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导读课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30
“我们”不一样——《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昆虫记》,激发阅读《昆虫记》的兴趣;2.体会《昆虫记》文学性语言;3.学习法布尔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和探究精神;4.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来看一个蝉的视频。
(播放视频)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勺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师:这段视频配一旁出现的字幕,是法布尔写的,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通过不一样的视角,把蝉换皮的过程以慢镜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很有意思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昆虫记》描绘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细致入微的昆虫世界,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法布尔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被罗受·罗兰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师:与以往的科普作品不一样,一本科普书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很有趣,而且作者也被称为掌握田间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在我们课本上131页有这么一句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写。
——罗斯丹那么我们就通过品语言、悟哲思、学探究三个方面,一起走进法布尔的不一样的《昆虫记》。
三、不一样的语言师:读一本书,目录是纲领,是主要内容的体现。
《昆虫记》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掌握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法布尔及其《昆虫记》教学难点:掌握昆虫的分类和特点2. 第二课时:阅读《昆虫记》选段,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教学重点: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理解昆虫的生命意义3. 第三课时:讨论《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感受作者的观察与描绘教学重点:欣赏《昆虫记》中的精彩描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能力4. 第四课时:观察身边的昆虫,进行实地考察教学重点: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教学难点:关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5.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布置阅读拓展任务教学重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昆虫记》选段,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 观察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昆虫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4.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5. 布置阅读拓展任务: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其他章节,或者寻找其他关于昆虫的书籍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阅读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分享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简化版教材2. 昆虫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3. 实地考察场地及相关设施4. 学生阅读记录表及相关评价工具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第六课时:昆虫记艺术价值的探讨教学重点:分析《昆虫记》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探讨《昆虫记》中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如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昆虫记》名著导读精品课件一、引言《昆虫记》(Souvenirsentomologiques),全名《昆虫的回忆:博物学家普罗斯珀·罗宾的冒险》(Souvenirsentomologiques:AdventuresofaNaturalist),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Fabre)的代表作,是一部结合科学观察和文学创作的昆虫学巨著。
本课件旨在通过分析《昆虫记》的内容、风格和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
二、《昆虫记》内容概述《昆虫记》共十卷,于1879年至1907年间陆续出版。
作品详细记录了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观察和实验,包括昆虫的习性、行为、繁殖、捕食等方面。
全书以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昆虫世界的奇妙和多样性。
三、《昆虫记》的科学价值1.观察与实验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展示了严谨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他通过长期的实地观察和实验,揭示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如蚂蚁的通讯方式、蝴蝶的迁徙等。
他的研究方法对后世昆虫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描述与分类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昆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类,为昆虫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他的分类方法为后来的昆虫学家所借鉴,推动了昆虫分类学的发展。
3.生态学观念《昆虫记》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学观念。
法布尔通过对昆虫生活环境的观察,揭示了昆虫与植物、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生态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昆虫记》的文学价值1.叙事风格《昆虫记》以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生动、幽默,富有诗意。
法布尔将昆虫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智慧,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使《昆虫记》成为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2.描写技巧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技巧,如对比、象征、拟人等,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的描写细腻入微,展现了昆虫世界的美丽和神奇。
3.人文关怀《昆虫记》中体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昆虫记导读课说课稿
以下是一个简短的说课稿示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昆虫记》导读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主要著作,该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在书中,法布尔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各种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记录了它们在昆虫王国的漫游历程。
二、说学情
学生对于昆虫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对于《昆虫记》这本书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次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
1. 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2. 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3. 掌握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2.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五、说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1. 导入:用谜语导入,引出昆虫的主题。
2. 作者及作品介绍:介绍法布尔的生平及《昆虫记》的主要内容。
3. 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展示书中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阅读方法指导:介绍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如关注作者的观察方法、理解科学术语等。
5. 总结:总结《昆虫记》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昆虫记》并撰写读书笔记。
《昆虫记》导读课教案八年级语文[学习目标]1.了解法布尔并品读《昆虫记》,领悟作者对昆虫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重点)2.学习文中拟人的写法,体会科学性与文艺性兼顾的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3.学习正确批注的方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难点)[课堂导入]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请同学们翻开《蝉》这篇课文,我们一起来进入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交流读书]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查阅资料说说你了解到的法布尔和《昆虫记》,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知识链接】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
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
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
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
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
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
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
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地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诗人”,1915年10月11日,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与世长辞。
《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名著导读《昆虫记》ppt课件contents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昆虫世界概述•精彩篇章欣赏与解读•人物形象塑造与评价标准•科普知识普及与传播途径探讨•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对昆虫认知差异•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目录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昆虫记》创作背景长期的昆虫观察与研究作者法布尔倾注了毕生心血,对昆虫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法布尔深受自然主义思潮影响,对自然界和生命充满热爱和敬畏,试图通过昆虫世界揭示自然的奥秘。
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作品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又不失文学色彩,成为一部独特的科普文学作品。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创立了现代昆虫学,为昆虫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创作了《昆虫记》等多部科普文学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成就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时代背景与文学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社会文学流派影响02昆虫世界概述昆虫种类与特点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能够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昆虫具有社会性和群居性,部分种类还具有分工合作的特性。
昆虫生活习性多样,包括飞行、爬行、跳跃、游泳等。
昆虫生活习性及环境适应性010204昆虫在自然界中地位与作用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昆虫对植物的传粉和授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繁衍的重要媒介。
昆虫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昆虫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如蚕丝、蜂蜜等昆虫产品。
0303精彩篇章欣赏与解读代表性文学性科学性030201篇章选择原则及依据精彩片段欣赏与感悟分享片段一片段二片段三篇章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分析主题思想通过昆虫世界的描绘,反映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表达作者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见解。
艺术特色采用拟人化手法,将昆虫赋予人的情感和思想;运用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昆虫世界的精彩和美妙;融合科学性和文学性,既有严谨的科学观察,又有充满诗意的文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