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的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婴儿潮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婴儿潮是指特定年代出生的婴儿数量显著增加的现象。
在20
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许多国家都经历了一波婴儿潮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战后重建和经济繁荣的影响。
婴儿潮对营销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该种群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首先,婴儿潮带来了对婴儿用品的需求增加。
随着婴儿潮一代进入生育年龄,他们开始兴家立业并要为自己的孩子购买各种婴儿用品,如尿布、奶粉、婴儿床等。
营销人员开始重点关注这一消费群体,推出了更多针对婴儿潮一代的产品并采取了各种宣传推广手段,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婴儿潮对教育市场的影响也很显著。
随着这一代人逐渐成长,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投入也越来越多。
这导致了教育市场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各种教育机构和培训班。
营销策略也随之调整,推出了更多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产品,并通过广告、宣传和口碑营销吸引婴儿潮一代的父母。
此外,婴儿潮一代由于数量庞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力量。
随着他们进入职业生涯,企业和招聘机构纷纷调整招聘策略,以吸引这一代人才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例如,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家庭友好政策和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发展机会等。
这些都是营销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吸引并留住婴儿潮一代的员工。
总的来说,婴儿潮对营销策略产生了广泛影响。
婴儿用品、教育市场和工作市场都成为了营销人员关注的焦点,并以适应这
一庞大消费群体的需求为目标。
通过吸引和满足婴儿潮一代的需求,企业和机构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婴儿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婴儿潮,通常是起因于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像是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及赢得体育竞赛等。
但也有因为迷信的因素。
在英文,形容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为 baby boomer。
美国的婴儿潮五十年代乃至二战前的美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
在美国对这一代人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叫“沉静的一代(Silence Generation (1925-1945))”,“沉静一代”之后迎来了“婴儿潮一代”(baby boomer)。
据统计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次人口生育高潮,1946~1964年间有7580万婴儿出生,美国将其称之为“婴儿潮”。
随着婴儿潮人口的成长,美国的经济也步入了令人眩目的成长期。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婴儿潮人口带动了玩具、卡通、流行音乐的成长;20世纪70、80年代,步入结婚活跃期的婴儿潮人口带动了房地产、汽车业的成长;20世纪80、90年代,步入消费黄金期的婴儿潮人口又带动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成长。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指出,“婴儿潮出生的人虽然只占现美国人口的28%,但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却占美国整体经济10兆美元的一半,婴儿潮人口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
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正接近退休年龄。
与习惯了高福利与享乐主义的“婴儿潮”一代相比,正在步入社会的“婴儿潮”子女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这好比父母消费,儿女埋单。
那么,“婴儿潮”一代能否与儿女算清这笔账呢?巨大反差经济分析师、现年51岁的伊丽莎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与同龄人一样,她的青年时期充满自由与快乐,但现在,她却不得不担忧儿女的未来。
伊丽莎白的女儿、现年20岁的萨莉还是学生。
萨莉说:“我们这代人面临着巨大压力,年轻时就要为未来的事业做好打算。
我的许多同学攻读大学学历就是为了今后在城里找工作。
“婴儿潮”是指在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间出生的美国人。
他们是美国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代,大约有7700万人,其中包含3900万女性和3800万男性,占美国成年人的35%。
几十年来,“婴儿潮”一代已经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文化以及消费多个领域发展的驱动力。
从现在开始的5年内,我国也将迎来人口出生的一个小高峰。
一场正在到来的“婴儿潮”,其中蕴藏了多少商机?生产孕妇服装的十月妈咪公司,最近接到了一批从阿里巴巴公司来的团购订单,为公司员工购买一批孕妇防护服。
相关负责人介绍,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左右,怀孕的员工在最近一两年相对多了起来。
进入狗年以来,这样的单位团购订单在十月妈咪总公司增长了不少。
