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杨佩军
- 格式:pdf
- 大小:316.17 KB
- 文档页数:2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目的:观察行无张力修补术的腹外疝患者接受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无张力修复术治疗的60例腹外疝病患作为对象,依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围手术期行基础联合舒适护理,对照组25例行基础护理,比较两组平均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平均手术用时分别为(53.5±10.8)min、(60.6±14.9)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0±0.)5d、(9.5±1.2)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0%(0/35)、12.00%(3/25),观察组的以上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14%(34/35)、72.00%(18/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理人员为行无张力修补手术的腹外疝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腹外疝;无张力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腹外疝为医院普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疝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其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一旦发病,不仅直接会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障碍,还易诱发绞窄、嵌顿等症状,使患者面临极大的身心痛苦[1]。
目前,手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主要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案操作技术复杂、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恢复慢且病情易复发,缺陷较为明显。
新兴的无张力修补术则操作简便、创伤小、容易恢复、不易复发,有效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受到广大临床医师青睐[2]。
但是,临床研究显示,无张力修补术疗效的个体性差异较大,护理工作可对手术效果有显著影响。
我院基于这一提法,选择60例患者为对象,实施了基础护理、舒适护理效果的疗效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择的60例患者均于2010年2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男50例,女10例,全部患腹外疝,41例发生于右侧,19例发生于左侧,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2±4.0)岁,其中,直疝、斜疝患者各为12例、48例。
舒适护理运用于腹腔镜小儿疝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2-04-28T02:06:37.7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期作者:周青[导读]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腹腔镜小儿疝气周青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22000【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腹腔镜小儿疝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
结果:在舒适度、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实验组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发生率1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疝气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腹腔镜;小儿疝气护理在临床儿科疾病中,小儿疝气属于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1]。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患者在胚胎时期时,腹膜鞘状突发育异常相关,而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病症逐渐发展,其疝气的程度逐渐增高,如果没有及时的予以治疗,极易导致小儿患者出现严重的肠道内并发症。
本文通过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腹腔镜小儿疝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
其中,在对照组方面,男女患者比例为20:20,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5岁,平均年龄(3.01±0.58)岁;在实验组方面,男女患者比例为18:22,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6岁,平均年龄(3.11±0.75)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舒适护理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手段治疗,并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一般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伤口愈合情况、心率增加率、术前血压增高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术前患者的心率增加率、血压增高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1 d有效睡眠率、术后伤口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身、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舒适护理;满意度无张力修补术是现阶段针对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康复快、较传统手术住院时间短、复发率较低的特点[1]。
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知识的缺乏,常常出现紧张、恐惧,导致术前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在围术期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是很重要的。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降低腹壁强度,导致嵌顿及较窄,加重病情。
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中的护理过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应用无张力修补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相同的治疗,并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中男性50例,年龄30~72岁,平均(49.24±7.33)岁。
观察组中男性50例,年龄31~71岁,平均(50.37±6.17)岁。
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本文针对围手术期疝气患儿进行了整体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引言部分分析了疝气在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以及整体护理的重要性。
在正文中,详细介绍了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对患儿的影响,作用机制,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意义。
通过本研究,发现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对患儿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围手术期、疝气、整体护理、患儿、应用效果观察、临床特点、重要性、具体应用方法、影响、作用机制、实施策略、效果评估、应用效果总结、未来的研究方向、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疝气在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疝气是指由于腹壁发育不良或腹腔内压增高等原因导致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缺损部位突出的疾病。
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突出,腹部压痛,腹部胀气感,呕吐等症状。
疝气患儿常常因腹壁肌肉松弛、腹压增高等原因易发生疝气复发。
疝气患儿围手术期还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肠套叠、肠梗阻等严重后果,给患儿的康复和生存带来威胁。
及时发现和处理围手术期疝气患儿,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
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综合评估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实施全程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疝气复发的几率,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研究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患儿治疗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1. 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会给患儿身心带来一定的刺激和影响。
而整体护理可以帮助患儿缓解手术前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
2. 整体护理可以综合考虑患儿的身心和社会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8-06-04T15:47:58.7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作者:李小华[导读]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疼痛度。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研究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长、疼痛评分、心理状态情况。
结果:在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疼痛度,减少住院时间,改善不良心理问题,提升患者治疗感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272-01腹股沟疝主要是因为腹腔中脏器组织从腹股沟位置缺损朝体表方向外突后产生疝,不及时救治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多运用疝修补术治疗,传统疝修补术缺乏对生理解剖结构的关注,治疗后容易复发,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对更为科学合理。
