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维盐与阿维菌素比较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6.60 MB
- 文档页数:24
深度解析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甲维盐可以说是农业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很多人经常使用甲维盐,但是说起他的全称,估计又有很多人见过但是却叫不上来,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它的名字里有一个阿维菌素,那么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什么是甲维盐?杀虫机理是什么?甲维盐属于一种新型半合成的抗生素类杀虫剂,杀虫谱特别广,对鳞翅目如甜菜夜蛾、鞘翅目天牛、缨翅目蓟马等都有效果,尤其是鳞翅目害虫特效。
对害虫有明显的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触杀效果。
因为其高效、低毒、安全、对环境无残留的作用效果,这些年来被广泛推广代替高毒农药。
甲维盐主要以胃毒杀虫作用为主,接触到药液的害虫,体内的一些代谢过程会加剧,导致大量氯离子进入害虫细胞,影响正常的神经传递,害虫会出现明显的麻痹中毒现象,表现为拒食、活动能力大大下降,3天左右达到死虫高峰期。
什么是阿维菌素?作用机理?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药剂,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对病菌、害虫都有一定的效果,在种植业中主要用来防治害虫,包括鳞翅目如水稻螟虫、半翅目梨木虱以及螨虫等。
阿维菌素有明显的胃毒触杀作用,对成虫有效,无杀卵作用。
主要通过增强氨基丁酸的释放,来干扰害虫的神经传递过程,而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中毒害虫表现为麻痹拒食,2-4天达到死虫高峰期。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有啥区别?•结构差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实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可以说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只是在其化学结构两端人工加入两个新的基团分别是甲氨基和苯甲酸,因此它属于一种半合成的抗生素类制剂,二者在作用机理上相同。
••活性差异:甲维盐的诞生,很好的弥补了阿维菌素大量使用带来的抗性问题。
甲维盐活性更高,为阿维菌素活性的3倍,既具有阿维菌素的效果,又表现出加入其他基团的优势,发挥出1+1>2的效果。
特别是甲维盐能够被植物吸收,通过在植物体内转移,逐渐聚集在表皮,当害虫危害植物时,形成二次杀虫效果,因此持效期更长。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张贵民;王馨仪;王涛;曲爱军【摘要】在田间,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维盐50μL处理3年生107杨树幼苗叶片,24 h后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均导致杨树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上升。
表明2种药剂虽然对杨树幼苗会产生轻微的胁迫作用,但通过改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增强对作物的抗逆性,消除杀虫剂所造成的胁迫。
【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杀虫剂;杨树;叶绿素【作者】张贵民;王馨仪;王涛;曲爱军【作者单位】聊城市林业局田庄苗圃,山东聊城252000;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聊城市林业局田庄苗圃,山东聊城 252000;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9白杨毛蚜Chaitophorus populeti和白毛蚜C. populiabae是发生在山东省聊城地区杨树幼苗上2种常见的蚜虫,4-6月种群数量剧增,常将叶背面和嫩梢盖满[1]。
2013年我们采用无公害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以下简称甲维盐)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杀虫剂对杨树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报道较少。
许多研究表明,杀虫剂会对植物的生理生化造成影响,如甲维盐能导致白菜、棉花、萝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2]。