而根据企业负责人赵普的估计,明年市场对孕妇、婴童产品的需求会更大,因为想在猪年生孩子的人很多。
他的理由建立在一种民间的说法:今年是“金狗年”,狗年生的小孩聪明;明年是“金猪年”,在猪年出生的孩子会很有福气。
根据计生部门的预测,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一波新的人口出生高潮正在涌来,由此带来的商机让孕妇、婴儿产品的商家们两眼放光。
到底会有多少“猪宝宝”杭州解百儿童用品商场的韩经理乐观地估计,猪年的出生人口会有明显增长,婴童商品大卖的情形会在明年开春时集中到来。
她说,今年“五一”、“十一”婚宴火爆,床上用品热销,显示今年是一个婚庆大年。
相应地,从明年开始,会有一波人口集中生育的浪潮。
省妇保院办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今年医院的床位紧张,院方已经想办法增加了床位,但是仍然供不应求,要再增加床位已经非常困难。
与商家们乐观的预测相比,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发展规划处李处长的看法更谨慎一些。
“影响人口出生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人口出生率,‘猪年生的孩子有福气’这种民间看法只是若干因素之一,谁都无法确切预测某年的出生人口增长数字。
”5年内是个生育小高峰根据杭州市计生委之前的预测,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的5年间,杭州每年出生人数将保持在6万左右,杭州人口出生将出现一个小高潮。
婴儿潮一代与老龄化社会的挑战19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如今已经步入了中老年,而这一代人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也越来越明显。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本文旨在探讨婴儿潮一代与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一、婴儿潮一代的挑战婴儿潮一代是指1946年至1964年期间出生的人群。
这一代人的数量庞大,其出生率高峰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随着这一代人的年龄增长,其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1.就业和退休问题婴儿潮一代的就业和退休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这一代人群数量众多,从事同样工作的人数也较多,竞争相对激烈。
而随着年龄增长,退休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不少人到了退休年龄后,发现养老金的收益远不及对应的支出,这也导致这一代人的经济稳定性受到威胁。
2.医疗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潮一代人群的健康问题愈加突出。
不少人开始面临慢性病、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这些健康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影响,也对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家庭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婴儿潮一代人的家庭结构也面临很大的变革。
许多人开始面临自己子女的成家繁衍,而同时剩余的时间和精力也变得更加宝贵,如何协调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二、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婴儿潮一代的挑战只是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一种方面。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我们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1.养老金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养老金的负担也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和改革措施,可能会导致养老金不足、养老金收益降低等问题,这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2.医疗问题老龄化社会也意味着医疗问题的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
如果医疗保健系统无法应对这些需求,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和社会不公。
3.家庭问题老龄化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值得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生活,他们往往会面临孤独和社交问题。
如何提供足够的社区福利和孤独症治疗,也是我们面对老龄化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婴儿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婴儿潮,通常是起因於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像是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及赢得体育竞赛等。
但也有因为迷信的因素。
在英文,形容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为 baby boomer。
婴儿潮这个词的首次出现,主要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从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婴儿潮人口高达7800万人。
婴儿潮是个不大不小的谜。
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在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几个月后,出现了大量的孕妇。
一位孕妇开玩笑的说:“因为飓风使得我们无法出门去买避孕药,所以……”这说明,导致婴儿潮的原因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很有趣。
