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205.24 KB
- 文档页数:5
污水处理学问——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察看在废水的生化处理中起着极其紧要的作用。
它不仅反映了微生物培育和污泥驯化的程度,而且直接反映了废水的处理情况。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构成的混合体。
细菌具有高增殖率和强有机物分解功能,真菌也具有分解有机物的本领。
原生动物重要以游离细菌为食,进一步净化水。
后生动物重要是原生动物。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察看丝状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生物相。
通过对丝状真菌种类和数量的察看和鉴定,可以判定污泥的质量和处理后的水质。
因此,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被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除了活性污泥的宏观指标外,污泥的微生物指标,即污泥的生物相,可以用一般光学显微镜察看。
生物量观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察看指示性生物(如原生动物和元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活性污泥中存在不同质量的指示生物。
通过对指示性生物的察看,可以间接评估活性污泥的质量。
另一部分是察看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不同质量的活性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是不同的,通过测量丝状菌的数量,也可以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质量。
(1)指示性生物察看:对于特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当活性污泥系统正常运行时,生物相基本稳定。
假如有变化,表明活性污泥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应实行进一步的察看和治疗措施。
微生物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非常多而杂。
从实际启程,操作人员应娴熟把握活性污泥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指示菌:阿米巴、鞭毛虫、草履虫、钟虫、线虫等。
这些微生物中是否有一个或多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比例将取决于该过程的运行状态。
在活性污泥培育的早期阶段,活性污泥很少或没有。
这时,在显微镜检查中会显现大量的变形虫。
当变形虫占优势时,对污水基本上没有处理效果。
超高负荷活性污泥系统中以鞭毛虫为主,出水水质较差。
然而,在活性污泥培育过程中,鞭毛虫的显现和优势表明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并向良性方向进展。
中负荷活性污泥中以草履虫为主。
此时活性污泥处理效果良好。
活性污泥法微生物镜检化验——活性污泥法微生物镜检标签:镜检图片钟虫轮虫钟虫属原生动物:钟虫经常出现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钟虫大多数以细菌和有机颗粒为食。
可作废水处理效果较好的指示生物之一。
轮虫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后生动物:轮虫有腺体可分泌粘液,雌雄异体,雄心个体比雌性个体小得多。
多数轮虫以细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为食。
轮虫也是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之一,当活性污泥中出现轮虫时,往往表明处理效果良好,但如数量太多,则有可能破坏污泥的结构,使污泥上浮.线虫属后生动物的线型动物门:线虫有三种营养类型:1、腐食型,以动植物的残体及细菌为食;2、植食型,以绿藻和蓝藻为食;3、肉食形,以轮虫和其他线虫为食。
线虫雌雄异体,生殖为卵生。
线虫有好氧和厌氧的,兼性厌氧者在缺氧时大量繁殖。
线虫是污水净化程度较差的指示生物之一。
活性污泥的指示生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和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和线虫。
可以所,活性污泥是一个广阔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活性污泥质量好坏的判断标准!污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提上,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污泥絮体内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只有沉降性能较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陈池进行有效的泥水分离。
只有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浓缩性能,才能在二沉池得到较高的排泥浓度和回流污泥浓度。
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吸附性、沉降性、浓缩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具体标准如下七个(颜色、气味、SOUR、SV30 、SVI、沉降速度、生物相)1、颜色和气味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
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土腥味越浓。
具备以上特点的不一定正常,但不具备的也不一定是不正常的。