而植物生理生化的变化,与害虫再猖獗有一定关联,有时能增加害虫的生物量,而有些变化则抑制害虫的发生[3]。
本文主要探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对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防治蚜虫和防止药害提供依据。
1.1 材料聊城市田庄苗圃栽培的107杨,苗高约2.3 m。
选取同一高度,叶形大小基本一致的叶片用于杀虫剂处理。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均由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化保实验室提供。
关于阿维菌素一、阿维菌素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及特点原药精粉为白色或黄色结晶(含B1a≥90%),蒸气压<200nPa,熔点150-155℃,21℃时溶解度在水中7.8微克/升、丙酮中100、甲苯中350、异丙醇 70,氯仿 25(g/L)常温下不易分解。
在25 ℃,pH 5-9的溶液中无分解现象。
本品是新型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
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
本品对害虫的驱杀作用在于增加虫体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的释放,以及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增强神经膜对cl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而导致虫体死亡。
该产品特点1、杀虫谱广:目前报道阿维菌素杀虫谱有84种。
2、独特的杀虫机制。
3、低害性二、阿维菌素衍生物伊维菌素与阿维菌素相比, 伊维菌素的杀虫活性基本不变, 但对哺乳动物的机体组织有更强的渗透性和安全性, 持效期更长, 特别适用于一般口服驱虫剂难以到达的肌肉、器官和特殊组织中的寄生虫防治。
伊维菌素由于C22=C23双键加氢还原成饱和状态后,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因而药效更加可靠。
同时, 伊维菌素的毒性只有阿维菌素B1的一半左右。
国标含量:0.4%(西安汉堡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兽药字(2009)270059289)1% (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兽药字(2009)100899290)多拉菌素多拉菌素是新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维菌素的第3代衍生物, 它与伊维菌素的驱虫机制相同。
多拉菌素是利用突变生物合成方法在C25 位连接上环已基, 即得到25-环己基- 5-O-脱甲基-25-脱( 1-甲基丙酸) 阿维菌素B1。
多拉菌素伊维菌素类产品比较, 其抗寄生虫范围更广泛、效果更好, 而且预防寄生虫再感染的有效时间更长,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最有开发潜力的兽用抗寄生虫新药。
埃玛菌素埃玛菌素扩大了阿维菌素的杀虫谱并克服阿维菌素对鳞翅目害虫效果不好的特点。
1。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区别是什么?答:阿维菌素是一种几乎能用于所有作物用来防止几乎所有害虫的一个效果很理想的药剂,而甲维盐是一种活性显著高于阿维菌素的同类药剂.2.都是同样含量的(比如都是2%)阿维菌素,为什么有些厂家的效果明显要好于另一些厂家?答:阿维菌素的内吸性不好,触杀毒性一般,主要是通过胃毒发挥作用.氟虫腈或康宽喷到叶片上时,作物就能把药剂吸收进去从而使得整株水稻都有药液,害虫吃了随便那片叶都会中毒而死。
阿维菌素不能。
阿维菌素直接喷到卷叶螟身上而导致其死亡这个效果也不好。
阿维菌素最好是作用就是喷到水稻叶片后,卷叶螟吃了被喷到的叶片后中毒死亡,这个就是胃毒作用。
(卷叶螟吃了没有喷到的叶片是不会死的)。
所以阿维菌素喷药时就要相当仔细,最好能够喷到每一张叶片。
当然这是做不到的,老百姓一般只能喷到大部分叶片,而且只能使叶片的一部分喷到药液(没有喷到药液的部分还是会被卷叶螟危害的).有机硅有很强的展着和渗透作用,只喷到一张叶片的一小部分整张叶片就会布满药液,卷叶螟吃了布满药液的叶片后马上中毒,慢慢死亡了。
所以有机硅对阿维菌素提供卷叶螟防效有很大的增效作用,原因就是这样。
因此,加入的抗光解剂、抗氧化剂和有机硅不一样,效果自然大大不一样。
3.生产实际应用时,为什么甲维盐防治小菜蛾的效果不如阿维菌素?答:我们知道,甲维盐是阿维菌素的升级改进产品,其活性要远远高于阿维菌素,比如其胃毒毒性是阿维菌素的2146倍。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甲维盐的效果要明显好于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理应甲维盐的效果要好于阿维菌素。
