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结构2014———2017
- 格式:docx
- 大小:604.82 KB
- 文档页数:3
一、选择题1.(0分)[ID :139825]如图所示的盐可用于处理黑磷纳米材料,从而保护和控制其性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 3、sp 2B .-4BF 离子中含有配位键,配体为-FC .第一电离能:C<O<ND .1mol 该盐的阳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A 14N2.(0分)[ID :139808]BN (氮化硼)和CO 2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BN 的晶体熔点高且硬度大,而CO 2的晶体(干冰)却松软而且极易升华,由此判断,BN 的晶体类型是 A .分子晶体B .原子晶体C .离子晶体D .金属晶体 3.(0分)[ID :1398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 2O 与Na 2O 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B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C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D .石墨晶体中有共价键、范德华力、金属键等几种电性作用4.(0分)[ID :139801]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Zn 采用②堆积方式B .①和③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6、8C .对于采用②堆积方式的金属的晶胞质量为A 2M N g D .金属锻压时,会破坏密堆积的排列方式 5.(0分)[ID :139893]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可“组合”成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超分子,其结构如图(注: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Y 原子之间的重复单元中的W 、X 未展开标注),W 、X 、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 位于第二周期第VIA 族B .XY 2形成的晶体中一个微粒周围紧邻的微粒数为12个C .X 单质存在能导电的混合型晶体D .Y 与Z 可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的离子晶体6.(0分)[ID :13989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Cl 3中N —Cl 键的键长比CCl 4中C —C1键的键长短B .+3I 离子的空间结构是V 形C .Fe 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能量最高的3d 轨道电子D .区分晶体、准晶体及非晶体的最可靠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 射线衍射实验7.(0分)[ID :139859]下列微粒间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 .+Ag 、3NHB .+H 、3NHC .3+Co 、2H OD .+Ag 、+H 8.(0分)[ID :13985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新能源可燃冰(CH 4•nH 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B .SO 3 与 HCHO 的分子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都是非极性分子C .HClO 分子中既有“s -p σ键”又有“p -p σ键”D .向含有1 mol [Co(NH 3)4Cl 2]Cl 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能生成3mol AgCl9.(0分)[ID :139843]某同学将稀氨水滴入AgNO 3溶液得到银氨溶液,再加入葡萄糖加热获得光亮的银镜。
2017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基础考试》真题试卷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大量无机非金属材料,叙述错误的是()。
A.亲水性材料B.脆性材料C.主要用于承压构件D.完全弹性材料2.材料孔隙中可能存在三种介质:水、空气、冰,其导热能力顺序为()。
A.水>冰>空气B.冰>水>空气C.空气>水>冰D.空气>冰>水3.硬化水泥浆体中的孔隙分为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层间孔隙、毛细孔隙和气孔,其中对材料耐久性产生主要影响的是毛细孔隙,其尺寸的数量级为()。
A.nmB.μmC.mmD.cm4.从工程角度,混凝土中钢筋防锈的最经济有效措施是()。
A.使用高效减水剂B.使用环氧树脂涂刷钢筋表面C.使用不锈钢钢筋D.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我国使用立方体试件来测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标准立方体试件的边长为()。
A.100mmB.125mmC.150mmD.200mm6.下列木材中适宜做装饰材料的是()。
A.松木B.杉木C.水曲柳D.柏木7.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指标反映了石油沥青的()。
A.黏滞性B.温度敏感性C.塑性8.测量中的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某一方向线与下列何项之间的夹角?()A.坐标纵轴B.仪器横轴C.正北方向D.水平线9.精密量距时,对钢尺量距的结果需要进行下列何项改正,才能达到距离测量的精度要求?()A.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B.尺长改正、拉力改正和温度改正C.温度改正、读数改正和拉力改正D.定线改正、倾斜改正和温度改正10.有一长方形水池,独立地观测得其边长a=30.000m±0.004m,b=25.000m±0.003m,则该水池的面积S及面积测量的精度m s为()。
A.750m2±0.134m2B.750m2±0.084m2C.750m2±0.025m2D.750m2±0.142m211.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通常是使用双面水准尺,对于三等水准测量红黑面高差之差的限差是()。
浅析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研究市场上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市场机制的一种理论框架。
这种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市场内部个体行为与市场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解释市场中的价
格形成、资源配置和市场效率等现象。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中的个体行为。
市场中的个体行为是指市场上参与者在选择产品、确定价格
和交易条件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通过对个体行为的分析,揭示了个体行为与市场结果之间的关系。
理性个体假设认为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他们会
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做出决策,并且能够理性地评估市场信息。
二、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在市场中,不同参与者拥有不同
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并
影响市场的效率。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通过分析不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取成本
等问题,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
三、市场中的交易机制。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了市场中的交易机制,包括市场的交
易规则、交易机构和交易的方式等。
交易机制对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不
同的交易机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果。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通过分析市场的交易机制,
研究市场的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四、市场中的市场动力学。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了市场的市场动力学,即市场的演
化过程和市场的稳定性问题。
市场动力学是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等方面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市场的动态过程,研究市场的波动和不平衡等问题。
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课时8-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时8 同位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课时导航】复习目标1. 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 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知识网络问题思考问题1:从原子的组成分析各微粒决定着原子的哪些方面?问题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课前自测】1. (2015·上海卷)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293116Lv 的名称为。
