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12项必用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一、手术人员术前准备1.手臂消毒法⑴目的最大限度清除皮肤表面的细菌,虽不能完全消灭藏在皮肤深处的细菌,但配合消毒橡胶手套和无菌手术衣,可防止细菌移位到皮肤表面而污染手术切口。
⑵准备工作①进手术室前在更衣室换穿手术室准备的清洁鞋和衣裤;②上衣的袖口须卷至上臂上1/3处;③戴好口罩及帽子;口罩要盖住鼻孔,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④剪短指甲,并除去甲缘下积垢;⑤手臂皮肤破损有化脓感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⑶操作方法肥皂刷洗酒精浸泡法①用肥皂和清水将手和手臂冲洗一遍;②用灭菌过的毛刷、软皂液刷洗手,由指尖逐渐向手指、指间、手掌、手背、前臂的前、后、内、外侧、肘窝至上臂肘上10cm处顺序均匀地刷洗,刷洗动作应稍用力,两臂交替刷洗,如此刷洗三遍,共约10分钟;③用水冲洗,手指朝上,使水顺指尖向肘部流下,不可由肘部再流向手臂;④刷洗完毕后用无菌小毛巾自手指向上擦干手前臂和肘部,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⑤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内5分钟,浸泡范围到肘上6cm处,用桶内的小毛巾轻轻擦洗5分钟后取出,待其自干。
洗必泰制剂手臂消毒法①清水冲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后,用无菌刷蘸洗必泰3~5m1刷手到肘上10cm范围,约3分钟,只需刷1遍,流水冲净。
(刷法同肥皂刷洗法)②取无菌纱布(或小毛巾)擦干手及前臂,再取吸足洗必泰的纱布球涂擦手和前臂,待自然干燥即可形成灭菌屏障,然后穿手术衣、戴手套。
⑷注意事项;①应特别注意指尖、甲缘、指间和手掌等部的刷洗;②手臂上的肥皂必须冲净,因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除污剂,肥皂是阴离子除污剂,带入肥皂将明显影响新洁尔灭的杀菌效力。
配制的1:1000新洁尔溶液一般在使用40次后,不再继续使用。
③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双手远离胸部30cm以外,向上不能高于肩部,向下不能低于剑突,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否则,即应重新洗手。
2.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⑴目的隔绝手术室医护人员皮肤及衣物上的细菌,防止细菌移位到手术切口和皮肤引起污染。
外科常见基本操作方法有
外科常见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
1. 手术准备:确定手术地点、术前麻醉、消毒清洁手术区域。
2. 切口:使用手术刀或电刀切开皮肤,进入手术部位。
切口的长度和类型根据手术需要而定,可以是横切口、纵切口或斜切口。
3. 分离组织:用手、手术钳或电凝刀等相关工具分离组织,以便获得良好的操作视野和适当的操作空间。
4. 切除组织:如手术切除肿瘤、囊肿或病变组织等。
这可能涉及使用手术刀、电凝刀、剪刀、手术钳等工具。
5. 针线缝合:手术结束后,将切口缝合起来,促进伤口的愈合。
通常使用缝线和针来进行手工缝合。
6. 止血:使用电凝刀、止血夹、填塞剂或缝线等方法来止血,以确保手术区域没有明显的出血。
7. 植入物的使用:在某些手术中,可能需要植入人工器械或材料,如骨钉、螺丝、人工关节等。
8. 引流:在一些手术中,可能需要提取或排除积液或分泌物,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9. 手术清洁和包扎:手术结束后,需要进行手术区域的清洁和包扎,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外科常见的基本操作方法,但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可能因手术类型、器械和医生习惯而有所不同。
此外,外科手术的过程和操作还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手术目的进行个性化调整。
编辑文本外科手术基本操作1.打结【结的种类】a)单结:为基本结,是各种结的基础。
打结时只绕一圈,易松脱、不牢固。
b)方结:由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结组成。
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结c)三重结: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单结,即由三个单结组成。
d)外科结:将第一个单结的线圈绕圈两次,再打第二个单结【打结方法】(1)单手打结法:分左手和右手单手打结法,特点为简便迅速,故常用(2)双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结扎较牢故,但速度较慢。
除用于一般方结夕卜,还可用于深部组织或组织张力较大的缝合结扎。
(3 )器械打结法:即止血钳打结法,术者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手术视野的结扎、肠线结扎或结扎线过短时。