本文研究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分析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后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长、疼痛评分、心理状态情况,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5例;年龄36岁至74岁,平均为(47.2±5.1)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3例;年龄38岁至75岁,平均为(48.3±4.2)岁;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等情况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对比性。
对围手术期的疝气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的疝气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围手术期对疝气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有效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标签:围手术期;小儿疝气;综合护理;护理效果疝气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儿科的发病率较高[1]。
小儿疝气主要发生机制[2]为,患儿在哭闹、喷嚏以及腹部肥胖的情况下,其体内组织偏移出原来的位置,进入人体屏障相对薄弱的部位。
在临床上,小儿疝气治疗方法主要为腹腔镜手术,通常不需要进行修补就能使小儿疝气得到根治。
本文选取201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以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的年龄为6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82±1.3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儿24例,患儿的年龄为8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6.57±1.42)岁。
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对比,P>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
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可以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①术前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为患儿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关于疝气的知识、治疗和护理的注意事项,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②术中护理:在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对患儿进行安抚,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避免出现过度应激反应。
·临床监护·优质护理在老年疝气围手术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张双群(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卫生院,湖北 武汉)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疝气围手术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68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并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使用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22.57±4.92)h、(15.58±4.75)h、(5.69±2.47)h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11%高于对照组85.29%(P<0.05)。
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疝气围手术期患者,有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疝气;围手术期;效果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2.160本文引用格式:张双群.优质护理在老年疝气围手术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2):255,257.0 引言疝气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临床通常使用手术方式治疗该疾病,但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大部分患者多并其它疾病,手术耐受性低,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病情康复[1]。
本研究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68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68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71.59±4.32)岁;疝气类型:其中腹股沟斜疝15例、腹股沟直疝19例;研究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1.66±5.47)岁;疝气类型:其中腹股沟斜疝17例、腹股沟直疝17例。
探讨对围手术期的疝气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在疝气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期间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疝气治疗的患儿8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儿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疝气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围手术期;疝气;综合护理疝气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的疾病[1] 。
疝气是小儿患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疝气一旦形成,会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治疗小儿疝气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腹腔镜治疗可使疝气的治疗不需进行修补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但腹腔镜治疗期间应加强对患儿的临床护理,以提高其治疗效果[2] 。
本文通过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在疝气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以期给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疝气治疗的患儿88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儿44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0.5岁~7岁,平均年龄5.2±1.4岁;试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0.5岁~8岁,平均年龄5.1±1.6岁。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以及饮食、用药指导。
疝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摘要】目的阐述疝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并分别实施传统护理与心理护理,进而通过观察患者间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来分析护理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的PAN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其疾病的恢复,同时亦可保证其心理状况的健康发展,从而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疝气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人体中的某些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并通过先天或后天的弱点、缺陷或毛孔进入另一部分。
常见的疝气包括直疝、斜疝和脐疝。
而发生疝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咳嗽、打喷嚏、用力过度等引起的腹内压升高[1]。
当前阶段,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此疾病治疗,但临床大量实验证实,部分患者会产生术后并发症。
所以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专业化的护理干预。
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护理措施已无法满足患者基本需求,致使患者身心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为此,我国学者相继进行研究,并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患者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全面性[2]。
为明确该项护理措施实施效果,本文作者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组,以此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有效性。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31例,平均年龄为(46.21±5.99)岁,平均病程为(6.22±4.90)h。
舒适护理应用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疝气手术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手术之一,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舒适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及传统护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舒适护理对于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应用效果引言老年疝气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疝气患者数量正在逐渐增加。
疝气手术是目前治疗老年疝气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后的舒适护理却常常被忽视。