关于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116B. 中子数为177C. 核外电子数为116D. 相对原子质量为293 【答案】 D【解析】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6,A、C正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6=177,B 正确;293是质量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D错。
345【解析】 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 +[:::o o ⋅⋅⋅⋅⋅⋅⋅⋅]2-Na +,A 不正确;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不正确;是对二甲苯,D 不正确。
4.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4S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 ) (2)质子数为27、中子数为33的Co 原子6027:Co( ) (3)1182H O 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 -1( )(4)13C 和 15N 核内中子数相差1 ( )(5)14C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 和 12C 互为同素异形体 ( )(6)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 )(7)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1)×(2)√(3)√(4)√(5)× (6)×(7)×【自主学习】考点1 元素、核素、同位素【基础梳理】1. 原子的组成与A Z X的含义原子(-)ZN A Z⎧⎧⎪⎨=⎨⎩⎪⎩质子 个原子核中子 个核外电子 个 (1)原子结构中基本微粒间的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6③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④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2)A Z X的含义:X代表元素符号,Z代表,A(=Z+N)代表。
四,晶体生长的界面形状晶体的形态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自然界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美丽的雪晶就体现了形态的复杂性影响晶体形态的因素:晶体的形态不仅与其生长机制有关,螺型位错在界面的露头处所形成的生长蜷线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还与界面的微观结构、界面前沿的温度分布及生长动力学等很多因素有关。
鉴于问题的复杂性鉴于问题的复杂性,下面仅就界面的微观结构和界面前沿温度分布的几种典型情况叙述力如下:()一在正的温度梯度下生长时界面形态:结晶潜热散失:在这种条件下,结晶潜热只能通过已结晶的固相和型壁散失,相界面推移速度:相界面向液相中的推移速度受其散热速率的控制。
根据界面微观结构的不同晶体形态有两种类型: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平面长大方式()A正温度梯度光滑界面的情况正温度梯度下的光滑界面:对于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来说,其显微界面为某一品体学小平面,它们与散热方T等温面呈一定角度,但从宏观来看,仍为平向成不同的角度分布着,与熔点m行于Tm等温面的平直面,如图2.25 a所示。
这种情况有利于形成具有规则形状的晶体,现以简单立方晶体为例进行说明 晶面不同原子密度不同表面能不同长大速度不同:在讨论形核问题时曾经假定,形成一个球形晶核时,其界面上各处的表面能相同。
但实际上晶体的界面是由许多晶体学小平面所组成,晶面不同,则原子密度不同,从而导致其具有不同的表面能。
热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原子密度大的晶面长大速度较小;原子密度小的晶面长大速度较大。
但是长大速度大的晶面易于被长大速度小的晶面所制约,这个关系可示意的用图2.26来说明图中实线八角形代表晶体从1τ开始生长,一次经历432τττ等不同时间时的截面,箭头表示长大速度。
由图可以看,简单立方晶体的{001}晶面为密排面,{110}为非密排面,因此[]101方向长大速度大, []100、[]001等方向的生长速度小,非密排面将逐渐缩小而消失,最后晶体的界面将完全变为密排品面,显然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所以以光滑界面结晶的晶体如Al Si ,及合金中的某些金属化合物,若无其它因素干扰,大多可以成长为以密排晶面为表面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 正温度梯度光滑界面的情况粗糙界面和熔点等温面的关系:具有粗糙界面结构的晶体,在正的温度梯度下成长吋,其界面为平行于熔点m T 等温面的平直界面,它与散热方向垂直,如图2.25 b 所示正温度梯度粗糙界面平面长大方式:T相重合,一般说来,这种晶体成长时所需的过冷度很小,界面温度差不多与熔点m所以晶体在成长时界面只能随着液体的冷却而均匀一致地向液相推移,如果一旦T以上的温度区域,成局部偶有突出,那么它便进入低于临界过冷度甚至熔点m长立刻减慢下来,甚至被熔化掉,所以固液界面始终可以近似地保持平面。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报告一、引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其研究对象为市场中的个体与行为。
近年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逐渐成熟,其对于市场运行机制的分析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模型、理论前沿、应用领域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历史发展1.经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2.现代市场微观结构理论3.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发展特点三、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理论模型1.对称信息模型2.不对称信息模型3.信息外流模型4.制度选择模型5.行为模型四、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理论前沿1.博弈论与市场微观结构2.市场竞争、行业壁垒与市场微观结构3.网络效应与市场微观结构4.托管、数据隐私与市场微观结构5.机器学习与市场微观结构五、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应用领域1.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2.产业经济领域3.电子商务领域4.政府政策研究5.国际贸易领域六、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未来展望1.人工智能与市场微观结构2.区块链与市场微观结构3.创新金融工具与市场微观结构4.新型市场环境及其影响5.国际合作与市场微观结构七、案例分析1.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微观结构分析2.美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3.全球奢侈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微观结构4.中国开发区与产业转移的制度选择研究5.中国传统产业升级与市场微观结构的演进八、结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研究市场运行机制、指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为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杭州师范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724考试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 凝胶点2. 笼蔽效应3. 反应程度4. 动力学链长5. 平均官能度二、填空题(本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1. 常用的自由基聚合方法有、、和。
2. 尼龙610是和的缩聚产物。
3. 高分子学科的创始人是。
4. 阴离子聚合体系中活性中心离子对可能以、和等三种形态存在。
5.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
6. 1953年,德国K. Ziegler以为引发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得了少支链的结晶度高的聚乙烯。
7. 自由基聚合的全过程一般有、、和等几个基元反应。
8. 悬浮聚合中影响颗粒形态的两种重要因素是、。
9. 交替共聚的条件是。