战争是人口的天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的因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而人口增长不多。
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更被后人戏称为“保种大撤退”。
毕竟,那时从法国港口敦刻尔克逃往英国的军人,大多数为青壮年,他们是那些西欧国家未来孩子的父亲。
著名的婴儿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婴儿潮:一般通称为战后婴儿潮。
在二战结束后,远赴战场的男人解甲返乡,触发了婴儿潮。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有此现象。
在日本,称呼此时期出生的人为“团块世代”。
2000年千禧年的婴儿潮:这次的婴儿潮幅度不如战後婴儿潮。
有几个原因造成这次的婴儿潮:1、许多夫妻想要利用这个一生只有一次的特别年份生个千禧宝宝,让宝宝在这特别的一年出生。
2、2000年正逢中国农历年的龙年,在华人社会,龙年的出生率通常比较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
中国的婴儿潮新中国成立后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建国后不久就出现了第一次婴儿潮:当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那时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长率将近300%。
但是当时中国人口只有4亿,基数小,战后婴儿潮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对不大。
第二次婴儿潮自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开始,这一波高峰在1965年,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主力婴儿潮。
必将爽约的第四次婴儿潮作者屈小东电子信箱:quxiaodonggg@曾经有人预测,我国将在2010年后出现第四次婴儿潮。
现在已经是2015年下半年了,第四次婴儿潮出现了吗?让我们看一看从2005年到2014年10年间的年出生人口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2005年出生人口为1617万,此后一直保持在1600万上下,最高是2014年的1687万。
2012年是中国农历的龙年,按照我们的传统习惯,有些人估计该年会出现一个小的出生高峰,但当年出生人口仅为1635万,劳动年龄人口在这一年出现了首次净减少。
2014年是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的一年。
此前有关部门曾经担心,放开单独二孩可能会导致这一年出生人口显著增加。
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新闻发布会上曾经表示,放开单独二孩后,头几年可能每年增加200万出生人口,可能呈现一个小波峰,但不会出现所谓新一轮婴儿潮。
但2014年的出生人口仅比上一年增加了47万。
结果这过去十年间的年出生人口数量显示出一条平平的波浪线,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高潮迹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预测中的第四次婴儿潮为什么爽约?让我们先看看前三次婴儿潮出现的情况:第一次婴儿潮是出现在1950年代。
1945年之后,年出生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到1957年达到2138万的高点,然后开始明显下降。
到1961年,达到1141万的低点。
出现背景:这次婴儿潮发生在中国社会刚刚恢复稳定的时期。
此前是长期的战乱,在长期的战乱中丧失了大量人口,当社会恢复稳定后需要进行补充。
从心里上分析,战争给人们的创伤让人们觉得需要有更多的小孩才能保证持续。
那时国家已经恢复了稳定,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使生育有了合适的条件。
第二次婴儿潮是从1962年开始,持续15年保持在2000多万的高位,直到1976年。
出现背景:60年代初期连续几年的饥荒,损失了很多人口,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也凸显出来,造成了人口生育的高峰。
另外持续了几年的饥慌影响了婚育,在饥荒后集中爆发。
婴儿潮一代他们的影响与贡献婴儿潮一代:他们的影响与贡献婴儿潮一代,是指1946年至1964年间大规模出生的一代人群。
这一代人在经济繁荣的年代成长起来,他们经历了各种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婴儿潮一代的影响与贡献。
一、经济影响婴儿潮一代的出现给当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一时期,婴儿潮一代的父母为了满足子女的需求,大量投入教育、医疗等领域,使得相关产业繁荣起来。
同时,人口增长也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扩大,婴儿潮一代成为购买力的主力军。
他们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社会变革婴儿潮一代成长的年代正值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积极参与并推动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婴儿潮一代投身于民权运动、反战抗议等社会运动之中,为社会的平等、和平发声。
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文化贡献婴儿潮一代的成长背景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
他们是流行音乐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在摇滚乐等音乐类型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婴儿潮一代还是电影工业的重要推动力,他们热衷于新的观影体验,催生了一批经典电影。
此外,他们对时尚、艺术和文学等领域也有着独特的贡献,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发展。
四、科技创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也离不开婴儿潮一代的贡献。
他们生活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积极采纳和应用新兴的科技成果。