进水颜色与气味和水质关系很大,尤其是工业废水或者参有工业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中,进水颜色和气味主要是进水工业废水来决定的!2、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SOUR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一般用SOUR表示,单位常采用mgO2/(gMLVSS•h)。
SOUR也称为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或消化速率,它是衡量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F/M较高,或SRT较小,则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也较高,其SOUR值也较大。
反之,F/M较低,SRT 太大,其SOUR值也较低。
SOUR在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指示入流污水是否有太多难降解物质,以及活性污泥是否中毒。
一般说,污水中难降解物质增多,或者活性污泥由于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而中毒时,SOUR值会急剧降低,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否则出水会超标。
活性污泥工艺的SOUR一般为8~20 mgO2/(gMLVSS•h)之间。
SOUR测定时注意事项:应注意保持测定时活性污泥的温度。
温度对SOUR值影响很大,不同温度下测得的SOUR是没有可比性的,也就不能利用SOUR值的变化有效地指示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
24种污水处理微生物菌相及指导意义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调试、后期稳定运行和工艺调整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污水处理指标作用,通过镜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状况,可以获得该活性污泥的相关性状信息,对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4种微生物的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一、楯纤虫(Aspidisca)【名称】楯纤虫【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体长:25-40µm体宽:18-29µm【形态】体形小,甲呈三边的圆形,前端最狭小,后端最宽阔而平直,少许钝圆,背面凸出,前触毛4根,倾斜的列成一行,腹触毛3根,列在前半部,臀触毛5根,相当长而细,倾斜的排列在后部。
【生态】以细菌为食物,生态范围较广,但对化学物质极为敏感,可作为有毒物质判定的生物指标。
楯纤虫可作为水质处理良好的指示生物,大量出现时,处理水BOD大多在15㎎/l以。
但楯纤虫过多时,2000个/ ml以上,不断地在活性污泥翻来翻去,也会影响污泥的沉降效果。
【图片】二、板壳虫(Colepidae)【名称】板壳虫(Colepidae)【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55---65微米宽:28---32微米【形态】身体呈圆桶状榴弹形,中间少许膨大,体长和体宽的比率约为2比1。
形态固定不变,或多或少呈棕褐色;由外质形成的板壳有15---20行,板壳由横沟分成六段,每段形成一定形式和数量的“窗格”。
纤毛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胞口位于最前端,为纤毛所围裹不易看到。
【生态】板壳虫能捕食藻类,小型鞭毛虫,以及小的纤毛虫,也吸食已经死亡的轮虫。
经常出现在BOD负荷较低,溶解氧浓度高,处理水BOD低的时候。
【图片】三、棘尾虫(Stylonychia)【名称】棘尾虫(Stylonychia)【分类】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本体】长:110---120微米宽:45---50微米【形态】体形呈长椭圆形,但二侧差不多平行,在口缘处有凹陷,纤毛系统有8根前触毛,5根腹触毛,5根臀触毛,臀触毛的两根明显的突出在体外,身体非常强直,后面3根尾触毛长而坚硬不动,背有短的刚毛。
活性污泥微生物镜检解析(附图)一、微生物镜检概述在活性污泥中占大多数的细菌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时有诸多不便,而其中的原后生动物多以单体存在,且以游离细菌作为捕食对象,在活性污泥控制参数及环境变化时,其种类、数量、丰度等变化可用以指示活性污泥性状。
1、镜检注意事项1)取样于曝气池末端采样。
因为在活性污泥中原后生动物种群在曝气池首端常见的为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占优势,中段是中间性活性污泥原生动物占优势,而末端的最终原生动物以何种类占优势决定了活性污泥生物相所处功能性状。
2)采样样品应为泥水充分混合液;生物相观察用样品不可与其他样品混合。
3)取样器要洗涤干净;样品绝不可放入冷藏、冷冻箱内,需进行保存,应该常温下操作并尽早观察。
2、原后生动物分类1)原生动物通常为单细胞,没有细胞壁,但有分化的细胞器。
通常于水体中常见的有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原吸管纲并入)三大类。
鞭毛纲:具有一根或多根鞭毛,一般统称为鞭毛虫。
包括滴虫、侧跳虫、波豆虫、眼虫、内管虫等。
肉足纲:其机体仅有细胞质形成的一层薄膜,体型较小,大多无固定形态。
包括变形虫、太阳虫等。
纤毛纲:身体表面具有纤毛,并以纤毛作为运动和摄食的细胞器。
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
包括喇叭虫、斜管虫、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漫游虫、楯纤虫、裂口虫、扭头虫;钟虫、独缩虫、聚缩虫、累枝虫、盖纤虫等。
2)后生动物原生动物以外的多细胞动物,其中微型后生动物需要借助显微镜予以观察。
这类包括轮虫、线虫、寡毛类动物、浮游甲壳动物。
