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9
工程测量学考试重点(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按对象分(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按精度分(普通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通常可分选址、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工程测量学:指研究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特点(1.服务性2,时效性3,责任性)“平均间隙法”是由佩尔策教授提出的,一般用它检验参考点的稳定性。
线状工程测量:为各种线状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线状工程测量。
线路测量的目的:收集一切必要资料,确定线路经济合理的位置什么是中线测量?中线测量是将纸上线路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它是依据初测导线点定出设计的纸上线路,再沿此线路测设中线桩(百米桩和加桩)和曲线。
断链:由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测距有误造成的里程不连续的参数何谓基平测量,何谓中平测量:基平测量是沿线路布设水准点。
中平测量是测定导线点及中桩高程。
放线方法:穿线法,拨角法极坐标法。
RTK法和全站仪极坐标法四种解释穿线放线法的步骤:1)室内选点;2)测设数据准备;3)现场放线;4)穿线;5)交点定位。
简述拨角放线法:拨角放线法是根据在纸上所量得的设计线路各交点的纵横坐标,计算每一段直线的距离和方向,从而算得交点上的转向角。
外业人员按照这些资料,在现场直接拨角测距,而定出所设计的线路。
水下地形图:等高线图或等深线图。
水下地形图测量方法:控制测量与地面测量相同,水下地形测量采用测量水深,及其测深点定位,水位测量来获取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水底碎布点的特点:1,起伏看不见2,不能选择特征点3,一般采用平均布点和随机布点。
水下测量设计书的内容:1,任务来源,性质,技术要求2,测区自然地理现象,3技术设计依据及原有测量成果分析与采用4施工控制点等级,标志与数量5水深测量图幅测深面积水下障碍物分布,6测量作业仪器器材7计算工作量与时间8技术人员组织分工9特殊技术处理措施方法10安全事项及其他。
第一章绪论内容: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测量工作开始得很早,在测量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举出以下几例。
(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 2500 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了。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 1718 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与全图》。
在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先后主持下,自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即 1708 年至 1760 年的五十余年间,是中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绘制全国地图、省区地图和各项专门地图最多的兴盛时期,亦是世界测绘史上首创中外人士合作先例,在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上完成了大规模三角测量的宏伟业绩。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全球定位系统 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发展。
(3)遥感 RS ( Remote sense )的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发展。
(5) 3S 技术的结合 , 和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 )的概念。
啊啊啊啊好多啊怎么背啊啊啊啊。
的工程测量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任务:为工程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满足工程建设个阶段的各种需求。
●勘测设计阶段:提供地形图;●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放样测量;●运营管理阶段:工程健康监测作用:尖兵与卫士。
3、内容: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检测;工程及与工程有关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第二章(判断,看)第三章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1、测量误差和精度理论:(1)测量误差包括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三种。
⏹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当观测值的误差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每一因素的影响都较小且量级相当时,则该观测值是随机变量,其误差属于偶然误差,且大多服从正态分布。
最小二乘平差法建立在观测值只含偶然误差的情况下。
⏹系统误差是大小和符号(或者方向、形状等)有规律的误差,可通过测量方案或方法的优化来消除或减弱,也可通过附加模型进行改正。
⏹粗差是大的偶然误差,其特点是数值大且随机出现,通过多余观测数可进行粗差探测和定值定位。
(2)(3)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精确度与准确度的总称。
在测量中,精度主要包括仪器的精度与数值的精度。
仪器的精度由标称精度描述,它与仪器的分辨率、制造技术与工艺等有关。
数值的精度分为相对精度与绝对精度。
⏹相对精度有两种:一种是指观测量的精度与该观测量的比值,比值越小,相对精度越高。
另一种是指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特别是邻近点的精度。
⏹绝对精度是指一个观测量相对于其真值的精度,或者相对于基准点的精度。
(3)测量精度与误差的关系:测量精度与误差是密不可分的,误差小则精度高,误差大则精度低,测量精度常用中误差(又称标准差)来表示。
但是测量精度与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精度包括精确度与准确度,精确度与偶然误差有关,准确度与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关。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的控制和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测量学的实质:是确定点的位置。
并对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储存管理。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测定和测设。
测定就是采集描述空间点信息的工作;测设就是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细部点的信息标定在地面上的工作。
水准面:假想静止不动的睡眠延伸穿过陆地,包围了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又称海拔),简称高程。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假定高程)。
高差:地面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由整体到局部,由控制到碎部;步步检核。
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角、量边、测高程。
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DS3微倾式水准仪构造:望远镜、水准器(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基座)。
DS3微倾式水准仪使用:1安置水准仪;2粗略整平;3瞄准水准尺;4精平与读数。
