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47.89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方式及疗效。
方法对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单纯缝合修补53例,胃大部切除9例。
随访52例,复查胃镜溃疡愈合39例。
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手术治疗以单纯缝合修补为主,术后正规药物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是溃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溃疡病例的10%-15%。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重,常需急症手术治疗。
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2例,均行急症手术治疗术后结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中男49例,女13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38.3岁。
有溃疡病史50例,无溃疡病史12例。
术中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9例,胃溃疡穿孔23例。
胃窦部前壁22例,后壁1例。
穿孔时间12h以内35例,12h以上27例,X线立位平片检查阴性6例。
1.2临床表现本组62例中均有上腹或全腹不同程度的疼痛,50例有突发性上腹剧烈绞痛及轻重不等的腹膜刺激征,早期无明显畏寒、发热症状。
40例伴有恶心、呕吐, 2例具有休克症状。
均行腹部立位X线检查,其中42例膈下有游离气体。
6例腹部X线检查阴性者经胃管注气150-300 ml后再摄片,膈下游离气体阳性者为3例。
行腹部B超检查43例,均发现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或积气。
50例均行腹腔穿刺,其中38例抽出浑浊样腹水。
本组病人均表现为突发性上腹疼痛、板状腹,多数立位平片示隔下有游离气体。
穿孔距离手术时间48例就诊时间<8h,10例<18h。
4例>24h。
1.3手术方式单纯缝合修补52例 ,胃大部切除10例。
2 结果本组6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均为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
术后常规给抗生素、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营养药物等治疗。
基层医院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案。
方法: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例内科保守治疗,外科单纯修补38例,胃大部切除11例,死亡2例。
其中切口感染3例,胃排空障碍1例。
术后结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
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缝合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患者负担轻,是基层医院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缝合修补【中图分类号】R656.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05-01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其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病人的20%~30%[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已显著减少,但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仍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手术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简便易行且时间短、危险性较小。
现将我院2002年1月~20081月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病人58例,就其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7例。
年龄17~78岁,平均52.3岁。
其中胃溃疡穿孔9例(15.5%),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9例(84.5%)。
穿孔前有明确溃疡病史47例(81.0%)。
穿孔至手术时间:12h内手术20例,12~24h手术7例,超过24h手术24例1.2临床表现:本组术前上腹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腹胀24例(41.4%);腹痛呈阵发性伴腹肌紧张,呈板状腹。
具有典型腹膜刺激征的51例(87.9%);伴脓毒性休克5例(0.09%);腹部X线检查:腹腔有游离气体的43例(74.1%);术前行腹腔穿刺15例,阳性12例(80%),B超检查腹腔内积液者51例(87.93%)。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是腹腔内脏器穿孔或炎症、内脏破裂或腹壁穿透伤等引起的。
多发病突然,病情多变,常可危及生命。
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手术前、后的护理帮助,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1 临床表现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特点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常难以忍受,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均会加重疼痛。
疼痛以原发病变部位最为显著。
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呈一过性昏厥或休克。
体征患者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卷曲位、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全腹有明显的压痛或反跳痛,以上腹部最为明显。
腹肌紧张如木板样强直。
胃肠道穿孔时肝浊音界可能缩小或消失。
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随着腹腔感染的加重,患者可出现发热、脉快,甚至肠麻痹和感染性休克。
2 护理体会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信息,帮助其分析有利条件和因素,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关心、体贴病人,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焦虑情绪。
说服病人家属给病人以情感、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理解、支持和配合医院对病人的医疗和护理工作。
情绪紧张者,给予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2.1.2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变化等。
伴有休克者给予平卧位,休克纠正后改为半卧位以减轻腹痛,有利于炎性渗出物向盆腔积聚,使炎症局限。
2.1.3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
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抗感染,预防及治疗休克。
2.1.4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备血、导尿。
2.2术后护理2.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语言温和,态度和蔼。
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紧张害怕的心理,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准确到位,减轻其痛苦。
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缓解患者的焦虑。
2.2.2术后监护(1)应详细了解手术经过、麻醉情况、腹腔内炎症情况和手术方式,重点了解各种引流管放置的部位及目的。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目的:探析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情况,提高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56例,所有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回顾总结15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诊治情况,研究和分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观察研究,15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最终全部康复出院,患者临床死亡率为0,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后期病情复发率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结论:对于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来说,进行有效、及时地手术治疗是比较可行的,在具体手术治疗过程中,要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后给予患者相关药物治疗,加强手术实施后临床有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标签: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胃肠疾病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属于急腹症,该病发病速度比较快,当患者病情确诊之后,往往病情比较严重。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疾病的发生季节主要在冬季和春季,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1]。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大量的胃液、胆汁等进入腹腔产生炎性反应,产生毒素,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数小时后会出现细菌性腹膜炎,进而发展为全身炎性反应,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2]。