3、生物相变迁活性污泥形成过程中生物相变化情况二、常见原后生动物一览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根据对活性污泥是否有利将原生动物分为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和活性污泥类。
1、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2、中间性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3、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4、后生动物三、生物相与运行1、活性污泥结构活性污泥絮体的大小、形状、紧密程度、构成絮体的菌胶团细菌与丝状菌的比例及其生长情况能很好地反映污水处理状况。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造成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因而,水污染处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且重要的问题,污水处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这其中活性污泥法已成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化学处理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基本工艺流程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依次串联,并有回流污泥管将二次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又送回到曝气池中。
而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中,原生动物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分布广,生活于淡水、海水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营寄生生活,主要分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其在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净化作用(1)捕食游离细菌原生动物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
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染物质降解者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主要掠食细菌。
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掠食速度是惊人的,某一池塘的研究结果证实,细菌总数的75%被原生动物所食。
在污水处理厂中,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对原生动物有抗性作用,原生动物主要捕食游离细菌,可以大大降低出水中细菌的密度,从而降低出水浊度。
(2)分解污染物很多证据表明,原生动物还能够净化污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有人在无菌条件下,运用累枝虫处理污水,发现可降低70%的氨态氮。
还有人通过加热处理原污水来杀灭原生动物,然后接种细菌并进行曝气实验,结果大量游离细菌导致出水浑浊,同时COD、BOD、总有机碳和悬浮固体等各项指标明显偏高;在试验的平行系列中接种纤毛虫后,随着原生动物种群的建立,游离细菌总数下降,出水变得澄清,BOD和COD均下降。
因此可证明,原生动物有分解污染物的作用。
2.絮凝作用(1)分泌絮凝物质活性污泥是一种生物絮体,絮凝对活性污泥的沉淀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出水中固体悬浮的含量。
附录八活性污泥微生物简介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机废水的生化处理系统中,可将有机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也可将有机物质吸附在活性污泥之上而与水分离,故担负着分解、转化有机污染物质的决定作用,这里仅对其作简要介绍,优秀的操作人员应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掌握,并应能运行到生产实际中(参见附录九)。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所组成,其数量可占污泥中微生物总重量的90~95%左右,在某些工业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甚至可达100%。
细菌在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此外污泥中还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
在某些废水的污泥中有时尚可见酵母、丝状霉菌以及微型藻类。
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主要有菌胶团细菌及丝状细菌,它们构成了活性污泥的骨架。
微型动物附着生长于其上或遨游于其间。
细菌、微型动物与其它的微生物加上废水中的悬浮物等类杂质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絮状体——活性污泥。
1 细菌1—1 菌胶团细菌因为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菌胶团把废水中的杂质和游离细菌等吸附在其上,形成了活性污泥的凝絮体。
因此,菌胶团构成了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
大多数细菌体外有荚膜样物质。
当细菌进入老龄后,细胞外多糖类聚合物分泌增加,它同荚膜一样都能使细菌凝聚在一起。
这类能形成凝絮体的细菌,主要是由含碳的多糖类基质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生产实践中,当细菌处于碳氮比高的营养条件,凝絮体的结构就较好。