水准点: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和满足各种测量的需要,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埋设并测定了很多高程已知的固定点,这些点称为水准点(Bench Mark)简记为BM。
水准点有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点之记:埋设水准点后,应绘出水准点与附近固定建筑物或其他地物的关系图,在图上还要写明水准点的编号和高程,称为点之记,以便日后寻找水准点的位置之用。
测量检核:计算检核、测站检核。
角度测量: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竖直角测量是为了求得地面亮点间高差或将地面两点间的斜距改化成水平距离。
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或是过这两条方向线的竖直面所夹的两面角。
照准部:是经纬仪水平度盘上部能绕仪器竖轴旋转的部分。
工程测量学复习资料绪论1、工程测量学的定义。
P1(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广义工程测量学。
PPT广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提供、处理和表达地表上、下及周围空间建筑和非建筑工程几何物理信息和图形信息,以及研究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3、工程测量学的相关组织与机构。
PPT(1)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之第六委员会为“工程测量委员会(Engineering Surveys)”。
(2)“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德国、瑞士、奥地利三个德语系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发起组织了一个“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每隔3~4年举行一次会议。
到2004年已有14届了,每一届都有几个与当时发展有关的专题。
(3)中国测绘学会下设有工程测量分会。
每2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4)各省的测绘学会,下设有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
4、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PPT“六化”: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
“十六字”: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第一章工程建设对地形图的要求与测绘1、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是什么?P10 (1)地形图的精度 (2)比例尺的合理选择 (3)测绘内容的取舍适度2、平板仪测图的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衡量指标?用图根点直接测定的地物点平面位置的中误差来源?P12(1)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可用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来衡量。
⼯程测量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 ⼯程测量学定义:⼯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程在勘测设计、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的各种测量⼯作的学科。
⼯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地下、⽔下、空中)具体⼏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法和技术的⼀门应⽤性学科。
2.⼯程测量学包括矿⼭测量学、精密⼯程测量学、⼯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
3.变形监测是基础,变形分析是⼿段,变形预报是⽬的。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是⼯程和设备正常、安全运营的基础保障。
4.⼯程测量按服务对象分:建筑⼯程测量、⽔利⼯程测量、线路⼯程测量、桥隧⼯程测量、地下⼯程的测量、海洋⼯程测量、军事⼯程测量、三维⼯业测量以及矿⼭测量、城市测量等。
5.⼯程测量发展特点: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第⼆章⼯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与信息管理1. 1:5000⽐例尺地形图可⽤于⼚址选择、总体规划和⽅案⽐较等的勘测设计;1:2000地形图可⽤于初步设计;1:1000⽐例尺地形图可⽤于施⼯设计;1:500⽐例尺地形图可⽤于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精度要求较⾼的⼯业企业的施⼯设计。
2. ⼯程监理测量在⼯程施⼯阶段特别重要,测量监理起审查、检核和监督作⽤,以保障⼯程的质量和进度。
3. 变形监测包括建⽴变形检测⽹,进⾏⽔平位移、沉降、倾斜、裂缝、挠度、摆动和振动等监测。
第三章⼯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法1 测量误差包括: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多服从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和符号有规律的误差粗差是⼤的偶然误差。
特点:⼤的误差,随机出现,⼤⼩与精度有关,能否被发现与可靠性有关2. 误差分配三个原则:等影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当⼀种误差等于或⼩于另⼀种误差的三分之⼀时)和按⽐例分配原则。
3. 测量紧精度与误差是密不可分的,误差⼩则精度⾼,误差⼤则精度低。
4. ⼴义可靠性涉及内容:项⽬⽴项中的可靠性、测量⽅案的可靠性、测量仪器的可靠性、观测值的可靠性、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建议看书P24)5. ⼴义可靠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义可靠性与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的关系,与基准的关系,与重复观测的关系,与多余观测的关系,与计量检测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f。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h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工程测量技术及其相关理论、设备、方法、内容及应用。
它涵盖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广泛内容,包括基础测量技术、施工测量技术、精度检测技术及其相关理论及应用等。
基础测量技术是指各种利用的技术来测量、校核及记录工程建设的一般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一般平面测量技术、空间测量技术及地形测量技术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设计参数和设计依据,特别是在工程建设中可以提供准确的建筑物垂直外廓线及其规模,也可以提供准确的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原始地形图。
施工测量技术是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或施工规划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施工平面测量技术、施工空间测量技术及施工地形测量技术等。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施工图纸或施工规划,准确测量工程建设中精确要求的空间尺度及位置,因此,它们是支持施工管理工作和精确施工的重要工具。
精度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书面技术测量、检查、记录工程建设尺度及位置精度的一系列技术。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主要包括精度调查、自动检测及精度检验等。
精度调查技术是指利用书面技术检查、记录任何工程建设的精度和精度;自动检测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实时工程建设的精度和位置检测;精度检验技术是指利用书面技术验证任何工程建设的精度和位置。