但生产上我们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阿维菌素防治小菜蛾的效果要好于甲维盐,这又是为什么?这里涉及到阿维菌素系列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正温度系数规律.简单地说就是阿维菌素系列产品对害虫的杀虫毒力(特别是胃毒毒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是甲维盐与阿维菌素随温度升高而毒力增加的幅度不一致。
16℃时,相同含量的甲维盐的活性是阿维菌素的2-3倍,从16℃到22℃,阿维菌素的毒力(均指胃毒毒力)增加6倍左右,而甲维盐的毒力仅仅增加了2—3倍,就是说到22℃左右时相同含量(注意这个相同含量)的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毒力实际上是不相上下的。
甲维盐生产原料及产品性质⒈阿维菌素B1:AVMB1a/ B1bC48H72O14,MW:B1a 873, B1b859, 白色针状结晶体。
⒉氯甲酸烯丙酯: ClC0OCH2CH=CH2MW 120.5 ,d420 1.1365,bp 78℃(360mmHg),无色透明液体,强烈刺激眼鼻,口粘膜,强催泪性。
⒊四甲基乙撑二胺:(CH3)2N CH2CH2N(CH3)2MW:116.21,d420 0.7755,bp 120-122℃,mp -55℃,Fp 10℃,η20d 1.418. 无色透明液体,混溶于水,乙醇,乙醚,有机溶剂。
本品高度易燃,吞食有毒,刺激呼吸道及皮肤,应避免皮肤接触。
⒋二氯甲烷:CH2 Cl2MW 84.93,d420 1.325,bp 40.1℃,mp –96.7℃,溶解度:水中220℃,醇,醚混溶。
自燃点615℃,空气中不燃,不爆,氧气中爆炸极限15.5~46.4(V/V),受高温时放出剧毒的光气。
⒌磷酸苯酯二酰氯 C6H5OPOCl2MW 211,无色—浅黄色透明液体,刺激眼,鼻,喉粘膜,催泪性。
空气中极易潮解,分解后失效,并有酸性腐蚀。
bp 144℃(44mmHg),含量≥96%,d420 1.355,与DMSO混合激烈反应,起氧化作用,要防止两者较高温度下的混合。
⒍二甲基亚砜(DMSO) CH3SOCH3MW:78,无色油状液体,d420 1.098,mp 18-20℃,冬季使用应预热熔化。
bp76℃(12mmHg)。
⒎磷酸 H3PO4MW: 98,d418 1.834,mp 42.35℃,无色透明粘性液体,溶于水、醇,工业品含量85%,工业品d=1.7。
⒏碳酸氢钠 NaHCO3MW:84.02,食品级,含量≥99%。
白色结晶,bp270℃,放CO2,溶解度:水6.9(0℃),6.4(60℃),遇酸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及成盐。
⒐蒸馏水(二次蒸馏水) H2OMW::18,无色液体,d420 1.0,bp100℃。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哪个杀虫效果好?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都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两种杀虫剂,二者的杀虫效果,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下面来具体讲一讲两者的一些差异。
首先我们讲一下甲维盐,甲维盐全称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它和阿维菌素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它的合成是从阿维菌素B1开始的,在结构上较阿维菌素多了两个基团,即两端加上了2个基团,一个是甲氨基,一个是苯甲酸,所以称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杀虫活性上比阿维菌素提高了了3个数量级!
甲维盐防治谱比较广,现在主要用来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缨翅目等害虫,如甜菜夜蛾、烟青虫、玉米螟、食心虫、蓟马等!在过去进行用药时一般使用1.5%的甲维盐750-1000倍防治!不过这几年随着抗性的增加,防治用量大大增加,大田区目前推广用量5.7%甲维盐1000-1500倍!
而阿维菌素这几年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就比较尴尬,最初上市时效果真的特别好,但是随着后期的大面积推广,导致其对很多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对大部分害虫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不能很好的杀灭,因此不能单用,需要和其他药剂搭配效果更好,比如我们常见的阿维.高氯、阿维.虫螨腈等等!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甲维盐尽管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高,但是在进行红蜘蛛等螨虫防治时,它的活性却完全不如阿维菌素!
