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增值税减税政策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801.50 KB
- 文档页数:26
全国减税降费政策解读减税降费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自2019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本文将从税收减免和费用降低两个方面对全国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深入解读。
一、税收减免政策1.增值税降税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我国相继降低了一般增值税税率和简化了增值税税率表。
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可以享受较低的增值税税率,例如降低了16%税率至13%,降低了10%税率至9%。
这项政策的出台,有效降低了企业负担,提升了市场活力。
2.企业所得税减税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或免征,降低了这些企业的税负。
此外,还取消了证券投资基金之间的所得税征收,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3.个人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是与国民经济和个人收入直接相关的税种,在2018年,我国进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起征点进行了调整。
随着新个税法的实施,个人所得税的税负逐渐降低,给广大的纳税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负效果。
二、费用降低政策1.社保费率降低社保费是企业和个人的重要费用支出之一,减少社保费率是降低企业和个人负担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社保费率降低的政策,例如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费率等,有效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2.电力价格降低电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降低电力价格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我国电力价格进行了多次调整,逐步降低了工商业电价、一般工商业非居民用电价格,同时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3.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是影响企业运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增值税税率5月1日起下调,2019减税降费措施一览2019年国家税务机关方面做出了很大力度的改革,那么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改变呢?下面就让小二财税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第一点:增值税税率上面的福利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每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按季纳税30万元)减免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代开或者自行开具的专用发票需算在免税销售额之内,但是小规模企业代开的专业需要单独缴纳增值税。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为16%现调整为13%;原为10%现调整为9%。
同时出口货物退税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扣除率也由10%调整为9%同时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注意:如果是已经按照原税率开具了增值税发票因某种原因出现退票的情况,那么我们在重新开具正确发票时还是要按照原税率开具发票。
举例说明:厂家生产了一部手机成本为1500,卖出的价格为4000,那么这中间的差价2500就是增值的部分需要缴税。
按着原税率缴税:2500*16%=400元按着调整后的税率:2500*13%=325元可以看出一台手机的价格可以省75元,那么一个公司如果卖出3000万部手机,那么调整税率之后可以节省22.5亿元。
第二点: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1.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范围(4月1日起,有旅客身份信息的火车、飞机、汽车票可抵扣增值税)例如火车票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公式=票面金额÷(1+9%)×9%大家都知道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是要分两年抵扣的(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但是现在税务新规可以全年一次性抵扣。
第三点:企业所得税上的变化。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企业所得税上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分析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减税降费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第一,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2019年,中国政府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了增值税税率、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和社保费率等。
这些举措旨在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还包括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措施,进一步减轻了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二,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
2019年,中国政府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少了个人所得税税率,并且增加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个人收入的可支配性,促进个人消费的增长,拉动内需。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也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活力。
降低企业社保费率。
2019年,中国政府降低了企业的社保费率,减少了企业的社保费用负担。
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四,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01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改革科技创新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等。
这些举措旨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企业平均减税降费率为1.25个百分点,减轻了企业负担约2.36万亿元。
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使得个人所得税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减少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月1日减增值税 2019年国家增值税税率调整文件全文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现将2019年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
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三、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2019年6月30日前(含2019年4月1日前),纳税人出口前款所涉货物劳务、发生前款所涉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免退税办法的,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在计算免抵退税时,适用税率低于出口退税率的,适用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差视为零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出口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按照以下规定执行: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除外),以海关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非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四、适用13%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11%;适用9%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8%。
2019年6月30日前,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退税率;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退税率。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汇总一、增值税减税降费新政1.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按季申报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转登记日前连续12个月或者连续4个季度累计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一般纳税人,在2019年12月31日前,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3、2019年4月1日起,深化增值税改革。
(1)降低增值税税率。
4月1日起,增值税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农产品扣除政策调整。
农产品扣除率调整为9%。
用于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扣除率为10%。
出口退税率调整。
原出口退税率16%的调整为13%,10%的调整为9%。
免退税生产企业2019年6月30日前出口的,仍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
(2)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
一是4月1日起,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航空、铁路运输客票,抵扣9%,公路水路客票,抵扣3%。
二是4月1日起,购进不动产进项税额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3月前尚未抵扣的一次性转入进项抵扣。
(3)对生活性服务业等行业进项税额加计抵减。
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4)试行期末留抵退税制度。
4月1日起,符合相关条件的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二、地方税费减税政策1、免征政策。
增值税起征点以下纳税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水利建设基金。
2、“六税两费”减半征收。
2019年1月1日起,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按50%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三、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1、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政策。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下的,减免20%,实际税负5%;100-300万元的,减免15%,实际税负10%。