婴儿潮一代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不仅是科技的运用者,更是许多科技创新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社会服务婴儿潮一代不仅对经济和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社会服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者活动。
婴儿潮一代的出现催生了许多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慷慨捐赠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次婴儿潮(上)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黄小伟2009-10-15两年前,当妻子告诉我她怀孕的消息时,我正出差归来,毫无心理准备,内心有一点欢喜,又有一点忐忑,这是大多数男人的正常反应。
此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整个中国正处于生育高峰中,这个仍在继续的阶段被概括为中国第四次婴儿潮。
在随后的两年中,我充分体会了在婴儿潮中一位父亲的感受,这种感受除去初为人父的欣喜和养儿本身的辛苦,还有养儿之外的困扰。
这种困扰并非个体感受而是婴儿潮带给中国社会的共同问题,包括紧缺的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教育资源以及怪诞的户籍制度,这显然是之前三次婴儿潮所不曾遭遇的。
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探讨一下婴儿潮给中国未来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位准父亲的烦恼在公司里,首先感知到婴儿潮冲击的是人事管理者,他们会发现,单位四处可见大腹便便的准妈妈们,人事经理案头堆满了产假申请单。
我所在的媒体,每个部门就都有数位怀孕的女职员,以及更多的准备怀孕者。
一份针对职场婴儿潮问题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受调查人事经理认为,婴儿潮对企业HR管理影响最大的是造成“人手短缺”;其次有22.3%受调者认为“成本增加”的影响最大;而认为“工作纪律涣散”、“招聘压力增大”和“人员流失”的比例相近,分别为12.1%、11.3%和10.9%。
让人事经理们头疼的正是中国这一轮的生育高峰。
人口学家的说法是,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建国以来的第四次婴儿潮。
这一次婴儿潮从2019年开始,大约将到2019年后结束。
这一轮婴儿潮的父母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为有别于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因此他们的后代又被称为“独二代”。
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之前也表示,“十一五”时期(2019年到2019年)中国面临着第四次生育高峰。
在这其中,又有几次生育节点,比如2019年的“千禧宝宝”、2019年的“金猪宝宝”、2019年的“奥运宝宝”,都带来一轮又一轮的生育热潮。
“婴儿潮”是美国人口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代。
当下“婴儿潮”一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等造成极大的冲击与压力,引起美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普遍关心。
本文尝试对婴儿潮出现、发展及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弄清婴儿潮与战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
一、“婴儿潮”概况1946年至1964年间,美国共出生7590万名婴儿,该阶段被称为“婴儿潮时代”。
二战结束后,1200万老兵回归私人生活促成了战后“婴儿潮”的出现,婴儿潮在1957年达到顶峰。
1945-1960年间,美国总人口增加4000多万,增长率几近30%。
对于婴儿潮一代形成的原因,美国学界基本达成共识:战后经济的繁荣、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提高了人口的生育率,同时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在一升一降之间,形成了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婴儿潮一代。
法国年鉴学派的著名历史学家Mark Bloch 指出,在相邻的时间出生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打上共同的时代印记。
“婴儿潮一代”共同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一方面,他们受过很好的教育,享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多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这代人自由化程度高、流动性强,具有极强的反传统、反权威、叛逆等性格特点,从而也就贴上了缺乏道德感、无集体意识、不团结的标签。
婴儿潮一代时间跨度前后近20年。
这意味着不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boomers )成长在不同的年代——从安静的20世纪50年代到狂飙的60年代,再到经济停滞的70年代。
在婴儿潮一代孩童时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非裔和西班牙裔儿童居于贫困线以下,而非西班牙裔白人只有12%的比例。
“这种族裔之间的经济差异可能贯穿于婴儿潮一代的整个生命历程。
”[1]婴儿潮一代不仅有纵向差异,也存在诸如性别、婚姻、族裔、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横向差异。
二、婴儿潮不同生长历程的影响1.婴幼儿时期最初,“婴儿潮”一代创造了对尿布、婴儿食物、玩具、器械、校舍、书本、师资、家具以及住房等的极大需求。
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国内外渗透率发展对比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三轮婴儿潮,第四轮婴儿潮因长期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并未如期出现,出生人口整体呈下滑趋势。