当污泥处于碳氮比低或高温、营养不足的环境时,这类菌体外多糖类胶体基质或纤维素类基质都可作为营养被细菌所利用,从而使污泥解絮。
这在运行管理中应予以密切注意。
1—2 丝状细菌丝状细菌同菌胶团细菌一样,是活性污泥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丝状细菌在活性污泥中可交叉穿织在菌胶团之间,或附着生长于凝絮体表面,少数种类可游离于污泥絮粒之间。
丝状细菌具有很强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起着一定的净化作用。
在有些情况下,它在数量上可超过菌胶团细菌,使污泥凝絮体沉降性能变差,严重时即引起活性污泥膨胀,造成出水质量下降。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07生物工程2班3207008361 一、实验目的观察显微镜下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
了解污泥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指示作用。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基本概念1.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除活性微生物外,活性污泥还挟带着来自污水的有机物、无机悬浮物、胶体物;活性污泥中栖息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是一个以细菌为主体的群体,除细菌外、还有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构筑物及何种工艺流程,都是通过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活性污泥具有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活力,在有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处理后出水水质的好坏同组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有关。
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原生动物103个/mL,原生动物中以纤毛虫居多数,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指示生物,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纤虫、独缩虫、聚缩虫等出现且数量较多时,说明培养成熟且活性良好。
在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原生动物和部分微型后生动物,通过辨别认定其种属,据此可以判别处理水质的优劣,因此将微型动物称为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指示生物。
2.活性污泥的物理性质颜色:黄褐色状态:似矾花絮绒颗粒味道:土腥味含水率:99%左右3.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1)污泥沉降比:SV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
(2)污泥体积指数:SVI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故人们想起用单位干泥形成湿泥时的体积来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照片微生物的指示作用(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变形虫(阿米巴)amoeba.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动态中的食物泡. 食物泡中充满了酶,用来消化猎物.消化过程很容易用显微镜观察。
food vacuole:食物泡 nucleus:细胞核变形虫的尾末端结构并非所有种类的变形虫都有尾末端,还是amoeba proteus属于太阳虫目(Heliozoan)中间的圆形的东西是核,而细胞的外层部分有很多大的液泡。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研究摘要: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运行管理中,由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种类,且原生动物比细菌大得多,以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因此以微生物尤其是原生动物种群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活性污泥和出水水质的状况,作为指示生物是较为方便的。
关键词:原生动物;活性污泥;种类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种类可分为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很少,只有轮虫和线虫类,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原生动物。
与活性污泥有关的原生动物主要有三类,即鞭毛类、肉足类和纤毛类。
鞭毛类:这类原生动物因为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作为运动器官,所以统称鞭毛虫或鞭毛类原生动物,可分为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鞭毛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
植物性鞭毛虫,多数有绿色的色素体,进行植物性营养的原生动物,少数为无色的植物性鞭毛虫,无绿色的色素体,在活性污泥中无色的植物性鞭毛虫例如绿眼虫(Euglena viridls)较多;动物性鞭毛虫,体内无绿色的色素体,体形很小,在曝气初期活性污泥中有较多的动物性鞭毛虫,包括跳侧滴虫(Pleuromonas jaculans)、黎波豆虫 (Bodo)等。