舒适护理是指在综合性的评估之后选择对患者最舒适的、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并通过针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健康状况,考虑患者的感受、尊重患者的权益和尊严,实施合理、安全和舒适的护理。
本研究旨在观察舒适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参与对象选择50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均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
全部患者手术后均进行了舒适护理和传统护理,同时进行对比观察。
2.研究方法2.1 设计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
2.2 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舒适护理,包括疼痛管理、体位调整、伤口护理、情绪护理等。
2.3 实施传统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简单的伤口换药、生命体征监测等。
3.观察指标进行手术前、手术后1周和手术后1个月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下降:手术后1周和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功能恢复。
在临床护理中应该积极推广舒适护理,给予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更全面、更人性化的关怀和护理。
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评价并探究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68例进行疝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分组将其分为干预组(n=34)和常规组(n=34),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相比较,干预组患者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
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低,且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针对疝气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减轻患者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围手术期;疝气;舒适护理;效果疝气属于临床较多见的一类外科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脐环未能在短时间内及时闭合,或鞘状突尚未关闭完全,从而使部分器官离开原来的位置,从未闭合间隙进入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疝气主要多见于儿童,增加患者不适,甚至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学习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
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程度不足,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为临床手术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促进手术顺利进展及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68例进行疝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分组将其分为干预组(n=34)和常规组(n=34),常规组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10.5)岁;干预组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1.1±10.4)岁。
上述患者基线资料较相似,无统计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优质护理干预在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35例,将其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7),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疝气手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3-0181-02普外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腹外疝,主要指患者体内的某个脏器,因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其正常位置偏离,然后再经过先天或后天原因,产生薄弱点,从而进入到患者的其他部位[1]。
临床上,治疗腹外疝首选方式为手术,但是在治疗中部分患者因个体原因,影响手术效果或预后效果不理想,所以需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因此,本文主要对进行疝气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进行疝气手术的患者35例,将其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7),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男10例,女8例,年龄52~58岁,平均年龄(44.48±3.05)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男11例,女6例,年龄51~59岁,平均年龄(44.62±4.36)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①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手术结束后,待患者病情稳定了,护理人员需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后期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对于情绪比较焦虑、不安等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各种不良情绪;②并发症护理干预:等患者的病情稳定以后,将其阴囊抬高,可给予热敷,进行被动活动;③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对其背部轻叩,有助于排痰,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对骨突出部位给予按摩,预防压疮;④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严密的监测,注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患者接受的修补方式,协助医师对材料进行填充、缝合;⑤术后,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并保持,对其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以免发生起到堵塞的情况;⑥可使用气垫将其的膝部抬高,有利于腹壁处松弛,减少切口受到的张力,预防出血等;⑦术后8h,患者可进少量的流质食物;⑧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检查患者的创面是否有被感染,及时的对其进行消毒,清理辅料等;若是出现术后感染等异常情况时,需立马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
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为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中护理质量的影响。
结果: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感染率高于实验组,但组间数据差异较小,不具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腹股沟斜疝患者围手术期的病情,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指腹腔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壁腹膜从腹腔股沟区域的薄弱缺损处,不断向体表突出形成。
若治疗不及时,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1]。
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无张力修补术适用于对腹股沟疝的治疗,这关系到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为例,探讨了舒适护理在该类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实验组(n=30例)和参照组(n=30例);实验组中,男(n=17)例,女(n=13)例,年龄区间22-68岁,平均年龄为(44.8±5.5)岁;参照组中,男(n=19)例,女(n=11)例,年龄区间20-69岁,平均年龄为(44.9±5.7)岁。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本次研究坚持自愿为主,与患者家属人员签署了书面文件。
优质护理在老年疝气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摘要:目的:评价老年疝气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老年疝气患者取样75例,手术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03月,围手术区给予常规护理(37例,参照组)和优质护理(38例,实验组),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率,观察恢复情况。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护理质量得分比参照组高,住院(5.31±1.07)d,比参照组(9.57±2.48)d短,术后(16.49±4.60)h下床活动,(22.48±4.85)h胃肠道功能恢复,比参照组(21.52±4.19)、(29.30±5.36)h早,并发症率2.63%(1/38),比21.62%(8/37)的参照组低,P<0.05。
结论: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不仅可促进术后恢复,还可提升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价值体会;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疝气为临床常见病,发病诱因有排便用力、腹部肥胖、咳嗽等,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可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对其的治疗目前以无张力斜疝修补术为主,但术后易引起出血、压疮、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不利于病情恢复,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有限,为此,本文取手术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03月的75例老年疝气患者资料,分析论述了老年疝气围术期优质护理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老年疝气患者取样75例,手术时间2019年10月至2022年03月,围手术区给予常规护理(37例,参照组)和优质护理(38例,实验组)。
排除:伴有糖尿病、心肺功能疾病、高血压,纳入:存在腹压增高症状,资料完整,>60岁,签订同意书的老年疝气患者。
