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格式:pptx
- 大小:12.09 MB
- 文档页数:56
地理中的自然灾害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在地球上以自然力量为主要原因,并给人类及其活动造成严重伤害和破坏的突发性、局部性、无法抗击或难以应对的现象。
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地关系的学科,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理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然灾害类型地理中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风暴、台风、滑坡、泥石流、雪崩等。
这些灾害类型的发生都与地球的自然力量密切相关,是地球表层系统自身的一种反应。
1. 地震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断裂和震动的现象,通常由地震波引起。
地震的震源位置在地下的地震带,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导致的应力积累和释放所引起。
地震会造成土地破裂、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壳中的火山岩熔融并喷出地表的过程。
火山活动主要分布在板块运动边界和地幔热柱上,火山口是火山喷发的主要出口。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热能、气体、火山灰等,对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威胁。
3. 洪水洪水是指由于降雨、融雪或水库泄洪等原因,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突然上升,超过了堤防或容量限制,进而造成周边区域的淹没。
洪水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农田水土流失、建筑物损毁等灾害。
4. 干旱干旱是指在长时间内,地表水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土地干燥、作物枯死等现象。
干旱通常是由于气候变化、降雨减少或水资源过度开采等原因引起的。
干旱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严重困难,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5. 风暴风暴是指风力较大、狂猛的气候现象,通常伴随有暴雨、雷电和强烈的气象灾害。
风暴常常造成树木倒伏、房屋被毁、交通中断等情况,对人类安全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6. 台风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的形式,是指在海域上以强风、暴雨和巨浪为特征的天气系统。
台风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对沿海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威胁。
台风可以引发海啸、风灾、洪水等自然灾害。
7. 滑坡滑坡是指山体、岩土体等在自身重力和外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向下运动的现象。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
2、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形成机制。
3、熟悉世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各类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形成机制。
(2)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2、难点(1)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
(2)理解自然灾害分布的区域性特点。
三、知识梳理(一)气象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形成原因:持续的暴雨或短时间内的大暴雨;流域的地形、水系特点;河流的泄洪能力;人类活动对流域的影响,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等。
(3)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等地区。
2、干旱(1)概念: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形成原因:长时间的气候异常,如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环流异常等;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的干旱季节。
3、台风(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2)形成原因:广阔的高温洋面、充足的水汽供应、地转偏向力等。
(3)分布: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
(1)概念: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2)形成原因: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堆积,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迅速南下。
(3)分布:主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二)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
(2)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板块构造活动、火山活动等。
(3)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等。
2、滑坡(1)概念: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1.2 自然灾难的类型与分布[导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自然灾难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专门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难。
每一种自然灾难都有各自的形成缘故与地域分布规律。
而气象灾难是全球各类自然灾难中最严峻的灾难,那么什么是气象灾难?气象灾难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伙儿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难[引入]: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操纵范畴的大小、连续时刻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截了当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难。
要紧的气象灾难有台风、暴雨、洪涝、洪涝、寒潮等。
下面我们第一来了解一下洪涝这种气象灾难。
(一)洪涝1.洪涝的概念投影[点拨]:从以上材料中能够看出洪涝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洪涝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洪涝的危害[点拨]:洪涝的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阻碍经济进展和社会安定。
3.洪涝的分布读“受旱灾和缺粮威逼的非洲”图[点拨]: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固的洪涝、半洪涝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峻的地区。
(二)洪涝1.洪水灾难[点拨]:洪水灾难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解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缘故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难。
2.雨涝灾难[点拨]:指因大雨、暴雨或连续降雨使低洼地区埋住、渍水的现象。
雨涝要紧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进展。
[引申]:洪水灾难和雨涝灾难的区别雨涝要紧由大雨、暴雨引起,因此常和洪水灾难有紧密关系。
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难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难;雨涝是指因渍水、埋住造成的灾难。
雨涝要紧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