1950-1958年为我国第一轮婴儿潮时期,期间年均出生率35‰最高但人口基数较小,出生人口年均2100万,主要是建国后生育政策鼓励、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因素促成。
1962-1975年为第二轮婴儿潮时期,期间年均出生率33‰小幅下调但人口基数有所扩张,出生人口年均2628万,该婴儿潮出现主要与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的补偿性生育和文革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受冲击有关。
1970-1977年间出生率从33‰降至19‰,1977年出生人口仅1798万,主要受1970年代的“晚稀少”政策影响。
1981-1991年为第三轮婴儿潮时期,年均出生率为21‰,出生人口年均2260万,本质为第一次婴儿潮的回声。
1991年之后出生人口逐渐降至2003年的约1600万。
第四轮婴儿潮因长期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而并未如期,二胎政策开放后,2014-2016年出生人口短暂回升,2019年出生人口数继续下滑为1456万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与20-34岁主力育龄妇女人数走势一致,整体育龄妇女人数在2003年见顶后缓慢下滑。
自2011年后,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持续下降至2018年约2.9亿人;20-34岁主力育龄妇女数持续下降至2018年的1.2亿人,降幅约9.6%。
以往年育龄妇女人数推算20-34岁主力育龄妇女数(20-34岁主力育龄妇女数=上一年主力育龄妇女数+上年19岁育龄妇女数-上年34岁育龄妇女数),未来主力育龄妇女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我国整体生育基础逐渐削弱。
叠加我国自1991年逐渐降低的生育率影响,预计我国出生人口情况将持续低迷。
我国整体出生人口处于下滑通道,但大城市持续吸引流动人口,适育人群得以补充,出生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影响城市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该城市适育人群数量的变化以及政策允许的家庭生育数量等,由于生育意愿具有稳定性,因此生育能力对出生率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婴⼉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婴⼉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姓名:⽥婉洲学号:00811106 院系:⽣命科学学院摘要:第⼆次世界⼤战之后在美国出现的婴⼉潮对美国经济具有巨⼤的影响,具体⽽⾔⼤体分为四个阶段,即1950-1970、1980-1990、1990-2000和2000-现在。
这些影响源于婴⼉潮⼀代的时代性格和其对美国⼈⼝结构的深刻改变。
本⽂将主要概括这些影响并分析其与婴⼉潮⼀代的深刻关联。
关键词:婴⼉潮美国经济时代性格⼈⼝结构在第⼆次世界⼤战之后的美国出现了⼀次⽣育⾼潮(1946-1964年),由于有⼤量婴⼉的降⽣,后来这段时期就被称为婴⼉潮。
根据统计资料显⽰,这段时期出⽣的⼈⼝为7800万,其中有3978万⼥性和3822万男性,占美国成年⼈的35%,美国劳动⼈⼝的41%,到现在婴⼉潮中出⽣的⼈⼝年龄在43-62岁之间。
婴⼉潮中出⽣的⼈有着显著的时代性格,同时改变了美国的⼈⼝结构,因此对美国经济有着⾮常重要的影响。
⼀、婴⼉潮时代的时代特性婴⼉潮时代出⽣的⼈普遍都接受了⽐较好的教育,物质条件丰富,⽂化程度的需求较⾼,并且以⾃我为中⼼。
不同于经历了两次世界⼤战的恐慌时期以及⼤萧条的困难时期的婴⼉潮的⽗辈,婴⼉潮的⼀代享受着战胜国的最惠国待遇,是战后美国经济最⼤的受益者。
这⼀代⼈由于物质⽣活丰富,对精神⽣活也有着很⾼的追求,甚⾄⼀度引领着欧美流⾏⽂化的⾛向。
他们向往两性平等、性解放和和平以及民主和⾃由。
时⾄今⽇,婴⼉潮已经成为美国最庞⼤的消费者和选民群体,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化。
⼆、婴⼉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婴⼉潮对美国经济整体上有四个阶段的影响:1950-1970年是婴⼉⾷品、玩具、动画⽚、相应的娱乐业如迪斯尼乐园和流⾏⾳乐;1980-1990年则是个⼈电脑和互联⽹及相关的电⼦产业;1990-2000年是婴⼉潮⼀代的收⼊和消费顶峰期,他们掀起了汽车、房地产、奢侈品和⾦融市场的热潮和繁荣,并为后来的⾦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中外婴儿潮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曹炎,朱金凤摘要:婴儿潮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新生儿出生率大幅增长的现象,本文对二战后世界范围的“婴儿潮”现象与相关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行探究。
首先对美国、日本、中国三国各自“婴儿潮”现象及原因进行简要概述,继而分别深入分析了三个国家婴儿潮一代人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关系。
从中得出结论:大规模婴儿潮对房地长市场的带动作用是巨大且持久的;婴儿潮及其下一代对住房的需求,如果不及时引导,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婴儿潮与老年潮的周期性波动,给房地长市场带来新的挑战。
关键词:婴儿潮,团块世代,房地产市场,老年潮1 “婴儿潮”概念的定义、发生背景及成长特征1.1 “婴儿潮”的定义“婴儿潮”(Baby boom)原本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英文中把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婴儿称为“baby boomer”[1]。
历史上发生过数次婴儿潮,其中二战后美国在1946-1964年出生了7800万名婴儿,被视为最典型的婴儿潮现象。
在其他国家,相似的婴儿潮被冠以不同的代名词。
如日本将1946-1954年间出生的婴儿,统称为“团块世代”[2]。
中国因为受到解放战争和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婴儿潮分为两段,分别是1950-1958年和1963年-1975年[3]。
在近三十年间总人口翻了一番。
如图1所示为1940-2009年共70年间中国的每年新生儿人数。