肉足类:只有细胞质所形成的一层薄膜,大多没有固定的形状,细胞质可以伸缩变动形成具有运动和摄食的胞器。
大多以动物性营养,以细菌、藻类、有机颗粒为食。
主要有变形虫(Amoeba)、太阳虫(Actinophrys)。
纤毛类:特点是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运动器官。
构造是原生动物最复杂的,有胞口、胞咽做消化的器官,有大核为营养核,小核为生殖核。
纤毛类分为游泳型(靠自身的纤毛自由游动)和固着型(固着在其他物体上生活,可以形成群体)两种。
在废水中常见的游泳型纤毛虫有草履虫(Parameciom caudatum)、肾形虫(Colpoda)、豆形虫(Colpidium)、漫游虫(Lionotus)、裂口虫(Amphileptus)等;常见的固着型纤毛虫有钟虫类。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特性和作用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主体,是由细菌、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组成的絮状体颗粒。
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絮体的大小约为0.02-0.2mm,茶褐色,微具土壤味,密度1.005kg/m3,含水率99%。
活性污泥中生存着各种微生物,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相。
在多数情况下,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原生动物构成其基本营养层次,然后是以细菌为食的掠食性原生动物占优势。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原生动物能用来改善水质、评价和指示污水厂的运行和处理效果。
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为:分泌粘液可促进生物絮凝;吞食游离细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改善水质;可用于作为污水净化程度的指示生物等。
原生动物个体大,便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更为敏感、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
根据原生动物的生理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种属、数量、活性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迅速为活性污泥工艺提供有益的指示信息。
因此,直接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个体生理的变化情况,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变化状况,即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从而起到指导生产运行的作用。
一、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1、原生动物的形态原生动物为真核原生生物,是单细胞的微型动物,由原生质和一个或多个细胞核组成。
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相同,具有新陈代谢、运动、繁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生理功能。
原生动物个体很小,长度一般在100~300 μm之间,它们都具有细胞膜。
原生动物一般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其形状多种多样,它们在其细胞内产生形态的分化,形成了能够执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的胞器。
在运动胞器方面有鞭毛、伪足和纤毛;在营养胞器方面有胞口、胞咽和食物泡;用以排出废料和调节渗透压的胞器有伸缩泡等。
2、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类:①动物性营养:以吞食细菌、真菌、藻类或有机颗粒主,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动物性营养;②植物性营养:在有阳光的条件下,一些含色素的原生动物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③腐生性营养:以死的机体或无生命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为主;④寄生性营养:以其它生物的机体(即寄主)作为生存的场所,并获得营养和能量。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照片微生物的指示作用(1) 着生的缘毛目多时,处理效果良好,出水BOD5和浊度低。
(如小口钟虫、八钟虫、沟钟虫、褶钟虫、瓶累枝虫、微盘盖虫、独缩虫)这些缘毛目的种类都固定在絮状物上,并随窗之而翻动,其中还夹杂一些爬行的栖纤虫、游仆虫、尖毛虫、卑气管叶虫等,这说明优质而成熟的活性污泥。
(2) 小口钟虫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很好时往往就是优势菌种。
(3) 如果大量鞭毛虫出现,而着生的缘毛目很少时,表明净化作用较差。
(4) 大量的自由游泳的纤毛虫出现,指示净化作用不太好,出水浊度上升。
(5) 如出现主要有柄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盖虫、轮虫、寡毛类时,则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酚类去除率在90%以上。
(6) 根足虫的大量出现,往往是污泥中毒的表现。
(7) 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累枝虫的大量出现,则是污泥膨胀、解絮的征兆。
(8) 而在印染废水中,累枝虫则作为污泥正常或改善的指示生物。
