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 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 但它首先应该姓“语”。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单一教语文 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 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 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 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 “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 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 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 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 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 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 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 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 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 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空间。2、指导帮助型听课: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3、总结推广型听课: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

教师书籍读后感 三篇

教师书籍读后感 (一)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读后感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着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教师书籍读后感 (二)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如何定位。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自己该怎样来完善自己的责任,因为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们,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不过想要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测试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测试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70分) (一)(共44分)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乐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0.5×12) Jùn lán qián yán hèyīng (竣) 工波( 澜) (乾)坤屋(檐)沟( 壑) 义愤填( 鹰) Jiào nèi xué yè juān shān 校对内容科学哽咽镌刻潸然泪下 2、请分别注明下列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0.5分×4) 上(指事字)牧(会意字)山(象形字)跑(形声字) 3、茂盛的“盛”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皿部,用音序查字法应在s字母栏里查。(1分×2) 4、修改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在错字上打×,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0.5分×8) 走头无路(投)穿流不息(川)一想天开(异)凶相必露(毕)声名狼籍(藉)烂鱼充数(滥)刻骨明心(铭)张灯节彩(结)5、扩句、缩句。(1分×2) 1)太阳升起。 一轮火红的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从东方针平线冉冉升起。 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乃至普通群众必须树立的思想道德行为观。 八荣八耻是行为观 6、修改下列病句。(1分×2) 1)自从他参加了足球队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改;自从他参加足球队后,他就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大家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改:大家在考场上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7、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2) 1)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完成任务。 2)即使我不被聘用,我也会用一颗平常心面对现实。 8、请指出下列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它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答:运用排比兼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漓江水清静浓绿的特点,语言很有气垫,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漓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