三、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阴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A.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B.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C.快引发,慢增长,无转移,无终止D.慢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2. 下列高分子化合物中,“人造羊毛”是指()A.聚醋酸乙烯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尼龙-66D.聚丙烯腈3、下列说法对于尼龙-66正确的是()A.重复单元=结构单元B.结构单元=单体单元C.DP =D. = 2n4. 四氢呋喃可以进行下列哪种聚合()A.自由基聚合B.阴离子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5.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对过氧化物的()是其引发剂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A.屏蔽效应B.自加速效应C.趋共轭效应D.诱导分解6. MMA(Q = 0.74)与()最容易发生共聚A.St(1.00)B.VC(0.044)C.AN (0.6)D.B (2.39)7. 合成橡胶通常采用乳液聚合反应,主要是因为乳液聚合()A.不易发生凝胶效应B.易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 同时聚合速率高C.以水作介质价廉无污染D.散热容易8. 不属于影响缩聚反应聚合度的因素是()A.转化率B.反应程度C.平衡常数D.基团数比9. 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时,会出现凝胶效应,而离子聚合反应则不会,原因在于()A.引发反应方式不同B.聚合温度不同C.链增长方式不同D.终止反应方式不同10. 聚合物聚合度不变的化学反应是()A.聚醋酸乙烯醇解B.聚氨基甲酸酯预聚体扩链C.环氧树脂固化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解聚四、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试问推导自由基共聚合微分方程时有哪些假定?2. 何谓竞聚率?说明其物理意义?如何根据竞聚率值判断两单体的相对活性?如何根据竞聚率值判断两单体是否为理想恒比共聚?3. 氯乙烯的聚合能通过阴离子聚合实现吗?阳离子聚合呢?自由基聚合呢?为什么?合成聚氯乙烯时,一般控制转化率低于80%,为什么?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724考试科目名称:高分子化学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微观课程结构
微观课程结构主要关注的是一门课程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这种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1. 开始部分:这一部分的目标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例如使用引人入胜的开场白,介绍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或者引导学生思考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
2. 主体部分:这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课程内容的详细介绍和解释。
这一部分应该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以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结尾部分:这一部分的目标是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复习和巩固。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反思和应用,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
武汉纺织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科目代码631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5日上午报考专业1、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2、试题之间不留空格。
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在此试卷上答题无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得分得分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注意:任选其中10题解答,并只能选10题。
1、试说明为何不能用描述微观物质运动的方程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描述微观粒子状态变化的基本方程是什么?2、何为能带?请用能带理论解释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的电学性能。
3、解释位错在晶体材料中的基本概念,总结位错在材料中的作用。
4、什么叫固溶体?什么叫中间相?他们的结构和性能有哪些差异?试分析之。
5、为什么高分子链具有柔性?试比较下列两组内高分子链柔性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1)聚氯乙烯、聚丙烯晴、聚丙烯;(2)聚甲醛、聚苯醚6、计算面心立方晶体的(1)致密度;(2)四面体间隙的r B/r A。
7、讨论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显微组织的主要表征方法,分别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8、何为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在固态和液态这两者有何差别?9、与金属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相比,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及力学状态有哪些特点?请分析之。
10、尼龙-6是HOCO(CH2)5NH2的缩合聚合物。
(1)给出此分子的结构。
(2)说明缩合聚合是如何发生的。
(3)当每摩尔的H2O形成时,所放出的能量为多少?(C-O,H-N,C-N,H-O,其键能(kJ/mol)分别为360,430,305,500)共2页;第1页共页第页11、说明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的区别。
12、说说你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共2页;第2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科目代码841 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间 2014年 12 月28日下午报考专业1、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礁灰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生产动态影响李其正;王峻峰;唐海;吕栋梁;郭越;朱旭【摘要】通过采用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以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方法,深入研究X油田礁灰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X油田礁灰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溶洞,主要喉道类型为孔隙缩小型、缩颈型和弯片状喉道,主要孔洞缝组合类型为致密裂缝型、孔隙裂缝型、孔隙孔洞型.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可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四类,各类储集空间对应不同的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利用聚类分析原理,可将研究区油井生产动态划分为三类,各类油井生产动态与所建立的孔隙结构分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认为储渗空间、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油井生产动态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年(卷),期】2017(007)006【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礁灰岩油藏;微观孔隙结构;油井生产动态【作者】李其正;王峻峰;唐海;吕栋梁;郭越;朱旭【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000;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四川德阳 6180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8储集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集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最终决定着油井生产动态特征的差异。
研究储层微观渗流空间形态,搞清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分析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及制定高含水期合理开发调整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6]。
礁灰岩储层不同于常规砂岩储层,其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目前学者对该类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油井开发动态影响的研究还较少[7-11]。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电镜技术、铸体薄片技术及高压压汞技术,对X油田礁灰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从微观角度描述礁灰岩储层的储渗空间类型,探讨了微观孔隙结构与油井生产动态之间的关系,为油田后期的高效开发和筛选有利区块提供科学依据。
微观经济学基本架构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交互关系。