4月1日减增值税2019年国家增值税税率调整文件全文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现将2019年增值税改革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二、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原适用10%扣除率的,扣除率调整为9%。
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 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三、原适用16%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6%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且出口退税率为10%的出口货物、跨境应税行为,出口退税率调整为9%。
2019年6月30日前(含2019年4月1日前),纳税人出口前款所涉货物劳务、发生前款所涉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增值税免退税办法的,购进时已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购进时已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的,执行调整前的出口退税率,在计算免抵退税时,适用税率低于出口退税率的,适用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差视为零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出口退税率的执行时间及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的时间,按照以下规定执行: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除外),以海关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非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跨境应税行为,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保税区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四、适用13%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11%;适用9%税率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物品,退税率为8%。
2019年6月30日前,按调整前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前的退税率;按调整后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执行调整后的退税率。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分析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市场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投资增长,稳定就业等。
本文将对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进行分析,包括政策目标、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通过减税降费,特别是降低增值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等,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
三是改善民生福祉,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通过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减税、降费、优化税务服务等方面。
减税方面,主要是降低增值税税率,对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所得税起征点等。
降费方面,主要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包括降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等。
优化税务服务方面,主要是简化税收征收程序,提高纳税人的办税便利度和满意度,加强税收执法监管等。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对经济和企业的影响较为显著。
一方面,减税降费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减税降费政策也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产业升级。
减税降费政策还有利于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对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推出多项增值税新政策,制定多项便民办税的新措施。
要点一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以下免征增值税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要点二增值税税率下调自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要点三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扩大至全部一般纳税人自2019年3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下同)后,可以自愿使用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查询、选择用于申报抵扣、出口退税或者代办退税的增值税发票信息。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范围等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号)要点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范围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抵扣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1号)要点五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2年抵扣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2年抵扣。
此前按照上述规定尚未抵扣完毕的待抵扣进项税额,可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要点六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019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规定,将制造业等行业原有16%增值税税率降为13%,将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为9%,6%一档的税率保持不变。
以下几个行业将受益。
一、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是重点减负对象!2019年,减税将延续普惠性和结构性并举,重点受益的企业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二、制造业等行业税率由16%降至13%!增值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会上明确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由当前的16%减至13%!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由10%降至9%!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将降低1个百分点,即从原来的10%降至9%!四、生产、生活性服务业扩抵!6%一档保持不变,但是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一些税收抵扣的配套措施,进行侧面减税!五、税率将三档并两档!在增值税改革中,三档并两档将是必然,相信不远的未来就能实现!同时,税制将在2019年会进一步简化,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企业签合同,财务部门必须审核五点!一、对合同金额的审核主要关注合同金额是否匹配相应的资源项目,并控制在相应的项目额度内,超出部分是否执行了相应的审批程序;合同正文中的金额信息计算是否准确,是否与合同附件资料一致,大小写金额是否相同;对于框架合同要留意框架合同金额是否合理,是否设置金额上限等。
二、对结算条款的审核主要关注合同结算条款是否符合企业信用管理规定,特别是对于预付款项、付款进度、验收款的管理要求,比如有企业规定对于设备类、物资类采购原则上不进行预付款,并按执行进度分批次支付货款,具体支付比例依据合作商信用等级确定。
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支付预付款项的,应经过管理层特殊审批后方可进行。
合同结算方式(如银行转账、银行票据、现金交易等)是否符合企业相关规定。
如企业明确规定应采用银行转账等电子结算方式的,不得规定通过现金方式进行结算。
除总分公司、委托第三方收款等情形外,合同正文中涉及的收款方的账户名称应与合同签订方的名称一致。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分析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是中国政府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减税降费、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措施。
下面对这些政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的核心是减税。
政府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率、个人所得税率、增值税率等方式,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这有助于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推动经济的发展。
政府还进一步扩大了小微企业享受减税政策的范围,提高了创业及新兴产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创业的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还追求税收结构的优化。
政府通过在资源性产品、生产性服务、金融、地方税收等领域推出相应的减税措施,旨在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降低增值税率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领域,通过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税负,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持续发展;地方税收制度改革也有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使地方政府更有能力承担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
减税降费政策还着眼于降低企业成本。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政府通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这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助于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还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率、提高起征点,政府增加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这有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推动内需的扩大,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