工程测量学还包括一些关联技术,比如电子测量技术、遥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
它们主要是用来支持工程测量技术的一系列重要技术。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工程检查和施工管理等领域,提高了测量效率,从而有效改善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市政建设、地质勘查、水文调查、水文管理、军事工程、农业工程、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工程测量技术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准确、及时、安全的支撑,从而为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基础测量技术、施工测量技术和精度检测技术以及它们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和施工管理等领域,为社会建设服务。
工程测量学学科特点工程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和测绘的学科,主要研究工程项目中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其特点如下:1. 实用性: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关注如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测量。
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据。
2. 综合性:工程测量学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测量过程中需要运用三角学、几何学、力学等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大气条件等因素。
3. 高精度:工程测量学要求测量结果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在工程项目中,测量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工程测量学对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4. 多元化:工程测量学涉及多种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GPS测量、摄影测量、激光测量等。
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工程测量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5. 长期性:工程测量学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断变化,工程测量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新的测量仪器、新的测量方法和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不断出现,为工程测量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工程测量学中,需要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熟悉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软件,掌握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控制等。
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测量基准的建立、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工程形变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建筑物测量等。
工程测量学在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工程设计的依据,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工程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工程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工程测量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学科,它通过研究测量方法和技术,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测量学的特点包括实用性、综合性、高精度、多元化和长期性。
通过掌握工程测量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第一章绪论§1.1 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定义和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
重点难点: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及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教学内容:一.测量学的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2、测量工作分类测量工作可分为两类:测定和测设。
测定: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位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测设:将工程建设的设计位置及土地规划利用的界址划分在实地标定,作为施工和定界的依据。
测设又称施工放样。
二、测量学的分类1、大地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广大地区的点位测定及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变化及地球重力场测定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技术的利用,测量又分为常规大地测量和卫星大地测量两种。
2、地形测量学:研究将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自然地貌、人工建筑和行政权属界线等测绘成地形图、地籍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3、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航空和航天器对地面摄影或遥感,以获取地物和地貌的影像和光谱,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绘制成地形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4、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所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包括工程控制测量、土建施工测量、设备安装测量、竣工测量和工程变形观测等。
三、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建筑工程测量是运用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各类建筑工程服务。
工程建设一般分为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勘测设计阶段——控制,测绘地形图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放样,竣工测量运营管理阶段——安全监测,变形观测四、工民建、给排水等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正确使用工程水准仪、工程经纬仪等仪器和工具;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原理和方法;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的能力和进行一般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以便能灵活应用所学测量知识为其专业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