临床实践表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手术并发症等的发生。
为了研究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本文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56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球部前壁。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暴饮暴食后,青壮年男性多见。
其病程发展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表现为严重的急腹症,需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
溃疡穿孔的发生率占总溃疡病例的5%-10%,外科治疗多采用溃疡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sup></sup>。
我院2021年6月——2021年6月共收治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年龄43岁。
其中有溃疡病史33例,无溃疡史3例;均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单纯行溃疡穿孔修补术20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6例,毕Ⅰ式3例,毕Ⅱ式13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本病发病突然,致腹部呈剧烈的刀割样痛,病情危重,多数需紧急剖腹探查,因此必须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护士要主动热情,态度温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使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胃肠减压是上消化道穿孔治疗的重要方法,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为手术后胃液引流做好准备。
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目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2.2 术后护理2.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按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并做好详细记录。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2.2 一般护理术后依据麻醉方式,可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患者在麻醉苏醒之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呛咳,待神志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有利横膈下降和增加呼吸运动,减少切口张力,并有利于积液流入到盆腔而引流出来。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及时更换敷料。
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体会目的:探讨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选取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0例,均为我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手术治疗(观察组,n=30)与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n=30)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本次选取的病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病例,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理想成效,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标签:急性;胃及十二指肠穿孔;临床体会普外科常见急症中,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率居较高水平,以反酸、嗳气、上腹部疼痛等为临床主要表现,易反复发作,且有慢性经过,可分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两种类型。
近年随着公众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生率显著增多,对治疗方案合理选择,对保障预后意义重大[1]。
本次选取相关病例,随机分组,就手术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加以对比,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8-60岁,平均(35.7±1.9)岁,均经实验室检查、腹平片检查和B超检查,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确诊。
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例,易有并发性疾病产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故需行基础治疗,有并发症者,行对症支持治疗,以使身体各项指标情况改善,同时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观察组:应用基础方案同时,积极开展手术,均在开始手术前,取胃管和尿管放置,并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麻醉后,行手术治疗,本组胃大部切除术8例,胃穿孔修补术22例。
术后取引流管放置,并行引流处理。
重视抗生素的应用,以对感染有效预防。
同时,持续胃肠减压,行止血、抑酸、营养支持、解痉治疗,以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需定期对切口部位行换药处理,以对细菌感染预防。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邢树亮【摘要】Objective Laparoscopic treatment method and its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are to be analyzed. Methods Selected 36 patients with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August 2014 and random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20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laparoscopic treatment, while 1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aparotomy treatment and then compare patients’ postoperat ive recovery condition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Patients’ recovery condition after operation in study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besides, complication incidence in study group was much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 (P<0.05).Conclusions Laparoscopic treatment is much better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 it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patients’ operation time as well as reduce patients’ bleeding loss, which are signiifcant for patient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in addition, such a treatment method has few complications.%目的:探究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体会刘海威【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Objective To D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ic ulcer perforation experienc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February 2013 to August 36 cases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c ulcer perforation. Results 32 cases of simple suture, surgical lesions localized three cases, one case of gastrectomy. There were no blood transfusions, n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Surgery remains the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ic ulcer perforation effective method, should be early diagnosis, early surgery for perforated shorter atypical symptoms should be closely observed.%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8月我院收治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
