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法数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33
材料力学有限元法知识点总结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性质和变形行为的学科,而有限元法则是一种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有限元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实体划分为无数小的单元,通过对这些小单元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整个实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对材料力学有限元法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有限元法基础概念有限元法基于将实际连续的物体离散为有限数量的单元,通过计算每个单元的受力、变形等性质,再通过组合这些单元的结果来近似整个物体的行为。
它包含以下几个基础概念:1.1 单元(Element):有限元法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可以是一维的线段、二维的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三维的四面体、六面体等。
1.2 节点(Node):单元的角点或边上的点,用于定义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边界条件。
1.3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每个节点与力学性质相关的物理量,如位移、应力等。
根据问题的不同,在每个节点上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自由度。
1.4 单元刚度矩阵(Element Stiffness Matrix):描述单元内部受力和变形关系的矩阵,在有限元法中通过组合所有单元的刚度矩阵来得到整个系统的刚度矩阵。
1.5 全局刚度矩阵(Global Stiffness Matrix):由所有单元刚度矩阵组合而成的整个系统的刚度矩阵,用于计算节点的位移和应力。
2. 有限元法的数学原理有限元法的数学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2.1 变分原理(Variational Principle):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是根据变分原理推导实现的。
它通过对结构的势能进行变分并进行最小化,得到满足结构力学行为和边界条件的位移和应力场。
2.2 加权残差法(Weighted Residuals Method):有限元法通过将变分原理中的势能函数展开为一系列基函数的线性组合,并使用权重函数对残差进行加权求和的方式进行近似。
这样可以将求解连续问题转化为离散问题,进而进行数值计算。
有限单元法的数学基础1、引言有限元方法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有严格的数学证明作为其近似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的保证。
力学问题最终归结为一组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或者初值问题抑或是混合问题。
比如弹性静力学最终归结为L-N 方程的微分提法。
在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得到所得方程的理论解的情况下,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得到方程的近似解(这种近似解已经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结构力学家进而由数学家提出和证明了这种思想方法的合理性。
有限元方法产生于力学计算,但是,它本质上并不是力学的专利。
世间万物的变化过程很多都可以通过微分方程特别是偏微分方程来描述,也就是说,微分方程是很多现象和过程的数学结构,而大多数的微分方程是不能得到理论解的,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有限元方法来求其近似解,因为有限元方法是求解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适用于力学的微分方程,也同样适用于其它领域的相应的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
2、有限元方法数学根源对于一个给定的微分方程定解问题,为了求其近似解,我们可以使用Ritz 方法和Galerkin 方法。
下面分别阐述这两种方法,然后讨论有限元方法和他们的关系。
(1) Ritz 法Ritz 法源于最小势能原理,设H 是可分的Hilbert 空间,在H 中取有限维空间Sn ,它是由N 个线性无关向量12,,,N φφφ 张成,即:121,,(,,)NN n n i i N N i S C C C C R ωωφ=⎧⎫≡=∀∈⎨⎬⎩⎭∑用N S 代替H ,在N S 上求泛函J(w)的极值,即求N U ∈N S ,使得()N J U =min ()N N S N J ωω∈实际上寻求N U 只需通过解一个线性方程组1()(,)()02J D F ωωωω=-≥D--------双线性形式 F--------线性泛函1NN i i i C ωφ==∑111,111()(,)()21(,)()2N N NN i i i i i i i i i NN i j i j i ii j i J D C C F C D C C F C ωφφφφφφ====== =-∑∑∑∑∑-因此,()N J ω是一个以12,,,N C C C 为未知数(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12(,,,)N j C C C ,如果二次项的系数矩阵,1,2,,[(,)]i j i j N D φφ= 是正定的,那么12(,,,)N j j C C C = 在N+1维空间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椭球抛物面,它有且只有一个极(最)小值点,所谓在N S 上求()N J ω的极值,就是确定00012,,,N C C C ,使得:00012(,,,)N j C C C =1000,,12min (,,,)N C C R N j C C C ∈极值条件:ijC ∂∂|00012,,,N C C C =0 (1,,i N = ) 得:01()()ni ji i i D CF φφφ==∑ (1,,i N = )即:00012[,,,]T N C C C C = 适合方程组:KC=F11[(),,()]T F F F φφ=112111222212(,)(,)(,)(,)(,)(,)(,),(,),,(,)N N N N N N D D D D D D K D D D 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φ⎛⎫ ⎪ ⎪= ⎪ ⎪⎝⎭,,,,,, 。
有限元基础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有限元基础知识啊,这可真是个超有意思的东西!