(9) 在石油废水处理中钟虫出现是理想的效果。
(10) 过量的轮虫出现,则是污泥要膨胀的预兆。
另在一些对原生动物不宜生长的污泥中,主要看菌胶团的大小用数量来判断处理效果。
变形虫(阿米巴)amoeba.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
不过这种变形也是有限度的。
一些种类的变形虫能向四外伸出假足,以探查水中的化学成分,决定移动方向。
而有些种类根本没有假足。
他们猎食时覆盖它的猎物,把猎物裹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食物泡,食物泡可以消化吸收猎物。
大多数变形虫对人体无害,但有几种变形虫能产生人类疾病:阿米巴痢疾,主要发生在贫穷国家。
变形虫食性广,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碎片等皆是它们的食物.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动态中的食物泡. 食物泡中充满了酶,用来消化猎物.消化过程很容易用显微镜观察。
food vacuole:食物泡 nucleus:细胞核变形虫的尾末端结构并非所有种类的变形虫都有尾末端,还是amoeba proteus属于太阳虫目(Heliozoan)中间的圆形的东西是核,而细胞的外层部分有很多大的液泡。
活性污泥的组成及评价指标介绍一、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中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其中好氧细菌是分解有机物的的主体。
1mL曝气池混合液中细菌总数约为1×10^8个。
真菌中主要是丝状的霉菌,在正常的活性污泥中真菌不占优势。
如果丝状菌显著增长,则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恶化。
原生动物和细菌一起在污水净化中起作用。
在1mL正常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一般存活着5×10^3~2×10^4个原生动物,其中70%~90%为纤毛虫类。
原生动物促进了细菌的凝聚,提高细菌的沉降效率。
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饵,可以去除游离细菌。
活性污泥中的后生动物通常有轮虫和线虫。
这些后生动物都摄食细菌、原生动物及活性污泥碎片。
活性污泥的物质组成:Ma:具有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残留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产物)Mi:由原污水携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Mii:由污水携入的无机物二、活性污泥评价指标1、ML S 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悬浮固体干重,它是衡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数量多少的指标。
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
由于MLSS在测定上比较方便,所以工程上往往以它作为估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希望维持较高的MLSS,以缩小曝气池容积,节省占地和投资,但MLSS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一般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控制在2000~6000mg/L。
2、ML VS 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Mii)。
所以MLVSS能比较确切地反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在0.75左右,对于工业污水,则因水质不同而异,MLVSS/MLSS比值差异较大。
活性污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特征及作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与藻类三种,此外还有真菌、病菌等。
微生物中细菌就是分解有机物的主角,其次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主要以菌胶团与丝状菌存在,游离的细菌较少。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较多,经常出现的原生动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漫游虫、吸管虫、变形虫等。
此外还有一些后生动物,如轮虫与线虫。
因此,活性污泥就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世界。
对工艺管理者来说,应会识别微生物,并了解它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指示作用。
下面就是几钟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的指示情况:1、活性污泥良好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钟虫类、盾纤虫、盖纤虫、累枝虫、聚缩虫、内管虫、独缩虫等吸附性原生动物。
如果此类微生物占总数的80%以上,个体在1000个/mL以上的话,应该判断为具有高净化效率的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处于恶劣状况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波豆虫、豆型虫、草履虫、弹跳虫、屋滴虫(大多数为游泳型),可以判断为絮凝体细碎。
严重恶化时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消失。
3、在活性污泥分散解体时出现微生物:辐射变形虫、多核变形虫、扇形变形虫等肉足类。
可判断为絮体变小出水混浊,SS升高,而这类微生物急增时必须调整工艺状态,减少回流污泥量与通气量,则可以印制污泥解体。