因此在进行害虫防治时,如果不是螨虫,还是建议农户以甲维盐为主!。
页眉内容各种农药简介一、杀虫剂1、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比阿维菌素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提高了10-100 倍,杀虫谱变宽;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 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持效期长,害虫为10-15 天,螨为15-25天。
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能渗入表皮组织;对鳞翅目害虫、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蓟马类有极高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土壤中易降解;在保护地或者10 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在10 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高峰;2、吡虫啉烟碱类;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 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 天左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并向顶分配,有根吸作用;3、虫酰肼促进鳞翅目幼虫蜕皮;与其他抑制幼虫蜕皮的作用机理相反;对高龄和低龄的幼虫均有效;6〜8小时就停止取食(胃毒作用),比蜕皮抑制剂的作用更迅速,3〜4天后开始死亡;无药害,对作物安全,无残留药斑;4、马拉硫磷气温低时毒力下降,可适当提高施药量或用药浓度;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触杀和胃毒作用,一定的熏蒸和渗透作用;对害虫击倒力强,高温时效果好;残效期短;对高粱、瓜豆类和梨、葡萄、樱桃等一些品种易发生药害,应慎用;采果前10 天停用。
5、灭幼脲初龄幼虫期用药,虫龄越大,防效越差。
;抑制几丁质合成;胃毒作用,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发生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在植物叶背面喷药;药效期长达30 天以上,耐雨水冲刷;对天敌安全,对鳞翅目及蚊蝇幼虫活性高;药后3 天开始死亡,5 天达死亡高峰;对成虫无效;6、喹硫磷杀虫、杀螨作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和熏蒸性能;有良好的渗透性,有一定杀卵作用,在植物上降解速度快,残效期短;防除咀嚼和吮吸害虫效果良好啶虫脒氯化烟碱吡啶类;触杀和胃毒,很好的内吸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有效防治半翅目中的蚜虫、叶蝉、粉虱、蚧壳虫和鳞翅目中的潜叶蛾、小食虫以及鞘翅目的天牛、蓟马等各类害虫;颗粒剂作土壤处理,可防治地下害虫;速效,持效期长,可达20 天左右;7、噻嗪酮抑制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药后3—7 天才能见效,对成虫没有直接杀伤力,但可缩短其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防治赤松毛虫效果研究摘要用防治赤松毛虫2种无公害杀虫剂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喷施三年生赤松幼苗,测试其对赤松幼苗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均导致赤松幼苗松针Chla、Chl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Chla/b比值上升;MDA含量下降。
结果证实2种杀虫剂对赤松幼苗不会造成过氧化伤害,对赤松幼苗有益。
Abstract Using abamectin and emamectin insecticides to control 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 on three-year pine seedling,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nd MDA in pine seedling leaves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Chla,Chlb and the total chlorophyll,carotenoid and the ratios of Chla/Chlb of the poplar seedling leaves treated with two insecticides increased,the MDA contents of pine seedling leaves treated with two insecticides reduced.Therefore the two insecticide would not appear peroxide damage and was good for pine seedling.Key words insecticides;abamectin;emamectin;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chlorophyll;MDA赤松毛虫是徂徕山林场常发生的害虫之一,对于该害虫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1-3],化学防治也易引起害虫的再猖獗为害。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有何区别哪个杀虫效果好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目前已是市场常见药剂。
大家知道它们是生物药剂,且有亲缘关系,但是说起它俩具体的区别,很少人能知晓,那么甲维盐与阿维菌素有何区别?哪个杀虫效果好呢?一起来看看吧!甲维盐与阿维菌素有何区别阿维菌素是一种几乎能用于所有作物用来防止几乎所有害虫的一个效果很理想的药剂,而甲维盐是一种活性显著高于阿维菌素的同类药剂。
甲维盐的活性要远高于阿维菌素,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高出1~3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他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下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
另外,甲维盐与阿维菌素比较首先杀虫活性提高了3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哪个杀虫效果好由于不同的害虫因为自身生活习性的缘故,虫害发生温度有所不同,使用药剂防治时要根据害虫生活习性正确选择。
卷叶螟的发生一般在28~30℃以上,所以防止卷叶螟应该是甲维盐的效果大大好于阿维菌素。
斜纹夜蛾的发生一般在高温干旱的时候,也就是每年的7月~10月期间(盛夏),甲维盐的效果更是好于阿维菌素。
小菜蛾最适宜的温度恰恰时22℃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温度下小菜蛾才会大发生,所以就会出现甲维盐防治小菜蛾的效果不如阿维菌素的情况。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的防治对象及用法甲维盐适用作物:甲维盐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西方国家已经用在很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考虑到它是一种难得的绿色农药。
我国应当首先在烟草、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所有蔬菜作物上用它来防治虫害。
防治害虫:甲维盐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