结果单纯缝合修补32例,病灶局部切除缝合3例,1例胃大部分切除。
术中无患者输血,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之有效的方法,应早诊断、早手术,对穿孔时间短症状不典型者应严密观察。
【总页数】2页(P95-96)【作者】刘海威【作者单位】164700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相关文献】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治疗体会 [J], 赵东伦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6例手术治疗体会 [J], 燕登忠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J], 邢树亮4.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非手术治疗体会 [J], 刘钦礼5.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96例保守治疗体会 [J], 房洪波;史麦景;韩红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2-11-26T14:41:20.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李时尔
[导读]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
李时尔(北流市大理镇卫生院广西北流537407)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8例中胃溃疡穿孔1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例,胃癌穿孔3例,分别予以穿孔修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治愈47例,死亡1例。
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救治成功率,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4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20~77岁,平均56.5岁。
其中胃溃疡穿孔1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例,胃癌穿孔3例;有溃疡病史40例,病史不详或无溃疡病史8例;空腹穿孔17例,饱餐后穿孔3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0min~3d,平均时间为11h,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上腹隐痛,饱胀等症状,8例有休克表现,查体均有剑突下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X线检查均有膈下游离气体。
腹腔穿刺40例,其中31例抽出浑浊液体。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有效抗生素,有休克表现者予抗休克治疗,及时输液,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脱水和酸碱失衡等。
14例胃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大网膜堵塞缝合于穿孔周围,5例胃溃疡穿孔则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胃一空肠吻合术(毕Ⅱ式);26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病灶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毕Ⅰ式);3例胃癌穿孔患者行姑息性胃切除术2例,根治性胃切除术1例。
术后均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和甲硝唑静滴,待患者病情平稳,饮食恢复后,对溃疡穿孔者予以抗溃疡药物治疗。
2 结果
本组48例治愈4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年龄大且穿孔时间超过48h,术后2d出现感染性腹膜炎并休克死亡。
其余4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27),其中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的支持、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
3例胃癌穿孔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其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0个月死亡,1例术后至今已2年8个月仍存活。
3 讨论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均可造成大量胃液流入腹腔,是导致化学性腹膜炎及休克的重要原因。
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在6h后则可起细菌感染而造成化脓性腹膜炎[1]。
有研究显示[2、3],早期诊断及早处理对减少胃肠液的侵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超过12h就诊者,腹腔内感染严重,出现中毒性休克、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明显增多。
因此,尽早的诊断急性十二指肠穿孔至关重要。
本组48例患者术前均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腹部平片及腹腔穿刺作出诊断。
我们体会,接诊患者时应做到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检查相关体征,合理评价辅助检查结果。
典型的游离气体为立位透视见膈肌下有半月状透光区,可作为诊断依据。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目前仍倾向于外科手术治疗,从而达到避免胃肠液外溢,加快肠功能的恢复,防止感染情况加剧的目的。
因此,诊断一旦成立应积极予以手术治疗,术前应积极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对出现休克的患者应先予以抗休克治疗,包括快速输液,尽早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同时做好其他基础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保护胃粘膜措施和给予广谱敏感抗生素治疗等。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就诊时间及年龄等综合因素,慎重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4]。
李春虎[5]对胃大部分切除和单纯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单纯修补术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胃大部分切除术。
但单纯修补术后原有溃疡病灶依然存在,如不经过溃疡正规治疗,则溃疡症状将加重,甚至再次穿孔,故术后的系统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本组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分别予以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予以病灶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对胃癌穿孔患者则予以姑息性和根治性胃切除术,收到较好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
我们体会,在处理穿孔时,首先应抢救患者生命,不能盲目追求“手术成功”,而应追求“治疗成功”。
在术式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穿孔时间短、穿孔较小,周围组织较软,无梗阻、出血或疑有恶变等并发症者尽量提倡单纯修补术为首选治疗方案;年老体弱及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者穿孔时间长,污染严重,全身基本情况较差,不能忍受胃大部分切除者,也应行穿孔修补术;对穿孔时间长,有化脓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形成,组织炎症水肿严重以及癌性穿孔者,只要患者能够耐受可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
总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应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针对根据穿孔原因予以正规药物治疗,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应天.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溃疡并发症的观点该改变[J].腹部外科,2002,15(6):324-325.
[2]吴文军,任安.急性胃穿孔70例诊治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2):1591-1592.
[3]邓明文.胃穿孔125例诊治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7,4(23):27-29.
[4]赵元科,欧阳礼平,袁星.86例急性胃穿孔的手术治疗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3):440-441.
[5]李春虎.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23-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