4、在活性污泥出现恢复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漫游虫、徐叶虫、徐管虫、尖毛等(全毛类)5、在活性污泥膨胀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浮游球衣藻与霉菌。
丝壮菌就是造成污泥膨胀的诱导生物,丝壮菌大量增殖就是,则吸附型的原生动物急剧减少,污泥性能恶化,形成所谓的漂泥现象。
一旦出现丝壮菌增殖的趋势,4-7天后SVI急剧上升甚至会超过200。
6、进水负荷低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游仆虫、狭甲虫等生物。
判断为有机物较少,应增大曝气量。
溶解氧不足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扭头虫、丝壮菌等,此时污泥发黑并放出腐臭味,应增大曝气量。
曝气过量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肉足类及轮虫类,包括阿米巴虫,高负荷与毒物流入时出现的微生物主要有;盾纤虫与钟虫的锐减就是负荷过高与毒物流入的征兆,大多数微生物灭绝时活性污泥已被破坏,必须进行恢复。
动物学报 43(增刊):1~5,1997A cta Zoologica S i nica43(S u ppl.) 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变化对污水处理效率的指示作用王 超 陈致和(山东大学生命学院, 济南 250100)摘 要 污水处理装置中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环境因子的变化,因而具有污水处理效果的指示作用。
通过对原生动物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和对应的COD、BOD5值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证明:曝气池中纤毛中心占绝对优势时,处理效果最佳;若鞭毛虫数量剧增,处理效果将降低。
而轮虫的出现说明处理效果较好,但当其数量过多且种类单一时,也说明效果降低。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原生动物 污水处理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各种环境因子,例如进水的物化条件、各种技术参数(如充氧条件、空压机的转速、曝气时间等)以及气候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处理装置中各种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在各种生物中,以原生动物的数量最为明显。
可以通过处理装置中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反映出环境因子变化。
而COD、BOD5值可以作为废水处理效果的特定指标。
可见,了解废水处理装置中原生动物及其他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和对应的COD、BOD5值以及它们间的关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废水处理中的情况,促进更好地加强管理工作。
现就济南炼油厂废水处理中原生物p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变化与COD、BOD5去除率的关系调查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1 水样来源 济南炼油厂废水处理过程中各阶段的水样。
主要采样点为进水口(废水通过浮选池后进入曝气池的进水口);1号表面曝气池、底部充气曝气池(一级沉淀池,定期底部吹气);2号表面曝气池、二级沉淀池、出水口等。
在1996年3~4月份进行4次采样。
112 原生动物的鉴定和计数 鉴定以活体显微镜检为主。
部分以鲁哥(Lugol)氏液固定后鉴定。
计数采用计数板法。
113 COD的测定 采用重铬酸钾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114 B OD的测定 采用20℃培养5天所需的溶解氧(Do)作为指标。
溶解氧测定采用碘量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2 结 果211 在4次采样中,共发现原生动物23属48种,其中鞭毛虫4属11种,纤毛虫15属28种,肉足虫4属4种。
另外还有线虫1属1种,轮虫4属4种(表1)。
表1 济南炼油厂曝气池中原生动物及其他水生动物种类组成及出现频次(1996203220~1996204226)T able1 The spieces2composition and emerging frequences of the protozoans and other w ater lifes in the exposed pool in the R ef ining Plant,Jinan种类(Species)日期(Date) 1996203220032270420704216鞭毛虫类 Mastigophora 气球屋滴虫 Oikomonos termo++++ 变形屋滴虫 O.m utabilis++ 梨形屋滴虫 O.stei nii++ 钩屋滴虫 O.rost rata+ 方形屋滴虫 O.quadrata+++ 聚滴虫 Monas socialis+ 斜滴虫 M.obliqua+ 变形滴虫 M.amoebi na+ 简单赭滴虫 Ochromonas si m plex+ 绿眼虫 Euglena vi ri dis+ 懒眼虫 E.deses+++肉足虫类 Sarcodina 蛞蝓囊变形虫 S accamoeba li max+ 点滴盘变形虫 Disamoeba gutt ula+ 柔薄壳虫 L ieberkuhnia w agneri+ 平足蒲变虫 V annella platypodia+纤毛虫类 Ciliata 前口目 Prostomata 腔裸口虫 Holophrya at ra++ 刺钩目 Haptorida 回缩瓶口虫 L ynophra ret ractilis+ 卑怯管叶虫 Trachelophyll um pusill um++ 巨长颈虫 Dilept us cygans++ 鹅长颈虫 D.anser++++ 裂口长颈虫 D.am phileptoi des+ 侧口目 