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指导课件说课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1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拨云见日,寻昆虫之真——《昆虫记》阅读推进课说课”,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课标,教材和学情,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教学特色。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助力成长,整本书阅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2017年,整本书的阅读就被纳入统编语文教材,在2022年发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整本书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表达鉴赏与分享的要求。
为了落实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等。
其次,我想谈谈对于教材的理解。
《昆虫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名著导读”板块,关注科普作品的阅读,与第五单元紧密相连。
巴金称赞《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提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普巨著,也是文学的典范,这其中倾注了法布尔对科学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还要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形成对昆虫正确的认识,感受法布尔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在课前,就名著阅读和《昆虫记》的阅读,我做了简单的学情调研,我们了解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是有兴趣的,他们常出于喜爱而主动去读书,这为整本书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缺少详细的读书计划或是往往空有计划而因为多种原因难以实施,在读书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读书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读书方法的指导,带领学生制作阅读计划并坚持实施。
基于以上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形式找出相关昆虫的习性、特点等。
2.能够通过梳理昆虫的知识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并用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昆虫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古城中心校南集小学薛光【小说内容】《昆虫记》熔作者法布尔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 (1823 年-1915 年),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从小就被可爱的昆虫所吸引,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
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
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