你们有没有玩过拼图游戏呀?有限元就有点像把一个复杂的东西,比如一个机器零件啦,拆分成好多好多小的部分,就像拼图的小块块一样。
比如说,你想想看一辆汽车,它那么复杂,要是直接去研究它可太难了。
但通过有限元,咱就可以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区域,分别去分析、去理解,这不就简单多了嘛!
有限元就像是给我们一个探索复杂世界的秘密武器!它让那些看似遥不可及、搞不懂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
你知道吗?工程师们经常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呢!比如设计更牢固的桥梁,或者让飞机飞得更安全、更稳定。
就好比有一座摇摇欲坠的老桥,工程师们就可以用有限元方法,一点一点地分析每个部分,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想办法加固它,让它重新变得坚固可靠。
这多了不起啊!
那有限元具体是咋工作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先划分网格,这就像是给那个复杂的东西画格子。
然后再对这些小格子进行计算和分析。
就好像你在做数学题一样,一步步算出答案。
“哎呀,这听起来好难啊!”你可能会这么说。
但别害怕呀!一开始可能觉得有点难理解,但只要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它的奇妙之处。
而且现在有好多软件可以帮我们进行有限元分析呢,超方便的!
总之,有限元基础知识是个非常有用、非常有趣的东西!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复杂工程世界的大门,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创造。
大家赶紧去探索一下吧,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它的!。
第二章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的数学基础是变分原理。
经过半个过世纪的发展,它的数学基础已经比较完善。
从数学角度分析,有限元法是以变分原理和剖分插值为基础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广泛的应用于解算各种类型的偏微分方程,特别对椭圆型方程,因为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等价于适当的变分问题,即能量积分的级值问题。
通过变分,导出相应的泛涵,再把作用域从几何上剖分为足够小的单元,这样就能够用简单的图形去拟合复杂的边界,用简单的初等函数去模拟单元的性质。
在解算中先对每个单元进行分析,后在通过连接单元的节点对作用域的整体进行分析,就是对泛涵求极值,从而把一个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求解问题,变成解线形代数方程组的问题。
尽管这样会出现大量的未知数,由于采用了矩阵分析的方法,总体上很有规律,适合编制程序用计算机完成。
通常的数学考虑包括这些:1)从古典变分方法原理去定义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广义解以及在古典变分方法的框架对有限元进行理论分析。
2)保证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提法正确,即要求解存在、唯一和稳定,即保证数值解法是可靠的。
3)有限元中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分块多项式插值函数,因此,有限元的误差估计转化为插值逼近的误差估计问题。
4)有限元的收敛性和误差估计。
由于本文是应用有限元的理论解决大地测量中的问题,因此,这里将不讨论上叙问题,而是从固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通过虚功原理建立起离散化的有限元方程。
另外,还以八节点六面体单元为例,简要叙述了实际中最常用的等参单元的概念及其数值变化的一些公式。
§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有限元法中经常要用到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这里写出这些方程的矩阵表达式。
2-1-1、平衡方程对任意一点的受力情况分析,沿坐标轴方向x, y ,z分解得到平衡方程0*00000000=⎥⎥⎥⎦⎤⎢⎢⎢⎣⎡+⎥⎥⎥⎥⎥⎥⎥⎥⎦⎤⎢⎢⎢⎢⎢⎢⎢⎢⎣⎡⎥⎥⎥⎥⎥⎥⎥⎦⎤⎢⎢⎢⎢⎢⎢⎢⎣⎡∂∂∂∂∂∂∂∂∂∂∂∂∂∂∂∂∂∂z y xxz yz xy z y x F F F z yzz x y z y x τττσσσ 记为: 0=+F A σ其中A 是微分算子,F 是体积力向量。
一:有限元的基本思想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
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结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以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模型化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域。
通常有限元法都遵循以下基本步骤:物体的离散化:离散化是有限元法的基础,这就是依据结构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元形状、类型、数目、大小以及排列方式,将拟分析的物体假想地分成有限个分区或分块的集合体。
假设这些单元在处于它们边界上的若干个离散节点处相互连接,这些节点的位移将是该问题的基本未知参数。
挑选形函数或插值函数:选择一组函数,通常是多项式,最简单的情况是位移的线性函数。
这些函数应当满足一定条件,该条件就是平衡方程,它通常是通过变分原理得到的,可由每个“有限单元”的节点位移唯一地确定该单元中的位移状态。
确定单元的性质:确定单元性质就是对单元的力学性质进行描述。
确定了单元位移后,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求得单元的应变和应力。
一般用单元的刚度矩阵来描述单元的性质,确定单元节点力与位移的关系。
组成物体的整体方程组:组成物体的整体方程组就是由已知的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等效节点载荷列阵集成表示整个物体性质的结构刚度矩阵和结构载荷列阵,从而建立起整个结构己知量-------总节点载荷与整个物体未知量-------总节点位移的关系。
解有限元方程和辅助计算:引入强制边界条件,解方程得到节点位移。
一般整体方程组往往数目庞大,可能是几十个、几百个,以至于成千上万个。
对于这些方程组需要一定的计算数学方法解出其未知量。
然后,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必要的辅助计算。
完整的有限元的求解过程如下图所示:二:有限元的数学方法从更广泛的观点看,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是变分原理。