图1 中国1940-2009年每年新生儿人数资料来源:结合国家历年统计年鉴绘制1.2 “婴儿潮”的发生背景人口经济学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婴儿潮,通常是起因于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如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及赢得体育竞赛等。
也有因为迷信的因素,如千禧年婴儿潮(2000年)、龙年婴儿潮(2012年)、汶川地震婴儿潮(2009-2012年)等。
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次婴儿潮发生在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下文的婴儿潮论述,均以二战后婴儿潮为对象)。
韩国计划生育历史一、韩国计划生育历史概述和回顾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是抑制经济增长的威胁因素。
韩国(朝鲜)战争之后,韩国的新生儿数量暴增。
1955年至1963年出生的一代人被称为“婴儿潮一代”,出生人数非常多。
统计厅从1970年(4.53)开始统计一名女性一生中预期可生育的子女数即总和生育率指标,从国家记录院的资料来看,1960年的生育率高达6,这在当时发展中国家中也是最高的。
当时,像“3•3•35运动”(相差3岁只生3名,35岁之前生育)等计划生育举措被认为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直到20世纪5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还是以美国传教士为首的民间为中心。
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分娩中死亡的女性和婴儿人数。
此后,1962年作为经济开发5年计划的一环,政府主导了计划生育事业的正式推进。
当时的政府认为,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就无法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
政府动员其行政力量,普及避孕药物和技术,并致力于开展国民启蒙活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育率降至4以下(1974年,3.77),计划生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新生儿数始终没有减少。
1971年新生儿数高达102.4773人,与20世纪60年代初的生育率相当。
这是由于育龄期(15~49岁)女性人口的增加。
随着婴儿潮一代进入育龄期,新生儿数量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减少。
强烈的重男轻女思想也是原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生两个好好抚养)和80年代(生一个,活得年轻,在小片土地上活得宽广)生育控制政策仍在继续。
1983年的“防止人口爆炸全国国民决议”运动中包含了“人口增长预计到2050年才会停止,如果不先抑制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自然会延迟”的内容。
政府的计划生育工作直到生育率下降到1.57的1996年才结束。
1983年(2.06)下降到了2.1以下,1984年(1.74名)以后的10年间,生育率一直徘徊在1.7左右,此后意见开始发生变化。
有人提出过度抑制人口增长反而对经济没有帮助的意见,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生育抑制政策迎来了转折点。
婴儿潮的历史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年轻男性开始返回美国后,为二战期间的家庭带来的一个新的儿童世界。
这种戏剧性的数量增加,1946年至1964年(1947年至1966年加拿大,1946年至1961年澳大利亚)所生的婴儿被称为“婴儿潮“。
在美国,约79万婴儿在婴儿潮中出生的。
包括(1946-1964)从小一起长大的伍德斯托克和约翰·F·肯尼迪总统。
在2006年,最老的婴儿潮婴儿60岁,包括前两个婴儿潮总统,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和乔治·W·布什,都在1946年的婴儿潮出生。
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新出生在美国平均每年约2.3万至2.8万。
在1945年,这个数字是2.8亿人口,它标志着新出生的婴儿潮出生飙升到了347万!
新出生人口持续增长,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的高峰期在1957年和1961年的4.3亿人口的。
(有一个下跌至420万出生于1958年)到60年代中期,人口出生率开始慢慢下降。
1964年的婴儿潮)(最后一年,在美国出生的400万婴儿,并在1965年,有一个显着下降至376万出生。
从1965年开始,低出生人口314万,1973年的出生人数大跌,低于自1945年以来任何一年的出生!
从1973年,X一代远不及他们的父母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
在1980年的总出生人数上升至360万,然后1990年的416万。
1990年的出生人数一直有所不变- 从2000年到现在,的出生率一直徘徊在每年400万。
这是惊人的,1957年和1961年出生的高峰年,原为国家出生的婴儿数量,即使当前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
显然,出生率之间的美国人已经急剧下降。
1957年每1000人口出生率为25.3。
1973年,为14.8。
每1000人口出生率在1990年上升至16.7,但今天已经下降到14。
在婴儿潮期间出生的婴儿帮助了急剧增加导致消费类产品,郊区住宅,汽车,道路和服务的需求指数上升。
人口统计学PK Whelpton预测这方面的需求,在8月9日,1948年版的“新闻周刊”引述。
当的人数迅速上升,这是必要的准备增加。
房屋和公寓必须建立街道必须铺设,电,光,水,下水道系统必须扩展现有的工厂,商店和其他商业结构必须扩大或新的竖立和机械制造多。
而这正是发生了什么事。
美国大都会地区的爆炸增长,并导致巨大的郊区发展。
婴儿潮世代被称为沉默的一代(包括从1925-1945出生的人)。
随着婴儿潮是X一代(1964至1979年)。
随后的X世代Y世代(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些是提出了Z一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婴儿。
2007年,出生在美国的总人数超过了出生在1957年以前达成的记录数。
2007年出生在美国的总数达4317119。
妈妈来网整理。