异菌脲防治烟草赤星病效果突出菌核净是目前我国烟草生产上常见的杀菌剂品种,由于菌核净原药的国内生产厂家没有完整环境正式登记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被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限制或淘汰。
异菌脲与菌核净由于同属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是高效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同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通过根部吸收起内吸作用,可有效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
主要防治对象为由葡萄孢菌、珍珠菌、交链孢菌、核盘菌等引起的病害:如灰霉病、早疫病、黑斑病、菌核病等。
为进一步探索异菌脲在烟草上安全性及效果,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2009年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烟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进行了对烟草赤星病菌室内活性测定、烟草安全性试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异菌脲对烟草赤星病菌的室内活性测定结果:1.异菌脲的毒力:从异菌脲对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可以看出,异菌脲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剂量反应曲线回归方程为Y=5.1984+1.360X ,相关系数为r=0.99,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到EC50为0.7147μg/ml 。
2.菌核净的毒力:从菌核净对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可以看出,菌核净抑制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剂量反应曲线回归方程为Y=4.8984+1.4868X ,相关系数为r=0.99,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到EC50为1.1704μg/ml 。
3.异菌脲对菌核净的相对毒力指数:根据菌丝生长速率法的测定结果,计算异菌脲对菌核净的相对毒力指数:SR50=(菌核净EC50/异菌脲EC50))×100=1504.结果分析:异菌脲抑制烟草赤星病菌丝的EC50值为0.7147μg/ml ,对照药剂菌核净抑制烟草赤星病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1.0714μg/ml ,SR50值为150。
说明异菌脲抑制赤星病菌丝生长的核心高于菌核净。
二、异菌脲对烟草安全性试验结果:烟草营养期用药后各处理叶色正常,叶尖、叶缘没有变色现象,也无枯斑、畸形等现象,植株形态与对照相同。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对家蚕的毒性测定沈忠明;孙海燕;戴建忠;陈伟国【摘要】本文测定了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4种杀虫剂制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和残毒期,结果表明:对3龄起蚕的LC50值分别为阿维菌素乳油7.2343×10-4 mg/L,阿维菌素水乳剂7.6512×10-4 mg/L,甲维盐微乳剂8.5940×10-4 mg/L,甲维盐乳油14.0112×10-4 mg/L。
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制剂的相同质量浓度(13.33 mg/L)稀释液喷洒桑树,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3.2%阿维菌素乳油2400倍约为50 d,1.8%阿维菌素水乳剂1350倍、2.3%甲维盐乳油1725倍约为60 d,2.2%甲维盐微乳剂1650倍>60 d;阿维菌素类4种制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极强,处理间差异较小,但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很长,处理间差异较大。
%In this paper, the acute peroral toxicity and residual times of 4 insecticides with Avermectin and Emamectin Benzoate preparation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C50 on the third period silkworm were 7.2343×10-4 mg/L of Avermectin EC,7.6512×10-4 mg/L of Avermectin EW, 8.5940×10-4 mg/L of Emamectin Benzoate Microemulsion and 14.0112×10-4 mg/L of Emamectin Benzoate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The same concentration (13.33 mg/L) of 4 di-luted preparations with Avermectin and Emamectin Benzoate were sprayed on the mulberry, and the residual time were 50 d of 2400 times' 3.2% Avermectin EC, 60 d of 1350 times' 1.8% Avermectin EW and 1725 times' 2.3% Emamectin Benzoate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and more than 60 dof 1650 times' 2.2% Emamectin Benzoate Microemuls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4 Avermectin preparations were extremely toxic on the acuteperoral toxicity, and the residual times on the mulberry leaves were very long.【期刊名称】《蚕桑通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5-17,36)【关键词】阿维菌素;甲维盐;家蚕;毒性【作者】沈忠明;孙海燕;戴建忠;陈伟国【作者单位】许村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海宁 314409;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4.9+6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由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被作为杀虫剂在农业和畜牧业中广泛使用。
杀虫剂怎么选
两种药剂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甲维盐是阿维菌素的升级款,是阿维菌素的加强型,两者的杀虫谱很像,但是阿维菌素的价格比甲维盐更加的有优势,但是这东西讲究一个合适,我们应该什么时候使用甲维盐、什么时候使用阿维菌素呢?其实甲维盐的活性要远远高于阿维菌素,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基本杀虫活性要比阿维菌素高出一到三个数量级,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他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很高,不只是胃毒,还有触杀的作用,及时使用的剂量不高也有很好的效果。
两者有什么特点?