【注意事项】1)第一个结和第二个结的方向必须相反,否则易打成假结而滑脱。
2)三点一线:打结过程中,两手用力应均匀,两手用力点应与结扎点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易造成滑结。
3)在打第二个结时,为防止第一个结松开,必要时可由助手用无齿镊或血管钳将第一个结压住,待第二个结收拢时将无齿镊或血管钳移去。
2•剪线四字诀:“靠、滑、斜、剪”。
即剪刀尖部稍张一小缝,必要时可以用左手托住编辑文本线剪,将剪刀近尖端顺着缝线向下滑至线结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适当的角度,然后将缝线剪断(见下图)。
一般来说,倾斜45°左右剪线,遗留的线头较为适中(2~3mm)。
角度越大,留线越长,角度越小,留线越短。
所要注意的是在深部组织结扎、较大血管结扎和肠线或尼龙线所做的结扎,线头应稍留长些,如丝线留2~3mm,钢丝线留5~6mm,肠线或尼龙线留5~10mm为宜,皮肤缝线留5~8mm以便于拆线。
线头过短的线结易于滑脱,而线头过长就会导致组织对线头的异物反应。
3 •拆线只有皮肤缝线需要拆除,拆线时间应结合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人的年龄及营养状况、切口的大小与张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
一般头、面、颈部伤口4〜5天,下腹部和会阴部6〜7天,胸、上腹、背、臀部伤口7〜9天拆线,四肢伤口10〜12天拆线(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时间),减张伤口14天拆线。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第一节组织切开(一)皮肤切开的基本原则:充分显露,减少损伤,适宜切口,利于重建1、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2、尽量与该部位血管和神经路径平行,组织损伤少3、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4、经过的组织层次尽量少,有利于缝合(二)皮肤切开的要求1、切口大小以方便手术为原则2、切开时要用力适当,方向要精确3、力求一次完成4、遵循解剖学层次第二节组织分离技术(一)锐性分离:用锐利的刀或剪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
常用于较致密的组织,如腱膜、鞘膜和瘢痕组织等的剥离。
对组织损伤较少,宜在直视下进行,动作应精细准确。
用刀分离法:刀刃宜锋利,刀刃应与所需切开的组织或组织间隙垂直,每次只切开一短距离.有时在两层组织间进行平面的解剖,刀刃与组织平面成一钝角。
用剪分离法:将剪刀闭合伸入组织间隙,然后张开分离,仔细观察确无重要组织及血管后,再剪断.最好不直接剪,而用推剪的方法,即将剪刀尖微张,轻轻向前推进。
操作要较细致、准确。
一般不致损伤重要组织,解剖也较迅速。
(二)钝性分离用血管钳、闭合的解剖剪、刀柄、剥离子、海绵钳夹纱布团、手指及各种特殊用途的剥离器如膜衣剥离器、脑膜剥离器等分离疏松组织的方法。
如分离正常解剖间隙、较疏松的粘连、良性肿瘤或囊肿包膜外间隙等.(三)分离的注意事项1.必须清楚被分离器官或病灶的周围关系,在未辨清组织以前,不要轻易剪、割或钳夹,以免损伤重要组织或器官。
2.操作要轻柔细致准确,使某些疏松的粘连自然分离,显出解剖间隙。
对于因炎症等原因使正常解剖界限不清楚的病例,更要细心与耐心地轻柔细致准确地解剖分离.3。
分离技术是多种操作的结合,为了分离不同病灶及周围组织器官,必须多种技术结合使用。
第三节手术野的显露(一)选择合适的麻醉肌肉松弛,才能获得良好的显露,特别是深部手术,手术野狭窄,操作困难,手术很难顺利完成,造成不应发生的损伤.(二)理想的切口选择1.距病灶要近;切口长短适中,既能保证术野的充分显露,又要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外科的基本操作外科的基本操作包括“切开”、“缝合”、“打结”和“止血”四项手术中常用的技术,是每一位一线医师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
下面将为大家逐一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切开常考点包括手术刀的安装与拆卸、手术刀握持方法以及切开方法三个部分;1.刀片的安装与拆卸安装手术刀片:用止血钳(或持针器)夹取刀片的前端背侧,以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凹槽处,顺势向下使刀片的缺口插入刀柄凹槽中。
拆卸手术刀片:先用止血钳(或持针器)夹取刀片尾端背侧,轻轻向上抬起,使刀片与刀柄凹槽分离,然后再稍用力向前,将刀片推离刀柄即可。
2.手术刀握持方法手术刀的握持方法一共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持弓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持刀方式,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但主要集中在腕部,主要用于胸腹部较大的切口。
第二种是:执笔法这种握持法,用力轻柔,操作灵活准确,便于控制刀的活动度,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