Pleurostomata 纯漫游虫 L itouot us obt usus+ 片状漫游虫 L.f asciola+ 龙骨漫游虫 L.cari nat us++ 吸管目 Suctorida 固着足吸管虫 Podophrya f i xa+ 足吸管虫游泳体+ 太阳球吸管虫 S phaerophrya solif ormis+++ 浮萍锤吸管虫 Tokphrya lem narum++ 浸渍锤吸管虫 T.i nf usionum+ 膜口目 Hymenostomata 尾草履虫 Parameci um caudat um+++ 双小核草履虫 P.aurelia+ 缘毛目 Peritricha 污钟虫 V orticella put ri na+++ 沟钟虫 V.convallaria++++ 沟钟虫游泳体++ 春钟虫 V.vernalis+++ 小口钟虫 V.microstoma++++ 百钟虫 V.alba++ 下毛目 Hypotrichida 似后毛虫 Opisthot richa si milis++ 膜状急纤虫 Tachysoma pellionella+++ 似织毛虫 Hist ricul us si milis+ 背状棘尾虫 Stylonychia notophora+ 有肋纤虫 Aspi disca costata+ 粘游仆虫 Euplotes m uscicola+++ 近亲游仆虫 E.af f i nis++++线 虫 线虫(未定种)+++轮虫类 Rotatoria 无甲腔轮虫 Lecane i nermis+ 红眼旋轮虫 Philodi na erythrophthal ma+ 椎轮虫 Notom mata aurita+++ 懒轮虫 Rotaria tardigigrada++++从表1中可以看出,纤毛虫种类最多,其次是鞭毛虫。
常居种类有气球屋滴虫2动 物 学 报43卷 (Oikomonas termo )、鹅长颈虫(Dilept us anser )、沟钟虫(V orticella convallaria )、小口钟虫(V orticella microstom a )、近亲游仆虫(Euplotes af f i nis )、懒轮虫(Rotaria tardigigrade )等(沈韫芬,1976;韩茂森,1980)。
从4交采样结果看,种类变化较大。
影响种类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温度、溶解氧(Do )、毒物浓度等。
据报道(沈韫芬,章宗涉,1990),原生动物在26~29℃、Do 在1~3mg/L 时,是生活最适条件。
而济南炼油厂曝气池3~4月份温度变化在29~30℃之间,Do 变化为012~014mg/L ,毒物酚的浓度为11~100mg/L 。
温度可以满足要求,而Do 和酚浓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对原生动物种类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12 通过计数得到原生动物数量的有关数据(表2)。
表2 济南炼油厂曝气池中原生动物及其他水生动物数量与污水处理效果(1996203220~1996204216)T able 2 The disposition effect of polluted w ater and the amount of prtozoans andother w ater lifes in the exposed pool in the R ef ining Plant ,Jinan日 期(Date )1996203220032270420704216原生动物(个/ml )鞭 毛 虫(Inastigote )8411274432677Protozoans纤毛虫(Cilata ) 自由游泳种类(free ciliates )362230443396 着生种类(Adhered ciliates )10471593501317轮 虫(Rotifers )451024035总 数(Total )2295176512652425BOD 5(mg/L )进 水(In 2water )223.273214.933203.27218.55出 水(Out 2water )16.21326.03325.2412.52去除率(%)(Removing rate )92.887.987.694.3进 水(In 2water )1814202619442237COD (mg/L )出 水(Out 2water )81.622517889.1去除率(%)(Removing rate )94.588.990.196.0 注:打“3”号的数据由济南炼油厂环保监测站提供 (Note :The figures with 3were provid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of the Refining Plant ,Jinan.) 从表2中可以看出,纤毛虫数量占所有原生动物数量的65%左右,COD 去除率为89%~96%,BOD 5去除率87%~94%。
4次采样中出水BOD 5全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出水COD 有两次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一次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213 由图1、2中可以看出,曝气池中着生纤毛虫的数量与出水BOD 5以及COD 去除率都存在着线性相关性。
当曝气池中着生纤毛虫数量很多(在原生动物中占绝对优势)时,说明活性污泥成熟性好,处理效果最佳;如果鞭毛虫数量剧增,着生纤毛虫数量下降,就预示着污泥活性下降,处理效果将降低。
另外其他水生动物如轮虫属于比较喜欢清水的种类,在曝气3增刊王 超等: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变化对污水处理效率的指示作用图1 着生纤毛虫数量与出水B OD 5的相关性Fig 11 The interrelation betw eenthenumbers of the adhered ciliates andthe B OD 5of the f inal w ater图2 着生纤毛虫数量与COD 去除率的相关性Fig 12 The interrelation betw een the numbers of the adhered ciliates and the removingrate of COD池中出现则说明处理效果较好,但当其数量过多且各类单一时,同样预示处理效果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