甲维盐和阿维菌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正温度系数规律,通俗点说就是温度越高,杀虫的活性越高,但是两者收到温度增高而增加的毒性是不一样的。
16度的时候,甲维盐的活性是阿维菌素的两三倍,但是22度的时候阿维菊素增加了6倍左右,但是甲维盐的毒力仅仅增加了两三倍,所以在16-22度的时候两个效果基本差不多。
但是一般甲维盐的含量高于阿维菊素,导致了真正使用的时候22度阿维菌素的效果要更好一点。
当温度高于25度的时候,甲维盐的毒力会大幅度增加,一千倍往上都很正常,但是阿维菌素只能增加到几倍到十几倍,所以,这才是甲维盐真正优势的地方。
甲维盐防治哪些害虫甲维盐的作用甲维盐使用方法2000年,我国第一条甲维盐原药生产线在山东投产,甲维盐进入工厂化世代,甲维盐的杀虫活性得到认可,在迅速推广开来,甲维盐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
但近几年,由于甲维盐大量的重复使用,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杀虫效果逐渐降低。
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甲维盐可以防治哪些害虫,甲维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吧。
甲维盐适用作物:甲维盐在保护地或者10倍于推荐使用剂量下对所有作物高度安全,西方国家已经用在很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考虑到它是一种难得的绿色农药。
我国应当首先在烟草、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和所有蔬菜作物上用它来防治虫害。
防治害虫:甲维盐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
1、甜菜夜蛾甲维盐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活性是阿维菌素的13倍(3龄幼虫,下同),是顺式氯氰菊酯的53倍,是氟铃脲的57倍,是毒死蜱的119倍。
甲维盐对甜菜夜蛾的胃毒活性比阿维菌素高1500倍。
2、棉铃虫甲维盐对棉铃虫的触杀毒力是高效氯氰菊酯的146.7倍,是甲基对硫磷的210.7倍。
甲维盐对棉铃虫的胃毒活性是甲基对硫磷的4721倍。
0.2%甲维盐乳油稀释4000倍防治4龄棉铃虫,死亡率达98.5%,明显高于50%甲基对硫磷乳油2000倍(30.5%)、0.2%阿维菌素1000倍(45.5%)的防治效果。
使用1%甲维盐EC可防治棉铃虫,持效期可长达10d,在剂量为1%甲维盐EC30ml、60ml、90ml条件下,其防效高于辛氯乳油,而且对棉花生长无不良影响。
3、小菜蛾已经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几丁质抑制剂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小菜蛾,甲维盐会对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已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小菜蛾应该慎用。
使用0.5%甲维盐乳油稀释3000倍防治小菜蛾,7天杀虫效果为98.4%。
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对2种苹果害螨的作用效果比较作者:孙瑞红, 张勇, 李爱华, 李晓军, 王贵芳, SUN Rui-hong, ZHANG Yong, LI Ai-hua , LI Xiao-jun, WANG Gui-fang作者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刊名:农药英文刊名:AGROCHEMICALS年,卷(期):2010,49(4)被引用次数:5次1.崔洪莹,虞国跃苹果主要害虫的演变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8(3)2.赵卫东,王开运,姜兴印,仪美芹二斑叶螨对常用杀螨剂的抗药性测定[期刊论文]-农药学学报 2001(3)3.沈慧敏,张新虎二点叶螨对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及螨嗪菊酯混剂的抗药性[期刊论文]-植物保护学报2002(3)4.毕富春,徐凤波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研究概述[期刊论文]-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2(3)5.慕卫,刘峰,张文吉甲胺基阿维菌素对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和苜蓿夜蛾的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农药 2002(8)6.张新,王金信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对棉铃虫的室内毒力评价[期刊论文]-农药 2002(1)7.马洪艳,孙景文,王凤芝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期刊论文]-现代农药 2007(1)8.王成菊,李学锋,邱立红,姜世聚,蒋家珍甲氨基阿维菌素与阿维菌素对5种农业害虫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河南农业科学 2004(12)9.倪珏萍,侯华民,曾霞,黄春霞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生物活性比较[期刊论文]-现代农药 2003(3)10.伍智华,王学贵,丁芳芳,陈丽,杨继芝几种药剂对茶跗线螨的室内生物测定[期刊论文]-现代农药 2008(2)1.杨会荣.李学德.罗水明.