根据变分原理发展而来的有限元法,在求解微分方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变分原理是表达物理基础定律的一种普遍形式,其表达课概括如下:给出一个依赖物理状态v 的变量()J v ,同时给出()J v 的容许函数集v ,即一切可能的物理状态,则真是的状态是v 中使()J v 达到极小值的函数。
有限元基本要求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它可以模拟复杂的结构和物理现象。
在学习有限元分析之前,需要掌握以下基本要求:
1. 数学基础:有限元分析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如线性代数、微积分、偏微分方程等。
因此,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2. 机械力学基础:有限元分析主要用于工程结构力学问题的求解,因此需要了解基本的机械力学知识,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
3. 编程基础:有限元分析通常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常用的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S等也需要掌握。
4. 有限元方法基础:需要了解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离散化方法、单元类型、形函数等基本概念。
5. 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应用,掌握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应用技巧,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以上是学习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 1 -。
有限元分析概念有限元法:把求解区域看作由许多小的在节点处相互连接的单元(子域)所构成,其模型给出基本方程的分片(子域)近似解,由于单元(子域)可以被分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尺寸,所以它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几何形状、复杂的材料特性和复杂的边界条件有限元模型:它是真实系统理想化的数学抽象。
由一些简单形状的单元组成,单元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并承受一定载荷。
有限元分析: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
并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线弹性有限元是以理想弹性体为研究对象的,所考虑的变形建立在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
在这类问题中,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满足广义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也是线性关系,线弹性问题可归结为求解线性方程问题,所以只需要较少的计算时间。
如果采用高效的代数方程组求解方法,也有助于降低有限元分析的时间。
线弹性有限元一般包括线弹性静力学分析与线弹性动力学分析两方面。
非线性问题与线弹性问题的区别:1)非线性问题的方程是非线性的,一般需要迭代求解;2)非线性问题不能采用叠加原理;3)非线性问题不总有一致解,有时甚至没有解。
有限元求解非线性问题可分为以下三类:1)材料非线性问题材料的应力和应变是非线性的,但应力与应变却很微小,此时应变与位移呈线性关系,这类问题属于材料的非线性问题。
由于从理论上还不能提供能普遍接受的本构关系,所以,一般材料的应力与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要基于试验数据,有时非线性材料特性可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尽管这些模型总有他们的局限性。
在工程实际中较为重要的材料非线性问题有:非线性弹性(包括分段线弹性)、弹塑性、粘塑性及蠕变等。
2)几何非线性问题几何非线性问题是由于位移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引起的。
当物体的位移较大时,应变与位移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
研究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假定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
它包括大位移大应变及大位移小应变问题。
有限单元法知识点总结1. 有限元法概述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简称FEM)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适用于求解工程结构、热传导、流体力学等领域中的强耦合、非线性、三维等问题,是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
有限元法将连续的物理问题抽象为由有限数量的简单几何单元(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四面体、六面体等)组成的离散模型,通过对单元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得到整体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地球科学等领域。
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离散化、加权残差法和形函数法。
离散化是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由有限数量的简单单元组成的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
加权残差法是选取适当的残差形式,并通过对残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弱形式。
形函数法是利用一组适当的形函数来表示单元内部的位移场,通过形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整体位移场。
3. 有限元法的步骤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建立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施加边界条件、求解代数方程组和后处理结果。