它探讨的是个体决策如何影响市场,以及市场如何影响个体决策。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需求和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也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需求涉及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供给则涉及生产者或供应商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交互作用,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第二,理性决策。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个体决策主体通常被视为理性的,即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个体会做出最优化的决策以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理性决策的基础是个体对不同决策选项的效用评估和比较。
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理性决策行为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作出其中一种决策,并推导出一些基本的决策规则。
第三,供给和生产。
供给和生产是微观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供给研究生产者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生产则是指将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或服务的过程。
供给和生产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价格。
供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成本、生产技术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供给行为的影响。
第四,市场结构和竞争。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企业数量和市场的特点。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商品价格和市场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中主要研究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原则之一,通过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
第五,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并非总能够完美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等。
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干预来提供公共产品、调整市场结构、实施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改善资源配置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2003年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部分,对化学学科的含义、特点与作用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准确定位了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调动化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肯定了03版的作用和贡献,同时提出面对新时代社会的变化和要求以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修订改进之处。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3)坚持科学论证。
(4)坚持继承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考点21 微粒结构示意图一、选择题1.(2017·某某)下列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解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选项错误.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为原子,选项错误.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选项错误.【答案】B2.(2017·某某)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解析】A、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选项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选项错误。
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错误。
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错误。
【答案】A3.(2017·某某)如图所示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是()【解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核外有1个电子层,为第一周期的原子,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核外有2个电子层,为第二周期的原子,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核外有2个电子层,为第二周期的原子,错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核外有3个电子层,为第三周期的原子,正确。
【答案】D4.(2017·某某)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B )【解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答案】B5.(2017·黔南)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解析】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B错误;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C错误;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而①④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是一种稳定结构,D正确。
23.(2016山西)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
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分子构成的物质 ;原子构成的物质 。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小英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 (填句子前的序号)。
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 (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 食物腐烂
b. 冰雪融化 C. 酒精挥发 d. 红磷燃烧
(4)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燃烧”、“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
①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从上述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 。
. B . C . D .
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014山西)7.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14.(5分)(2013•太原)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合理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合理即可).由此可见,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2)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图2反应的实质是结合成水分子.由此可见:得到同一物质,运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能不同.
(2014山西)2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
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
(2)C→D是化学方程式,说明反
应能够发生的理由。
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方程式,
其微观实质是。
(2012山西)四、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4.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所示反应为:C(石墨)一定条件C(金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一组反应物,其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上述都不同:___________(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