花日茂阿维菌素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2.陈丽丽.肖湘黔.曾东强.Chen Lili.XIAO Xiangqian.ZENG Dongqiang害螨的生物测定方法[期刊论文]-江西植保2005,28(2)3.赵德.刘峰.慕卫.马超.Zhao De.Liu Feng.Mu Wei.Ma Chao生物测定中30种杀虫剂母液的配制方法[期刊论文]-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2)4.黄素青.徐汉虹.曾东强.李新芳农田害螨的几种生物测定方法[期刊论文]-植物保护2005,31(1)5.马超.刘峰.慕卫.陈召亮.韩志任.翟茹环.MA Chao.LIU Feng.MU Wei.CHEN Zhao-liang.HAN Zhi-ren.ZHAI Ru-huan常用杀菌剂生物测定中稀释母液的配制方法[期刊论文]-现代农药2006,5(4)6.赵月荣我国目前替代高毒农药品种及配套技术综述[期刊论文]-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6)7.唐洁.唐启义.孙传恒.沈爱华.Tang Jie.Tang Qiyi.Sun Chuanheng.Shen Aihua杀菌剂生物测定动态评价时间-剂量-抑菌率模型[期刊论文]-植物保护2006,32(1)8.刘苏.林华峰.李茂业.李世广.王君.LIU Su.LIN Hua-feng.LI Mao-ye.LI Shi-guang.WANG Jun金龟子绿僵菌对褐飞虱若虫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农药2010,49(7)9.张勇2种生物测定方法对杀虫剂毒力测定结果比较[期刊论文]-中国果树2007(4)10.李占富.宫宏亮试析农药对植物病虫害的生物测定[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2.王圣印,于毅,刘永杰西花蓟马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期刊论文]-植物保护学报 2012(02)3.沙迪,翟清明,张雪萍,高梅香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黑土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15(05)4.周科,徐笑,徐元元,王涛,杜宝贞,张悦,曲爱军两种杀虫剂对作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3(04)5.刘庆娟,于毅,刘永杰,马惠,张安盛,张思聪,李丽莉,门兴元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11(09)引用本文格式:孙瑞红.张勇.李爱华.李晓军.王贵芳.SUN Rui-hong.ZHANG Yong.LI Ai-hua.LI Xiao-jun.WANG Gui-fang甲维盐与阿维菌素对2种苹果害螨的作用效果比较[期刊论文]-农药 2010(4)。
甲维盐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杀虫效果甲维盐全称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继阿维菌素之后开发出来的又一个广谱高效杀虫剂,杀虫活性比阿维菌素高3个等量级,毒性却大大降低。
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成为替代五种高度农药的首选药剂,尽管已经推广使用了将近20年,目前仍然是防治害虫的首选药剂之一。
甲维盐尽管很优秀,但是也存在许多缺陷,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充分发挥出甲维盐的杀虫活性。
达到理想的杀虫效果。
1、要在高温天气下使用甲维盐的杀虫活性受温度影响很大,杀虫活性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当温度低于15℃时,杀虫活性与阿维菌素相当,当温度在16℃左右时,杀虫活性是阿维菌素的2~3倍,当温度在22℃时杀虫活性是阿维菌素的6倍,当温度达到25℃时,杀虫活性甚至可以提高到1000倍以上。
因此,当温度低于22℃时,就不要使用啦。
2、要进行混配使用甲维盐的杀虫活性主要靠胃毒作用和一定的触杀作用,没有内吸性,长时间使用也容易产生抗药性。
对已经进入茎秆和果实内的害虫防治效果差。
因此,为提高杀虫效果,尽量混配使用。
甲维盐混配性非常好,可以氟铃脲、吡丙醚、虱螨脲、虫螨腈、茚虫威、虫酰肼等几十种杀虫剂混配,对卵和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尤其是与菊酯类混配使用,增效作用显著。
3、要在下午4点后喷药甲维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类杀虫剂,在强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容易分解,因此,建议在夏秋季下午4点后进行喷雾,既能防止因强光照射分解,同时还能提高杀虫效果。
4、可以与肥料混用甲维盐没有内吸性,在使用时,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速溶性水溶肥,甲维盐能与尿素、磷酸二氢钾一起通过叶片气孔进入植物细胞内部,然后传递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含有药剂的叶片、果实等被害虫取食后很快发生胃毒作用,杀死害虫,可显著提高药剂的杀虫效果。
5、不要与杀菌剂混用甲维盐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剂,在使用时,尽量不要与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多种杀菌剂混用,以免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