建立有限元模型是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由简单单元组成的问题,并确定单元的连接关系。
建立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是通过单元的应变能量和内力作用,得到整体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
施加边界条件是通过给定位移或力的边界条件,限制未知自由度的取值范围。
求解代数方程组是将有限元模型的刚度方程和载荷方程组成一个大型代数方程组,通过数值方法求解。
后处理结果是对数值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工程应用的有用信息。
4. 有限元法的元素类型有限元法的元素类型包括结构单元、板壳单元、梁单元、壳单元、体单元等。
结构单元包括一维梁单元、二维三角形、四边形单元、三维四面体、六面体单元。
板壳单元包括各种压力单元、弹性单元、混合单元等。
梁单元包括梁单元、横梁单元、大变形梁单元等。
壳单元包括薄壳单元、厚壳单元、折叠单元等。
体单元包括六面体单元、锥体单元、八面体单元等。
5. 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包括变分法、能量方法、有限元插值等。
有限元知识点归纳1.、有限元解的特点、原因?答:有限元解一般偏小,即位移解下限性原因:单元原是连续体的一部分,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
在假定了单元的位移函数后,自由度限制为只有以节点位移表示的有限自由度,即位移函数对单元的变形进行了约束和限制,使单元的刚度较实际连续体加强了,因此,连续体的整体刚度随之增加,离散后的刚度较实际的刚度K为大,因此求得的位移近似解总体上将小于精确解。
2、形函数收敛准则(写出某种单元的形函数,并讨论收敛性)P49(1)在节点i处N i=1,其它节点N i=0;(2)在单元之间,必须使由其定义的未知量连续;(3)应包含完全一次多项式;(4)应满足∑Ni=1以上条件是使单元满足收敛条件所必须得。
可以推证,由满足以上条件的形函数所建单元是完备协调的单元,所以一定是收敛的。
4、等参元的概念、特点、用时注意什么?(王勖成P131)答:等参元—为了将局部坐标中几何形状规则的单元转换成总体(笛卡尔)坐标中的几何形状扭曲的单元,以满足对一般形状求解域进行离散化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坐标变换。
即:为建立上述的变换,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上式表示成插值函数的形式,即:其中m是用以进行坐标变换的单元节点数,xi,yi,zi是这些结点在总体(笛卡尔)坐标内的坐标值,Ni’称为形状函数,实际上它也是局部坐标表示的插值函数。
称前者为母单元,后者为子单元。
还可以看到坐标变换关系式和函数插值表示式:在形式上是相同的。
如果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相同的结点,并且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即m=n,Ni’=Ni,则称这种变换为等参变换。
5、单元离散?P42答:离散化既是将连续体用假想的线或面分割成有限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用有限个点相连。
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单元,连接点称为结点。
对于平面问题,最简单、最常用的离散方式是将其分解成有限个三角形单元,单元之间在三角形顶点上相连。
这种单元称为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常用的单元离散有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八节点四边形单元以及等参元。
fem算法数学基础FEM算法是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的缩写,它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物理问题。
在FEM算法中,数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线性代数、微积分、偏微分方程等多个数学学科的知识。
在FEM算法中,线性代数是基础中的基础。
线性代数主要研究向量、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等概念和运算。
在FEM算法中,我们将待求解的问题离散化为无数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的解可以用一个向量表示。
而这些向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矩阵运算来表示。
因此,矩阵的运算和性质在FEM算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矩阵的乘法和求逆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线性方程组,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在FEM算法中,微积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
微积分主要研究函数的导数、积分和极限等概念和运算。
在FEM算法中,我们需要对问题的模型进行离散化,并构建数学方程。
这些数学方程往往是偏微分方程,通过对这些方程进行适当的变换和求解,我们可以得到问题的数值解。
而这个过程中,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通过对偏微分方程进行适当的变换,可以将其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或代数方程,从而简化求解的过程。
除了线性代数和微积分,FEM算法还涉及到其他数学学科的知识。
例如,数值分析和数值优化等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和算法,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此外,概率论和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计算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可靠性评估,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性。
FEM算法的数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线性代数、微积分和其他数学学科的知识都是我们理解和应用FEM算法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工具,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以推动FEM算法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