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等。
第三种是:抓持法全手握持刀柄,拇指与示指紧捏刀柄刻痕处。
此法控刀比较稳定。
操作的主要动点在于肩关节。
用于切割范围广、切口部位深、需用力较大的手术,如截肢、肌腱切开等。
第四种是:反挑法是执笔法的一种转换形式,刀刃向上用于挑开浅表皮肤,可以避免损伤深部组织。
操作时动点在于手指,常用于浅表脓肿切开。
3.操作演示——切开方法(以局部皮肤切开为例)切开前,右手持刀,左手固定切口皮肤;切开时要垂直进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
要求:用力均匀,避免多次切割,以免造成切口不平整,不利于后期愈合。
第二部分——缝合与器械打结缝合方法种类较多,历年医师技能考试中均以单纯间断缝合法来作为考点,因此这里以单纯间断缝合为例向大家介绍缝合方法。
在缝合前,要注意:持针器夹取缝合针的部位是在中后1/3交界处;穿线的方法是由针的外侧向内侧穿入;上述准备工作在考试中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注意。
在缝合时,要求掌握:“垂直进针、弧形挽出”的原则;即:针头垂直进入一侧切口皮肤,然后沿针形的弧度挽出到对侧切口,最后使用器械打结法系紧缝线即可。
普外科医生的基本操作
作为普外科医生,您的基本操作如下:
1.手术准备:为手术做好准备,例如准备手术器械、确定手术部位、进行消毒等。
2.切口切开:使用手术刀或剪刀在病人身上进行切口切开。
3.术中操作: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修复受损组织,切除肿瘤等。
4.输液输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给患者进行输液输血等治疗。
5.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处理和包扎,并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6.随访和复诊:帮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和复诊,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在以上基本操作中,安全、卫生和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医生们严格掌握和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一、无菌术【适应证】1. 手术室手术操作【禁忌证】1. 手术前不要参加感染创口换药2. 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者戴双层口罩,严重者不可参加手术3. 双手及上臂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湿疹者不可参加手术【流程】1. 洗手1.1 准备工作1.1.1 修剪手指甲,除去甲缘下的污垢1.1.2 去除饰物,更换洗手衣、裤、鞋,上衣的袖口须卷至上臂上1/3处1.1.3 戴好无菌口罩、帽子。
口罩须遮住鼻孔,头发不可飘露在帽外1.1.4 用洗手液洗去手、前臂、肘部及上臂下半部之污垢与油脂(六步/七步洗手法)1.2 清洁洗手1.2.1 流动水下清洁指甲1.2.2 用洗手液(百能除菌洗手液)清洗手、前臂、上臂至肘上10cm(七步洗手法)1.2.3 流动水下彻底冲净洗手液,注意手臂上水不可流至手上1.2.4 用无菌巾(或无菌纸巾)擦干或在烘干机下烘干手、臂,注意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包括烘干机),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按上述步骤洗手1.3 消毒洗手1.3.1 取2ml消毒液(3M消毒液)于一手掌心1.3.2 另一手指尖于该掌心内擦洗1.3.3 用剩余的消毒液均匀涂抹于另一手的手掌及手臂至肘上6cm,不超过清洁洗手的范围1.3.4 再取2ml消毒液于另一手掌心,重复步骤1.3.1至1.3.31.3.5 最后再取2ml消毒液1.3.6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搓擦1.3.7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1.3.8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1.3.9 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1.3.10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1.3.11 揉搓双手至腕部,直至消毒液干燥,再戴外科手套,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洗手、消毒1.4 注意事项1.4.1 应特别注意指尖、甲缘、指间和手掌等部的清洁和消毒1.4.2 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双手远离胸部30cm以外,向上不能高于肩部,向下不能低于剑突,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16.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模拟题1:
临床情景:女性,33岁。
拟行腹部脂肪瘤切除术。
要求:请为患者(医学模拟人或模具)行切开、缝合的操作(切口长5cm,间断缝合3针,不做切除脂肪瘤的操作)。
考试时间:11分钟
评分标准(总分20分)(全过程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2分)
一、戴口罩、帽子:鼻孔不外露,头发不外露(1分)。
二、戴无菌手套(l分)
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暂不处理右手手套的翻折部。
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左手插入戴好手套,交替翻起手套翻折部。
三、局部消毒、铺巾、麻醉(2分)
(一)以切口为中心从内向外行手术区域的常规消毒2~3遍,手术区域铺洞巾(l分)。
(二)用2%利多卡因沿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1分)。
四、切开(5分)
(一)安装刀片(1分)。
(二)在模具上作皮肤切开,持刀方法正确(执笔式或执弓式)(1分);切开的手法正确(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l分)。
(三)切口整齐,深度均匀(2分)。
五、缝合(7分)
(一)持针钳握持方法正确,持针钳夹针位置正确(于缝针的中后1/3~1/4处)(l分)。
(二)缝合伤口(要求间断缝合3针):缝合手法正确(垂直进针,沿缝针弧度挽出)(2分);打结手法正确,松紧适度(1分);剪线手法正确,线头长短适中间(1分)。
(三)针距、边距恰当(1分),皮肤对合整齐(1分)。
六、提问(2分)
(一)上腹部及四肢的手术切口缝合后一般几天拆线?(l分)
答:上腹部的切口7~9天拆线(0.5分);四肢的切口10~12天拆线(0.5分)。
(二)手术中常用的止方法有哪几种?(l分)
答: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药物止血、止血纱布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
七、职业素质(2分)
(一)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规范,体现爱护患者的意识。
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1分)。
(二)着装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1分)。
模拟题2:
临床情景:男性,41岁。
拟行左上臂皮脂腺囊肿切除术。
要求:请为患者(医学模拟人或模具)行切开、缝合操作(切口长5cm,间断缝合3针,不做切除囊肿的操作)
考试时间:11分钟
评分标准(总分20分)(全过程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2分)
一、戴口罩、帽子:鼻孔不外露,头发不外露(l分)。
二、戴无菌手套(1分)
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暂不处理右手手套的翻折部。
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左手插入戴好手套,交替翻起手套翻折部。
三、局部消毒、铺巾、麻醉(2分)
(一)以切口为中心从内向外行手术区域的常现消毒2-3遍,手术区域铺洞巾(l 分)
(二)用2%利多卡因沿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1分)
四、切开(5分)
(-)安装刀片(l分)
(二)在模具上作皮肤切开,持刀方法正确(执笔式或执弓式)(l分);切开的手法正确(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l分)
(三)切口整齐,深度均匀(2分)。
五、缝合(7分)
(一)持针钳握持方法正确,持针钳夹针位置正确(于缝针的中后l/3-l/4处)(1分)。
(二)缝合伤口(要求间断缝合3针):缝合手法正确(垂直进针,沿缝针弧度挽出)(2分);打结手法正确,松紧适度(l分);剪线手法正确,线头长短适中(l分)。
(三)针距、边距恰当(l分),皮肤对合整齐(l分)。
六、提问(2分)
(-)外科手术后,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延迟拆线?(1分)
答:l、慢性消耗性疾病;2、代谢异常3、切口张力大;4、老年体弱;5、应用激素类药物;6、切口血供差等(每回答出1项得0.25分,总分不超过1分)。
(二)执刀方法有哪几种?(1分)
答:l、执弓式(0.25分);2.执笔式(0.25分)3.握持式(0.25分);4.反挑式(0.25分)
七、职业素质(2分)
(一)操作前能以和蔼的态度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规范,体现爱护患者的意识。
操作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l分)。
(二)着装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l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