实验组2至11个月病程,平均(6.75±1.44)个月,最高81岁,最低62岁,平均(63.88±3.57)岁,男女分布21:17,参照组2至12个月病程,平均(6.80±1.27)个月,最高81岁,最低63岁,平均(63.90±3.49)岁,男女分布20:17,P>0.05。
整体护理在围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邹敏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9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围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疝气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患儿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疝气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整体护理在围术期疝气患儿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页数】2页(P142-143)
【作者】邹敏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2.舒适护理在微创手术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3.整体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4.整体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5.全面护理在行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杨佩军
发表时间:2018-04-13T14:41:08.28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杨佩军
[导读] 针对疝气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减轻患者不适。
天津市第一医院天津市 300232
摘要:目的:评价并探究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68例进行疝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分组将其分为干预组(n=34)和常规组(n=34),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相比较,干预组患者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
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低,且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针对疝气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减轻患者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围手术期;疝气;舒适护理;效果
疝气属于临床较多见的一类外科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脐环未能在短时间内及时闭合,或鞘状突尚未关闭完全,从而使部分器官离开原来的位置,从未闭合间隙进入另一个位置的过程。
疝气主要多见于儿童,增加患者不适,甚至给患者日常生活及学习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
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认识程度不足,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为临床手术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促进手术顺利进展及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68例进行疝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分组将其分为干预组(n=34)和常规组(n=34),常规组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10.5)岁;干预组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1.1±10.4)岁。
上述患者基线资料较相似,无统计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所有疝气患者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常规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如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干预组则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干预
1)在进行手术前先疾病患者综合评估,确保患者手术耐受性,并在术前由相关护理人员对手术常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健康指导知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的有利方面影响)和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对于部分患者存在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及时消除或缓解负面情绪,并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同时安排多与治疗成功患者进行交流,可进一步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3]。
2)在术前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主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营养饮食,以便提高患者抵抗力,并在术前6小时禁食水,同时对脐部周围及会阴部位进行备皮,并保持会阴部位清洁,指导患者在术前一晚口服缓泻剂[4]。
1.2.2术中护理干预
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4-25℃,湿度50%-60%,并对输液液体加温至37℃,同时加强术中保暖,除去手术部位的其他区域均覆盖毯子,使患者体温控制在36℃以上,避免患者着凉。
1.2.3术后护理干预
1)体位护理:手术结束后,进行一对一责任护理,在术后6h内责任护士主动询问主刀医生术中情况,并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且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被误吸,引起窒息。
待患者术后清醒,血压恢复正常后,给予患者30度的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5];2)病情观察:术后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注意引流管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变化,并确保引流管通畅,指导患者在翻身时,尽量避免对引流管挤压或折损。
同时注意保持切口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3)健康指导:指直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其首次下床活动应该安排在术后8-24h内,活动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不疼痛为准。
同时在术后肛门排气前,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在肛排气后,指导患者进行清淡流质饮食,且少食多餐。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载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分析
应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值检验),若两组对比有差异,则P<0.05,显示纳入统计范畴。
2结果
2.1各项术后指标统计
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相比较,干预组患者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
详细内容可见表1.
3讨论疝气属于临床男性较为多见的一类外科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由于腹壁发育异常,导致腹压持续性增高,可引起人体器官组织的移位,从异常腹壁部位膨出,主要多见于下腹部。
疝气发病中,主要以腹股沟斜疝为主,发病率最高,主要以腹痛、阴囊肿痛为主要特征,可放射至背部、脐周以及腰部等部位[6]。
目前,疝气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内环闭锁术以及修补术等,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临床优势,术
后复发率低,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
同时在围术期辅助干预,对提高疗效具有显著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主动服务于患者,并从术前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术中环境干预、术后体位干预、饮食干预及病情监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舒适护理,可弥补传统护理干预不足,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预后效果。
通过术前良好的心理沟通,可缓解负面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同时还增强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识,术中控制术室温度,及时观察病情,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舒适体位,可预防窒息,减轻腹部压力,进而可促进切口愈合,并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减轻不适,并且强化术后营养支持,利于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针对疝气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减轻患者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银娣.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647-2648.
[2]岳小浈.舒适护理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33(6):271-273.
[3]李文萍.小儿疝手术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1):153-153.
[4]高红.对围手术期的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9):101.
[5]陈蜀媛,蒋文英.小儿腹腔镜疝气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医学信息,2016,29(21):130-131.
[6]胡诗芳,符丽霞,刘小群,等.舒适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围术期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0):1303-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